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临床病理特征与早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同时建立列线图模型预测只行根治性手术而未进行淋巴结清扫的早期宫颈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方法 回顾性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432例行子宫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术并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临床病理资料。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早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建立预测早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分别用一致性系数(C-index)和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性能和符合度。结果 432例早期宫颈癌患者中,有84例患者出现转移,阳性率19.4%。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3 cm、宫旁浸润、淋巴血管间质浸润是早期宫颈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其OR分别为1.98(95%CI:1.17~3.34)、2.64(95%CI: 1.28~5.44)、4.77(95%CI: 2.60~8.75)。用于预测淋巴结转移风险的列线图的准确度为0.687。结论 基于肿瘤最大径>3 cm、宫旁浸润和淋巴血管间质浸润构建的列线图,可用于指导只行根治性手术而未行淋巴结清扫的早期宫颈癌患者的进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2.
摘 要:[目的] 拟构建列线图预测术前胃癌淋巴结转移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胃癌根治术患者170例,按照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淋巴结转移组110例和无淋巴结转移组60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并用1 000个bootstrap样本进行校正以减少过拟合偏差。[结果] 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相关的因素有CA72-4、PLR、CT影像学T分期、N分期,结合这4个因素构建的列线图在预测胃癌淋巴结转移风险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准确性,C统计量为 0.87(95% CI:0.81~0.93),内部验证校正后的C统计量为0.86,具有良好的拟合校准曲线。当列线图评分≥110分的胃癌患者高度怀疑有淋巴结转移。[结论] 列线图提供了较准确的胃癌患者术前淋巴结转移预测。  相似文献   

3.
方瑜  滕慧  孙艳  方翠莲 《肿瘤学杂志》2023,29(7):573-579
摘 要: [目的] 分析影响子宫内膜癌根治术后生存的相关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300例作为建模组,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5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验证组。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术后3年及5年生存率,Cox回归模型筛选术后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预后相关独立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 [结果] 术后对300例患者实施5年随访,失访14例,286例患者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5.45%、86.71%。多因素Cox风险回归分析显示,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是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影响术后生存的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3年、5年生存率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9(95%CI:0.820~0.892)、0.849(95%CI:0.805~0.880);校准曲线为斜率近似于1的直线。验证组列线图预测3年、5年生存率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8(95%CI:0.803~0.903)、0.827(95%CI:0.758~0.876)。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高危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78.63%,明显低于低危组患者的92.31%(P<0.05)。[结论] 基于子宫内膜癌根治术后生存率的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术后3年、5年生存率的区分度与一致性良好,可为子宫内膜癌的术后辅助治疗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构建宫颈癌术后患者列线图预测模型,基于列线图个体得分建立危险分层系统。方法 通过搜索美国SEER (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数据库中1973—2015年的6 835例宫颈癌术后患者数据构建预测模型,同时选取120例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宫颈癌手术的患者作为外部验证队列。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的Cox回归筛选预后因子并构建列线图,基于列线图模型建立危险分层系统。结果 Cox回归分析显示诊断年龄、人种、组织学分级、T分期、N分期、淋巴结清扫状况、肿瘤大小、肿瘤浸润深度是宫颈癌术后患者的独立预后指标。由此构建的列线图模型的一致性指数在建模队列、内部验证队列和外部验证队列分别为0.824、0.814、0.730,校准曲线显示模型预测效果与实际生存情况基本相符,危险分层系统能区分不同FIGO分期患者的生存情况(均P<0.05)。结论 本研究所建立的列线图模型能有效预测宫颈癌术后患者预后,基于该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危险分层系统对区分高危患者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中老年胃癌患者外科手术治疗后发生胆囊炎的危险因素,为其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沛县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并行胃癌根治术的478例≥50岁的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术后发生胆囊炎的危险因素。结果 478例患者中154例(32%)发生胆囊炎。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体重指数、第8组、第12组淋巴结清扫是手术后发生胆囊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中老年胃癌根治术后发生胆囊炎的风险因素包括第8、12组淋巴结清扫及体重指数,术中清扫淋巴结时需精细操作,注意保留迷走神经肝胆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构建可预测胰头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的列线图模型,并评估其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为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选择2017年6月—2019年7月在本院行胰头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结局为术后早期复发,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早期复发的影响因素,并基于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列线图模型的区分度,校准曲线和Hosmer-Lemeshow检验评估校准度,决策曲线评估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共137例患者符合标准纳入最终分析,术后早期复发58例(42.3%)。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肿瘤大小≥3 cm、术前CA19-9水平>37 U/mL、肿瘤分化程度低分化和淋巴结转移数目>3枚是影响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均P<0.05),基于这些因素成功构建了列线图模型,AUC为0.807 (95%CI:0.729~0.885),校准曲线Hosmer-Lemeshow检验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校准度(P=0.569)。