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药房》2019,(11):1571-1576
目的:系统评价锌制剂治疗头颈部肿瘤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网、万方数据,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起至2018年12月,收集在常规治疗或空白对照(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锌制剂(试验组)治疗头颈部肿瘤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并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 5.3统计软件对给药后2周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总发生率、严重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项RCT,合计55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2周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OR=0.55,95%CI(0.26,1.17),P=0.12]、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总发生率[OR=0.59,95%CI(0.08,4.39),P=0.60]及严重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OR=0.58,95%CI(0.23,1.47),P=0.2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或空白对照的基础上加用锌制剂不能降低头颈部肿瘤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及控制疾病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联合美洲大蠊研末在头颈部肿瘤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科收治的85例头颈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试验组放疗时使用康复新液联合美洲大蠊研末,对照组单用康复新液。比较两组放疗期间发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严重程度。结果放疗第3周,试验组发生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多为1级,对照组多为2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第7周,试验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主要为1、2级,对照组主要为2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美洲大蠊研末用于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口腔黏膜炎是肿瘤化疗过程中出现的常见不良反应,黏膜溃疡引起口腔局部剧烈的疼痛,黏膜炎症增加全身严重感染的风险,最终导致抗肿瘤治疗的中断,影响了化疗方案的效果。基于局部和全身治疗的干预思路,利用药物和非药物治疗的多种手段,可降低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或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口腔冷疗联合大量康复新液含服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口腔黏膜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资料分析,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4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科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口腔冷疗法防治口腔黏膜炎,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大量康复新液含服。结果①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口腔黏膜炎发生率分别为100%、90%;②对照组患者口腔黏膜炎持续时间高于观察组(16±5)d与(11+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6,P<0.05);③对照组患者发生口腔黏膜炎0级0例(0)、Ⅰ级1例(5%)、Ⅱ级5例(25%)、Ⅲ级11例(55%)、Ⅳ级3例(15%);观察组分别为0级2例(10%)、Ⅰ级0例(0)、Ⅱ级10例(50%)、Ⅲ级6例(30%)、Ⅳ级2例(1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1,P<0.05)。结论采用口腔冷疗联合大量康复新液含服能够缩短口腔黏膜炎的持续时间,降低患者口腔黏膜炎严重程度,减少口腔感染机会,减轻患者的痛苦与不适感。  相似文献   

5.
古加伟  陈静海 《贵州医药》2023,(12):1955-1957
目的 观察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放疗所致重度口腔黏膜炎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放疗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评估患者在不同临床特征下的口腔黏膜炎发生率,并进一步判断口腔黏膜炎影响因素,并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干预,观察患者重度口腔黏膜炎改善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100例患者均伴随口腔黏膜炎出现,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为100.00%,重度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为20.00%。通过对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患者年龄、吸烟史、合并糖尿病、同步放疗、放疗前营养状况指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以及放射治疗次数,非放疗所致重度口腔黏膜炎的影响因素(P>0.005)。借助优质护理干预,经评估,患者未出现重度口腔黏膜炎,口腔黏膜炎改善情况较为显著,患者生活质量相对较高。结论 针对接受放疗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重度口腔黏膜炎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吸烟史、同步化疗,放疗后营养状况为C级等,通过加强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重度口腔黏膜炎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口腔黏膜炎的防治方法.方法 将恶性肿瘤化疗合并口腔黏膜炎患者148例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80例给予中药五倍子含漱剂(五倍子、三七煎剂及抗真菌药物伊曲康唑)含漱及冰青霜(冰片、青黛、糜蛋白酶及维生素E霜混合剂)涂抹;对照组68例针对口腔黏膜炎局部给予传统制剂冰硼酸及B族维生素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8%高于对照组的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五倍子含漱剂含漱及冰青霜涂抹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口腔黏膜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阿拓莫兰治疗头颈部放疗所致急性口腔黏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我科行头颈部放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98例,均经病理学诊断为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采用的放疗技术和剂量基本一致。治疗组:当患者黏膜炎Ⅱ级时,开始给予静脉滴注阿拓莫兰治疗至放疗结束。对照组:当患者黏膜炎Ⅱ级时,开始给予静脉滴注0.9%生理盐水至放疗结束。结果对口腔黏膜炎治疗前,两组患者口腔黏膜炎评定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口腔黏膜炎情况进行调查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口腔黏膜炎的评定结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拓莫兰对于治疗头颈部放疗所致急性口腔黏膜炎有一定效果,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8.
周妮  谢淑萍 《中国药业》2011,20(23):74-75
目的 观察益我妙防治肿瘤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疗效.方法 将50例放射治疗患者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在整个放射治疗期间进行常规12腔护理,从放射治疗第10次开始用贯新克含漱,每天3次,直至放射治疗结束;观察组除常规口腔护理外,从放射治疗第10次开始用温开水漱口后将益我妙喷剂喷至黏膜处,每天4~5次,持续至放射治疗结束.观察口腔黏膜炎发生发展、疼痛反应及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显著降低,重度发生例数减少,疼痛反应明显减轻.结论 益我妙可用于防治放射治疗引起的口腔黏膜炎,降低发生率,减轻黏膜炎严重程度,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9.
