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家港市1993~2002年意外伤害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意外伤害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是我国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危害较大。为探索张家港市意外死亡的原因、分布特点和发生规律 ,以便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降低意外伤害死亡率 ,对该市 1993~ 2 0 0 2年居民意外死亡资料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1993~ 2 0 0 2年死因资料来自张家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资料室 ,人口资料来自张家港市公安局和统计局。1.2 分析方法1993~ 2 0 0 1年死因分类按ICD -9编码进行 ,2 0 0 2年死因分类按ICD -10编码进行 ;为便于与其他地区比较 ,年龄段人口根据 1990年全…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青浦区1990~2000年居民意外伤害死亡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意外伤害死亡是指突然发生的事件造成人体死亡。它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也是世界各国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1] 。为进一步了解青浦区居民的意外伤害情况 ,对青浦区1990~ 2 0 0 0年居民意外伤害死亡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青浦区 1990~ 2 0 0 0年居民死亡原因年报表。人口资料由青浦区公安部门提供。1.2 方法死因分类和编码采用《国际疾病分类》第九次修订 (ICD -9)进行 ,分析指标中有人均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去死因增寿百分比 ,标化死亡率以 1982年上海市全国人口普查为标准…  相似文献   

3.
意外死亡是一类非疾病因素造成的死亡 ,任何年龄都可发生 ,目前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与生命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本文对新沂市 1996~ 1998年居民意外死亡外部原因进行分析 ,为预防意外死亡提供参考。1 资料来源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 1996~ 1998年居民死亡个案调查 ,按国际疾病分类标准 (ICD— 9)进行死因分类统计。2 结果分析2 .1 死亡概况 新沂市 1996~ 1998年总平均人口数2 76 46 71人 ,其中男性 144 0 76 7人 ,女性 132 390 4人 ,总死亡率为 5 .91‰。其中意外死亡 2 144人 ,占 13.10 % ,死亡率为 77.5 4/ 10万 ,居死因分类的第 4位…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安庆市居民意外伤害死亡水平及变动趋势 ,现对 1987~ 2 0 0 0年居民意外伤害死亡状况进行分析 ,结果如下。资料与方法1 死亡资料每年由专业人员作死因调查后按ICD - 9标准推断根本死因 ,核对后录入计算机 ,资料的统计和分析由卫生部提供的SYMS软件程序计算完成。2 各种意外伤害死亡原因按照卫生部、公安部联合制定的居民病伤死亡原因年报表之目录分类标准进行归类。3 计算减寿率 (YPLLR)使用的年龄阈为 1~ 69岁 ,标化减寿率 (SYPLLR)按 1990年全国标准人口构成进行计算。结果与分析1 MR、YPLLR、SYPLLR14年间 ,安庆市…  相似文献   

5.
随着感染性疾病的有效控制 ,意外伤害对居民的健康与生存构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现将徐州市市区1996~ 2 0 0 0年居民伤害死亡资料进行分析 ,为预防伤害的发生和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1 资料与方法居民死亡资料依据徐州市市区各医院和居 (村 )委会上报的死亡医学报告单 ,并与各派出所死亡登记核对 ;人口资料由公安部门提供 ;人口年龄构成采用1990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按国际疾病分类 (ICD 9)标准进行死因分类。2 结果2 1 伤害死因分布  5年间 ,伤害死亡 16 6 6例 ,年均死亡率为 33 4 5 / 10万。居前 5位的死因分别为交通事…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安庆市居民意外伤害死亡的流行趋势 ,预防和控制意外伤害死亡发生。方法 采用死亡率 (MR)、标化减寿率 (SYPLLR)等指标对 1 987~ 2 0 0 0年 1 4年间的意外伤害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 4年间 ,安庆市居民意外伤害死亡率为 6 5 .4 3/ 1 0万、SYPLLR为 2 2 .96‰ ;意外伤害死亡的前 3位死因分别为自杀、溺水和机动车车祸 ,其死亡率分别为 2 4 .72 / 1 0万、1 3.1 0 / 1 0万和 9.78/ 1 0万 ;机动车车祸死亡率呈波动上升趋势。结论 意外伤害死亡是安庆市居民的主要死因之一 ,必需加强意外伤害死亡的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7.
为掌握招远市居民近年意外伤害死亡状况及变动趋势 ,借以制定科学的防治措施 ,对招远市 1995~1997年意外伤害死亡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1 资料与方法死因资料来源于招远市常规全死因调查统计 ,人口资料由公安部门提供。死因按国际疾病分类 (ICD 9)编码 ,标化死亡率按全国 1990年标准人口构成计算。全部数据均通过“死因管理系统”软件进行处理。2 结果与分析2 .1 死亡频度  1995~ 1997年我市共调查全死因累计人口为 172 6634人 ,死亡 12 933人 ,年均死亡率为74 9 0 3/10万 ,其中意外伤害死亡 1935人 ,年均死亡率为 112 0 7/10万 ,…  相似文献   