决策曲线显示,列线图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即预测早期复发概率达到22%时,可采取干预。结论 本研究成功构建可预测胰头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的列线图模型,有助于临床早期筛选并识别风险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  本研究拟在≥70岁临床晚期胃癌患者中探索化疗相关毒性(chemotherapy related toxicities,CRT)相关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CRT的风险。  方法  选取2003年7月至2020年8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的≥70岁临床晚期胃癌患者,收集其临床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与CRT相关的危险因素,随后构建列线图模型来预测CRT发生的概率,通过自举重采样技术验证模型,采用校准曲线检验模型的一致性。  结果  纳入研究的178例患者中CRT的发生率为41%。其中女性、ECOG≥1分、体质量减轻、化疗前血白蛋白<30 g/L、化疗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and lymphocyte ratio,NLR)<4和化疗前血小板水平是CRT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6个潜在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该模型具有良好的诊断能力[曲线下面积(AUC)=0.716,95%CI:0.677~0.755]和良好的校准和拟合能力。   结论  本研究构建了一个列线图模型预测≥70岁临床晚期胃癌患者CRT发生的概率。该模型可作为一种无创的、方便的模型早期预测这些患者CRT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安全明  缪莉莉  王磊  马文 《中国肿瘤》2023,32(5):394-400
[目的]结合p53蛋白构建预测胃癌根治术后生存率的列线图模型,验证并评价该模型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胃肠外科行胃癌手术患者203例的临床病理及生存数据资料,建立数据库,采用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Log-rank检验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胃癌术后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独立预后因素,通过R软件构建胃癌根治术后1年、3年、5年生存率的列线图模型,计算Cox模型的一致性指数(C指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e,AUC)及绘制校准曲线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将上述患者作为训练组,并收集2017年6月至7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胃肠外科51例行胃癌根治手术的患者资料作为验证组进行外部验证。[结果]有203例患者被纳入本研究,通过Kaplan-Meier单因素及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胃癌根治术后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分别为年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9.
摘 要:[目的] 建立预测食管癌调强适形放疗致放射性肺损伤(radiation-induced lung toxicity,RILT)的列线图模型,并对模型的预测效能进行验证。[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间行放射治疗的207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交叉验证法随机将患者分为训练集(n=153)和验证集(n=54),回顾性分析训练集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2级RILT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相关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 同期化疗、V5≥60%、V10≥40%、V20≥28%、V30≥20%、肺Dmean≥13Gy是食管癌调强适形放疗致≥2级RIL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以上6项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食管癌调强适形放疗致≥2级RILT的列线图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验证。训练集和验证集的C-index分别为0.831(95%CI:0.794~0.882)和0.784(95%CI:0.737~0.824),校正曲线均与标准曲线拟合较好,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917和0.890,表明该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结论] 基于危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可为临床筛查高风险患者和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胃癌术后早期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胃癌根治术后复发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06例患者平均复发时间为胃癌根治术后18.3个月。其中早期(≤2年)复发者86例(81.1%),晚期(〉2年)复发者20例(18.9%)。单因素分析显示,胃癌术后复发时间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区域淋巴结转移、阳性淋巴结数目有关(P〈0.05),而年龄、性别、肿瘤位置、分化程度、首次手术方式、淋巴结清扫范围及术后是否化疗等因素对胃癌复发时间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浆膜层侵犯与阳性淋巴结个数为胃癌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性相关因素(P〈0.05)。结论浆膜层受侵犯及胃周阳性淋巴结数目是预测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摘 要:[目的] 分析甲状腺恶性肿瘤手术后影响甲状旁腺功能的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 [方法] 收集89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临床资料,使用SPSS(23.0.0)软件进行单因素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使用R(4.0.4)及Rstudio(1.3.1093) rms 程序包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同时应用Caret 程序包进行 Bootstrap 法做内部验证,拟合影响因素联合预测因子,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及 95%CI双侧检验,得出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率。 [结果] 术后并发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182例,占20.4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女性(OR=1.888,95%CI:1.061~3.360)、低BMI(OR=0.879,95%CI:0.825~0.936)、多发癌灶(OR=1.584,95%CI:1.057~2.372)、腺外侵犯(OR=1.837,95%CI:1.020~3.307)、甲状腺全切及中央区淋巴结清扫(OR=1.709,95%CI:1.073~2.722)、旁腺切除移植(OR=4.450,95%CI:2.540~7.797)与术后1 d甲状旁腺激素水平降低显著相关(P<0.05)。重复抽样偏差曲线接近于标准曲线,拟合度良好。联合预测因子AUC=0.829(95%CI:0.780~0.868),有较高意义。[结论] 女性、低体质指数、多发癌灶、有甲状腺外侵犯、行甲状腺全切及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有旁腺切除是甲状腺癌术后并发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预测因子区分度良好,据此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可靠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2.
