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新疆小麦上分离到的大麦条纹花叶病毒(BSMV-XJ),经2.4%聚丙烯酰胺和0.5%琼脂糖凝胶电泳检出四个组分,与Argentina Mild 和North Dakota 161毒株的RNA 组分数相同。分离的BSMV-XJ 的单个RNA 组分没有侵染性,四个RNA 组分的混合物有侵染性,说明侵染性需要一个以上的RNA 组分。培养病毒的温度似对各组分的含量有影响。BSMV-XJRNA 经单分子展层后,在电镜下观察伸展的没有折迭卷曲的线状分子,其中有些分子长度约1,200~1,300毫微米,正好相当于其RNA 链的长度。  相似文献   

2.
大麦条纹花叶病毒新疆分离物(BSMV-XJ)的RNA在乙二醛,二甲亚砜中进行变性电泳,电泳图谱可重复的显示三个组分。将电泳分离的BSMV-RNA各组分在高盐浓度下吸附转移到硝酸纤维素薄膜上,经固定后,与~(32)P标记的病毒总RNA的cDNA行分子杂交。在X光放射自显影图谱上,进一步证实BSMV-XJ为三组分RNA病毒。本文同时就BSMV-RNA不经变性电泳也可以部分吸附转移到硝酸纤维素薄膜上的现象讨论了可能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3.
1.用Oligo(dT)纤维素亲和层析将新疆大麦条纹花叶病毒(BSMV-XJ)RNA分为poly(A)~+(与Oligo(dT)纤维素结合的)RNA和poly(A)~-(不与Oligo(dT)纤维素结合的)RNA,其相对含量poly(A)~+RNA占75%,poly(A)~-RNA为25%。2.用~(32)P标记法测定了BSMV(XJ)RNA中3′端poly A的链长分布,结果poly(A)~+RNA带有数个至三十几个腺苷酸残基,而poly(A)~-RNA也含十个以下的腺苷酸残基。3.用系统感病寄主大麦进行侵染性试验表明,poly(A)~+RNA与poly(A)~-RNA对大麦具有同等水平的侵染性。4.文中讨论了Oligo(dT)纤维素的分离效果以及所用测定poly(A)链长分布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双脱氧序列分析法对我国大麦条纹花叶病毒新疆株(BSMV-XJ)RNA2 cDNA的3′端进行序列分析,证明XJ株RNA2 3′端239个核苷酸与国外典型株3′端相应部位有高度的序列同源性。通过序列分析及使用寡核苷酸定位裂解法和分子杂交确定,在紧邻239个核苷酸的上游有一个Poly(A)结构,3′终端为一个类tRNA结构,亦与国外典型株相同。经分析认为BSMV-XJ3个基因组RNA具有相同的3′端结构。  相似文献   

5.
水稻条纹病毒中国分离物和日本分离物RNA2节段序列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来源于我国水稻条纹叶枯病常年流行区的云南楚雄(CX)及病害暴发区的江苏洪泽(HZ)的水稻条纹病毒(RSV)2个分离物RNA2全长序列,其长度分别为3506bp和3514 bp.与已报道的日本T和O分离物RNA2序列进行比较的结果表明,这4个分离物可分为两组,其中,HZ、T和O分离物为一组,组内分离物之间,RNA2的毒义链(vRNA2)及RNA2的毒义互补链(vcRNA2)上的ORF的核苷酸一致性分别为97.2%~98.0%和96.8%~97.1%,5′端和3′端非编码区的序列则完全一致.但HZ分离物与T分离物的亲缘关系更为密切,其基因间隔区(IR)与T和O分离物的等长.另一组为我国CX分离物,组与组之间,vRNA2及vcRNA2上的ORF的核苷酸一致性分别为95.0%~95.7%和93.9%~94.4%.CX分离物的IR与HZ分离物相比缺失了一段8 nt的片段.5′端非编码区的序列完全一致,但3′末端非编码区有一个碱基的差异.这些结果表明,RSV在自然界的分子变异与其地理分布具有密切的关系.此外,非编码区序列的高度保守性暗示着它们在病毒基因转录和复制的调控方面具有重要的功能.本文还讨论了RSV的分子流行病学.  相似文献   

