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镉和汞对细胞hprt基因位点的影响,探讨化学诱变物致机体损伤早期检测的敏感指标。方法 采用多核细胞法研究化学诱变物氯化汞和镉对人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位点的影响及突变频率。结果 氯化汞可诱发大鼠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位点突变,突变频率随着染毒浓度的增加而升高,突变频率Y↑^(10^-3)与氯化汞浓度C(mg/kg)之间拟合成Y↑^=0.0423C 1.0463的直线回归方程,不同浓度金属镉也能致hprt基因突变,镉浓度与突变频率之间有剂量反应关系。结论 氯化汞和镉对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位点及突变频率有影响,hprt基因突变频率可作为接触环境致突变物人群检测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2.
氯化汞诱发人离体血细胞hprt基因位点突 变频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解化学诱变物对血细胞hprt基因位点的影响。采用多核细胞法(CB法)研究了不同浓度氯化汞对人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位点的影响及突变频率。结果表明:50μg/ml以下的氯化汞可诱发人淋巴细胞hprt基因位点突变,且突变频率随着体外染毒浓度的增加而升高,突变频率Y(10∧-3)与氯化汞的浓度C之间可以拟合成Y=0.9948+0.0106C的直线回归议程。hprt基因突变频率可作为检测生产性毒物或环境毒物接触人群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3.
氯化镉对V79细胞hprt基因位点突变频率的影响及锌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氯化镉(CdCl2)对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V79细胞)hprt基因位点突变频率的影响及锌的拮抗作用。探讨镉的遗传毒性机制。方法采用克隆形成法了解CdCl2对V79细胞的慢性毒性作用;在此基础上采用克隆法研究不同浓度CACl2对V79细胞hprt基因位点突变频率的影响,并采用生理浓度的氯化锌(ZnCl2)与CdCl2同时作用后,观察锌对于镉致突变效应的影响。同时观察不同浓度CdCl2预先染毒24h后,对过氧化氢(H。()。)所致hprt基因位点突变效应的影响及锌的拮抗作用。结果克隆形成实验中,CdCl2对V79细胞的毒性随染毒浓度增加而增高,呈线性关系;CdCl2可以引起V79细胞hprt基因位点突变频率增加,在0.1和8μmol/L染毒浓度处分别有两个峰值。CdCl2与H2O2联合作用表现为协同效应。ZnCl2可以拮抗这种效应。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CdCl2可以导致V79细胞hprt基因位点突变,并可使其他致突变物的致突变性增强,而锌瓦‘以拮抗此效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技术研究肺癌患者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hPARP-1)基因突变情况,寻找与肺癌发生相关的分子标记物。方法收集广东地区220名健康人群和106例肺癌病人的基础资料及血液标本,常规酚-氯法抽提血液DAN,用PCR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法检测hPARP-1基匹1第13,17和20外显子突变情况,并进行DNA序列分析。结果检测出5例肺癌病人在hPARP-1基因第17外显子有杂合性突变,为CAC→CGC的错义突变,即组氨酸→精氨酸。hPARP-1基因其余2个外显予未发现突变。结论PCR-SSCP是筛检基因突变的1种快速有效的方法,hPARP-1基因第17外显子上的突变可能是与肺癌发生相关的1种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5.
放射工作者辐射效应分析及防护泸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泸州646300)石思琴电离辐射作用于人体可引起躯体效应和遗传效应。人们因为射线危害的特殊性,对射线存在一种过分恐惧的心理,实际上,只要我们弄清影响电离辐射对人体损伤的各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防护...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放射性核素内照射诱发体细胞HPRT基因位点突变及其剂量 -效应关系 ,比较不同方法对HPRT基因位点突变的检出率。方法 给大鼠尾静脉注射晚期混合裂变产物后不同时间心脏穿刺取血。用多核细胞法和Brdurd法分别检测HPRT基因突变细胞 ,计算突变率 ,拟合出辐射诱发HPRT基因位点突变的剂量 -效应关系函数。结果 用多核细胞法检测的放射性核素内照射诱发HPRT基因位点突变率 (y ,‰ )和剂量 (D ,cSv)相关函数为y =1 14 98+0 1199lnD,r =0 970 6 ;用Brdurd法检测的相关函数为 y =6 5 310× 10 -2 +3 4 5 4 2× 10 -3 D ,r =0 984 6。多核细胞法检测HPRT基因位点突变检出率比Brdurd法高 11~ 17倍之多。结论 体细胞HPRT基因对电离辐射敏感 ,有可能作为辐射生物剂量计。多核细胞法对HPRT基因突变检出率高于Brdurd法  相似文献   