8.
银川市1990—1999年居民伤害死亡损失程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害是银川市居民前五位死因之一。本文以银川市1990~ 1999年监测区居民死因资料为依据 ,分析了我市伤害死亡的动态变化规律和死因特点 ,并对损失程度作了重点分析 ,以期为伤害干预提供科学依据。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来源 所用死因资料源于银川市疾病监测点 1990~ 1999年居民病伤死因年报表 ,人口资料源于银川市公安局人口资料。1 2 分析方法  ( 1)计算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平均伤害死亡率和年死亡率以观察变化趋势 ;( 2 )通过不同原因的伤害死亡率观察各种伤害变化趋势 ;( 3 )应用潜在寿命损失年数(YPLL)、潜在工作损失年数 (W…  相似文献   

9.
1995—1999年宁波市市区意外死亡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分析了 1995~ 1999年宁波市市区意外伤害的死亡情况 ,以期找出原因 ,制定预防策略与措施 ,降低死亡率 ,最终达到控制和预防伤害的目的。资料与方法资料来自宁波市市区 (含镇海、北仑区 ) 1995~1999年死亡原因报表资料 ,死因分类按国际统一编码(ICD和IE)进行。人口资料来自公安部门提供资料。结  果1 意外死亡的分类表 1为宁波市 1995~ 1999年市区意外死亡分类 ,示意外死亡主要死因为机动车交通事故、自杀和意外跌伤 ,其所占比例为 6 9 5 3%。表 1 宁波市 1995~ 1999年市区意外死亡类别类别男死亡数 死亡率(1 / 1 0万 )构成…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从化市 5岁以下儿童意外伤害的死亡水平及其主要原因 ,降低全市 5岁以下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现对我市 5岁以下儿童意外伤害死亡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以揭示其特征 ,为意外伤害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1 对象和方法1.1 资料  1996~ 2 0 0 0年从化市 15个镇 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该资料建立了严密的质量控制系统 ,数据完整、准确 ,结果可靠。1.2 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全市 5岁以下儿童意外伤害死亡进行分析。意外伤害死因分类是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 -10》进行编码、统计。采用趋势分析的 χ2 检…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海淀区1991~2000年1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内外研究资料报道 ,意外死亡已成为威胁人群健康的重要因素 ,对儿童意外死亡的研究和防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了找出海淀区儿童意外死亡的原因及其规律 ,为进一步控制儿童意外死亡提供依据 ,对海淀区 1991~ 2 0 0 0年 15岁以下儿童死亡资料进行分析。资料与方法1 死亡资料来源于北京市海淀区卫生防疫站1991~ 2 0 0 0年居民病伤死亡原因年报表。该报表是根据各医疗单位填报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资料 ,按照ICD - 9编码进行死因分类统计编制的。2 人口资料来源于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人口登记资料。根据年末人口数计算各年人口…  相似文献   

12.
意外伤害已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健康 ,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和沉重的经济负担 ,它造成的“早死”对人群寿命的损失远大于慢性病。我国每年有 70万人死于意外伤害 ,占死亡总数的11 % ,死亡率高于心血管疾病 ,居第四位 [1]。为了解本区意外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及其变化趋势 ,为政府和卫生部门制定控制和预防意外伤害的有效措施提供依据 ,我们对本区 1 991年~ 2 0 0 0年以来 835例意外伤害死亡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1 材料与方法1 .1 死亡资料 源于本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生命统计 1 991年~ 2 0 0 0年居民病、伤死亡原因分类统计年…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成都市成华区居民死亡情况,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决策和依据,本文对成华区2004年居民死因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居民死亡资料来源于成华区各居民死因监测点,收到各监测点原始资料后,对数据进行清洗和死因逻辑查错。人口数据来源于成华区公安分局。1·2方法疾病分类和死因分析以ICD-10编码,使用DIS自带的分析软件STAT进行汇总分类和统计。2结果2·1死亡率和死因顺位2004年成华区常住人口死亡2592例,死亡率为441·04/10万,前4位死因依次是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以及意外伤害(表1)。表…  相似文献   