6.
杏鲍菇抗烟草花叶病毒蛋白的筛选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层析方法,从杏鲍菇干样中分离得到多个蛋白组分,经枯斑寄主检测,发现多个蛋白组分都有抗烟草花叶病毒(TMV)的活性,对TMV的抑制率均在70%以上,高者可达99%。其中xb68Ab已得到了纯化,分子量约为23.7kD,在心叶烟和苋色藜上它对TMV侵染的抑制率分别达到99.43%和98.9%。  相似文献   

7.
测定了来源于我国水稻条纹叶枯病常年流行区的辽宁盘锦 (PJ)、云南昆明 (KM)、云南宜良 (YL)及病害暴发区的江苏洪泽 (HZ)的水稻条纹病毒 (RSV) 4个分离物RNA3全长序列 ,其长度分别为 2 480bp、2 5 0 9bp、2 489bp和 2 497bp。与已报道的RSV云南Y、日本T和M分离物RNA3序列进行比较的结果表明 ,这 7个分离物可分为两组 ,其中 ,KM、YL分离物为一组 ,PJ、HZ、Y、T和M分离物为另一组。组与组之间 ,RNA3的毒义链 (vRNA3)及RNA3的毒义互补链 (vcRNA3)上的ORF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 97%~ 98%和 93%~ 94% ,但在氨基酸水平上则没有明显差异。结合上述RSV分离物RNA4的核苷酸全序列比较结果 ,推测认为RSV自然种群中存在两个与地理因素相关的不同类型的亚群 ,Y分离物不同片段具有不同来源可能是由重配引起的。  相似文献   

8.
从感染细胞质多角体病毒(CPV)的家蚕的肠组织提取多角体,经碱处理后从中提纯了CPV。鉴定了CPV样品的紫外趿收特性、沉降性质,井在电镜下观察了CPV粒子的形态。从CPV提取的RNA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含有10个大小不同的片段。侵染件试验表明CPV具有侵染性,而CPV-RNA没有侵染性。  相似文献   

9.
根据端粒酶含有蛋白质组分和RNA组分的特点,采用寡核苷酸亲和纯化法从HeLa细胞蛋白粗提物中分离纯化人类端粒酶,纯化产物以TRAP法检测其延伸端粒活性,并采用RNA印迹法进行鉴定,然后从纯化产物中分离蛋白质组分,以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其蛋白质亚基成分,可见到4种蛋白质亚基成分,与蛋白质分子质量标准比较,有两条位置接近212.2 ku,一条接近116.0 ku,一条接近42.7 ku.结果表明,蛋白质寡核苷酸亲和纯化法一步性分离纯化HeLa细胞端粒酶可得到端粒酶活性片段.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RSV)一个强致病性分离物(辽宁PJ分离物)的RNA4区段进行扩增、克隆和测序,其核苷酸序列全长2157bp。与已报道的日本T和M分离物及我国云南CX分离物的RNA4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这4个分离物可分为两组,其中,PJ、T和M分离物为一组,组内分离物之间,RNA4的毒义链(vRNA4)及RNA4的毒义互补链(vcRNA4)上的ORF的核苷酸一致性分别为970%和970%~975%,5′末端和3′末端非编码区的序列则完全一致。但PJ分离物与T分离物的亲缘关系更为密切,其基因间隔区(IR)与T分离物的等长,核苷酸一致性为930%,比M分离物的IR多了一段长19bp的插入序列,核苷酸一致性仅为850%。另一组为我国CX分离物,组与组之间,vRNA4及vcRNA4上的ORF的核苷酸一致性分别为940%和925%~935%,但在氨基酸水平上则没有明显的差异。CX分离物的IR与PJ分离物相比有一段长84bp的插入序列,组间,IR的核苷酸一致性仅为720%~750%,5′末端非编码区的序列完全一致,但3′末端非编码区有两个碱基的差异。这些结果表明,RSV在自然界的分子变异与其地理分布具有密切的关系。此外,非编码区序列的高度保守性暗示着它们在病毒基因转录和复制的调控方面具有重要的功能。本文还讨论了RSV的分子流行学。  相似文献   

