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高分子材料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开发环保阻燃材料已成为阻燃材料发展的必然趋势。山东道恩集团根据国际市场的大气候,研究和开发了系列环保阻燃材料,包括环保阻燃PP,环保阻燃ABS、HIPS,环保阻燃PA6、PA66.环保阻燃PET、PBT等一系列环保阻燃纤维材料。其中环保阻燃PP和环保阻燃PA6通过了美国UL公司的阻燃认证。环保阻燃PP和环保阻燃PBT通过了SGS检测。目前环保阻燃PP和环保阻燃ABS已在进行大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2.
将改性天然水镁石分别与改性硅灰石、微囊化红磷添加到聚丙烯中,制得两种复合材料,对这两种复合材料进行冲击试验、差热分析、氧指数和垂直燃烧性能测试分析,考察了两种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天然水镁石微囊化红磷复配阻燃聚丙烯体系较天然水镁石硅灰石复配阻燃聚丙烯体系阻燃性能更好同时力学性能损失较小。  相似文献   

3.
国际市场上最近供应的无卤P-N系膨胀型阻燃剂Exolit AP750及AP751是电子/电气工业用注射PP优异的阻燃剂.其具有高效,热、光稳定性高,低毒、低烟、低腐蚀,对 PP加工和机械性能影响小,与PP及其他添加剂相容性好等优点;且对环境友好和利于材料再生.以这类阻燃剂处理的PP和增强PP代替某些阻燃工程塑料(ABS、PC/ABS、PA)制造部分电子元器件,在涉及产品整体平衡分析的几个环节〔材料研制、材料和产品制造、阻燃效果(产品性能)及材料再生〕中均具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含卤素阻燃剂在塑料制品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南芳  彭超 《中国塑料》1990,4(3):56-62
本文主要探讨 HIPS,ABS,PP 三类树脂的阻燃机理,阻燃方法的选择,阻燃剂的筛选以及阻燃剂间的协同效应。实验表明:对于热塑性塑料添加有机卤化物是可行的,添加溴系阻燃剂的阻燃效果为最佳。采用复配法可产生良好的协同效应,从而提高制品的阻燃性,制品的成本降低,制品的性能不变。添加阻燃剂的 HIPS、ABS、PP 制品的阻燃性可达到 FV—0级,GB2408—80/Ⅰ级,CB2408—80/Ⅱ和电子工业部 SJ2484—84标准,可广泛应用于制作家用电器配件。  相似文献   

5.
阻燃ABS及其耐热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了几种常用阻燃体系阻燃(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能,并就常用增韧剂、增强剂对阻燃ABS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十溴联苯醚-Sb2O3体系阻燃ABS的用量最少;八溴联苯醚-Sb2O3体系阻燃ABS具有较高的冲击强度;四溴双酚A-Sb2O3体系阻燃ABS具有较好的熔体流动性能;耐热性则以乙撑双四溴邻苯二甲酰亚胺阻燃ABS最好;增韧剂的加入使阻燃ABS的冲击强度提高,但耐热性降低;在阻燃ABS中加入玻璃纤维和硅灰石可较大幅度地提高阻燃ABS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6.
汤维  钱立军  邱勇  陈雅君  许博  赵震 《中国塑料》2021,35(1):136-149
综述了近年来聚丙烯(PP)材料无卤阻燃改性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其阻燃机理.用于PP材料的无卤阻燃剂以镁-铝系阻燃剂,磷系阻燃剂、膨胀型阻燃剂等为主.其中,无卤阻燃PP技术的研究中以成炭剂的开发及其复配方案最多,因此还对PP用成炭剂分子结构、应用方案等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7.
于莉  肖卫东 《上海塑料》2004,(4):21-23,27
用氧指数(LOI)测定、力学性能测定、热失重分析(TGA)方法研究了TBC对三元乙丙橡胶(EPDM)/聚丙烯(PP)阻燃耐热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TBC,EPDM/PP的阻燃效果较好,TBC主要发挥气相阻燃作用。5%TBC的加入增加了共混体系的拉仲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但随着TBC用量的继续增加,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都有所降低。加入TBC后,共混物的起始失重温度明显降低,但对EPDM/PP的热稳定性没有多大的影响,不影响EPDM/PP的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8.
水镁石纳米纤维/P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卢永定 《塑料工业》2004,32(10):47-49
采用化学作用与机械力结合的方法,将天然水镁石剥分到纳米纤维级;并采用有机分散剂将其均匀分散,然后使用常规工业挤出设备制备水镁石纳米纤维/PP复合材料。在这种纳米复合材料中,纳米纤维分散均匀,与PP高分子结合牢固,对P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9.
周健  俞进见 《塑胶工业》2007,10(4):44-46
采用不同类型和不同用量的无卤阻燃剂与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熔融挤出制得无卤阻燃ABS。考察了阻燃剂的种类和用量对ABS阻燃效果的影响。对研制的无卤阻燃ABS进行了氧指数的测试。结果表明:微胶囊红磷/Mg(OH)2组成的复合阻燃剂质量分数20.0%时,复合材料.ABS阻燃效果达到V-0级。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近年来聚丙烯(PP)主要阻燃体系的研究进展,并叙述各类PP用复合阻燃体系如Sb203/卤系阻燃体系、磷系阻燃体系、膨胀型阻燃体系、有机硅复合体系等的研究应用状况,指出了PP阻燃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无阻燃剂阻燃酚醛塑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无阻燃剂阻燃酚醛塑料的制备工艺,性能及成型条件等。实验表明,不加阻燃剂而采取无机纤维增强,矿物粉填充,各组分科学匹配,形成难燃结构,可制得UL-94V-0级高阻燃性塑料;该塑料具有低烟,低毒,无腐蚀,低成本和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有更广泛的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12.
阻燃ABS有色工程塑料合金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 757为基体树脂 ,通过添加高效阻燃复合体系 ,研究了这一体系的阻燃性能 ,同时研究了采用抗冲击改性剂与氯化聚乙烯 (CPE)复合增韧阻燃ABS体系的增韧效果 ,制备了阻燃ABS有色工程塑料。测试结果表明 ,此阻燃ABS有色工程塑料的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可达 1 55J/m ,且阻燃性能达到UL94V- 0级 ,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新阻燃剂SR743在阻燃高抗冲聚苯乙烯中的应用,并与十溴二苯乙烷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SR743非常适用于阻燃高抗冲聚苯乙烯UL94标准V-2级阻燃体系中,阻燃剂用量较小。  相似文献   

