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斜轧穿孔顶头表面粘钢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王克智  张维静 《钢管》1995,(5):55-58
分析了斜轧穿孔顶头表面粘钢的特点及其物理本质;提出了粘钢判据、临界粘钢温度的概念,并从理论上推导了其数学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
提高穿孔砂使用寿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鹏军  胡安国 《钢管》1998,27(1):51-55
分析了无缝这穿孔顶头的失效机制和材质改进状况,穿孔顶头的失效机制主要表现为塌鼻、粘钢和开裂等。经对H13负穿孔顶头进行稀土铝合金化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稀土铝合金化可以明显地改善H13钢穿孔顶头的铸造性能,消除中心缩孔现象,细化晶粒和碳化物,降低S、P含量。穿管试验表明,H13钢稀土铝合金化穿孔顶头的使用寿命比H13钢穿孔顶头提高了40%。  相似文献   

3.
提高穿孔顶头使用寿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分析了无缝钢管穿孔顶头的失效机制和材质改进状况,穿孔顶头的失效机制主要表现为塌鼻、粘钢和开裂等。经对H13钢穿孔顶头进行稀土铝合金化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稀土铝合金化可以明显地改善H13钢穿孔顶头的铸造性能,消除中心缩孔现象,细化晶粒和碳化物,降低S,P含量。穿管试验表明,H13钢稀土铝合金化穿孔顶头的使用寿命比H13钢穿孔顶头提高了40%。  相似文献   

4.
H13钢穿孔顶头的稀土铝合金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H13钢穿孔顶头进行了稀土、铝合金化研究。经分析表明,稀土铝合金化可以明显改善H13钢顶头的铸造性能,消除中心缩孔现象,并细化晶粒和碳化物,降低S、P含量。经现场穿管试验,稀土铝合金化后的H13钢顶头的使用寿命比原H13钢顶头提高40%。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15Cr2Ni3MoW钢穿孔顶头在穿制27SiMn钢时发生的主要失效形式。对比了成品顶头和失效顶头的金相组织和显微硬度;利用Gleeble-1500型热模拟机对比了27SiMn钢和20钢在穿制温度下的变形抗力;通过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研究了成品顶头表面氧化膜。结果表明:27SiMn钢在穿制温度下变形抗力大,钢中Si含量高,顶头工作温度高,顶头表面氧化膜组织疏松以及在顶头表面氧化膜下面存在一层粗大的铁素体软区,是造成顶头失效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提高穿孔顶头使用寿命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贝氏体钢穿孔顶头工作锥裂纹及防止措施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分析了贝氏体钢穿孔顶头工作锥裂纹的特点、产生原因;提出调整顶头结构尺寸可有效防止顶头工作锥裂纹。  相似文献   

7.
梁建山  于波  李学进  赵旭东 《钢管》2007,36(5):57-60
3Cr2W8V钢经过锻造、机加工、热处理等工序制作成穿孔顶头,部分顶头在使用前出现了表面裂纹。通过对裂纹的宏观形貌、微观形貌的分析,发现穿孔顶头用原材料在冶炼过程中生成的局域性的共晶碳化物偏聚,在顶头锻造过程中随着变形量的增大而导致了表面裂纹的产生。指出使用3Cr2W8V钢制作穿孔顶头应合理控制碳化物的不均匀度并充分锻造。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造成自动轧管机顶头失效的主要原因,采取了如下对策:在2Cr17Ni2Mo钢顶头材料中添加适量稀土元素,通过合适的热处理提高自动轧管机顶头的使用寿命.结果表明,在2Cr17Ni2Mo钢中添加0.08%的稀土元素,并经1080℃加热、保温、空冷处理后,所生产的顶头在轧制钢管时吨钢消耗量明显降低,其中φ219 mm顶头吨钢消耗降低了1.466 kg/t,φ325 mm顶头吨钢消耗降低了1.648 kg/t.  相似文献   

9.
热穿孔顶头的失效分析及改进措施建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曹鹏军 《上海金属》1998,20(3):20-23
对无缝钢管热穿孔顶头的失效机制和使用状况进行了分析论述,认为穿孔顶头的失效形式主要表现为顶头塌鼻、粘钢、开裂。对过去提高顶头寿命的工作作了简介,提出开展稀土铝合金化提高顶头使用寿命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官旭东 《轧钢》2023,(4):129-133
针对河北钢铁集团邯钢公司大型轧钢厂重轨生产过程中轧辊粘钢压痕缺陷问题,对其类型、主要缺陷成因及其治理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轧辊粘钢压痕缺陷约占重轨表面缺陷的70%,对百米轨合格率指标影响较大;其中UF轧机平辊轨底内侧粘钢压痕缺陷约占42%以上,是轧辊粘钢压痕缺陷的主要类型,其成因为UF轧机水平辊与轨底立辊对轧件施加轧制力,在轨底内侧双斜线交汇处连接弧部位形成了最大局部挤压力,导致辊面氧化膜薄弱点被破坏而发生局部粘钢;另外,U2轧机平辊轨腹粘钢压痕缺陷约占38%以上,是轧辊粘钢压痕缺陷另一主要类型,其成因为轧件咬入位置和咬入冲击力发生变化而失稳,轧件前尖在咬入U2轧机时,其接触点温度较低、变形抗力较大,刺破U2轧机平辊轨腹部位的辊面氧化膜而发生局部粘钢,当粘结不牢固轧辊旋转1~2周即掉落时则形成非周期性缺陷,当粘结牢固始终附着在辊面不掉落时则形成周期性缺陷。针对该两类主要缺陷的成因制定了窄域石墨间隔防粘钢方案、局部润滑及辊面清洁方案,并研发、投用了专用装置,有效解决了辊面局部粘钢问题,轧辊粘钢压痕缺陷得到了大幅改善,达...  相似文献   

