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中医艾灸联合三阶梯止痛法治疗中重度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试验组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对其采用中医艾灸联合三阶梯止痛法治疗。同时,选取同期的另3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作为对照组,其治疗仅采用三阶梯止痛法。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起效时间、持续时间以及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经过不同方案进行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疼痛缓解起效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且其持续时间明显延长,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无明显差异,但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平均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结论中医艾灸联合三阶梯止痛法治疗中重度癌痛的临床疗效显著,对疼痛的缓解不仅起效快,而且持续时间长,能显著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止痛方在癌性疼痛控制中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将患者11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采用三阶梯治疗方案,轻度疼痛予阿司匹林或吲哚美辛片,中重度疼痛予曲马多或硫酸吗啡缓释片,爆发痛予肌注吗啡;治疗组56例在此基础上以止痛方加减.比较两组患者镇痛前后镇痛评分、血压、脉搏变化及患者的主观感受.结果 治疗组患者使用镇痛药物剂量明显减少,主观感觉较好,且无副作用.结论 止痛方加减配合三阶梯治疗方案治疗癌性疼痛,可增强止痛疗效,并可明显减轻其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具有活血解毒作用的癌痛方运用于中重度癌痛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136例中重度癌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对照组予三阶梯止痛法(中度疼痛予盐酸布桂嗪片,重度疼痛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组在三阶梯止痛法基础上,加用具有活血解毒作用的癌痛消外敷。2组疗程均为14d。观察2组患者镇痛平均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和每日平均镇痛药使用剂量以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并评价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起效快(P0.05),止痛作用持续时间长(P0.05),且盐酸布桂嗪片及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每日平均维持量低(P0.05)。2组患者治疗后癌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均得到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在一般状态、日常活动、情绪和睡眠方面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2组发生的不良反应多为阿片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治疗组便秘、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癌痛消外敷联合三阶梯止痛法治疗癌痛具有起效快、止痛持续时间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特点,且可降低止痛药用量,从而有利于降低患者对阿片类药物的依赖性及成瘾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董霞 《新中医》2020,52(16):96-99
目的:观察中医五音疗法配合药物镇痛在改善中重度癌痛中的作用。方法:收集60例中晚期癌症合并中重度疼痛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根据疼痛程度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癌痛三阶梯止痛治疗指南》给予相应剂量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等药物镇痛,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中医五音疗法治疗。观察2组患者在治疗72 h后的疼痛评分、焦虑状态及心率、呼吸频率的变化。结果:72 h后,观察组疼痛程度数字评分(NR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心率及呼吸频率均较治疗前下降,均恢复至正常范围,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五音疗法可有效辅助药物镇痛,同时能调节癌痛伴发的焦虑症状,并对心率、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起到平稳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蟾乌凝胶膏穴位贴敷配合五音疗法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癌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按癌疼来源脏器对应腧穴取穴,采用蟾乌凝胶膏穴位贴敷配合五音疗法治疗;对照组则采用WHO推荐的"三阶梯药物止痛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生命质量评分及疼痛程度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生命质量评分及疼痛程度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生命质量评分及疼痛程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蟾乌凝胶膏穴位贴敷配合五音疗法能缓解癌性疼痛,改善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癌痛一贴宁治疗癌性疼痛的疗效。方法:将纳入研究的癌性疼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三阶梯药物止痛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癌痛一贴宁贴敷。两组治疗10 d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起效时间、持续止痛时间、最佳止痛时间方面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癌痛一贴宁联合三阶梯药物止痛疗法与单纯三阶梯药物止痛疗法相比,可获得协同增效作用,可缩短止痛起效时间,延长持续止痛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频离子导入癌痛消结合三阶梯止痛法治疗癌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三阶梯止痛法(中度疼痛予盐酸布桂嗪,重度疼痛予吗啡);治疗组在三阶梯止痛法基础上,采用离子导入仪中频导入癌痛消。两组疗程均为7天,观察镇痛效果、镇痛药使用剂量以及卡氏评分变化情况,并评价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起效快,止痛作用持续时间长(P〈0.05),且盐酸布桂嗪片及吗啡片每日平均维持量均较对照组小(P〈0.05)。两组治疗后卡氏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提高更为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多为阿片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7.5%(P〈0.05)。