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广东电网2008年冰灾调查分析及其防御措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刘平原  何宏明  潘春平 《广东电力》2010,23(3):34-37,44
对引起2008年广东粤北地区严重冰灾的极端气象及电网受损设备进行综合分析和调查。根据粤北电网覆冰采样情况、覆冰区域、覆冰厚度、原设计冰厚,分析线路杆塔、地线、绝缘子、金具受损类型、状况及其原因,提出今后广东电网新建和改建线路应注重路径选择、提高设备防范标准,研究有效的防冰、除冰技术手段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电网冰冻灾害分析及防御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2008年初广东电网冰灾受损、抢修复电及覆冰调查情况,分析空前冰灾对电网建设和运行维护的启示,并从加固改造现有运行线路、提高新建线路及电网建设标准、加强电网电源规划及协调发展、覆冰观测和融冰技术研究应用、应急供电系统的研究和建设等方面提出加强广东电网抗冰御灾能力的对策,指出电网冰冻灾害防御应从规划和设计、基建和技改、运行管理和科技应用等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3.
2011年初贵州电网冰灾天气情况以及电网受损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由于贵州独特的地理气象条件。凝冻天气已成为常态。根据贵州电网覆冰情况、冰灾受损情况以及原因分析,提出今后贵州电网新建及加固线路应提高相应的设计标准,继续加大覆冰在线监测系统和直流融冰装置的推广应用,积极开展科学试验研究工作,探索新的防冰、除冰、融泳方法。  相似文献   

4.
2008年韶关电网冰灾情况分析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捷 《广东电力》2009,22(7):58-61
2008年1月,我国华南地区遭受了严重的冰雪灾害,韶关电网在此次冰冻灾害中受损尤为严重。分析了此次冰灾的气象情况和成因,研究了韶关电网的线路受损情况及冰灾事故原因,提出了提高覆冰区输电线路抗冰防灾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评估覆冰灾害对电网可能的风险,建立一个基于气象信息的电网冰灾风险评估模型。首先利用模糊理论建立基于气象信息的线路覆冰厚度预测模型,给出模糊推理系统各项参数具体的确定过程。其次分析风力载荷,冰力载荷对线路失效率影响,讨论融冰装置的投入情况与线路覆冰厚度关系,同时确定冰灾对线路修复时间的影响。最后给定风险指标,综合上述内容建立电网冰灾风险评估模型。算例仿真结果表明,覆冰厚度预测值与实际值的误差小于4 mm,覆冰厚度预测模型可行且有效;冰灾风险评估模型综合考虑了多因素对电网冰灾风险的影响,论证融冰机等措施的实行能极好降低冰灾风险,并通过分析风险损失费用,确定最优初始融冰厚度。  相似文献   

6.
冰灾导致线路覆冰严重,对线路保护通道产生严重影响.通过对冰灾期间江西省电网线路保护通道的运行情况分析,提出了线路覆冰情况下主保护投退及通道调整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四川电网输电线路覆冰分析及防御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输电线路覆冰现象形成机理的基础上,通过对近期四川电网典型的输电线路覆冰事故的分析,总结出四川电网输电线路覆冰特点,并结合当今国内外防治冰灾的先进技术及四川电网现状,提出了四川电网输电线路覆冰事故的防御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500 kV酒杯塔覆冰破坏形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初电网冰灾破坏原因统计分析表明,500 kV输电线路铁塔受损严重,其中酒杯塔倒塔基数占倒塔总数的36.2%。为了弄清酒杯塔在覆冰荷载作用下的破坏形态,选取湖南冰灾区500 kV线路中的酒杯塔进行均匀覆冰荷载和不均匀覆冰荷载作用下的主要受力杆件的敏感度及整塔的破坏形态分析,从而确定酒杯塔覆冰荷载作用下的受力薄弱点。研究结果为我国冰灾区酒杯塔设计和加固补强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湖南电力系统冰灾监测结果及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湖南电网2008年遭受了罕见的冰灾,输电线路损失严重.研制了一套输电线路灾情监测系统,在湖南电网推广应用68套.该系统在2008年冰灾中,准确地监视到线路覆冰情况,为线路防冰提供决策依据.通过系统的监测数据,发现本次冰灾具有强度大、覆冰重心区转移、覆冰与海拔关系不明显、受微地形微气象影响显著等特点,为今后防冰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年中国电网冰灾事故频发,输电线路覆冰监测对电网冰灾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弧垂作为导线覆冰后一明显变化量,可用于远程在线覆冰监测.因此,该文根据导线力学分析,建立综合荷载下,基于弧垂、温度测量的输电线路等值覆冰厚度数值计算模型,并以连续档下不同塔线连接类型线路,以及大高差非均匀覆冰线路为对象,提出其标况下状态方程参数计...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2008年初广东电网线路设施冰灾受损、抢修复电情况,具体分析了输电线路杆塔受损、导(地)线断线、金具绝缘子掉串及通信光缆受损的形式和原因,研究了不同设计冰区、地形、海拔高程、塔型、杆塔受损类型、导(地)线受损类型、纵向荷载及垂直荷载等关键影响因素。提出输电线路防冰应采取差异化设计和重点加固原则,线路各组成部件强度应合理匹配,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输电线路冰灾损失。  相似文献   