11.
在弱碱条件下一些RNA病毒蛋白外壳可以特异性地从RNA5'-末端开始剥落,对大麦条纹花叶病毒新疆株(BSMV-XJ)RNA以含帽子结构的TMV-RNA和不含帽子结构的CpMV-RNA为正,负对照,在弱碱条件下剥壳,用合成的pCp特异性地标记RNA5'-末端帽子结构上的3'-羟基,经碱水解后纸电泳分离单核苷酸,见BSMV-XJ-RNA和TMV-RNA同样含有m~7G~*p,而CpMV-RNA则无,证实BSMV-XJ-RNA在5'-末端具有m7G帽子结构,同时对BSMV的蛋白外壳在弱碱条件下剥落的时间,条件及标记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正> 核糖核酸酶P(RNase P)是一类使转移核糖核酸(tRNA)5′端成熟的加工酶,在tRNA生物合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RNase P活性于1972年在大肠杆菌中首次发现,到1977年证明该酶是一个由核糖核酸(RNA)和蛋白质两者构成的核糖核蛋白(RNA蛋白,ribonucleoprotein),RNA部分为酶活性所必需。1979年将无活性的RNA组分和蛋白质组分重组得到有活性的酶。1983年分离出RNase P中RNA组分的前体分子,同时阐明,无论  相似文献   

13.
甜菜黑色焦枯病毒(Beet black scorch virus,BBSV)新疆分离物(BBSV-X)和宁夏分离物(BBSV-N)分别来自生态环境不同的新疆和宁夏的甜菜产区,自然条件下,BBSV-X含有卫星RNA,BBSV-N不含有卫星RNA。为明确二者的分子差异,以BBSV-X基因组RNA为模板,通过RT-PCR扩增获得了全长cDNA克隆。序列分析显示,BBSV-X基因组RNA全长为3 644个核苷酸,与以往报道的BBSV-N相同,且核苷酸序列一致性高达99.45%。除5′和3′非翻译区各有一个核苷酸发生变异外,核苷酸序列差异主要存在于ORF1通读区和ORF6,氨基酸序列差异仅存在于ORF1的通读区。构建获得了BBSV-X的侵染性cDNA克隆,用体外转录物定量接种了苋色藜(Chenopodiumamaranticolor)和豇豆(Vigna sinensis),结果显示BBSV-X与BBSV-N之间在致病性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从中药王不留行中筛选具有抑制内皮细胞增殖的有效单一组分.大孔树脂吸附法进行总皂甙的分离纯化,分别收集不同浓度乙醇溶液洗脱液用SRB法进行细胞活性检测,选择有效部分用AKTA Resource柱分离,按紫外吸收峰收集洗脱液并进行活性验证,通过蒸发光散射检测组分复杂程度,选择活性高、丰度大、成份简单的峰进行C18柱分离.结果表明,王不留行提取液经大孔树脂分离和细胞活性检测发现50%~90%醇浓度洗脱液具有细胞活性,经AKTAResource柱分离得7种组份群(0~6),细胞活性测得3~6号组分有活性,选择4号组分过C18柱得5组分(A~E),B组分为有紫外吸收的主峰,但无细胞活性,其活性分布于D和E组分中,其IC50值为3.75 ug/ml,D组分经蒸发光散射检测为单峰.经上述方法分离纯化获得抑制人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单一组分群,其单一化合物具有潜在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将对结素和破类呈现阳性皮肤延迟超敏反应的恒河猴的淋巴结和脾脏剪碎,匀浆,过滤和高速离心,以葡聚糖G25凝胶过滤分离成6个组分。只有组分Ⅳ不仅能将皮肤延迟超敏反应在同种异体之间转移,而且能从恒河猴转移到人。不管TF供体和培养淋巴细胞供体对抗原的应答如何,所有组分均有增强SK—SD刺激淋巴细胞转化作用,组分Ⅲ和Ⅳ的混合物作用最强。组分Ⅲ和Ⅳ对人的淋巴细胞亦有类似的作用。因此,恒河猴TF增强抗原刺激淋巴细胞转化的作用是没有抗原特异性和种属特异性的。 初步的生化分析表明,组分Ⅳ含有RNA,多肽和次黄嘌呤,薄层色谱有2个254nm紫外光吸收成分和2个节三酮显色成分,等电点聚焦电泳时出现17条考马斯兰R250着色带。 这些结果说明,有可能用恒河猴制备某些人类疾病的特异性TF。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茉莉C病毒(JaVC)福建分离物基因组全长cDNA侵染性克隆,克隆9省JaVC分离物的CP基因并比较分析基序差异,调查JaVC在我国茉莉产区的分布和传播情况。【方法】提取JaVC检测呈阳性的茉莉叶片总RNA,以反转录后的cDNA为模板扩增获得JaVC基因组全长序列并构建全长cDNA克隆pXT-JaVC-FJ;同时构建了外壳蛋白(coatprotein,CP)融合红色荧光蛋白mCherry的克隆(pXT-JaVC CP-mCherry)。利用农杆菌浸润法侵染本生烟,通过RT-PCR检测法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法验证JaVC侵染性。克隆其他8省JaVC分离物的3′末端包含CP的片段并测序分析CP基序差异。通过田间调查明确JaVC在茉莉上的发生情况和其传播介体。【结果】pXT-JaVC-FJ浸润本生烟可引起系统侵染,说明该克隆具有侵染活性。所有JaVC分离物的CP均编码296个氨基酸,JaVC中国台湾分离物的CP与各分离物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82.27%-91.36%,与广东分离物相似性最高;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92.23%-96.82%,与云南分离物相似性最高;各分离物CP的氨...  相似文献   

