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根据集总思想,利用蛋壳型钴基催化剂动力学方程,建立了管壳型固定床费托合成反应器的一维拟均相数学模型。对合成油试验装置进行工况模拟,得到的管壳型固定床反应器催化床层中的温度分布、CO转化率、出口组成、C5+的质量分数和时空产率的模型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良好。讨论了反应器进口温度、操作压力、气体体积空速和沸腾水温度对反应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反应器进口温度、沸腾水温度、操作压力使催化床层温度升高,CO转化率升高,C5+的质量分数降低和C5+的时空收率增大;增大气体体积空速使催化床层温度降低,CO转化率降低,C5+的质量分数升高和C5+的时空收率增大。  相似文献   

2.
在常压管式反应器中,考察苯高温氧化偶联合成联苯过程中液时空速、N2气时空速、反应温度和载气类型等反应条件对苯的转化率和联苯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联苯的选择性高达90%以上;当液时空速和气时空速太大时,不利于联苯的生成,温度升高时苯的转化率和联苯的选择性均增加.较适宜的反应条件是液时空速30 s-1、N2气时空速200 s-1、反应温度990℃.在此条件下,苯的转化率为16.4%,联苯的选择性为90%,联苯收率为14.7%.  相似文献   

3.
在空速4900h~(-1)、温度400℃条件下,采用瞬态响应法研究了文题内容,表明苯氧化反应遵循气相苯与吸附氧生成中间产物,继而再氧化生成顺酐的机理。对苯催化氧化系统,采用浓度振荡可以提高顺酐的选择性,且不规则方波振荡可以达到比规则方波振荡更佳的效果。实验结果在单管试验中得到了验证,根据瞬态响应曲线,可以选择振荡周期。当振荡周期τ_1=40s,τ_2=20s时,单管反应器的顺酐收率比定态结果高5%。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苯催化氧化为工作反应,研究了管式固定床反应器中设置金属铝片作为惰性导热片对反应器操作的影响。实验表明:导热片的设置,提高了床层有效热导,使床层热点位置移前,并提高热点前的床层温度;在相似的操作范围内,产品收率提高2%;进料浓度可提高20%。同时,扩大了操作多态区,提高了反应器操作稳定性,改善了反应器的操作弹性。  相似文献   

5.
研究报道了邻菲啰啉合铁(Ⅱ)催化下的化学振荡反应,对振荡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和讨论.运用正交实验法确立了振荡反应进行的有效浓度范围.获得振荡的诱导期和周期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变化趋势曲线,以及振荡反应在诱导期和振荡期的表观活化能.根据反应过程中的现象和实验数据,建立了振荡反应的模型和反应机理,进而为反应过程和机理研究提供一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研究报道了邻菲啰啉合铁(Ⅱ)催化下的化学振荡反应,对振荡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和讨论.运用正交实验法确立了振荡反应进行的有效浓度范围.获得振荡的诱导期和周期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变化趋势曲线,以及振荡反应在诱导期和振荡期的表观活化能.根据反应过程中的现象和实验数据,建立了振荡反应的模型和反应机理,进而为反应过程和机理研究提供一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丁烷氧化制顺酐在小试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固定床单管反应器运转考察。钒—磷催化剂经1500h连续运转考察表明:催化剂稳定性良好,粗酐重量收率达100%~103%,与小试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8.
为了加深对二甲苯异构化过程的理解,获得优化的操作参数,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考察改性HZSM-5催化剂上间二甲苯(MX)异构化反应过程。同时,选用Powell法与四阶龙格库塔法相结合的数学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回归出各反应温度下的反应速率常数,采用线性拟合获得300~390℃时的反应动力学参数,并模拟计算了反应温度和进料空速对反应结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在300℃下、空速2.0×103h-1时对二甲苯(PX)产率可达20%。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乙烯氧化合成环氧乙烷反应体系的选择性,建立了乙烯由膜管进料的固定床膜反应器模型,对其进行了相关的计算流体力学(CFD)计算模拟,并与传统固定床反应器作比较。结果表明:在反应器构型、催化剂、反应条件相同的前提下,相较于传统固定床反应器而言,固定床膜反应器的选择性较高但乙烯转化率和环氧乙烷收率较低;改变操作条件使得两种反应器的选择性相同时,固定床膜反应器中乙烯转化率和环氧乙烷收率较大。据此得出固定床膜反应器较传统固定床反应器更具优势的结论。本文工作为乙烯环氧化固定床膜反应器的放大与固定床膜反应器替代传统固定床反应器的可行性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文题反应器的二维拟均相数学模型。经正交配置技术离散化处理后,由Gear法求得床层内温度和收率的轴向、径向分布,模拟工业单管的结果与实测值较好地吻合。通过工况模拟,为年处理6kt异丁醛工业反应器确定了优选的操作条件及适宜的操作可行域,为设计、操作和控制提供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苯酐和2-乙基己醇为原料,在自制的TiO2/Al2O3复合型催化剂上合成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确定了反应中催化剂的最佳配比,并通过正交设计探讨了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XRD,ESR对萘氧化制苯酐催化剂中钾助剂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XRD,ESR方法研究了萘氧化制苯酐催化剂中K2SO4助剂含量对催化性能的影响,解释了过量K2SO4助剂导致苯酐选择性下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从催化剂各组分的作用、反应机理、工艺流程、苯酐生产技术的发展近况等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外邻二甲苯法制苯酐催化剂研究开发情况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对催化剂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利用红外光谱,右磁共振,扫描电镜及计算机纹理分析等方法,考察P2O5对V-K-Si系萘 氧化主催化剂V的价态,活性位V=O键强度及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V=0.32时催化剂选择性最好,苯酐收率为103.9%,适量P2O5的加入,使催化剂的V=O键松弛,调节了V5 /V4 的比例,并且使催化剂活性分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15.
以糖厂,酒精厂副产物杂醇油为原料醇,经脱水及简单蒸馏后,在强酸树脂的催化作用下与邻苯二甲酸酐反应,合成了外观为浅黄色透明的邻苯二甲酸混合酯,通过正交试验得出其最佳条件,并对产物作了IR,GC分析和理化性能检验。  相似文献   

16.
以氯苯和邻苯二甲酸酐为起始原料,经四步工序合成马吲哚,总收率为23.4%。  相似文献   

17.
三氯化铁催化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邻苯二甲酸酐和正丁醇为原料,以FeCl3·6H2O为双酯化过程的催化剂合成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研究了各种工艺条件对产物DBP的影响,找到了获得较高产率的较佳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在邻苯二甲酸酐与正丁醇的进料摩尔比为1:3,双酯化时间为1.5h,FeCl3·6H2O为邻苯二甲酸酐用量的3%时,DBP的产率可达94.4%。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马来酸双聚乙二醇酯与邻苯二甲酸酐缩聚,用亚硫酸氢钠加成缩聚物中的双键,制得水溶性聚酯表面活性剂。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元素分析等手段,分析确认其化学结构。  相似文献   

19.
以氯苯和邻苯二甲酸酐为起始原料用两种方法合成厌食剂马吲哚,并通过紫外光谱、核磁共振谱、互变异构等方法确证了其结构。  相似文献   

20.
用热分析方法来研究环氧树脂与乙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醇胺、六次甲基四胺、邻苯二甲酸酐和顺丁烯二酸酐的固化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