常远  洪梅 《肿瘤学杂志》2022,28(3):212-218
摘 要:[目的] 构建个体化预测食管癌患者放疗后放射性食管炎的风险列线图模型,并对模型的预测效能进行验证。[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在南京脑科医院胸科进行放射治疗的176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Lasso回归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食管癌患者放疗后发生放射性食管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 176例食管癌患者中有54例放疗后发生放射性食管炎,其发生率为30.68%(54/17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糖尿病(OR=3.436,95%CI:1.498~7.883)、高血压(OR=3.993,95%CI:1.724~9.248)、同步化疗(OR=2.33, 95%CI:1.047~5.184)、分割方式为超分割(OR=2.903,95%CI:1.313~6.419)、照射剂量≥30 Gy(OR=4.267,95%CI:1.871~9.732)、食管V50≥40%(OR=2.505,95%CI:1.132~5.542)是食管癌患者放疗后发生放射性食管炎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基于6项危险因素建立预测食管癌患者放疗后发生放射性食管炎的列线图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验证。C-index为0.834(95%CI:0.803~0.866),模型校正曲线与理想曲线接近,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18(95%CI:0.791~0.845);决策曲线显示阈值概率在5%~80%范围内时,具有较高的净获益值,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精准度。[结论] 糖尿病、高血压、同步化疗、超分割、照射剂量≥30 Gy、食管V50≥40%是食管癌患者放疗后放射性食管炎的独立预测因素。基于独立预测因素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有助于临床及早筛查高风险患者和进一步改进治疗计划。  相似文献   

13.
张雨馨  徐小仙  殷卓敏 《肿瘤学杂志》2020,26(12):1062-1067
摘 要:[目的] 构建一个能够预测早期宫颈鳞癌患者术后生存的模型。[方法] 纳入1435例在浙江省肿瘤医院行宫颈癌根治术的ⅠA~ⅡA期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收集其临床特征、病理特征、术前血清SCC-Ag水平、术后辅助治疗及随访资料,随机抽取2/3患者组成建模组(n=957)用于列线图的开发,余1/3患者组成验证组(n=478)用于验证模型的性能。在建模组中,根据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确定影响患者总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合临床意义将这些因素纳入预测模型,预测模型的区分度和准确性通过一致性指数(C-index)和校准曲线确定。进一步通过验证组评估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 在建模组中,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肿块大小(HR=1.895,95%CI:1.140~3.151,P=0.014)、切缘状态(HR=3.709,95%CI:1.089~12.636,P=0.036)、脉管瘤栓(HR=2.330,95%CI:1.375~3.947,P=0.002)、术前血清SCC-Ag水平(HR=1.797,95%CI:1.131~2.858,P=0.013)、术后辅助放疗的有无(HR=0.542,95%CI 0.306~0.958,P=0.035)是早期宫颈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合这些因素及盆腔淋巴结状态、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状态、间质浸润,建立一个能够预测患者3年、5年OS的列线图。模型在建模组和验证组均显示出良好的区分度,C-index分别为0.71、0.69,优于FIGO分期的0.53、0.61。校准曲线也验证了该列线图预测的生存率与实际的生存率之间的一致性。[结论]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有助于个体化预测早期宫颈鳞癌患者生存预后的量化模型,对于临床上制定后续的治疗方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术中淋巴结示踪定位技术对进展期胃癌淋巴清扫的指导作用。方法术中肿瘤周围注射第三代淋巴结示踪剂——纳米炭混悬液,在D2根治术的基础上以黑染淋巴结为导向进行个体化清扫。统计清扫淋巴结的数目及淋巴结转移情况、黑染情况,并观察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本组平均每例清扫淋巴结(35.1±13.4)枚,其中阳性淋巴结(6.9±2.5)枚;淋巴结黑染率为52.7%,黑染淋巴结中发生转移的阳性率(27.6%),高于未黑染淋巴结(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34,P=0.016);本组发生1例输入襻梗阻。结论进展期胃癌在D2根治术的基础上以术中淋巴显影技术为指导进行个体化清扫,能增加淋巴结清扫的彻底程度,并可提高清扫转移淋巴结的效率,但肿瘤进展程度会影响淋巴显影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癌D2根治术中行保留脾脏的脾门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中上部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保脾组50例行保留脾脏的脾门淋巴结清扫术;切脾组46例行全脾切除术。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患者No.10淋巴结转移率、淋巴结转移度及平均清扫No.10淋巴结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保脾组发生并发症3例(6.0%),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和肠梗阻各1例;切脾组发生并发症5例(10.9%),其中胰漏2例、肺部感染1例、吻合口瘘1例、腹腔出血1例。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脾脏的脾门淋巴结清扫术能够取得同切除脾脏相同的效果,且并未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影响老年肺癌患者胸腔镜下根治切除术后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影响因素构建个体化的列线图模型,并验证该列线图模型预测的准确性和临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01月01日至2021年01月01日我院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切除术的老年肺癌患者临床资料,挑选符合入组的患者,以是否发生术后谵妄为结局变量,探讨患者相关临床指标、围手术期相关指标以及实验相关指标对术后是否发生谵妄的影响,采用单因素以及多因素logistics分析影响老年肺癌胸腔镜下切除术后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利用R语言包构建列线图模型,并利用Bootstrap方法以及临床决策曲线验证该模型的准确性和临床决策的获益性。结果:最终纳入284例患者,284例患者中术后发生谵妄的患者为32例,发生比例为11.27%,通过多因素logistics分析显示导致术后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COPD病史,PO2,BMI,ASA分级,术中单肺通气时间,术中丙泊酚用量以及术后地佐辛用量;ROC曲线验证列线图模型显示:构建的列线图个体化预测老年肺癌胸腔镜下切除术后发生谵妄能力较强,其中AUC=0.858,95%C...  相似文献   

17.