12.
赵卉 《江苏电器》2008,(12):1-4
2008年1月南方地区多个省份在历史罕见的持续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中电网和电力设备遭受了巨大破坏,通过对湖北、湖南、广东等省输变电设备的专题调研,重点介绍了绝缘子和避雷器受损情况、原因及应对措施。为提高电网抵御特大冰雪灾害能力,提升电网应急抗灾水平,拟修订的输电线路国家设计标准将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3.
南方部分500 kV主网架2008年冰雪灾害中受损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2008年初,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强烈的低温雨雪凝冻天气,给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供应带来极大的影响和威胁。文中介绍了中国南方黔、桂、滇、粤等4省(自治区)电网受灾主要情况及特点,描述了其500kV主网架在此次冰雪灾害中受灾的主要过程,总结了电网主网架受灾的典型特征,然后从远距离大容量输电比例、电源规划与电网规划、500kV主网架输电走廊选取等方面分析了此次冰雪灾害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并提出了500kV主网架在电源建设和电网结构等方面提高应对灾害能力的解决方案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陈得奎 《青海电力》2009,28(1):18-20
2008年1-2月期间,我国南方地区因罕见的雨雪冰冻天气使得输电线路严重覆冰,导致断线、倒塔、倒杆等严重事故频繁发生,造成大面积停电和部分电网解列,湖南郴州是这次重灾区,青海送变电工程公司参加了湖南郴州±500kV江城直流线路的工程抢险施工。文章对此段工程抢险施工难度及重点进行了分析,制定了可行的施工方案,经施工顺利完成抢险任务,为今后类似线路的抢险积累了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5.
基于神经网络的大型输电铁塔损伤识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型高压输电铁塔结构是我国电能的主要输送模式.近年我国南方遭遇的罕见冰冻灾害,导致大量铁塔倒伏导致重大经济损失,对其进行损伤识别研究已成为亟待研究的领域.应用神经网络理论,选用合理的网络模型和网络参数,提出了大型输电铁塔结构损伤识别的新方法,据此识别结构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并以一500 kV输电铁塔为例进行了损伤识别.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识别精度.在结构参数化有限元模型存在误差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获得较好的识别效果,该方法可以推广应用于其他铁塔结构体系的损伤识别.  相似文献   

16.
直流融冰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输电线路的持续覆冰会导致输电线路严重受损,造成电网部分或全网停运。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再次出现,进行输电线路的融冰是一种很好的方法,直流融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对于电网抗击冰灾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对南方电网各电压等级架空线路直流融冰参数进行仔细分析和计算,提出了适用于南方电网的交流输电线路的直流融冰技术方案,介绍了南方电网直流融冰装置样机的研制及其应用,特别介绍了60 MW, 25 MW和500 kW直流融冰装置的样机设计、工厂测试、现场试验和现场实际融冰效果。  相似文献   

17.
输电线路不平衡和断线张力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坤  彭建春 《湖南电力》2009,29(3):9-11
2008年1月,我国南方地区遭遇大范围雨雪冰冻灾害天气,电网严重受损,电力供应中断,极大地干扰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正常秩序。文中通过对线路在遭遇极端天气情况时输电线路杆塔的断线、不平衡张力的求解,来指导输电线路杆塔设计,以提高杆塔抗冰雪能力,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盐池县麻黄山乡等3个乡镇的农网线路的覆冰现象进行调查,结合线路的实际运行状况进行分析和计算,评估了线路覆冰对农网线路安全运行的影响程度,并提出了农网线路防止覆冰灾害的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某800 kV直流线路的地线因覆冰过重发生断裂,事故造成线路单极闭锁故障,线路长时间处于单极运行状态。通过输电线路电气计算软件从地线覆冰不平衡张力、地线下倾角、脱冰跳跃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计算,得出地线覆冰不平衡张力和悬垂线夹损坏后地线发生滑移是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根据事故分析情况提出治理建议,为后续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