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傅强 《包装世界》2002,(4):38-39
薄膜材料是一种非吸收性材料,表面能量(表面张力)低,如表面不经过某种预处理、提高表面张力,使用一般的油墨无论应用哪一种方式印刷,油墨很难达到理想的润湿状态,即油墨很难达到很好的牢固度,墨层脱落无法避免。为此,印刷工业为提高薄膜材料表面油墨层的牢固度,普遍采用电晕处理或在其表面预先涂布亲油墨涂层的方法来保证油墨的牢固度。经表面预处理后,薄膜表面油墨层的牢固度大大提高,按照印刷工业通常的检测方法,无  相似文献   

2.
离型剂膜层的最佳厚度,可使转印油墨在转印过程中的附着力达到理想值。在室温(25℃)条件下,利用不同涂布压力和涂布速度,在PET塑料薄膜表面涂布了不同厚度及不同质量配比的离型剂,干燥后再涂布了转印油墨。针对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的涂布薄膜进行了剥离实验,结果表明:离型剂涂布速度为0.1 m/s,涂布压力为300 N,膜层厚度为9μm,质量配比为3∶1时,转印油墨的剥离效果最理想。  相似文献   

3.
采用γ射线辐照的方法对pp膜进行了表面处理,并且对pp膜的表面张力、接触角以及油墨的附着力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0-25kGy)pp膜的表面张力逐渐增加;膜与油的接触角先减小后增加,在辐照剂量为5kGy时达到最小值(15.5°),而与水的接触角逐渐减小;油墨的附着力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4.
《广东包装》2006,(5):19-20
塑料印刷与塑料、电子、物理、高分子化学、色彩、光学、流体力学和表面化学等现代科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塑料印刷以塑料薄膜印刷和塑料片材、板材的印刷为主,最常见的塑料薄膜有聚乙烯薄膜和聚氯乙烯薄膜。因聚乙烯的极性较差,通常为提高其印刷色牢度,一般需要采用电晕放电处理以提高其印刷色牢度。而聚氯乙烯多了个-cl键,极性增强通常情况下可不用电晕处理。墙纸的印刷属于聚氯乙烯表面印刷的范畴。  相似文献   

5.
正在使用UV平板打印机打印一些材料时,因为UV油墨瞬时干燥的原因,有时会导致UV油墨对底材附着力低的问题。此篇文章就是研究如何提升UV油墨对底材的附着力可。电晕处理笔者发现,电晕处理是一种能有效提高UV油墨附着力的方法。电晕装置的正负极分别接地面和诱电空气喷嘴,利用高电压高周波使电击分子从诱电空气喷嘴喷出,带着高能量的游离电子加速冲向正极,这样便可以改变非吸收性材料的极性并增加表面粗,增强与油墨结合的  相似文献   

6.
传统聚烯烃棚膜在生产中电晕处理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电能,且表面极性功能持效期较短,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为解决以上问题,文中采用反应挤出技术路线,将2种不同的极性单体——马来酸二丁酯(DBM)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接枝于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mLLDPE)上,吹膜得到接枝改性聚乙烯膜,并通过电晕与涂覆纳米涂层进一步增强其表面极性,使其达到超亲水状态。通过不同的表征手段系统研究了电晕强度、单体种类及含量对接枝改性膜表面极性的影响,以及它们与纳米涂覆液之间的相互作用。由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得知,电晕后薄膜表面产生了C=O,C—O极性基团,并且发生了碳链断裂;通过接触角测试证实,相比于未改性聚烯烃膜,接枝后改性聚烯烃膜的表面极性显著提高,达到相同接触角所需的电晕能耗大大降低;通过扫描电镜对纳米涂液涂覆后的改性聚烯烃膜表面形貌研究发现,极性单体DBM的接枝能够增强膜表面与超亲水纳米涂覆液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大幅减少干燥过程中产生的涂层裂痕;最后,氙灯加速老化试验证实,接枝的DBM单体可以有效延缓涂覆膜的表面极性老化失效过程,延长改性涂覆膜的持效期。论文展示了接...  相似文献   

7.
采用脉冲电晕对非极性的食品包装薄膜聚乙烯(PE)和聚丙烯(PP)进行表面处理,研究了电晕处理时的4 种因素(即放电功率、电极与薄膜间的距离、走膜速率和导辊温度)对薄膜透气率的影响,探讨了电晕处理后薄膜的透气率和薄膜的表面张力值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电晕处理对薄膜透气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电晕处理对薄膜的表面张力和薄膜的透气率有明显的影响,为建立电晕处理与薄膜透气率之间的数学模型和气调包装设计提供了可靠的薄膜透气率数值计算。  相似文献   

