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与2型糖尿病并存对血脂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45例单纯高血压老年患者、45例单纯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及45例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三组患者的血脂情况进行分析,观察老年高血压病与2型糖尿病并存对血脂的影响。结果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组患者的TC、LDL水平较高血压组及2型糖尿病组显著提高,HDL水平较高血压组及2型糖尿病组显著降低(P0.05);与高血压组相比,2型糖尿病组及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组患者的TG水平显著提高(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病与2型糖尿病并存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多种心血管疾病对高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将高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根据合并的其他心血管病分成单纯高血压病组(192例)、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组(152例)、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组(145例)和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及糖尿病组(184例),检测血脂及其他代谢指标含量,以颈部多普勒超声测定其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以动态心电图检测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结果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及糖尿病组的空腹血糖水平和颈动脉斑块及狭窄的检出率、室性早搏、短阵房性心动过速及缺血性ST-T改变检出率,与前三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固醇水平与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组及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的平均心率、夜间心率及心率变异性时域参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合并多种心血管疾病时的空腹血糖及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偏高,易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狭窄,并且心率变异性减低明显。  相似文献   

3.
为观察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活化和炎症因子变化。选择 31例Ⅰ、Ⅱ期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和 2 8例老年正常对照者 ,测定血浆vWF、α颗粒膜蛋白 - 140和血清C 反应蛋白含量。结果发现 ,老年高血压病组血浆vWF含量为 12 3.3% ,与老年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 (P <0 .0 5 ) ;老年高血压病组血浆α颗粒膜蛋白 - 140含量为 15 .84μg/L也明显高于老年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血清C 反应蛋白含量较老年正常对照组高 ,但差异无显著性。老年高血压病组血浆vWF含量与收缩压呈正相关 (P <0 .0 5 )。提示Ⅰ、Ⅱ期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有明显的内皮细胞损伤和血小板活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饮茶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作用。方法:对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并检查患者的心电图、血脂、尿常规等项目,记录既往一年中血压波动次数和因此而住院的天数。结果:提示经常饮茶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波动次数、住院天数(P<0.01),并发症、血脂异常的发生率(P<0.05)低于不经常饮茶者。结论:茶叶可能是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一个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浆游离肉碱浓度 (PFC)的改变及国产左旋卡尼汀 (L CN)治疗对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用国产L CN针剂治疗 2 0例老年 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病患者 ,并以 2 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为对照 ,测定治疗前后PFC、血糖及血脂的变化。结果 糖尿病伴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前PFC(5 0 .5 9± 13.4 1) μmol L低于高血压病患者 [(6 3.32± 15 .2 3) μmol L ,P <0 .0 1],经L CN治疗后升高至 (10 5 .74± 5 5 .83) μmol L ,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血糖也明显下降 (P <0 .0 0 5 ) ,血脂改变不明显 (P >0 .0 5 )。结论 老年 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病患者PFC下降 ,体内可能有肉碱缺乏 ,外源性L CN的补充可明显提高PFC ,降低血糖 ,对糖尿病有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元素与血脂间的关系以及元素、血脂对老年人高血压病的关系。方法:本测定了39名老年高血压病患和30名健康老年人的血清微量及宏量元素锌(Zn)、铜(Cu)、铁(Fe)、钙(Ca)、镁(Mg)、钠(Na)、及血脂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胆固醇(LDL-C),并进行了均数t检验,简单相关性分析及胆固醇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本所测定的老年高血压病组的血清HDL-C水平下降,同时血清Zn含量也低于对照组,且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脂与血清Zn、Cu、Mg均呈显正相关,本结果还显示HDL-C和TC与Cu,Cu/zn值及Mg都存在着一定相关关系。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血清中各元素之间,元索与血脂问都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高血压病特别是老年高血压病,在预防及治疗上可以通过饮食调整来影响血清微量及宏量元素的总体水平及其之间的关系,从而影响血清脂质含量,以达到防治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老年H型高血压病与血脂水平及颈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就诊的高血压病患者,根据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为H型高血压病组及非H型高血压病组,比较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并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对比两组患者颈内动脉相关血流动力学指数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及颈内动脉血流动力学部分指标有显著差异,其中H型高血压病组静脉血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明显高于非H型高血压病组(P0.05),H型高血压病组颈内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血管阻力(RI)、血管搏动指数(PI)均高于非H型高血压病组(P0.05)。结论 H型高血压病患者较非H型高血压病更容易出现血脂水平升高,血管弹性的降低、动脉硬化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8.