结论中频导人癌痛消结合三阶梯止痛法治疗癌痛具有临床效果显著、起效快、止痛持续时间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特点,且可减少止痛药用量,从而有利于降低患者对阿片类药物的依赖性及成瘾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注射用丹参配合三阶梯止痛法治疗癌性疼痛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注射用丹参(冻干)配合三阶梯止痛法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晚期癌痛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30例)均采用三阶梯止痛法治疗癌痛。治疗组加用注射用丹参(冻干)治疗癌痛。观察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4.4%、60.0%(P0.05)。生活质量评价:治疗前治疗组为(39±19),对照组为(37±9)(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9±10)、(58±13)(P0.05)。治疗前治疗组、对照组的平均疼痛级数(线段)分别为(6.4±0.4),(5.8±0.6);治疗后分别为(3.1±0.5)、(4.2±0.5)(P0.05)。结论注射用丹参(冻干)配合三阶梯止痛法治疗癌性疼痛,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外用联合规范化癌痛三阶梯止痛治疗重度癌痛的疗效。方法:将84例确诊的晚期重度癌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两组,试验组采用中药外用联合规范化癌痛三阶梯止痛;对照组单纯给予规范化癌痛三阶梯止痛,观察4周比较疗效。结果:中医外治联合规范化癌痛三阶梯治疗止痛效果更佳,试验组NRS评分低于单纯西药组,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试验组患者情绪、睡眠、生活兴趣、日常生活能力改善优于对照组;试验组在改善焦虑抑郁状态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5)。结论:中药外用和规范化癌痛三阶梯治疗有互补作用,能提高止痛疗效,在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有独特及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火针为主配合三阶梯止痛法治疗胃癌疼痛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寻找一种治疗胃癌疼痛的安全有效方法。方法:将62例胃癌疼痛患者,根据疼痛的轻中重不同程度分为3层,按照随机数字表分别将每一层病人随机分配到针刺组和对照组。针刺组采用火针结合普通针刺疗法,配合WHO三阶梯止痛法给药。对照组仅按WHO三阶梯止痛法给药。结果:针刺组和对照组均可有效控制癌痛,但针刺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针刺组药物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少。结论:针刺配合三阶梯药物治疗癌痛卓有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温阳艾灸法联合三阶梯止痛法对癌痛患者止痛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本院就诊并确诊的肝癌、肺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患者308例按照本院癌痛规范化治疗临床路径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42例采用三阶梯止痛法;治疗组16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温阳艾灸法(取穴中脘、神阙、关元),每次20 min,每日2次。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NRS评分较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FACT-G评价体系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阳艾灸法联合三阶梯止痛法能够明显减轻癌痛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恶性肿瘤终末期重度癌痛患者进行姑息治疗的重要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三阶梯药物止痛法治疗癌性疼痛(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病理学确诊的住院癌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癌痛三阶梯止痛治疗指南用药,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刺阿是穴(在疼痛范围内≤2个穴位)、合谷穴(双侧)、大椎穴、大杼穴(双侧)、阳陵泉穴(双侧)、太冲穴(双侧),每日针刺1次,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评分(NRS)、镇痛起效和缓解持续时间、疼痛缓解情况、首日与全程等效吗啡消耗量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NR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镇痛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镇痛缓解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为82. 5%,对照组为57. 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治疗全程等效吗啡消耗量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出现恶心、呕吐、乏力、便秘及头晕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针刺联合三阶梯药物止痛疗法较单纯三阶梯药物止痛法能提高癌性疼痛的疗效,有较好的镇痛作用,并可减少吗啡用量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复元活血汤联合三阶梯止痛法治疗气滞血瘀型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气滞血瘀型癌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8例,2组均采用规范的三阶梯止痛法,治疗组加服中药复元活血汤,30天为1治疗周期。观察两组患者疼痛治疗效果、生活质量、止痛起效时间、止痛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2组患者疼痛治疗效果、生活质量、止痛起效时间、止痛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指标对比,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元活血汤联合三阶梯止痛法治疗气滞血瘀型癌痛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并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效降低三阶梯止痛药物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饶爱华  许建新  王燕山 《新中医》2015,47(4):231-232
