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小儿肘部骨关节拉伤中肱骨远端骨骺分离多发生在1~5岁婴幼儿骨骺生长活跃且比较脆弱时期。近几年经我院治疗的262例小儿肘部骨关节损伤中肱骨远端骨骺分离12例,约占4.5%。就有关问题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男13例、女2例、年龄l-5岁10例、6岁1例、7岁1例;损伤类型:伸直型12例,伴侧方移位9例;治疗:手法整复7例,手术整复5例。伸肘0-5度,屈时100-135度。肘内外翻发生率o。2讨论2.l小儿肽骨远端骨髓分离因检查不合作,或X线片位置不够标准,常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本组有5例曾诊断为肘关节脱位,2例诊断为肘关节挫伤。X…  相似文献   

2.
肘内翻畸形肘关节仲屈功能仍在正常范围内,患儿亦无特别痛苦,但患儿家长常恐其随年龄增长而畸形加重,故要求治疗心切.我院自1980~1987年用肱骨髁上截骨治疗肘内翻改进为不作内固定,术后应用伸肘位,远端外展,前臂旋后石膏夹固定,取得满意效果.临床资料本组含双肘1例,共37个肘.年龄4~13岁,平均6.8岁.均因肘部骨折后并发内翻畸形.术前内翻角度为12°~35°,平均27°.其中5个为肱骨下端骨骺分离,2个为内髁骨骺损伤,其余30个均为肱骨髁上骨折伴尺偏或远端旋转移位矫正不满意.受伤到手术截骨矫正时间6月~8年,平均4.8年.  相似文献   

3.
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是婴幼儿外伤中较罕见的骨骺损伤,现报告1例。1病历报告患儿,男,5岁,4h前摔倒,左手掌着地,肘部受伤,疼痛,活动受限就诊。查体:左肘部软组织肿胀,前臂旋转不灵,畸形,压痛明显。X线片显示:左肱骨小头骺及尺、桡骨同步向尺侧与肱骨干骺部呈分离移位,肱骨内髁干骺端一较大骨折块,桡骨与肱骨小头纵轴延长线正常,尺桡关节无异常。X线诊断:防骨远端全骨骺分离。2讨论肱骨远端全骨髓分离在儿童肘关节损伤中较罕见,占0.5%。肱骨远端全骨骺包括内上髁、外上髁、滑车和肱骨小头,它们藉软骨联成一体。全骨骺分…  相似文献   