7.
健康成人体细胞HPRT基因位点突变频度值测定黄权光,史纪兰,商希梅,李志荣,贾喜铭,刘伟,乔健维(山东省医科院放射医学研究所济南250001)近年来新近发展起来的次黄嘌呤一鸟嘌呤转磷酸糖基酶位点(HPRT)检测是一种快速、灵敏测定人体细胞突变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体细胞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PRT)基因位点是一个对电离辐射比较敏感的位点,该位点的控制基因定位于X染色体长臂末端。目前研究表明某些肿瘤患者,接触过环境中各种诱变剂的人群和电离辐射者等,其突变频度都可增加,且与剂量之间有一定的依赖关系。利用多核细胞检测法,测定HPRT基因位点突变的方法,在研究电离辐射所致人体遗传损伤的机理及损伤后的远期效应评价中,不仅可弥补染色体、微核方法的不足,而且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特别是在研究低剂量范围内以单基因突变为主的辐射损伤中更有其独特的意义。现将本文所作的100cGy以下X射线诱发的HPRT基因位点突变频率的剂量效应研究  相似文献   

9.
细胞质分裂阻滞法检测体细胞HPRT基因位点突变的作用杨素霞樊飞跃李煜曹珍山周淑珍刘国廉(北京放射医学研究所,北京100850)人和啮齿类细胞的HPRT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基因产物为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PRT)。此酶特异性不强,可把嘌呤类...  相似文献   

10.
致突变作用的抑制剂及其与致癌作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可以设想,突变对健康的危害可累及体细胞和生发组织,并且可以引起各种体细胞疾病、致畸作用和遗传缺陷。化学致突变作用和致癌作用的实验证据表明,致突变因素在致癌作用中至关重要。因此鉴别致突变物并保护人们不接触这些物质则有可能预防某些癌症。无疑,建立和使用适当的测试系统以筛选化学物质的致突变性和致癌性在这方面具有重要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手术室工作环境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 方法:通过临床观察和分析,认识到手术室工作人员长期工作在 受空气污染、生物感染,电离辐射、心理危害的环境中,采用了加强 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生物感染、避免电离辐射、防止身体疲劳等一系 列防范措施。 结果:增强了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自身保护意识,对人们的健康素 质有了很大提高,减少了环境污染。 结论:减少或消除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是防范措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方法:通过临床观察与分析,认识到手术室护士长期工作在受空气污染、生物感染、电离辐射、心理危害的环境中,采用了加强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生物感染、电离辐射,防止自身疲劳等一系列防范措施.结果:增强了手术室护士的自身保护意识,对人们的健康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减少了环境污染.结论:减少或消除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是防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类着色性于皮病基因D(XPD基因)751位点、312位点多态性与电离辐射损伤效应之间的相关性,为筛检电离辐射高危人群提供生物学指标。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唐山市所有从事射线工作的人员为对象,选择有染色体异常的放射人员182人为病例组,以无辐射损伤182人为对照组,进行1:1配对。染色体分析采用微量全血培养法,XPD基因751,312位点基因型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结果XPD751位点野生型AA与突变基因型(包括突变杂合子AC和突变纯合子CC)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野生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OR=1.90。95%CI=1.10~3.28,P〈0.05)。结论XPD751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辐射致染色体损伤有关联,751位点野生基因型AA是辐射致染色体损伤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P_(53)基因是迄今发现与人类肿瘤相关性最多的基因,野生型P_(53)基因的丢失或失活可能是细胞转化和肿瘤产生的重要步骤。本项研究,通过对30例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后活检标本的分析,探讨中国人群中结、直肠癌P_(53)基因失活突变在不同突变位点上的分布状态,并认为P_(53)基因的Arg─175─His是失活突变热点。在此基础上对肿瘤标本P_(53)基因突变与切除范围之外的边缘组织进行了比较,20例病人突变仅存在于肿瘤组织而正常组织没有突变。有两例患者,在肿瘤组织和边缘组织中均存在突变,边缘组织突变是杂合型,提示了患者的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5.
早在本世纪初,就发现电离辐射可引起植物细胞染色体损伤,染色体畸变现已被公认为辐射最敏感的生物效应之一,一些国外研究机构已将其列为常规的生物剂量计。在40年代Auerbach发现化学物质也可诱发突变,随着对癌症过程认识的深化,人们发现化学物质的致突变作用与致癌作用密切有关。如Ames指出,约90%的致癌物具有诱发突变能力。因此,致突变作用更引起人们瞩目。又如电离辐射、苯和氯乙烯单体都是已知的工业致癌物,同时它们又是很强的染色体断裂剂(Clastogen),在从事苯、氯乙烯单体及苯乙烯工业生产的工人中染色体畸变率增高已屡有报导;近年来甚至一些可疑的工业致癌物如铅、镉、汞等的化合物所诱发的染色体畸  相似文献   