目的:观察外用中药癌痛消治疗癌症患者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癌性疼痛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2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WHO推荐的"三阶梯止痛法"为治疗方案,采用吗啡缓释片进行镇痛治疗;治疗组在采用吗啡缓释片三阶梯止痛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给予中药癌痛消外敷治疗。比较2组患者第7、14天吗啡缓释片用药剂量及每天癌痛发作次数,并以Karnofsky评分标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第7、14天,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Karnofsky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吗啡缓释片使用剂量、癌痛发作次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用中药癌痛消治疗癌症患者癌性疼痛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自拟冰砂止痛酊配方治疗癌痛的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癌痛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三阶梯药物止痛治疗,观察组给予自拟冰砂止痛酊配方治疗,对照组采用安慰剂治疗。持续治疗14d。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止痛疗效;采用数字等级评分法(NRS)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3d、治疗第7d、治疗第14d NRS得分;采用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人均止痛药物滴定剂量、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止痛的总有效率为90.47%,优于对照组的71.42%(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3d NRS评分、KP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第7d、治疗第14d观察组患者N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KP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止痛药平均滴定量、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冰砂止痛酊配方治疗癌痛可显著提高疗效,降低患者疼痛,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和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攻癌镇痛散外敷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攻癌镇痛散加三阶梯药物治疗,对照组单用三阶梯药物治疗,观察肿瘤患者止痛效果、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卡氏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攻癌镇痛散配合三阶梯药物与单用三阶梯药物比较,有协同作用,对癌性疼痛具有良好的辅助止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在使用三阶梯止痛法的基础上加用白乳散穴位贴敷治疗寒凝血瘀型中重度癌性疼痛(简称癌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寒凝血瘀型中重度癌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予三阶梯止痛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白乳散穴位贴敷。2组均以治疗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卡氏评分(KPS评分)以及血清5-羟色胺(5-HT)、β-内啡肽(β-EP)水平变化情况,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止痛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患者治疗期间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止痛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P<0.05)。治疗后治疗组局部冷痛、形寒畏冷、舌质紫暗证候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对照组除形寒畏冷外,其余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组除形寒畏冷外,其余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疼痛NRS、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组上述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KPS评分均明显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5-HT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β-EP水平明显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4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92%(P<0.05)。结论:在使用三阶梯止痛法的基础上加用白乳散穴位贴敷可显著改善寒凝血瘀型中重度癌痛患者的中医证候、睡眠质量、生存质量,调节血清5-HT、β-EP等疼痛相关细胞因子水平,且穴位贴敷使用安全,并可减轻三阶梯止痛法的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补肾通络止痛方外用联合阿片类药物口服治疗骨转移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重度骨转移癌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根据三阶梯止痛法选择阿片类药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补肾通络止痛方外用,疗程均为7 d。比较2组数字评分法(NRS)评分、卡氏功能状态评分标准(KP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29/30),优于对照组的86.67%(2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NR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减少,KPS评分均增加,且治疗组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不良反应情况比较,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治疗组为6.67%(2/30),对照组为26.67%(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通络止痛方外用联合阿片类药物口服能明显缓解骨转移癌痛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其生存质量,减少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癌性疼痛伴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癌症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WHO三阶梯止痛法行癌痛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4周.分别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药软坚止痛膏外用治疗癌症疼痛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意义。方法:将10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按照癌痛三阶梯给药原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软坚止痛膏,每次6~8h,每天2次。观察两组患者疼痛缓解程度、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KPS评分等。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癌痛缓解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两组KP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度疼痛患者中,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软坚止痛膏配合阶梯口服药与单纯三阶梯口服药相比,具有协同作用,在镇痛方面具有明显疗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对中度疼痛的疗效高于重度疼痛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