4.
肱骨远端全骺分离骨折为儿童肘部损伤中少见损伤,常与肱骨髁上骨折和婴幼儿的肘关节脱位相混淆。本文报告12例,占同期肱骨远端骨骺损伤的7.1%。12例中骨骺内移9例、外科3例。根据X线片和手术发现,属Salter-Harris Ⅰ型8例、Ⅱ型3例、Ⅴ型1例。骨骺碎裂为2块或3块者4例,其中1例兼有压缩。手法复位5例,手法整复失败或陈旧损伤,行切开复位7例。结果6例满意、3例较好,3例肘关节活动受限明显。12例中肘内翻5°~14°者4例,前臂无不稳现象。本文还就病因、损伤机理、诊断和鉴别诊断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肱骨远端全骺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肱骨远端全骺分离在5岁以下儿童中是较常见的肘部损伤,且极易误诊为肱骨髁上骨折或肘关节脱位。本组25例肱骨远端全骺分离均为向内侧移位,年龄11个月至14岁,平均5.6岁,属Salter-HarrisⅠ型或Ⅱ型。对本症骨骺损伤的解剖学和组织学,诸骨(和骨化中心)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骨骺损伤的诊治进行了简短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正> 儿童肘部损伤中,肱骨髁上骨折较为常见,肱骨远端骨骺分离则少见。后者诊断治疗较为困难。常并发肘内翻畸形,影响功能与美观。我院自1988年6月—1991年5月3年内遇6例,误诊3例,均并发肘内翻畸形。本文就肱骨远端骨骺分离分类,诊断和治疗进行讨论。 临床资料 年龄1岁至4岁。左侧4例,右侧2例,女4,男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的诊断要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42例儿童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的患儿;男24例,女18例,年龄4个月~6.5岁(平均2.4岁),按Delee分型:A型8例,B型18例,C型16例;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治疗19例,手术治疗23例;术后2~3周行肘关节功能锻炼。结果本组共42例,随访6个月~5年,平均2.8年;按Docle’s肘关节功能评定标准,闭合复位组优良率为52.6%,手术治疗组优良率为91.3%。结论掌握肱骨远端骨骺发育及损伤的特点,可降低儿童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的误诊率;合理的采用手术治疗,可减少肘内翻的发生,恢复肘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8.
马强  郭华  苗武胜 《四川医学》2001,22(8):724-725
小儿肱骨远端及桡骨远端骨骺分离是小儿常见病。对此 ,尤其是晚期骨骺分离 ,如何选择最佳治疗方法 ,长期以来一直有争议。我们自 1996年以来 ,对 16例肱骨远端晚期骨骺分离及 8例桡骨远端晚期骨骺分离患儿 ,共 2 4例。应用双侧切口施行手术治疗 ,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2 4例 ,男 14例 ,女 10例。 3~5岁 8例 ,6~ 10岁 16例。肱骨远端晚期骨骺分离 16例 ,桡骨远端晚期骨骺分离 8例。伤后 1~ 2月者 16例 ,2~ 3月者 4例 ,>3月者 4例。平均伤后时间为1.5月。术前 X线表现 :全组病例均为肱骨远端或桡骨远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儿童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的效果。方法我科自2002年6月-2005年6月共收治18例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病人,按Delee分类法:A型3例,B型7例,C型8例。均采用切开复位交叉钢针内固定治疗。结果经随访4个月-3年,平均1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3-6周,平均5周。患肘屈伸功能良好,未发生1例肘内翻畸形。结论采用切开复位交叉钢针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由于其解剖复位,固定可靠,术后肘关节外观及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0.
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较为常见 ,我们自1 985~ 1 998年间共收治 94例 ,手术切开复位 73例 ,现将我们手术中出现的问题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男 68例 ,女 2 6例 ,年龄 3~ 1 2岁 ,平均 7.5岁 ,合并神经损伤 3例 ,血管损伤 1例 ,尺骨骨折 3例 ,桡骨远端骨折 2例 ,肘关节脱位 1 4例 ,陈旧性骨折 80例。手术复位 73例 ,手法复位 1 4例 ,未做任何处理 7例。临床特点 :肘部肿胀疼痛 ,肘后Hiter三角关系异常 ,屈伸功能障碍 ,肘关节僵直 ,肘关节外观畸形。本组病例中有 1 4例是通过X线透视观察肘部尺肱关节出现异常活动后确诊合并脱位…  相似文献   

11.
肱骨外髁骨折是儿童肘部常见损伤。由于肘部骨骺发育较为复杂 ,容易延误诊治 ,尤其首诊于基层医院。若处理不当 ,可发生肘关节活动受限、肘外翻、迟发性尺神经炎、骨骺发育障碍甚至骨折不愈合。本文对 1994— 1999年 6年间延误治疗的儿童肱骨外髁骨折 2 3例进行回顾。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2 3例 ,男 15例 ,女 8例。年龄 4~ 12岁 ,平均 7岁 8个月。均为摔伤。骨折分型 [1 ] 及再次处理方式见表 1。表 1 骨折分型及再次处理方式骨折类型例数 延误治疗时间(周 )再次处理方式石膏外固定手术 度 112~ 42 9 度 83~ 4— 8 度 43~ …  相似文献   

12.
儿童肘部骨骺损伤很常见,约占全身骨骺损伤50%。但由于肘部诸骨骨骺比较复杂,又常常因此而造成误诊,所以热悉肘部骨骺出现和闭合年龄对诊断儿童肘部竹骺损伤有重要价值。肱骨下端有四个骨骺,其出现年龄顺序为:肱骨小头1~2岁,内上髁7~8岁,滑车9~11岁,外上髁11~13  相似文献   

13.
肱骨髁上骨折是小儿常见的骨关节损伤 ,约占小儿肘部骨折的 30 %~ 4 0 % ,处理不当容易引起Volkmann缺血性肌挛缩或肘内翻畸形 ,目前发生Volkmann缺血性肌挛缩已明显减少 ,但肘内翻畸形发生率仍较高[1] 。手法复位是常规的首选方法 ,但常因复位方法不当而致复位失败。我院 1997年3月— 2 0 0 4年 2月对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失败而采用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4 2例 ,男 31例 ,女 11例 ;年龄 3~ 12岁。致伤原因与类型 :跌伤 30例 ,坠落伤 8例 ,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14.
刘安平 《安徽医学》1990,11(2):27-28
<正> 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骨折是儿童肘关节创伤中比较少见的骨骺损伤。现将我院治疗的13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9例,女4例;年龄1.5~14岁,平均7.25岁;左肘4例,右肘9例;全部病例均为伤后24~48小时就诊。均有肘部或前臂跌伤病史。局部有不同程度的肿胀,疼痛,畸形,皮肤瘀血斑,骨擦音,主动伸屈活动受限等表现。  相似文献   