17.
<正>天然免疫是宿主抵抗病毒的第一道防线。病毒侵染宿主后,宿主的病原识别受体(PRR)鉴别出病毒的核酸或蛋白质组分,激活抗病毒天然免疫应答。一系列天然免疫信号通路被PRR激活,通路下游的转录因子随之活化并进入细胞核,核内各种免疫相关基因依次开始转录调控。首先,干扰素大量表达并被分泌至细胞外,随后上百种干扰素刺激基因(ISG)转录表达。这些ISG蛋白分布至细胞内外,通过多种机制抵御病毒的感染复制,以清除机体内的病毒。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nt、不具有蛋白编码特性的RNA分子。近年来大量实验证据表明,长链非编码RNA在细胞  相似文献   

18.
从豌豆、扁豆、菜豆和赤豆分离到五个CMV分离物,除寄主反应及核酸组分外,5个分离物在体外抗性、蚜虫传毒、提纯病毒粒体形态和稳定性、衣壳蛋白分子过和病毒粒体迁移率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在琼脂糖双扩散试验中五个分离物与CMV抗血清形成的沉淀线相互融合,在A蛋白双抗体夹心ELBA测定中,也无明显差异。根据在四种豆科植物上的症状反应,五个分离物可归为两个型:Ⅰ型在豌豆、蚕豆、菜豆和豇豆上产生局部枯斑症状;Ⅱ型在这四种植物上产生系统症状。五个分离物中,CMVP_2含有五个枝酸组分,其它分离物为四个组分,即CMVP_2可能含有卫星RNA.  相似文献   

19.
Xu L  Xu ML 《遗传》2012,34(1):41-49
植物中的小RNA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依据其起源及前体结构的不同主要分为两类:微小RNA(miRNAs)和小干扰RNA(siRNAs),它们的长度通常为21~24个核苷酸,在生物合成途径以及作用机制等方面存在差异。病原物侵染植物后常通过诱导或抑制小RNA分子来调节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调控植物与病原物的互作反应。文章就小RNA的生物合成、作用途径及其在植物与病原物互作中的调控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Nogo—p4是否通过与NgR结合的途径对大鼠脊髓来源神经干细胞分化形成双极形星形胶质细胞突起长度产生抑制。方法取4只出生24h内的Wistar大鼠,悬浮培养法培养大鼠脊髓来源的神经干细胞。把神经干细胞分为A、B、C、D四组,A组加入血清,B组加入血清和Nogo—p4,C组神经干细胞经RNA干扰沉默NgR基因后加入血清分化,D组神经干细胞经RNA干扰沉默NgR基因后加入血清和Nogo—p4。分化第7d,GFAP抗体标记星形胶质细胞,使用Image—ProPlus5.0软件测量双极形星形胶质细胞突起长度。结果神经干细胞分化第7d,四组均可形成双极形星形胶质细胞。B组中双极形星形胶质细胞的突起长度明显短于其它各组。A、C、D组中双极形星形胶质细胞的突起长度没有显著差异。结论Nogo—p4经与NgR结合途径显著抑制脊髓来源神经干细胞分化成的双极形星形胶质细胞的突起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