11.
刘志军  胡茂会  易良刚  张珉 《钢管》2008,37(3):46-48
简介了攀钢集团成都钢铁有限责任公司采用80t转炉生产的管坯钢的主要钢种、工艺流程;分析研究了炼钢各工序钢液中氮的变化情况及不同冶炼条件对钢中氮含量的影响,提出了转炉炼钢各环节控制钢液增氮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为控制BH钢精炼结束到中间包过程的增碳量,分析了钢包内衬、中间包覆盖剂、中间包内衬等因素对BH钢钢液增碳的影响。通过分析表明,钢液的增碳量随着钢包砖衬碳质量分数的降低而下降,将包壁和包底的碳质量分数控制在0.5%以下,渣线部位的碳质量分数低于5%可以大幅度减少钢包耐材向超低碳钢液增碳效果,钢包的增碳量随着包龄的增加而降低。建立钢水覆盖剂的传热模型,将覆盖剂成分控制在高碱度低熔点区域[(wSiO2≤5%,][wCaOAl2O3/wAl2O3=1~1.5,][wCaF2=5%)]来增大熔融层的厚度从而减小富碳层与钢液接触的概率。通过应用无碳长水口和中包工作层使用涂抹料,精炼结束到中包增碳量平均减少1.4×10-6~1.5×10-6,增碳不超过3×10-6比例由36%~44%提升至60%以上。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以废钢和没有经预处理脱磷的高磷铁水为原料,采用电弧炉生产低磷合金钢P22(P含量小于0.008%)的冶炼工艺。通过电弧炉早期造渣提前脱磷,用石灰作脱磷剂,采用大渣量、多次换渣等工艺,高碱度与高氧化铁的合理匹配和熔池的强烈搅拌以及高温抑制回磷技术,实现电弧炉初炼钢水P含量小于0.003%。通过控制铁合金增磷和炉渣回磷技术措施,采用电弧炉冶炼工艺,可批量生产出高质量的低磷合金钢P22连铸管坯。  相似文献   

14.
贺忠玉  易丹青 《钢管》2006,35(5):43-48
研究了15Cr2Ni3MoW合金钢金相组织演变过程及其组织形态,明确了该钢的组织形态特点和适应穿孔顶头高性能要求所应有的组织结构模式及与使用性能之间的关系。15Cr2Ni3MoW合金钢生产的顶头具有均匀细小的贝氏体和少量马氏体的复合组织,其表面氧化膜应致密,与基体结合牢固,并以FeO为主要成分。改进顶头的生产工艺后,顶头组织改善,硬度提高,冲击功提高45%,使用寿命提高50%以上。  相似文献   

15.
对重钢炼钢厂因钢水可浇性原因导致的连铸机非计划断浇事故进行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是堵塞,包括钢水温度低水V1堵塞,钢包水口堵塞、中间包水口堵塞和中间包上水口碗部堵塞;其次是塞棒的异常侵蚀影响塞棒的控流。通过采取预防措施,铸机非计划断浇次数由1.8次/月降低至0.8次/月,钢种改判炉次由1.4炉/月降低至0.6炉/月,生产实践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7Cr7Mo2V2Si钢垫头热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生产锌锰电池整体锌筒的挤压模具中,活塞垫头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优选7Cr7Mo2V2Si钢作为垫头材料,对其热处理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解决了活塞垫头长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研制的活塞垫头深受用户的欢迎和好评。  相似文献   

17.
对20CrNi3MoW钢穿孔顶头的显微组织和硬度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顶头原始组织为粒状贝氏体组织,同时夹杂部分隐针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经正火处理后顶头组织改善,性能提升.顶头表面氧化膜应均匀、致密,因此应合理控制氧化条件,得到尽可能多的FeO层.最后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
邯钢低磷钢生产技术的开发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转炉冶炼脱磷的机理进行分析,采取合理控制冶炼过程温度、熔渣碱度和氧化性等技术措施来强化转炉脱磷,优化合金种类、减少出钢下渣和加钢包顶渣等措施减少钢水回磷,实现了低磷钢的大批量生产,并且成功应用于新品种钢的生产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