15.
<正>肱骨外髁骨折占小儿肘部骨折的13%~18%,此种骨折属于Salter-HarrisⅣ型骨骺损伤,是累及骨骺的关节内骨折。骨折复位不良,可影响骨骺的发育或畸形愈合,并发骨不连、骨骺早闭、肘外翻、尺神经麻痹和日后功能障碍等,对患儿日常生活、学习甚至心理带来痛苦,因此及时有效的复位,确切的固定,以及合理的功能锻练,是治疗小儿肱骨外髁骨折的基本原则。本研究观察比较切开复位内固定和手法  相似文献   

16.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53例,男50例,女13例,年龄1.5~12岁,平均6.5岁,间接因素致伤62例,直接暴力致伤1例,伤后就诊时间1~48小时,平均10小时,63例全为闭合性损伤。主要临床表现为外伤后肘部肿胀,疼痛,功能障碍,肱骨髁上环形压痛,骨擦感,肘后三角关系正常。x线示肱骨髁上骨折。  相似文献   

17.
软骨母细胞瘤4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软骨母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软骨良性肿瘤 ,好发于长骨骨骺。我科 1986~ 2 0 0 0年共收治 5 6例 ,有完整资料的 4 3例 ,现将这 4 3例软骨母细胞瘤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 4 3例中 ,男性 34例 ,女性 9例。年龄最小 11岁 ,最大 4 2岁 ,平均 18岁 ,10岁~ 2 0岁为 32例。其中 ,胫骨近端 10例 (位于骨骺者 7例 ) ,股骨远端 9例 (位于骨髂者 5例 ) ,股骨近端 9例 (均位于骨骺 ,包括股骨头和大粗隆 ) ,肱骨近端 4例(位于骨骺 3例 ) ,肱骨远端 1例 ,髋臼 4例 ,髌骨 2例 ,跟骨 2例 ,耻骨、距骨各 1例。病程最短 1周 ,最长 3年 ,平均 …  相似文献   

18.
孙强  才林  陈和兵 《农垦医学》2005,27(4):267-268
肱骨髁上骨折(Supracondylar fracture of the humems,SFH)是指肱骨远端内外髁上方的骨折,以儿童最多见,占小儿肘部骨折的30~40%,多发年龄为5-12岁,处理不当容易引起骨折畸形愈合、Volkmann缺血性肌挛缩、肘内翻、关节功能受限等并发症。目前,多采用交叉克氏针内固定,但存在固定不牢靠,肘内翻发生率高等并发症,而且术后仍需较长时间的外固定,影响了关节功能的恢复。因此,肱骨髁上骨折治疗的关键在于预防肘内翻和恢复肘关节屈伸功能。我科自2002年~2004年所采用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经手法复位失败的儿童型肱骨髁上骨折12例,  相似文献   

19.
吴聪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6):116-117,119
目的观察影响儿童肱骨远端全骺分离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2008年收治的50例肱骨远端全骺分离患儿的临床资料,据李稔生等疗效评定标准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组12例,优良率66.7%,肘内翻发生率42%,肘内翻最大达20。;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组10例,优良率90%,肘内翻发生率30%,其中1例肘内翻达12。;切开复位手术组28例,优良率为96.4%,肘内翻发生率11%,肘内翻最大仅10。。结论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远端全骺分离,可达解剖复位,降低肘内翻发生几率,最大程度地恢复患肢功能。  相似文献   

20.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最常见的肘部骨折 ,晚期的肘内翻畸形发生率高达 30 %~ 5 7%,至今是有待解决的难题之一[1] 。我院于 1992~ 2 0 0 0年共收治肱骨髁上骨折 2 6例 ,其中后期出现肘内翻畸形 9例 ,发生率 34 6 %,行肱骨髁上截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组 9例 ,男 6例 ,女 3例 ;年龄 3~ 14岁 ,平均 8 2岁 ;均为伸直型骨折畸形愈合。其中尺偏型 8例 (88 9%) ,桡偏型 1例 (11 1%)。受伤至手术时间 :2年 3例 ,3年 2例 ,5年 3例 ,6年1例 ,平均 3 7年。术前肘关节伸屈活动基本正常。肘内翻角度 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