14.
三聚氰胺在膨胀型阻燃剂及阻燃塑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中兴  齐鲁  狄海燕 《塑料工业》2006,34(Z1):262-264
综述了三聚氰胺用于膨胀型阻燃剂中的最新进展;论述了三聚氰胺在阻燃塑料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概述了氢氧化铝阻燃剂的阻燃特性,制备方法以及改性技术。重点介绍了氢氧化铝阻燃剂在塑料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指出了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郭鹿 《塑料工业》2007,35(7):68-70
简要介绍了目前防火铝塑复合板材料的现状和研究发展方向等,并采用无卤阻燃改性聚乙烯专用料取代纯LDPE作为防火铝塑板的芯层材料,侧重研究了无卤阻燃塑料芯材用于防火铝塑复合板生产时,对铝塑复合板的物理机械性能以及燃烧性能分级的影响。实际生产表明,所研制的防火铝塑板的各项燃烧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均达到或超过6B862—1997年及GB/T17748—1999年标准的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7.
对全芳杂环、改性的磷酸酯类、含硅、含硼、含金属的无卤本质阻燃高分子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较全面的概括,较详细地讨论了这四类无卤本质阻燃高分子的燃烧性能和热稳定性,将常规的本质阻燃高分子的概念扩展到了主链或侧链经化学改造后获得阻燃性提高的高分子。将具有本质阻燃特性的元素如B、Si、P、N或Sb、V、Ti、Cu引入高分子或反应性单体中,可以合成具有本质阻燃的高分子材料,增加材料的相容性和阻燃性,提高氧指数和材料的成炭率。含硅、硼的本质阻燃高分子在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阻燃上将是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几种环保型、高性能阻燃剂(以次膦酸盐为基的工程塑料用无卤阻燃剂、电子层压线路板用无卤反应型阻燃剂、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用低雾值无卤阻燃剂及工程塑料用溴代苯乙烯共聚物)的独特性能及应用范畴,预期它们在一些高新技术领域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以对苯乙基桥链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IDOPO)、聚甲基倍半硅氧烷(POSS)、膨胀石墨 (EG)为复配阻燃剂对环氧树脂(EP)泡沫进行阻燃改性,研究了复配阻燃剂对EP泡沫材料的阻燃效果和阻燃机理。结果表明,当DIDOPO/POSS=3∶1(质量比,下同)、DIDOPO/EG=1∶3时,复配阻燃体系的阻燃效果最佳;添加20 %(质量分数,下同) DIDOPO/POSS复配阻燃剂的加入可以使EP泡沫的UL 94测试达到V⁃0级; 添加20 %的 DIDOPO/EG复配体系可以使EP泡沫的极限氧指数(LOI)提高至30.8 %,UL 94测试达到V⁃0级;阻燃体系具有一定的抑烟效果。  相似文献   

20.
西欧阻燃塑料工业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西欧阻燃塑料工业的现状:一是欧盟各国在建材等行业将实行统一的阻燃性能试验方法和阻燃材料分类标准;二是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对阻燃剂的危害性评估结果正挑战阻燃塑料工业;三是新阻燃系统的研发。这些变化将导致西欧阻燃剂及阻燃塑料系统的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