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难辨认癣是由皮肤癣菌引起的真菌性疾病,因其不典型的临床表现而常被误诊~([1])。皮肤镜作为一种新兴技术,目前已经广泛运用于毛发性皮肤病以及色素性皮肤病中,还可用于肿瘤良恶性鉴别。在真菌感染领域,已有研究者将皮肤镜用于头癣中观察患者毛发的特殊形态~([2-4]),也有学者将皮肤镜应用于非感染性疾病,如湿  相似文献   

2.
<正>日光性角化病(actinic keratoses,AK),又称光线性角化病或老年性角化病,因不典型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增生而引起的皮肤损害。皮损多见暴露部位如面部、头皮、手背部位。日光性角化病目前被认为是皮肤癌前病变的一种,有向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演变的危险,据Lee等~([1])统计每年约有0.025%~16%的AK患者进展为SCC,所以应尽早  相似文献   

3.
《临床皮肤科杂志》2021,50(4):223-226
正色素性扁平苔藓(lichen planus pigmentosus,LPP)是扁平苔藓的一种特殊类型,线状色素性扁平苔藓是线状扁平苔藓与色素性扁平苔藓的结合类型~([1-3])。虽然组织病理及相关免疫学检查可以明确诊断~([4]),但因耗时长及有创伤,患儿家长配合不佳。皮肤镜和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CM)作为无创性皮肤影像检查,可以快速、实时获得皮肤结构图像,根据临床表现相似疾病的本质区别(色素异常及界面改变等),对疾病进行分类及鉴别,进而有针对性的进行组织病理及免疫检查,减少不必要的损伤,提高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4.
正角膜炎、鱼鳞病、耳聋综合征(简称KID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遗传性皮肤病,1915年Burns首次对该病进行描述,认为该病具有特殊及广泛的皮肤角化,可累及口腔黏膜、耳、眼和鼻等部位~([1])。1981年Skinner等将其命名为角膜炎、鱼鳞病、耳聋(KID)综合征~([2])。至1996年全球有文献记载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例约6l例,因此在治疗和护理中缺乏有效的经验。目前对于  相似文献   

5.
<正>痤疮是由雄激素诱导的皮脂增加及角化异常~([1])、好发于青春期的毛囊皮脂腺单位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典型病变包括粉刺、炎性丘疹及脓疱等~([2])。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中医称之为"粉刺"、"风刺"或"肺风粉刺",认为本病是肺热血热郁结,腠理不密,时有邪乘虚而入,邪毒肺热,蕴于肌肤所致。王琦提出"肤  相似文献   

6.
<正>色痣又称获得性黑素细胞痣、痣细胞痣,是一组黑素细胞来源的皮肤良性肿瘤,也是人类最常见的皮肤肿瘤~([1])。皮肤镜是一项非创伤性的辅助诊断手段,通过皮肤镜可以观察到肉眼看不到的皮肤表面及其下方的结构,能够将肉眼难以区分的色素性肿瘤区分开。皮肤镜最初是用于鉴别黑素瘤与黑素细胞来源的其他皮肤肿瘤。与肉眼观察相比,皮肤镜能将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eflectance confocal microscopy,RCM)在不典型脂溢性角化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用RCM观察临床表现不典型的5例脂溢性角化病患者。结果 5例脂溢性角化病患者虽然临床表现不典型,但其皮肤RCM检测均能发现其共同的且具有特异性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包括表皮乳头瘤样增生,呈脑回样结构,可见假性角囊肿形成等,从而辅助临床诊断。结论 RCM作为一种新的无创性皮肤科检查方法,有助于不典型脂溢性角化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正>瘙痒是一种能引发人们搔抓欲望的不适感觉,是皮肤科最常见的症状,可发生于超过1/3的就诊者,其中大部分为慢性~([1])。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中心将瘙痒列为50种最常见的高负担跨学科症状之一~([2])。当瘙痒持续6周或更长时间,则定义为慢性瘙痒(chronic pruritus,CP)。CP是以多因素为特征的复杂的主观症状~([3]),可由皮肤疾病引起,也可因系统性、神经性或精神性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汗孔角化症患者皮损皮肤镜下特征。方法收集本科门诊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汗孔角化症的35例患者共计142处皮损进行皮肤镜检查,分析其皮肤镜下的图像特征。结果 35例患者,男19例,女16例,平均年龄(45.26±13.54)岁。142处汗孔角化症(porokeratosis,PK)皮损中104处皮肤镜下可见"双轨征";87处见黄白色鳞屑;63处见黑褐色色素颗粒沿皮损边缘分布;87处见灰褐色色素沉着;74处见血管模式。皮损边缘褐色色素颗粒常见于浅表播散型PK。结论汗孔角化症患者的皮损在皮肤镜下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皮肤镜检查可能为本病的无创性辅助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摘要】 光线性角化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癌前病变,可进展为皮肤鳞状细胞癌。随着中国患病人数逐渐增多,亟须建立合适的诊断及治疗规范。中国康复医学会皮肤病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联合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皮肤病与皮肤美容分会组织光线性角化病相关领域部分专家,在国内外文献数据、国际指南和专家临床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诊疗现状,制定中国光线性角化病临床诊疗专家共识。本共识从光线性角化病的流行病学、发病因素及临床转归、临床表现及分级、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策略和患者教育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诊断方面包含了皮肤镜、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和皮肤病理等手段,治疗策略涵盖了常见局部治疗和系统治疗方法,局部治疗包括光动力治疗、外用药物、物理治疗和手术切除,且按照证据等级给予推荐级别,为皮肤科医师诊疗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药疹是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皮肤黏膜的一种反应,重症药疹发病相对少见,但可导致机体多系统受累,危及生命~([1])。药疹多数为变态反应,部分与药物毒性有关。导致药疹的常见药物包括解热镇痛、抗生素、磺胺与血清制品等~([2])。其中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在重症药疹中是较常见的类型,黏膜(眼、口腔及外生殖器等)损害严重~([1])。此类疾病由于相对危重,多于等级医院专科住院诊治,本院作为  相似文献   