8.
梁程  李一田  李万里  张婕 《包装工程》2022,43(19):68-75
目的 利用低温等离子体诱导铜络合物导电油墨实现在柔性基板上快速固化,制备出高导电柔性铜薄膜,并阐明油墨溶剂质量分数、预热处理时间、等离子体功率、处理时间等参数对铜膜固化结构与导电特性的影响规律。方法 通过调节油墨中的溶剂质量分数以改变油墨的铜含量及印刷铜薄膜的厚度;通过控制变量法优化低温固化工艺,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共聚焦显微镜、电阻率测量等手段表征柔性薄膜的物理特性;通过圆珠笔直写和卷对卷印刷方式测试所制备油墨与工艺在印刷柔性电子领域的适用性。结果 通过对油墨配方和等离子体处理工艺的协同优化,可以制备最薄为40 nm,最低电阻率为3.76 μΩ?cm的柔性铜薄膜。结论 等离子体处理可以实现铜络合物油墨的低温快速固化制备高性能铜薄膜,在印刷柔性电子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
针对塑料软包装承印材料塑料表面致密、光洁,表面自由能相对偏低,表面张力小,不易使油墨与溶剂所浸润,研究改良塑料承印物的印刷适性对印刷品质量的影响.在实验印刷条件下,对塑料表面采用电晕处理,利用测量仪器,对不同阶调样品的表面粗糙度、印刷密度、网点扩大、印刷墨斑和油墨接触角等进行质量检测,比较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10.
《广东包装》2008,(3):I0064
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近日发布关于食品接触通告(FCN)722,表明允许在食品外包装上可以直接使用UV固化和电子束固化包装。FCN772通告明确指出UV固化和电子束固化可以作为涂布或是涂布的成分(其中包括油墨)在外包装上使用,范围包括:聚酯材料、纸张、纸板、金属上的涂布以及不干胶成分。  相似文献   

11.
以硅溶胶为表面改性剂,从提高与水基浆料的相容性、增加表面粗糙度入手,对有机模板进行了表面处理。对处理前后有机模板的表面形貌、力学性能及对涂覆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表面处理以后,有机模板更容易被水基浆料均匀涂覆,且回弹力得到显著增强,涂覆量也得到显著提高。这将有利于多孔陶瓷内部缺陷的减少和强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包装》2008,28(4):121-121
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近日发布关于食品接触通告(FCA)722,表明允许在食品外包装上可以直接使用UV固化和电子束固化包装。FCA772通告明确指出,UV固化和电子束固化可以作为涂布或是涂布的成分(其中包括油墨)在外包装上使用,范围包括:聚脂材料、纸张、纸板、金属上的涂布及不干胶成分。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包装》2008,28(3):119-119
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近日发布关于食品接触通告(FCA)722,表明充许在食品外包装上可以直接使用UV固化和电子束固化包装。FCA772通告明确指出,UV固化和电子束固化可以作为涂布或是涂布的成分(其中包括油墨)在外包装上使用,范围包括:聚酯材料、纸张、纸板、金属上的涂布以及不干胶成分。  相似文献   

14.
在UV固化油墨中添加一定数量的热交联剂会改变UV油墨的干燥性能,研究了热交联剂对油墨干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热交联剂含量超过一定值时,即使增加紫外线照射时间,墨膜也不会彻底干燥;反之墨膜的干燥性能不会发生变化,与之对应的热交联剂的含量称为临界值。找出了热交联剂在PUA系列UV固化油墨中的临界值。该临界值的发现是研制一种新型热成型UV固化油墨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5.
3 低温等离子体在聚合物表面改性中的应用3 1 塑料薄膜的表面改性3 1 1 工业包装膜目前的PP、BOPE、PVC、PET等塑料薄膜,在实际应用中均存在着难印刷和难粘接问题,因此工业包装膜在印刷之前一般要进行电晕处理。更多的塑料薄膜在使用之前要涂以特种底漆,如氯化聚氯乙烯、氯化聚丙烯为主要成分的底涂剂,然后使用溶剂型的印刷油墨进行印刷。成本高是一方面,高质量高标准的印刷控制也十分不容易稳定,还有许多凹版印刷的薄膜直接应用于食品包装和日常生活用品的包装,残留的溶剂及含氯树脂所造成的污染也是不容忽视的。低温等离子体表面…  相似文献   

16.
电晕处理赋予聚丙烯(PP)膜表面丰富的极性基团,显著提高材料表面能,进而提高了材料复合、镀铝等粘接强度。极性衰减是聚合物材料在电晕处理后出现的一个普遍现象,对镀铝牢固性以及后期的复合强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基体材料的结构、结晶、电晕参数、助剂等方面对材料的电晕结果和电晕表面极性保持性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提高聚丙烯的粘贴牢固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三层(ABC)共挤吹膜工艺,通过对配方的探索.A层加工温度.A层挤出量以及电晕处理方面的控制.制得表面能较高(表面张力≥38dyn/cm)的防静电浆乙烯薄膜.可以与其它塑料基材可靠复合.组合为综合性能优异的层状包装材料.  相似文献   

18.
从实测大生产物料的动态表面张力和静态表面张力数据,用表面活性剂在涂布液的扩散和在新表面吸附过程,分析涂布过程出现的余布弊病,并提出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9.
归霆 《包装世界》1997,(2):42-42
不论是激光雕刻陶瓷网纹辊还是金属网纹辊都是十分昂贵的,所以对网纹辊的维护、保养、检测十分重要。大多数需要更换的网纹辊是缘于缺乏维护保养和有效的检测方法。最常见的是干油墨、树脂、涂布上胶料等堵塞网孔,残留在网孔中的干油墨、涂布上胶料将占据网孔的容积,从而导致传墨、涂布量减少,特别是水基油墨,干燥后很难用新鲜的油墨溶解,使用化学溶剂也很难彻底清洗干净,长时间使用,涂布量损耗大,加之传墨、涂布不均匀,无法得到高质量的印刷品,并加速缩短网纹辊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0.
以硅溶胶为表面改性剂,从提高与水基浆料的相容性、增加表面粗糙度入手,对有机模板进行了表面处理.对处理前后有机模板的表面形貌、力学性能及对涂覆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表面处理以后,有机模板更容易被水基浆料均匀涂覆,且回弹力得到显著增强,涂覆量也得到显著提高.这将有利于多孔陶瓷内部缺陷的减少和强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