何雯  张瑛  曾洁  李檬 《云南医药》2009,(3):335-336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化疗后常常并发口腔黏膜炎,引起口腔不适、烧灼感、疼痛及营养障碍,更严重的是导致感染的全身播散和败血症发生。我科对60例ALL化疗合并口腔黏膜炎采用综合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抗感染药学》2016,(1):51-54
目的:分析复方苦参注射液防治放化疗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的有效性。方法:通过检索2000年1月—2015年1月期间中国知网(CNKI)、维普期刊数据库以及万方数据平台的文献;收集有关复方苦参注射液辅助放化疗与单纯放化疗相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ev Man 4.3版统计学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复方苦参注射液可以减轻严重的口腔黏膜炎[RR=0.33,95%CI(0.24,0.46)](P<0.01),减轻患者中、重度口腔疼痛[RR=0.21,95%CI(0.10,0.45)](P<0.01)。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可防治放化疗引起的口腔黏膜炎,减轻患者痛苦,但是纳入试验方法学的质量稍低,需要更高质量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静脉化疗后口腔黏膜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定量风险预测模型指导临床。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2022年5月我院确诊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共282例,其中化疗后发生口腔黏膜炎122例。比较黏膜炎组与无黏膜炎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危险因素,R软件构建列线图模型后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和校准曲线进行验证。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间年龄、体质指数、原发口腔疾病、口腔卫生、白血病加速期和急变期、化疗疗程、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口腔卫生差、急变期和白细胞计数≥20.0×109/L是口腔黏膜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构建定量列线图模型ROC结果显示,模型预测口腔黏膜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46(P<0.05)。对模型进行校准后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拟合优度良好。结论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口腔黏膜炎的发生风险较高,其中年龄≥60岁、口腔卫生差、急变期和白细胞计数≥20.0...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联合疼痛管理在食管癌放疗所致口腔黏膜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行食管癌放疗患者9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在放疗过程中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联合疼痛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放疗前、放疗当天及放疗14 d后的口腔状况,护理前后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口腔生活质量(OHIP-14)评分以及放射剂量为30,50,70 Gy时口腔黏膜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放疗前两组的口腔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观察组的口腔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的OHIP-14评分与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OHIP-14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而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放射剂量为30,50 Gy时两组患者的口腔黏膜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剂量为70 Gy时观察组患者的Ⅲ,Ⅳ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显著低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康复新联合漱口液治疗放疗后口腔黏膜炎的疗效。方法:放疗后口腔黏膜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益口漱口液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康复新漱口液。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4.4%)明显高于对照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康复新联合漱口液治疗放疗后口腔黏膜炎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谢芳 《中国实用医药》2014,(28):203-204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在预防化疗所致口腔黏膜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6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口腔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口腔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整体护理措施。结果 观察组的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为5.26%,持续时间(4.5±1.5)d。两者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05%和(10.5±2.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应用整体护理措施干预对口腔黏膜炎的预防及护理效果肯定,可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经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出现口腔黏膜炎(OM)和出血性膀胱炎(HC)的发病率及防治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09~2011年间进行HSCT的34例患者,对OM和HC的发病率、预防及治疗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4例患者移植后有32例发生OM(94.1%),6例出现HC(17.6%)。发生OM的患者均完全康复,发生HC的患者有1例死亡。结论恰当的预防能有效降低黏膜炎的发生率,减轻黏膜炎的程度,系统治疗能促进患者较快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实验观察"新净界口腔消毒喷雾剂"对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预防效果。实验方法:选择我2018年1月-10月66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照实验。实验组为33例,从放疗开始使用新界净口腔消毒喷雾剂;对照组33例,在放疗过程中使用普通漱口液。3级口腔黏膜炎视为终结指标,发生者给予其他药物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放射技术和剂量无明显差异。通过放疗后,两组患口腔黏膜炎人数的对比数据,分析得出结论:"新净界"口腔消毒喷雾剂能延缓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对恶性肿瘤患者放疗后采取综合护理干预防治口腔黏膜炎的临床效果及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于本院放疗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预防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放疗后给予常规护理干预,预防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包括饮食护理、口腔护理、中药调理和心理辅导等措施.观察患者放疗后口腔黏膜炎发病率及其治疗效果,分析比较两种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结果 预防组口腔黏膜炎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预防组治愈时间平均为(3.98±1.26)d,痊愈8例,治愈率100.00%;对照组患者治愈时间平均为(4.04±1.37)d,痊愈9例,治愈率64.29%.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白细胞和血小板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放疗后并发口腔黏膜炎的发病率,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护理口腔,减轻黏膜炎严重程度,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促进身体健康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口腔黏膜炎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丽萍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6):106-106
目的:介绍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口腔黏膜炎的护理并观察其效果。方法:对17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口腔黏膜炎进行细致观察,运用清洁刷牙、漱口,出现口腔黏膜炎及时准确用药,得当护理。结果:口腔黏膜炎患者均痊愈。结论:做好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口腔黏膜炎的护理,可减轻患者痛苦,预防感染,节省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药肿节风联合金因肽在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0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治的80例放射性口腔黏膜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金因肽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肿节风颗粒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85%)(P<0.05);试验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愈合时间、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指标均下降,试验组的TNF-α、IL-6、IL-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治疗时在金因肽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肿节风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是头颈部恶性肿瘤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轻者引起局部黏膜破损,味觉丧失,影响正常进食及健康质量,严重者可引发溃疡坏死,继发感染,甚至中断放疗。因此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如何采用有效措施预防性地治疗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对于提高头颈部肿瘤患者的放射治疗至关重要。收集2009年10月至2011年6月期间可能会引起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60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2组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