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高质量的筛查可提高宫颈癌早期检出率。通过文献学习,本文对叶酸受体介导的宫颈特殊染色(FRD)、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及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和Kappa值等进行比较和分析,以期为边远地区、基层医院及农村的宫颈癌筛查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测定血清抑制素B(INHB)并与卵泡刺激素(FSH)和精浆中性α-葡糖苷酶(α-Glu)等经典指标比较,评价INHB在鉴别诊断梗阻性(OA)和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A)中的应用价值,并对睾丸精子发生障碍作出预判。方法实验采集健康生育男性组(n=60),以睾丸活检为金标准确定OA组(n=39)和NOA组(n=77),留取血液和精液标本,进行精液常规分析,检测血清INHB、FSH和精浆中性α—Glu的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法,通过计算ROC曲线下面积,确定切点值并分析评价检测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本实验室健康育龄男性血清INHB的95%参考值范围为:20.37-206.21pg/ml。血清INHB、FSH、精浆中性α—Glu、血清INHB/FSH比值以及INHB+FSH联合在OA组与NOA组之间均差别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血清INHB的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985,诊断价值最高,敏感性为97.4%,特异性为92.2%,切点值为49.89pg/ml。结论血清INHB比血清FSH、精浆中性α—Glu、血清INHB/FSH比值或INHB+FSH联合指标在鉴别OA与NOA方面具有更好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尿脱落细胞学检查为对照,应用Western blot检测证实survivin蛋白表达,了解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诊断膀胱肿瘤的可行性。方法对39例疑似膀胱肿瘤患者和39例正常成人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和ELSIA检查,对切除的肿瘤组织标本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敏感性为7.4%(2/27);ELISA的敏感性为58.3%(21/36),特异性为692%(27/39)。Western blot和ELISA在膀胱肿瘤诊断的敏感性在G1级为77.8%(14/18)和68.4%(13/20),G2级为77.8%(7/9)和60%(6/10),G3级为50%(2/4)和20%(1/5)。3种检查方法的阳性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尿脱落细胞学检查阳性率为6.89%,ELISA检查方法的阳性率为53.8%,Western blot检查的阳性率为73.5%。结论ELISA法操作简单,但特异性与敏感性不高,且需要成批检测,不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LPT)与阴道镜检测在宫颈病变早期筛查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对2010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体检科行宫颈癌筛查的735例妇女分别行LPT与阴道镜检测,同时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病理组织检查显示宫颈癌前病变共39例(5.31%),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LPT检出符合率为82.05%(32/39);阴道镜检测检出符合率为61.54%(24/39);两种方法检出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519,P<0.05);LPT与阴道镜联合检测符合率为100.00%(39/39)。结论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与阴道镜检测均能够用于临床宫颈病变的早期筛查,但两者联合应用的效果更加显著,能有效提高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检出率,降低假阴性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国内已发表的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对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试验进行综合评价,对FISH技术与传统尿脱落细胞学检查进行比较,评价其对尿路上皮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检索相关文献,根据纳入标准筛选文献,利用Meta-DiSc软件分别计算FISH检测组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组敏感性、特异性、似然比和诊断性比数比,绘制总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并比较。结果有8篇文献被纳入,FISH检测尿路上皮癌的总敏感性为0.83(95%CI 0.79~0.86),特异性为0.90(95%CI 0.85~0.93),SROC曲线下面积为0.9278。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的总敏感性为0.51(95%CI0.47~0.56),特异性为0.93(95%CI 0.90~0.96),SROC曲线下面积为0.8501。FISH检查在总体诊断效能上较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更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就本次Meta分析的结果而言,可以认为FISH检测较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在尿路上皮癌的诊断中具有更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survivin与nmp22对诊断尿路上皮肿瘤价值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尿脱落细胞中survivin的表达和尿nmp2 2的表达对诊断尿路上皮肿瘤的价值。 方法 :对4 8例尿路上皮肿瘤患者 ,在行膀胱镜检查或手术前留新鲜尿液分别行尿脱落细胞survivin、尿nmp2 2和尿脱落细胞检查 ,并分别比较各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 :尿路上皮肿瘤患者尿脱落细胞涂片中survivin表达 4 8例中4 6例阳性 ,尿NMP2 2有 38例阳性 ,而尿脱落细胞学仅 15例阳性 ,survivin的敏感性高于nmp2 2及脱落细胞学 (P <0 .0 5及P <0 .0 1)。三者的特异性分别为 10 0 %、90 %和 10 0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检测尿脱落细胞中survivin的表达方法简单无创敏感性、特异性高对诊断尿路上皮肿瘤的价值优于尿nmp2 2。