陈玲  林晶  陈丽珠 《肿瘤学杂志》2020,26(12):1052-1055
摘 要:[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32例胃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患者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 232例患者中位复发时间为术后17.3个月(95%CI:15.0~19.6),早期复发转移(复发转移时间≤ 24个月)153例(65.9%),晚期复发转移(复发转移时间>24个月)79例(34.1%)。多因素分析显示神经侵犯(P=0.009)、术后并发症(P=0.013)是根治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神经侵犯、术后并发症与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与淋巴结转移相关的危险因素,并尝试建立预测模型,用来评价淋巴结转移的风险。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458例早期胃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根治性胃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术。利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并依此建立预测模型。结果458例胃癌术后患者病理标本中,发生淋巴结转移者99例,占21.6%。年龄、肿瘤分化程度、脉管内瘤栓和浸润深度是胃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后相关因素,年龄≥60岁、未分化型、脉管内出现瘤栓、浸润至黏膜下层是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851,截断值为0.156,敏感性为81.2%,特异性为80.5%。结论年龄≥60岁、肿瘤浸润至黏膜下层、未分化型及脉管内出现瘤栓的胃癌患者更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本研究建立的预测胃癌淋巴结转移风险预测模型敏感性及特异性高,能够预测淋巴结转移风险进而决定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影响肝细胞癌伴门静脉癌栓(PVTT-HCC)患者肝切除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并基于列线图模型构建和验证预后评估模型。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选择2008年1月—2017年11月在本院行肝切除术的PVTT-HCC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截至2021年1月。主要预测结局为1、3、5年总生存率。按照7∶3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在训练集中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影响,并基于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同时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采用C-index评价模型的区分度,一致性曲线评估模型的校准度。结果 共231例患者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纳入分析,其中训练集162例,验证集69例。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显示,AFP≥400 μg/L、AST≥40 U/L、ALP≥80 U/L、肿瘤个数>1个及肿瘤包膜不完整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在训练集中,列线图模型预测1、3、5年总生存率的C-index分别为0.826(95%CI: 0.791~0.861)、0.818(95%CI:0.782~0.854)、0.781(95%CI:0.742~0.820),在验证集中分别为0.814(95%CI:0.777~0.851)、0.798(95%CI:0.758~0.837)、0.769(95%CI:0.728~0.810)。校正曲线显示列线图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均有较好的校准度。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准确预测PVTT-HCC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于术前泛免疫炎症(PIV)、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以及癌胚抗原(CEA)水平探讨胃癌根治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后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03月至2019年11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行胃癌根治术的384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术前PIV、NLR、CEA水平预测总生存期(OS)的最佳截断值,并根据 PIV 的最佳截断值进行分组。采用 χ2 检验分析不同PIV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使用Kaplan-Meier 法和Log-rank检验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对患者OS的影响,多因素 Cox 回归分析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使用 R4.1.1 软件绘制胃癌根治术后患者 1、3、5年OS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评价预测模型的效能,然后使用 X-tile 软件根据列线图风险得分将该模型分层进一步探讨该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ROC 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IV、NLR、CEA 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627、 0.584、0.590,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36.8、1.98、4.93 ng/mL。PIV与年龄、肿瘤最大直径、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神经或脉管侵犯、术前NLR水平相关(P<0.05)。多因素 Cox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肿瘤浸润深度、神经或脉管侵犯、PIV、NLR、CEA为胃癌根治术后患者 1、3、5年O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构建包含以上独立危险因素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模型内部验证一致性指数(C指数)分别为0.797、0.805、0.780,校正曲线提示该模型区分度良好,低风险患者的OS明显优于中、高风险组(P<0.001)。结论:PIV、NLR、CEA对于胃癌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基于PIV、NLR、CEA水平及胃癌相关病理资料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于临床有较高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