哈黛文  庞静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4,24(12):1122-1124
目的 探讨NAD(P)H氧化酶P2 2 phox亚单位基因启动子区 930A/G多态性与老年及老年前期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检测 1 51例高血压患者 (老年期高血压患者 83例 ,老年前期高血压患者 68例 )和 1 2 0例健康者 (老年期对照 66例 ,老年前期对照 54例 )P2 2 phox 930A/G基因多态性 ,生化技术测定血脂。结果 老年及老年前期高血压病组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2 2 %和 42 6 % ,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 65 1 %和 65 4% ,明显高于相应年龄对照组的 33 3 %和 33 4%以及 53 %和 51 9%〔与相应年龄对照组基因型分布频率比较 χ2 =1 9 64(P <0 0 1 )及 χ2 =6 0 7(P <0 0 2 ) ;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比较 χ2 =4 42 (P <0 0 5)及 χ2 =4 61 (P <0 0 5)〕。结论 P2 2phox 930A/G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病有明显相关性 ,G等位基因是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 ;未发现老年前期高血压病组基因型间的血脂水平有差异 ,但在老年高血压病组中 ,收缩压高于对照组 ,高密度脂蛋白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老年高血压病、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特征。方法  82例住院患者分为高血压病组 (EH ,2 2例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组 (DM EH ,4 6例 )、糖尿病组 (DM ,14例 ) ,比较 3组患者血脂改变及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结果 DM组和DM EH组患者血浆TG水平均明显升高。DM组和DM EH组颈动脉阻力指数均显著升高 ,3组颈总动脉内膜 中膜厚度明显增厚。DM EH组患者斑块指数较单纯EH组明显增高。结论 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者 ,并发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血压、血脂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高血压病合并高脂血症志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予常规治疗加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照组(30倒)予常规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脂、血压、血压变异率、肝肾功能的变化,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0%)显著优于对照组(67%,P<0.05);血压变异性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含量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老年高血压病合并有高脂血症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病2 d内血脂变化情况,观察高血压病、糖尿病患者血脂变化规律。方法收集160例冠心病患者,其中80例AMI患者,合并高血压病46例,合并糖尿病32例;8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合并高血压病48例,合并糖尿病36例。测定两组患者入院2 d内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LP(a)水平,进行比较,并观察高血压病、糖尿病患者血脂的变化。结果 AMI组发病2 d内TC、LDL-C水平明显低于SAP组(P<0.05),TG、LP(a)、HDL-C水平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病组和糖尿病组TG、TC、LDL-C水平均高于非高血压病和非糖尿病组,但LP(a)、HDL-C水平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血脂水平存在动态变化,早期可能出现一过性降低,故不能作为临床调脂治疗的依据。高血压病、糖尿病患者存在血脂异常。  相似文献   

12.
窦媛媛  张玲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5):3184-3185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血脂水平。方法 2008年9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老年高血压患者210例,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监测分为单纯高血压对照组44例,高血压合并轻度OSAHS组60例和高血压合并中重度OSAHS组106例,监测各组血压,比较各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差异。结果相对于单纯高血压患者,并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高,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病人合并有OSAHS者,血脂水平受到明显影响。早期诊断和进行相应治疗对于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 IL-6)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24例正常血压老年人和28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常规测量血压,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其空腹血糖、血脂、血清胰岛素、IL-6、CRP和TNF-α水平.结果 与正常老年人群相比,在老年高血压者中,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IL-6[(15.56±5.36)vs(26.86±2.49)μg/ml,P<0.05]、CRP[(1.58±1.14)vs(2.29±1.42)mg/ml,P<0.05]和TNF-α[(34.58±14.54)vs(56.82±32.14)ng/ml,P<0.05]水平均高于正常血压人群.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血清CRP和TNF-α水平均与收缩压呈正相关,与舒张压无相关性.结论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血清IL-6、CRP和TNF-α水平均增高并与收缩压呈正相关,提示高血压病与炎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指数与血脂及血糖的相关性。方法305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在空腹状态下测血压,抽取血样本,检测其血脂及血糖。用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线形回归分析脉压指数与血脂及血糖的相关性。结果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脉压指数与年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肌酐呈显著正相关,多元线形回归分析显示脉压指数与年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独立相关。