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以及宫颈环行电切术(Leep)在宫颈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研究2009年至2012年间36例因TCT检查为不能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行LEEP术的患者的病理类型.结果 TCT检查诊断为ASCUS的34例患者中,10例经LEEP术后证实病变类型在CIN Ⅱ级以上,发生率为29.41%,其中病变累及腺体的5例,发生率为14.71%;13例经LEEP术后证实病变类型在CINⅠ级以下,发生率为38.24%.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结论即使是高危HPV阳性的情况下,在缺乏组织学证据的情况下对于TCT检查为不能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细胞直接行LEEP术患者阳性率低,患者有过度治疗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曲线)探讨血清卵泡刺激素(FSH)的切点值,以预测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睾丸的精子发生。方法选取104例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测定其血清FSH(IU/L)值,行经皮睾丸取精子术(TESA)并根据睾丸活检报告分为有精子组(1组)和无精子组(2组)。结果 FSH≤7有52例(50%),找到精子51例,其概率为98.08%(51/52);7<FSH≤14有20例(19.23%),找到精子17例,其概率为85%(17/20);14<FSH≤21有13例(12.50%),找到精子3例,其概率为23.08%(3/13);FSH>21有19例(18.27%),找到精子6例,其概率为31.58%(6/19)。利用ROC曲线优选的血清FSH切点值是13.78IU/L,该点其敏感性为85.2%,特异性为88.3%,血清FSH水平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5,表明其诊断准确性较高。结论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血清FSH水平对预测睾丸精子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以晨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诊断微量白蛋白尿(MA)的界值。 方法 本研究对象来自于北京平谷区代谢综合征肾损害流行病学调查,随机整群抽取的部分受试者除外脓尿或者镜下血尿后自愿留取8 h过夜尿。以8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作为诊断标准,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方法确定MA的诊断界值。 结果 (1)共1056人(男性494人、女性562人,年龄20~75岁)纳入本研究,MA的患病率为12.5%,临床蛋白尿患病率为1.7%。(2)ROC确定诊断MA的ACR下界值:男性1.95 g/mol(敏感性97.6%,特异性88.6%),女性3.62 g/mol(敏感性83.8%,特异性89.1%),总体受试者ACR下界值为2.78 g/mol(敏感性88.7%,特异性86.0%);上界值:总体受试者ACR上界值为22.59 g/mol(敏感性100.0%,特异性98.8%)。(3)与8 h尿UAE诊断MA的一致性检验显示本研究按性别区分的诊断界值敏感性91.3%,特异性88.2%,阳性及阴性似然比为7.96和0.10,阳性及阴性预测值为56.9%和98.4%。 结论 晨尿诊断MA的ACR下界值存在性别差异,男性1.95 g/mol,女性3.62 g/mol,较目前国际推荐的性别特异性ACR诊断值偏高,具有良好的诊断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例宫颈病变患者的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在阴道镜下活检并同时行宫颈液基细胞学和传统的巴氏涂片进行检查诊断,对比分析两种诊断方法对患者上皮细胞异常的结果及检查质量的满意度。结果宫颈液基细胞学上皮细胞异常的检出率为98.5%(198/201),传统巴氏涂片的检出率为81.6%(180/201),宫颈液基细胞学检出率明显高于传统巴氏涂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液基细胞学图片质量不满意5例,传统巴氏涂片的质量不满意18例,传统巴氏涂片质量不满意明显高于宫颈液基细胞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宫颈液基细胞对宫颈病变的检查和诊断效果较好,与传统的巴氏涂片相比,能够大大的提高宫颈细胞学涂片质量的满意度,能更加准确和有效地提高对病变的检出率,从而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治疗,改善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是较好子宫颈病变筛查手段,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TCT和巴氏涂片细胞学检测在宫颈癌中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妇女保健科门诊进行宫颈癌检查的妇女为研究对象,22500例(A组)使用巴氏涂片细胞学检测,14000例(B组)使用液基细胞学检测,细胞学检测阳性的行阴道镜活检,比较分析两种方式的检测结果。结果 A组细胞筛查阳性检出率5.46%(1228/22500),阳性符合率为22.90%(136/594),B组的阳性检出率为6.04%(846/14000),阳性符合率56.04%(348/621),组间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T对宫颈癌的检出率高于巴氏涂片细胞学检测,为宫颈癌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荟萃分析比较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和细胞学检测膀胱癌尿脱落细胞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方法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等专业数据库中收录的有关FISH、细胞学与膀胱癌尿脱落细胞检测相关分析文献中,纳入符合条件的文献,应用Revman5.0进行荟萃分析。结果HSH用于诊断膀胱癌尿脱落细胞的灵敏度为78.1%(0R值为4.98,95%CJ:3.63~6.83),显著优于细胞学的46.3%(P〈0.00001);HSH检查的特异度为93.9%(OR值为0.41,95%CI:0.193-0.930),稍低于细胞学检查的96.3%(P=0.03)。结论荟萃分析肯定了FISH用于膀胱癌尿脱落细胞检测的价值,其灵敏度高,特异度接近细胞学检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尿纤维连接蛋白试纸(FN试纸)诊断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探讨其与膀胱尿路上皮癌各项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无创性地诊断、随访膀胱尿路上皮癌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自主研制的FN试纸测定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良性泌尿系疾病患者、正常体检人群尿液纤维连接蛋白.