14.
浏阳市1998年居民病伤死亡现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全面分析我市居民病伤死亡状况 ,准确估计我市人群的死亡率及死因分布 ,给制订卫生政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遂对1998年我市的居民病伤死亡资料进行了分析 ,现报告如下。1 资料来源及方法人口资料由浏阳市公安局和统计局提供 ,死因卡片由我站资料室提供。按 ICD- 9的编号规则和死因分类标准进行统计分类。2 结果2 .1 死因类别  1998年居民病伤死亡 876 0人 ,报告死亡率为 7.0 4‰。其中男性 4888例 ,女性 3 872例 ,分别占总死亡人数的 5 5 .80 %和 44 .2 %。在死因中居前六位的依次为循环系疾病、呼吸系疾病、意外伤亡、肿瘤、消化系疾…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血管病等 3类主要慢性病对通州市居民健康的危害程度 ,给制定慢性病预防控制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 ,现将通州市2 0 0 1年居民病伤死亡原因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死因资料 来源于 2 0 0 1年全市各镇上报的死亡报告卡。1 .2 统计分类 死因分类依据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 9)进行 ,死因归类按卫生部、公安部《卫统 3- 1表》进行归类。1 .3 人口资料  2 0 0 1年人口数据来源于市公安局 ,性别年龄构成采用通州市 1 990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1 .4 分析方法 全死因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计算采用简略…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马鞍山市 1987~ 2 0 0 0年居民伤害死亡原因进行分析 ,为居民伤害死亡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新灰关联分析法 ,将总的意外死亡序列作为参考序列 X0 ,车辆交通事故等 14类意外伤害死亡序列分别作为被比较序列 X1 ~ X1 4。通过分析各被比较序列与参考序列的接近程度 (关联度 Ri) ,推断各类意外伤害的死因顺位。结果 :自杀、机动车交通事故、意外跌落关联度分别为 0 .96 9、 0 .95 1、 0 .876 ,是前 3位死因。结论 :该市应加强对居民自杀、机动车交通事故、意外跌落等伤害死亡的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7.
澧县1991~2000年居民意外伤害死亡原因和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湖南省澧县 1991~ 2 0 0 0年居民意外伤害的死因分布特点及变化趋势是 :10年间意外死亡 13 769例 ,占全死因的 2 7.0 5 % ,男性以交通事故、自杀、意外跌落为前 3位死因 ,女性以自杀、交通事故、淹死为前 3位死因。回归模型结果为 :0~ 5 0岁组伤害死亡率随年份增长呈下降趋势 ;5 0~岁以上组呈稳定趋势。伤害死亡占总死亡的比例 0~岁组、5 0~岁组呈下降趋势 ;1~岁组 ,15~岁组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8.
海宁市意外伤害死亡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外伤害已成为公众普遍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 ,也是世界各国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1〕。我国每年有 70万人死于意外伤害 ,占死亡总数的 11% ,居全死因的第四位〔2〕。而在劳动力人群中 ,其造成的危害则居首位〔3〕。为了解我市意外伤害死亡特征和变化趋势 ,本文对海宁市 1999~ 2 0 0 1年意外死亡资料进行分析 ,在此同时 ,结合 70 ,80年代死因调查资料进行比较 ,以探索其发生、发展和变化趋势 ,为开展伤害预防提供科学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 1)资料 :来源于海宁市全死因登记报告。1999~ 2 0 0 1年全市意外伤害死亡病例 ;70 …  相似文献   

19.
1989—1998年海盐县居民意外伤害死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本县居民伤害死亡的水平、原因及分布情况 ,为制订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我们对本县 1989~ 1998年居民伤害死亡资料进行了分析。资料与方法1 死因资料 :本县卫生防疫站历年死因年报 (按ICD 9编码 )。2 人口资料 :本县公安局人口年报。3 方法 :标化死亡率采用 1990年全国人口标准年龄构成进行直接标化 ;潜在寿命损失年数 (YPLL)以期望寿命 70岁为标准计算。结果与分析1 伤害死亡率、YPLL率在全死因中的地位及其动态变化。1989~ 1998年海盐县居民因伤害死亡共为 32 5 9人 ,伤害死亡率为 91 48/ 10万 (标化死亡率为 84 44 / 1…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宁海县居民伤害死亡特征,探讨影响居民伤害死亡的各种因素,为制定伤害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2000~2003年死亡登记系统资料按ICD-9、ICD-10分类,进行伤害致居民死因分析。结果:伤害死亡率71.45/10万,机动车辆交通事故、自杀、意外跌落是主要原因。0~14岁儿童伤害死亡前2位原因是淹死、交通事故,中青年组为交通事故与自杀,老年人是意外跌落和自杀。伤害的潜在寿命损失最大,平均减寿率为13.89‰,居死因首位。结论:伤害是导致居民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已成为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开展伤害干预已成紧迫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