16.
电离辐射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危害因素,不仅存在于自然环境中,随着工业和医学上的应用,人们接触电离辐射的机会也越来越多。电离辐射不仅直接导致细胞损伤,也具有遗传毒性,可引起多种远后效应,包括基因不稳定性、辐射致癌等。表观遗传可以调节基因活性和表达,而DNA甲基化是研究较多的表观遗传修饰方式,DNA甲基化在电离辐射所致损伤中也发挥着作用。从电离辐射与基因组甲基化、与重复序列DNA甲基化、与特定基因甲基化,以及电离辐射致甲基化改变的可能机制等方面,综述了电离辐射对DNA甲基化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7.
低氧诱导转录因子是关于HIF-1的首次描述,随后发现它能提高多个基因的转录,这些基因可以编码红细胞生成蛋白、血管圆形(血管塑形)蛋白、和糖酵解的蛋白。随后HIF-2被确定,虽然它与HIF-1高度相似,和HIF-1一样有潜能去结合和调节一些同样的基因,但它应对缺氧的生物作用是与HIF-1截然不同。HIF-2介导过程中的一些涉及人们对高原暴露的反应包括红细胞生成、铁稳态、新陈代谢和血管通透性,尤其是最新发现的EPAS-1的突变在适应高原是有可能带来比单一的突变Epo基因更多的优势,除此以外,该基因还是藏族人类适应高原环境的关键基因。本文将对编码HIF-2α的基因EPAS-1的突变进行介绍和说明。  相似文献   

18.
志贺菌对氟喹诺酮的耐药机制及流行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志贺菌对氟喹诺酮的耐药机制及其流行状况。方法:对氟喹诺酮耐药志贺菌的gyrA基因和parC基因进行扩增、测序,查找突变点;用重复基因外回文序列-聚合酶链式反应(REP-PCR)对志贺菌进行基因分型。结果:两株耐氟喹诺酮的菌株都存在gyrA基因87位Asp(GAC)→Asn(AAC)和177位Gly(GGT)→Ser(AGT)的点突变,一株另有120位Met(ATG)→Leu(CTG)、203位Ile(ATC)→Leu(CTC)、204位Ser(AGC)→Thr(ACC)和205位Ile(ATT)→Leu(CTT)的点突变,另一株还有204位Set(AGC)→Ile(AAC)的点突变。除87位点突变外,其余突变位点均未见报道。parts基因未发现点突变。REP—PCR基因分型结果提示16株宋内志贺菌有7种指纹图谱,12株福氏志贺菌有两种指纹图谱。结论:两株志贺菌对氟喹诺酮耐药是由gytA基因点突变所致,耐药表型对突变的类型有一定的预见性,但耐药程度与突变频率的相关性不确定。2004年夏秋季武汉地区散发流行的志贺菌有相同或相似的克隆,血清型单一的宋内志贺菌存在基因多样性,福氏志贺菌中f2a比f4c的遗传多样性高。REP—PCR是一种快捷有效的基因分型法,可用于志贺菌同源性分析及暴发流行时的追根溯源。  相似文献   

19.
电离辐射对小鼠血清微量元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离辐射对小鼠血清微量元素的影响滨州医学院(滨州256603)高永,郝恩柱,郭毅,万巧云,罗文海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已逐步被人们所认识,如器官组织损伤、物质代谢异常、免疫功能改变及辐射致癌等[1~4].关于微量元素与肿瘤、微量元素与免疫等研究较多[5...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淋球菌青霉素耐药性与青霉素结合蛋白1基因和2基因(ponA、penA)突变的关系。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对淋球菌临床分离株进行青霉素敏感性测定,分别运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和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对淋球菌penA及ponA基因进行分析。结果在检测出的80株淋球菌临床分离株中,所有菌株的penA基因均发生了(Asp345A)的插入突变,而菌株表现出对青霉素不同程度的耐药性;通过RFLP分析检测出有近93.7%的菌株发生了ponA基因第421位氨基酸由亮氨酸变成脯氨酸(Leu421→Pro)的突变。同时研究还表明所有的PPNG菌株也可同时发生penA基因的突变,除2例ponA基因未突变外,94.4%(34/36)的PPNG可发生ponA基因的突变。结论在淋球菌流行株中染色体介导和质粒介导两种方式协同作用造成了淋球菌对抗生素的高度耐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