结论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脉压指数与血脂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老年高血压病及高血压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症(LEASD)患者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NMD)以及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的水平。方法采用高分辨率超声诊断系统分别检测36例老年高血压病(老年高血压组)患者以及49例老年高血压病合并LEASD(老年高血压合并LEASD组)患者肱动脉的FMD及NMD;同时采用硝酸盐镉还原、比色法测定NO水平(以硝酸盐浓度表示);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ET水平,并分别与40例健康老人(健康老年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老年高血压合并LEASD组患者肱动脉的FMD及NMD均显著低于老年高血压组和健康老年组(P<0.05),而老年高血压组患者的FMD和NMD亦显著低于健康老年组(P<0.05);老年高血压合并LEASD组患者的NO水平显著低于老年高血压组和健康老年组,而ET却显著高于老年高血压组和健康老年组,而老年高血压组患者NO水平同样显著低于健康老年组,ET水平显著高于健康老年组(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病及高血压病合并LEASD患者肱动脉FMD及NMD均受损;老年高血压病及高血压病合并LEASD患者均存在血管内皮功能失调,且高血压病合并LEASD患者内皮功能紊乱更严重。  相似文献   

16.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清尿酸检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尿酸与高血压病的关系倍受人们关注,本文分析48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根据1999年10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在门诊或住院老年(≥60岁)患者中随机选取高血压病患者48例(高血压病组),男35例,女13例,平均年龄(67.91±5.53)岁,其中2级高血压病19例,3级高血压病29例,平均病程(18.35±4.18)年,另选4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平均年龄(68.28±5.82)岁。二组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钙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了测定,并与50例健康老年人及86例中青年人(对照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老年高血压病组血清钙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健康老年组较对照组为低(P<0.05),老年高血压病组较健康老年组为低(P<0.05)。老年高血压病组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较对照组高,健康老年组也较对照组为高,而老年高血压病组较健康老年组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晨峰(MBPS)与左心室肥厚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关系。方法对该院收治的18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血脂、血糖、肾功能、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MAU)等指标检测,同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晨峰血压分为:晨峰组患者62例(MBPS≥35mm Hg),非晨峰组患者118例(MBPS35mm Hg)。比较研究两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及检验特征。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吸烟、并发糖尿病人数、血脂、血糖、肾功能均无明显差异(P0.05);晨峰组晨峰SBP和DBP明显高于非晨峰组(P0.05);晨峰组左心室肥厚发生率高于非晨峰组(53.2%vs 41.5%,P0.05);晨峰组出现左心室肥厚的风险是非晨峰组的2.7倍;晨峰组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阳性发生率高于非晨峰组(67.7%vs 55.1%,P0.05)。晨峰组出现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的风险是非晨峰组的2.5倍。结论老年高血压血压晨峰患者左心室肥厚、尿微量白蛋白阳性发生率增高,降压治疗的同时应积极治疗血压晨峰,减少靶器官损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老年高血压非糖尿病患者血清真胰岛素、C肽、血糖的观察,探讨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IR)与老年高血压的关系,以及替米沙坦干预的影响。方法测定20例非肥胖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NHT组),15例肥胖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OHT组)及20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的空腹血糖、真胰岛素、C肽、血脂、血尿酸和IR指数、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高血压病患者予以替米沙坦(80 mg,1次/d口服)治疗,4 w后复查,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和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本研究的3组患者年龄、性别、空腹血糖状况相匹配。OHT组和NHT组血清真胰岛素、C肽水平及IR指数(HOMA-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islet)均高于健康对照组。高血压病患者经替米沙坦治疗后血压、真胰岛素、C肽水平及HOMA-IR和HOMA-islet指数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非糖尿病患者,特别是伴有肥胖者,存在IR、高胰岛素血症及代偿性胰岛β细胞功能增高。替米沙坦除了具有强效降低血压的作用外,还具有改善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老年男性高血压病与中医肾虚血瘀证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病与中医肾虚血瘀证的客观联系 ,进一步研究血瘀证和老年肾虚的微观机理。方法 以病证结合方式 ,选取66例高血压病男性患者 ,观察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性激素、内皮细胞功能的变化规律。结果 老年男性高血压病与同龄正常对照组相比 ,血浆 ET含量明显升高 (P<0 .0 5) ,ET/ NO比值更有显著性意义 (P<0 .0 1 ) ;血浆 E2 含量明显增加 (P<0 .0 5) ,E2 / T比值显著增高。高血压患者的 E2 / T水平与ET/ NO比值直线相关分析呈显著正相关 (r=0 .71 ,P<0 .0 5)。结论 随着主导性激素水平的降低 ,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损害加重 ,ET- NO分泌失衡 ,导致血管收缩、血液凝聚 ,促进血栓形成 ,是高血压病易于并发心、脑血栓性疾病的本质所在 ,中老年高血压病以肾虚为本、血瘀为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