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偏头痛是一种发作性的血管性头痛,无先兆的(普通型)偏头痛是常见的类型,约占80%。发作前多无明确先兆,持续时间较典型偏头痛为长,可持续数天,表现为一侧搏动性头痛,伴恶心、呕吐、出汗、畏光等症状。笔者在临床中发现针刺治疗发作期偏头痛起效快、止痛效果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偏头痛是一种由于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发作性头痛,是最重要和常见的血管性头痛,呈现与脉搏一致的搏动性痛或胀痛。低头、受热、用力、咳嗽等均可使头痛加重。临床上可有反复循环性发作性头痛、恶心、呕吐、怕光、头昏等症状。检查可见颞动脉隆起,搏动增强,压迫后头痛可减轻。常在青春期发病,部分患者有家族史,多因劳累、情绪因素、经期等诱发。笔者自2000年至今,用腹针结合体针治疗偏头痛40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40例均为门诊病人,经中西医检查确诊为偏头痛。男11例,女29例;年龄在19~60岁之间;病程最短7天,最长15年。2治疗…  相似文献   

3.
笔者利用维生素B1、维生素B12注射液进行穴位注射治疗偏头痛3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32例,男12例,女20例。年龄15~58岁。病程2天~15年,以2天~5年者居多,共25例。血管性头痛6例,男2例,女4例;神经性头痛8例,男3例,女5例;血管神经性头痛18例,男7例,女11例。1.2 诊断标准 (1)头痛呈发作性,表现为一侧、双侧或全部头部的搏动性痛或胀痛;(2)多因劳累、情绪因素和月经来潮诱发;(3)发作时常伴有明显的植物神经症状,如面色苍白、冷汗、恶心呕吐等;(4)脑阻抗血流图:头痛前期呈低血容量型,头痛期呈高血容量型;(…  相似文献   

4.
偏头痛(migraine)是一种反复发作的血管性头痛,呈一侧或两侧搏动性头痛为主要特点,常伴恶心和呕吐.少数典型者发作前有视觉、感觉和运动等先兆,可有家族史.有研究表明成年人偏头痛的患病率为7.7%~18.7%.  相似文献   

5.
<正> 我们采用复方利维莨钙治疗偏头痛34例,效果良好,现将初步经验和方法,介绍如下。一般资料男12例,女22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50岁,20—35岁最多共24例。病程2年以内14例,3—4年5例,5—6年10例,7—8年3例,10年以上2例。诊断标准1.搏动性或跳动明显的一侧或两侧头痛。2.头痛呈发作性,多有先兆和诱因如情绪,劳累、月经、饮食等。3.发作时有恶心呕吐,耳鸣眩晕等胃肠症  相似文献   

6.
1979年以来,我们应用南京中医学院研制的栽培天麻注射液治疗血管性头痛共54例,其中18例观察了脑血流图(REG)的改变,并对天麻治疗血管性头痛的机制作了初步探讨。对象一、病例选择:选择从青年期起病,正处,发作期且症状比较重或反复发作未得以控制的发作性头痛。疼痛位于一侧或双侧,呈搏动性痛,常伴有恶心呕吐,间歇期完全正常。神经系统检查正常并排除了其它原因引起的头痛。二、一般资料;男18例,女36例。年龄16—71岁,平均年龄35.4岁。病程6个月—  相似文献   

7.
偏头痛是一常见病、多发病,目前仍缺乏有效防治方法。我院自1993年2月~1996年12月采用碳酸氢钠与川芎嗪合用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诊断标准①反复发作的头痛,间歇期完全正常;②头痛时伴有恶心、呕吐;③偏侧头痛,呈搏动性或跳动性先兆;④短期休息或睡眠后缓解或减轻;⑤视觉性、感觉性或运动性先兆;③多在青春期发病,可有肯定的遗传病;③病程3个月以上,并有多次发病;③排除其它原因的头痛。2病例选择参照标准将8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男14例,女26例,年龄17~54岁,平均32.5岁);对照组40…  相似文献   

8.
血管神经性头痛是指神经调节不良和血管运动障碍引起的头痛,近几年来,我们采用<普济本事方>钩藤加减治疗血管性头痛34例,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4例中,男13例,女21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57岁,病程最短半年,最长17年.头痛多呈周期性反复发作,阵发性加重,一侧持续性跳痛或两侧头部交替性作痛,发病时头痛如锥如劈,常伴有恶心呕吐及眼前闪耀性光点等症状.34例脑电图均无异常,脑血流图均提示血管张力的改变.  相似文献   

9.
偏头痛     
【概念】偏头痛通常是指反复发作的搏动性单侧性头痛。根据1988年国际头痛学会的头痛分类,偏头痛属于13种头痛之一。根据各自的特征分为先兆性偏头痛、无先兆性偏头痛以及其他几种类型的偏头痛。在日本,偏头痛的发病率15岁以上者约占8.4%。初发年龄集中在15~20岁,女性居多,大约是男性的4倍。偏头痛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有很大差异。多数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本文对诊疗中常见的先兆性偏头痛及无先兆性偏头痛的病理、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腹针结合体针治疗偏头痛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偏头痛是一种由于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发作性头痛,是最重要和常见的血管性头痛,呈现与脉搏一致的搏动性痛或胀痛。低头、受热、用力、咳嗽等均可使头痛加重。临床上可有反复循环性发作性头痛、恶心、呕吐、怕光、头昏等症状。检查可见颞动脉隆起,搏动增强,压迫后头痛可减轻。常在青春期发病,部分患者有家族史,多因劳累、情绪因素、经期等诱发。笔者自2000年至今,用腹针结合体针治疗偏头痛40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1996年1月~1998年8月我们应用肠溶阿斯匹林与尼莫地平联合治疗小儿偏头痛4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本组48例患儿均符合1988年头痛的国际分类与诊断标准。其中男20例,女28例,年龄5~12岁,病程6~36月,有反复发作的单侧、双侧颞区或额区疼痛,每月平均发作3次以上,性质为搏动性或胀痛。头痛时伴恶心、呕吐(32例)和/或视觉先兆症状(22例),间歇期正常,全部病例均做脑电图检查,未发现有癫痫性放电,其中10例属边缘状态,进一步做脑CT检查,均无异常发现。全组患儿除外心、肺、肝及血液病者。方法:治疗前停用所有镇痛药。肠…  相似文献   