12.
<正>脂溢性角化病(seborrheic keratosis,SK),俗称老年斑,又名基底细胞乳头状瘤(basal cell papilloma),是一种常见的皮肤良性肿瘤,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好发部位面部及胸背部。普通型脂溢性角化病根据其临床表现通常易于诊断,但在皮损特征不典型或受到刺激、合并感染的情况下,则不易与色素痣、黑色素瘤、鳞状细胞癌及基底细胞癌等良性或恶性皮肤肿瘤相鉴别,故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正>玫瑰痤疮是一种临床上以面中部一过性或持久性红斑为主,同时伴有毛细血管扩张、丘疹、脓疱、鼻赘等临床表现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机制复杂,患者发病年龄高峰多数在30~50岁~([1]),但也有部分患者在儿童期即开始发病~([2,3])。目前研究认为,玫瑰痤疮发病与遗传有关~([1,4])。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玫瑰痤疮发病或加重的可能因素及家族史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1对象和方法1.1研究对象2015年5月至2016年2月在上海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汗孔角化症(porokeratosis,PK)的临床和组织病理特征,特别是生殖器区域汗孔角化症。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PK患者的临床及组织病理资料。结果 64例患者中,男46例,女18例,平均发病年龄36.2岁(2~73岁),平均病程9.4年(1个月~60余年)。皮损累及部位:面部受累9例,躯干受累23例,上肢受累26例,下肢受累34例,生殖器及邻近区域受累14例,其他部位受累6例。PK组织病理改变有其特异性,均可见角化不全柱,其下方部分颗粒层减少或消失,可见角化不良细胞。生殖器区域PK临床表现呈多样化改变,组织病理上常可见多发性角化不全柱。结论 PK可累及任何部位,临床表现差异较大,特别是生殖器区域PK极易被误诊误治,组织病理学检查在PK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指导临床诊治。  相似文献   

15.
正植物日光性皮炎是指患者过多服用或直接接触具有光敏性植物,并经过日光暴晒后,发生于面部、手部、足背部等暴露部位的一种光毒性炎症反应~([1])。本病的发生常与体质、光敏性植物和日晒三者共同作用有关~([2])。由于植物内含有光感性物质,在光线的作用下光化学反应的结果。主要临床表现为面部、手背等暴露部位皮肤的实质性水肿,部分患者伴有瘀斑、丘疹、水疱或坏死等~([3])。2017年5月我科收治1例  相似文献   

16.
正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rug induced hypersensitivity syndrome,DIHS)是一种少见且可危及生命的药物不良反应,其特征是潜伏期较长,伴皮疹、血液系统异常和内脏损害~([1-4])。大部分患者其症状停用可疑致敏药物后仍持续发展,典型的临床表现显示双峰性~([5])。DIHS起病急,症状重,死亡率高,皮损护理不当可造成重症感染、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我科2019年收治1例发生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的麻风患者,现将临床治疗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感染而引起的一种可通过性及母婴传播的慢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的身体健康~([1])。妊娠期梅毒的发生呈上升趋势,已引起世界卫生组织的密切关注~([2])。妊娠并发梅毒患者在妊娠期会通过血流透过胎盘将梅毒传播给胎儿。女性患者往往会有巨大的心理恐惧,这些不良因素会造成她们不打算孕育下一代或妊娠后终止妊娠~([3])。如能早期及时地对妊娠并  相似文献   

18.
<正>酒渣鼻为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目前国内外治疗酒渣鼻的方法多种多样,但仍未形成统一治疗方案。对于I期和II期患者,可选用四环素、甲硝唑等抗生素系统治疗。克拉霉素作为一种半合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Zuuren等~([1])报道其治疗酒渣鼻8周取得良好疗效,Elewski等~([2])也同样推荐酒渣鼻应长期应用小  相似文献   

19.
正慢性荨麻疹(chronic urticaria,CU)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充分的证据表明: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导致局部体液及蛋白的渗出对红斑、风团及血管性水肿的形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3])。肥大细胞作为CU皮损的主要浸润细胞,可释放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如组胺)诱导风团的产生~([4])。在治疗方面,目前国内外对CU的治疗方案均显出极大的差别。尽管在第三次国际荨麻疹  相似文献   

20.
<正>皮肤镜是一种无创性的在体皮肤表面显微镜诊断技术,通过皮肤镜观察到的形态特征与组织病理学变化有着特殊和相对明确的对应关系,对多种皮肤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提高肉眼诊断的准确率。角化棘皮瘤在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上均十分类似鳞状细胞癌(SCC),常被认为是SCC的变异型,少数患者有复发和恶化的危险。对于临床怀疑但又不能十分确定的皮损,早期诊断并及时切除非常重要。本文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