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对手外伤患者术后减轻疼痛的效果。方法:将手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手外伤患者入院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干预,即从环境舒适、生理舒适、心理舒适及社会舒适,使患者舒适渡过手外伤围术期。结果:观察组患者舒适护理干预后疼痛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舒适护理干预能够减轻手外伤患者术后疼痛,值得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减轻手外伤患者术后疼痛效果的观察.方法 自 2010 年1 月至2011 年1 月收治的 60 例手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外伤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行为、认知等护理干预.采用口述疼痛分级评分法评估疼痛,并做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减轻手外伤患者术后疼痛,有利于责任制整体护理质量的提高,也是术后早日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减轻手外伤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方法:随机将128例手外伤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外伤术后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行为、认知等护理干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疼痛,并做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疼痛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干预组术后疼痛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护理干预组止痛药物使用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减轻手外伤患者术后疼痛,加快患者术后康复,也有利于责任制整体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不同程度手外伤均可导致手的功能不同程度丧失或障碍。手外伤的目的在于修复或重建手部的解剖结构,而手的功能恢复主要在于术后康复护理,因此,术后的功能康复护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手外伤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手外伤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护理干预)和对照组43例(常规护理),对两组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疼痛程度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手外伤患者术后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减轻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6.
手外伤手术多为意外伤或突发伤,其特点是病情急,发病时间短,患者毫无思想准备,术前无任何心理适应过程,因此根据手外伤患者的一系列心理问题,我们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消除其思想顾虑,做好心理护理,使其更好的配合手术,减少致残率。我科自2012年至今共完成急诊手外伤200余例,现将病人的心理问题及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患者术后肩肘关节僵硬的康复护理体会.方法 对38例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患者术后患肢制动体位造成的不同程度的肩肘关节僵硬症状进行正确的知识宣教和康复护理指导.结果 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ADL)评分与康复护理前比较均有明显提高.结论 对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患者进行肩肘关节僵硬的康复护理,保障了手术成功,使患手功能最大限度地达到满意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手外伤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手外伤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护理干预)和对照组43例(常规护理),对两组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疼痛程度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手外伤患者术后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减轻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9.
手外伤带蒂皮瓣转移术后皮瓣血供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常生活中手外伤十分常见,手外伤带蒂皮瓣转移术是进行缺损组织修复与重建的重要方法,术后转移皮瓣的血供观察及护理尤为重要,它直接影响转移皮瓣的成活.2002年1月-2007年5月,我院对35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带蒂皮瓣转移术修复,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手外伤带蒂皮辩修复术后保证皮瓣良好血供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2004年1月-2010年1月对112例手外带蒂皮辩修复术后患者采用多种护理措施。结果:112例患者皮瓣均存活,仅3例患者皮瓣部分坏死。结论:良好的护理对保证手外伤带蒂皮辩修复术后患者皮瓣的良好血供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对手外伤患者手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8年9月来我治疗的指屈肌腱损伤修复术后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分别给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TAM、UEFT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护理后的TAM、UEFT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手外伤患者术后并发症,提高手功能的康复,使患者最终从返家庭和社会。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86位手外伤腹部皮瓣患者行中西医观察护理,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部功能恢复。方法:认真制定术前术后护理计划,细致实施计划内容。个性化服务每个患者。结果:86位手外伤患者无1例发生护理并发症,手功能得到了最大限度地恢复。结论:手外伤组织缺损腹部皮瓣患者的手功能恢复与护理人员的中西医认真观察护理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手外伤患者术后疼痛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手外伤患者术后都伴有难以忍受的疼痛,疼痛不仅影响患者的活动、睡眠、饮食,疼痛剧烈时还会产生焦虑抑郁心理.我院2009年1-7月共收治各类手外伤患者730例,通过护士的精心护理,术后疼痛均得到很好的控制,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王盛霖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0):164-164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缓解手外伤患者术后疼的效果。方法:从2013年2月至2014年4月,于我院共有104例手外伤患者。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术后对观察组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术后疼痛的缓解程度。结果:观察组为"满意"者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在"无疼痛"中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重度疼痛"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护理干预用于缓解手外伤患者术后疼痛,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互联网+护理干预对手外伤康复患者再就业的影响。方法:160例手外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常规护理及互联网技术干预,比较两组患者HAMD、MBI评分及就业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MBI和HAMD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就业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互联网+护理干预手外伤康复患者可促进手功能恢复,提高再就业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煤矿手外伤患者的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月~2010年12月68例手外伤患者的护理并进行探讨。结果:本组共有68例患者,治愈率97%,半年随访,遗留有神经功能障碍者3%。结论:积极有效地术前、术后护理是促进手外伤愈合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对手外伤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80例手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围手术期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对比分析术后1周内2组患者疼痛及镇痛药使用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后2 d内疼痛评分及镇痛药使用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术后第3—6天疼痛评分及镇痛药使用率比较则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明显缓解手外伤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患肢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手外伤诊治经验。方法:对我院急诊外科用推进、鱼际、邻指等常见带蒂皮辩修复开放性手外伤200例手外伤诊治经过进行分析。结果:通过3-24个月的随访,200例皮肤软组织损伤、肌腱伤、指端皮肤缺损,指骨和(或)掌骨骨折病例术后恢复良好,治愈率98.51%。结论:提高医院急诊外科医生手外伤的诊治水平,尽可能I期完成皮肤、肌腱的修复及骨骼的解剖复位,早期完成手部功能重建,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陈卉  杨莉 《新疆中医药》2010,28(3):45-47
目的:总结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外伤的中医护理经验。方法:实施耐心细致的护理,重视患者的体位,预防血管痉挛及创面的感染,观察皮瓣的血液循环,给予及时对症的中医治疗,是皮瓣移植的有力保障。术后康复训练是手恢复功能的必要途径。结果:26例手外伤患者腹部皮瓣移植成活,手功能恢复满意。结论:科学的中医护理是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外伤康复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手外伤术后患者手及上肢功能应用康复护理干预的影响。方法:选取东莞市康复医院2015年7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手外伤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康复护理干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手和上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Carroll手功能评定表(UEFT)评分、简易上肢功能评定表(STEF)评分和改良Barth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后两组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对手外伤术后患者手和上肢功能恢复的有积极影响,能明显提升患者的手和上肢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