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运用养老保险基金收支、职工抚养比以及社会保障财政负担等几项指标对阜新地区与其它经济发达地区的社会保障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出阜新地区社会保障差距形成的一些原因:历史性、体制性,结构性等方面的原因,并从国家和地方两个角度对解决阜新地区保障资金缺口问题提出了诸如国家财政倾斜、建立地区社会保障救助基金、完善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等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首先对市场化改革以来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的历史演变进行了回顾,然后利用中国31个省份13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市场化改革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市场化改革对中国城乡收入比率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在市场化改革的五个方面中,主要是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积极作用,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发育、市场中介组织的发展及法治环境的改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不具有统计显著性;估计结果还显示,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二元经济结构强度的降低均有利于缩小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贸易依存度的上升则倾向于扩大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建议中国应当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特别是要鼓励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以抑制不断扩大的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东中西部差距进一步拉大。本文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市场化程度以及基础建设、人口素质等方面分析了差距成因 ,并提出了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4.
从经济增长、市场化取向改革、政府政策三个方面探讨了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期,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就如何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提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包括把促进就业作为国家的长期战略和政策、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劳动力要素合理流动及提高劳动者素质、以立法方式进行调节、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收入再分配政策。  相似文献   

5.
通过河南省与粤鲁苏浙四省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比较分析发现,河南省与四省还有不小的差距,这种差距主要表现在经济结构、"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进程、自主创新能力、环境营造、对外开放和政府作用等方面。河南省应在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城市发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实施科教兴豫、营造发展环境、深化财政金融改革、优化整合区域资源和实施政府工程等方面努力,形成运行高效的经济体系,实现从潜在的比较优势到现实的竞争优势的跃迁,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6.
市场发育状况是经济发展的最为重要的条件。文章通过对新疆五大区域的市场发育规模、市场容量与质量和市场主体成熟度三个方面的实证研究,认为:新疆的市场化程度极大的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缩小新疆与发达地区经济差距的当务之急是加速市场化进程,并且使区域市场主体尽快成熟起来又是急中之急。  相似文献   

7.
利用经济增长理论即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建立了阜新1987-2001年15年间的经济增长模型,对劳动、资本和技术进步等生产要素对阜新经济增长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结合阜新的实际对所建模型中技术进步对阜新经济增长的负贡献作了成因阐述,并提出促进阜新地区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外企业营销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经济的高度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市场商品的极大丰富和高质量化为企业市场营销的运作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我国企业的营销管理的运作水平与运用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在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社会环境、营销观念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我国企业的营销策略和手段还相对落后,对西方理论界先后提出的一些营销策略还未能借鉴和吸收.  相似文献   

9.
从市场化改革的几个重要方面选取指标,构建了一个以泰尔指数为基础的收入差距实证模型,系统地研究了市场化改革影响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的整体效应与结构效应。研究发现:部分领域的市场化改革,特别是金融发展存在拉大城乡收入不平等现象;政府干预成为显著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手段;经济发展水平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呈显著的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造成当今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自然历史、政治、经济、政策、法律和教育6个方面原因的分析,指出造成今天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并不是市场化取向改革带来的必然结果,即不是一种经济公平,而是在改革中政府缺位造成的。并由此指出政府应在社会保障、权力监督、国企财务监管、改革政策调整、健全法律和公平教育上着手,力求在社会收入分配领域实现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1.
近10年来,我国史学界和经济学界关于德国东部经济转轨问题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1.特定历史背景下进行的经济转轨其方式具有独特性;2.如何看待经济转轨的成败;3.经济转轨的经验教训及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借鉴启示作用;4.如何评价德国新政府实行的"新德国模式".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在强调以法治保障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需考虑经济与社会如何实现协调共进的问题。市场经济法治原本就应与社会治理创新相生相伴,不应忽视社会治理创新需求而单纯追求经济成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市场经济发展专注于追求GDP增长,严重忽视了社会治理创新,衍生了大量社会问题,进而阻滞了经济发展。当下最为关键的是,结合社会治理创新在公平、效率、秩序等价值理念方面的新要求,审视中国市场经济法治与社会治理创新需求之间存在的差距,结合中国对市场经济法治的顶层设计,确立扩展公民自由、保障公民权利、提升公众参与能力、规范和约束公权力的市场经济法治进路。  相似文献   

13.
中西部地区农民尽快进入市场是缩小收入差距和地区经济差距的现实选择和当务之急。中西部地区农民进入市场既受到农民进入市场主体角色不成熟的制约 ,也有诸多客观障碍因素。中西部地区农民进入市场的实现途径是 :加快农村市场体系建设 ,还权于民 ,确保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及其各项经营自主权 ,引导农民有组织地进入流通 ,采取倾斜性政策措施和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相似文献   

14.
当前,贫富差距拉大已日益突出,这有违于社会公正原则和共同富裕的目标。应当通过制度体系和政策功能,有效调整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灰色分配等既是局部又影响全局的问题,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凯恩斯主义是社会经济衰退时的权宜之计,而非长久之策.凯恩斯主义不等于宏观调控,宏观调控不等于政府直接生产性投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在政府的主要职责就是保护产权,鼓励竞争,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现阶段中国社会贫富差距的存在,不是市场经济的结果,而是改革不到位、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从而市场经济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的必然.在共同富裕问题上,不能再回到计划经济时期的乌托邦,只能坚定不移地走市场经济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民族经济的发展,实质上就是民族内部分工和专业化发展以及其经济组织演进的历史过程,而政府产业政策的选择是影响分工进而促进人口较少民族从发展进入良性循环的关键。文章通过新古典学派、制度学派、调和派三种关于政府干预与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发展关系问题的理论的对比,认为发展人口较少民族经济,缩小民族之间和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不能完全依靠自发的市场力量,而要依靠政府的干预。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经济上的差距进一步拉大,民族矛盾有了新的发展.因此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必须尽快发展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民族地区政治、经济、科技和文教卫生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德国统一以来东部经济转轨与现行经济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德国统一后 ,在东部实现了由国家计划经济向社会市场经济的转轨。东部的经济转轨面临着独特的历史背景 ,实行了独特的转轨方式 ,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东部经济依然存在着与西部经济差距明显 ,失业严重 ,经济秩序混乱等问题。德国新一届政府正探索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以完善东部的社会经济体制。这是社会市场经济不断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必然过程  相似文献   

19.
90年代我国农民收入缺口形成的深层原因解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每阶段农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收入结构中潜在农民收入水平,与每阶段事实的农民收入水平之差,定义为农民收入增长缺口.90年代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缺口形成的深层次原因有三第一,传统发展经济学理论对农业的轻视;第二,改革前城市偏向超重工业化战略,改革后城乡无差异统一的工业化战略,而没有采取"亲农化"农村工业化战略;第三,90年代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利益格局变迁,政府--市场--农民三者间,农民处于弱势.  相似文献   

20.
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稳定的基石和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保证,它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目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齐心协力,积极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