结果 FN试纸诊断膀胱尿路上皮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2.94%和79.03%,其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67%和68.06%;尿液细胞学诊断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特异度较高(100%),但其敏感度仅为47.06%.结论 FN试纸检测对不同分化及浸润深度的膀胱尿路上皮癌有着较高的灵敏度与特异度,诊断价值高于尿液液基细胞学检查,但不能对膀胱肿瘤的分级以及病灶数量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的感染状态与宫颈病变的发生及发展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门诊2 876例妇女采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第二代杂交捕获法技术(HC2)-HPV-DNA检测及HPV分型检测,以TCT细胞学正常及高危型HPV阳性的妇女295人为目标人群,随访重复TCT细胞学和HPV基因分型,并对TCT细胞学异常的妇女进行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分析不同HPV感染型别、感染状态(持续性感染、间断性感染及感染清除)的TCT异常和宫颈病理异常的发生情况。结果目标群体随访1年,持续性HPV感染的女性与HPV感染清除或间断性感染的妇女相比宫颈病变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目标群体随访2年,持续性HPV感染女性比HPV感染清除或间断性感染妇女有更高的宫颈病变发生率(P0.01)。多重HPV感染并不比单一型别感染有更高的宫颈病变发生率(P0.05)。高危型HPV16和HPV18持续感染发生率高,且宫颈病变的发生率增加(P0.05)。结论持续性HPV感染2年以上,尤其HPV16及HPV18的持续性感染,发生宫颈病变的风险明显增加。高危HPV型别及感染状态的甄别更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尿核基质蛋白22(NMP22)联合尿脱落细胞学榆测对膀胱移行细胞癌诊断及术后复发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I。ISA)检测60例膀胱癌者、20例非膀胱癌者、20例健康志愿者尿中NMP22水平,并同时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膀胱癌者NMP22平均为35.6×10^3U/L,高于非膀胱癌者(7.8×10^3U/L)和健康志愿者(7.2×10^3U/L,P〈0.05);膀胱癌复发患者(31.5×10^3U/L)高于未复发患者(8.O×10^3U/L,P〈0.05);膀胱癌者NMP22的敏感性高于尿脱落细胞学,而其特异性低于尿脱落细胞学。结论:尿NMP22对膀胱移行细胞癌具有高灵敏度和无创伤性,是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有效标志物;联合尿细胞学检查可进一步提高膀胱癌术后复发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临床评价联合检测尿液中尿膀胱癌抗原(urinary bladder cancer antigen,UBC)和survivin基因诊断膀胱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64例膀胱癌患者、20例泌尿系其他良性疾病患者,在膀胱镜检查之前留尿将尿样分为3份,分别进行UBC、survivin和脱落细胞检测,分析比较三种方法诊断膀胱癌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UBC和survivin诊断膀胱癌的敏感度分别为85.9%(55/64)和93.8%(60/64),与脱落细胞学(40.6%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种方法诊断膀胱癌的特异度分别为85.0%(17/20)、95%(19/20) 和95%(19/20).各分级和分期UBC和survivin诊断膀胱癌的敏感度均高于尿脱落细胞学检查;UBC值和survivin检测的敏感度在各分级和分期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肿瘤的分级越高,其敏感度越高(P<0.01),各分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运用UBC和survivin,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达到100%.结论 尿液中的UBC和survivin是早期诊断膀胱癌较好的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能提高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电子阴道镜在宫颈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募集我院妇科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门诊或住院治疗妇科疾病患者共800例,均采用电子阴道镜检查,其中600例与金标准病理学诊断结果比较,评价电子阴道镜筛查宫颈疾病的价值。结果本文中行电子阴道镜筛查共800例,检查结果为慢性宫颈炎565例、CINⅠ120例、CINⅡ55例、CINⅢ12例、宫颈癌8例、宫颈湿疣10例、宫颈肥大囊肿16例、正常宫颈14例,其中600例取活检作病理诊断。将电子阴道镜检查与病理组织检查结果比较:电子阴道镜对宫颈疾病诊断灵敏度为94.6%,假阴性率为5.3%;特异度为85.7%,假阳性率为14.3%;正确指数为0.803;电子阴道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的一致率为94.5%,阳性预测值为99.8%,阴性预测值为15.8%。结论电子阴道镜在宫颈疾病的筛查中具有重要作用,此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并且与病理检查结果一致率高,值得在临床诊断中采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粪便miR34b/c基因甲基化状态的检测在结直肠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从98例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粪便、血中分别提取DNA,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结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患者组织、粪便和血中miR34b/c基因甲基化状态.结果:结直肠癌癌组织miR34b/c基因的甲基化阳性率为91.8% (90/98例),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为4.08%(4/98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用癌组织、粪便、血标本miR34b/c基因甲基化诊断结直肠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组织 91.8%(90/98例) 和95.9%(94/98例);粪便88.8%(87/98例)和91.7%(66/72例);血83.7%(82/98例) 和87.5%(63/72例).结直肠癌患者粪便miR34b/c基因甲基化检测结果与癌组织检测结果大致相同.结论:miR34b/c甲基化是结直肠癌的重要分子生物学特征,粪便miR34b/c基因甲基化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粪便miR34b/c甲基化异常可作为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