12.
1资料和方法 1.1高例选择 确诊的204例偏头痛患者均符合以下条件:(1)限于一侧或从一侧开始的发作性、搏动性头痛。伴恶心、呕吐。(2)病程在0.5年以上。每次发作持续4小时以上。发作为中、重度。(3)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高血压、妊娠、发热、近一月用过麦角胺制剂。(4)经CT或MR/排除脑器质性病变。并排除颈椎及五官科等疾病引起的头痛。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02例,男58例,女44例,年龄16~51岁;对照组102例,男60例,女42例,年龄18.54例,2组资料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3.
<正> 作者在神经科门诊应用西比灵合并强的松治愈血管性偏头痛,现将典型病例报道如下: 例1:刘某,女性,48岁,会计,1990年8月25日初诊。患者发作性左颞部搏动性疼痛伴恶心2年,间歇期如常,痛前无先兆,每次疼痛可持续半小时后自行缓解,痛时无发热,否认家族史,疼痛发作与月经周期无关。头痛每天发作1~2次。检查:心、肺、肝、  相似文献   

14.
偏头痛是神经系统常见病,是反复或周期性发作的一侧或两侧搏动性头痛,常伴恶心、呕吐,对光或声音刺激敏感,少数典型者发作前可出现各种视觉、感觉、运动等先兆,是神经一血管功能障碍性头痛,为临床常见的特发性头痛,常有家族史,在女性中多见.  相似文献   

15.
神经-血管性头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表现为以局部为主的发作性搏动性头痛伴恶心、呕吐及羞明等症状,经一段时间间歇后再次发病。目前尚无确定的特效疗法。笔者自1996年以来,以循经取穴为主针刺加电针治疗神经-血管性头痛76例,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 头痛因素很多,如血管性头痛、神经性头痛、炎症性、颅内占位性等。偏头痛主要为周期性发作性的头痛,一般多为单侧性头痛,伴有恶心、呕吐,部分痛侧可有视幻和肓点等先兆症状。近几年来我科采用单人高压氧治疗287例偏头痛病人,收到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7.
资料及结果本资料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血管性头痛患者,男11例,女19例,平均年龄32岁,头痛发作剧烈时,难以忍受,以跳痛、胀痛为主,伴有面色苍白、眩晕,有恶心感觉。收缩压均值为93.13±2.5mmHg(X±SE);舒张压为64.33±1.7mmHg。治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偏头痛发病率增高 ,为了探索更为有效治疗偏头痛的方法 ,我院于 1997年 5月~ 1999年12月分别应用加合百服宁和麦角胺咖啡因治疗偏头痛患者 2 88例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病例选择无先兆偏头痛者入选标准为 :①至少发作 5次/月 ,每次持续 4~ 72h。②至少有以下 2条 :偏侧头痛 ;搏动性头痛 ;中~重度头痛 ;上下楼梯后可加重。③头痛时至少有以下 1条 :恶心或呕吐 ;畏光或畏声。④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头痛。有先兆偏头痛者 :①至少发作 2次 /月。②至少有以下 3条 :出现可逆性的先兆 ;先兆逐渐发展 ,时间超过4min ;先兆持续不超…  相似文献   

19.
血管神经性头痛是临床常见多发病之一,好发于女性,给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痛苦。笔者从1991~1993年10月以来,自拟“芎芪汤”治疗187例患者,本病以瘀血挟气虚为多见,设对照组观察,总有效率为96。3%,摘要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治疗组:男62例,女123例,年龄最小者14岁,最大者70岁,其中20岁以下25例,21~40岁102例,41~60岁40例,60岁以上20例;病程半年以上25例,1~5年67例,6~10年32例,11~15年40例,20年以上23例。 对照组:男16例,女34例,年龄及病程与治疗组基本一致。 诊断依据:1、头痛反复发作一月以上,排除呼吸道感染,鼻窦炎,高血压,颅内感染及占位性病变等引起的头痛。2、主诉颞部跳痛,胀痛或刺痛,头顶痛伴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等症状。3、脑血流图提示血管紧张度增  相似文献   

20.
偏头痛来源于古代埃及对一组头痛综合征的描述,是最常见的原发性头痛之一,常见反复或周期发作的一侧或两侧搏动性头痛,伴恶心、呕吐,发作前可有先兆,2/3以上的偏头痛患者为女性,早年发病,10岁前、20岁前和40岁前发病分别占25%、55%和90%,大多数患者有偏头痛家族史.发作前数小时至数日常伴恶心、呕吐、畏光、畏声、抑郁和倦怠等前驱症状.10%的患者有视觉先兆和其他先兆,发作频率从每周至每年1次至数次不等,偶可见持续发作的病例.按收入家庭相比,低收入家庭的偏头痛发病率更高.中度和重度头痛的发病率与性别、年龄或收入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