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青年眩晕症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分析山西省人民医院神经电生理科(030012)鞠富盛,李晋,李小英山西省中医研究所(030012)徐仁莲眩晕症是神经科和耳科常见症候,病因复杂。本文选择一批以眩晕为主诉,发作时皆伴有旋转感或运动感,年龄40岁以下,神经系...  相似文献   

2.
眩晕是临床常见症状,病因复杂.癫(癎)性眩晕是眩晕的病因之一,在临床上很少见,由于其症状不典型易被误诊误治.我科近两年收治的187例眩晕症中被诊断癫(癎)性眩晕者6例,现将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神经内科眩晕症病人的临床症状及发病原因,以提高眩晕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在我院2015-02—2016-04接受治疗的眩晕症病人中选取4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法,对病人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眩晕症病因依次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21例(43.75%),前庭神经炎11例(22.92%),后循环缺血6例(12.5%),梅尼埃病6例(12.5%),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例(6.25%),其他1例(2.08%).结论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神经内科眩晕症最常见的发病原因,医护人员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提高其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4.
利多卡因治疗眩晕症5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多卡因治疗眩晕症53例临床分析卢昌元我院自1991年10月~1993年9月应用利多卡因治疗各种眩晕症共53例获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53例中,男19例,女34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45岁。眩晕发作时均伴有不同程度的...  相似文献   

5.
经颅多普勒超声和颈椎拍片对中青年眩晕病人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20例中青年眩晕病人进行经颇多普勒转颈前、后试验和颈椎拍片检查,以探讨其病因与血流动力学的关系。结果表明:中青年眩晕病人以女性多见,与支配血管壁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血管缩舒功能异常有关,恃别是与寰椎两侧椎动脉沟的骨环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头晕是神经科常见的临床症状,临床诊断的常见病因包括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前庭神经元炎、梅尼埃氏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而其他一些头晕或眩晕的病因,包括慢性主观性头晕、周围前庭阵发症、特发性双侧前庭功能减退症、偏头痛性眩晕、及雌激素相关性头晕等,由于临床重视不够或相对少见,因此较少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青年人脑梗死的病因,方法:回顾性总结了61例中青年人脑梗死的病因,结果:发现93%的患者能查到病因,且动脉粥样硬化是中青年人脑梗死最常见的病因之一(24%),非动脉硬化性血管病亦是中青年人脑梗死的常见原因,少见的原因有动静脉畸形、心源性疾病、凝血障碍、结缔组织疾病、外伤、手术后,腹泻、乙型肝炎后等。结论:中青年人脑梗死的病因复杂,DSA、MRA等相关的检索实属必要,大多数病人,通过详细  相似文献   

8.
综合医院神经科200例眩晕患者的病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统计和评估综合医院神经科以眩晕为主诉患者的常见病因,并分析以眩晕为主诉的常见疾病的临床特征。方法200例以眩晕为主诉的神经科患者来自连续诊治的综合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分别为135例和65例),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Dix-Hallpike试验及CT、TCD等辅助检查结果,分析确定病因并随访观察。结果本组200例患者临床诊断及构成比依次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112例(56.0%),后循环缺血(PCI)43例(21.5%),神经症26例(13.0%),梅尼埃病5例(2.5%),多发性硬化、脑桥小脑角肿瘤、可能的颈椎病及内听动脉闭塞各2例(1.0%),脑干出血、前庭神经元炎、小脑囊肿各1例(0.5%),病因不明3例(1.5%)。患者年龄和眩晕持续时问可作为鉴别引起眩晕疾病的重要指征。结论BPPV是眩晕患者最常见的病因,应提高临床医师对BPPV的认识,倡导应用PCI的概念。大多数以眩晕为主要特点的疾病都具有特征性的症状/体征组合,这一组合对提示疾病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既往中青年人眩晕的病因多考虑由内耳疾病导致,但伴随血管检查的增多,发现相当一部分青壮年眩晕患者的椎动脉发育不良.椎动脉占脑供血量的40%[1].因此,椎动脉发生变异会对脑供血产生影响.尤其近年观察发现,椎动脉发生变异是中青年患者眩晕发病的主要原因.本文分析了我院总院及分院神经内科2006年9月~2009年12月住院的68例中青年椎动脉变异致眩晕患者的病历资料,做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中青年脑梗死1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青年脑梗死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中青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120例中青年脑梗死病因多样化,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主要相关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病、吸烟、糖尿病、高血脂症、酗酒。病变血管以颈内动脉系统为主。结论积极控制高血压病、糖尿病及高血脂症,有效戒烟限酒,防止动脉硬化发生,是降低中青年脑梗死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中青年脑梗死1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青年脑梗死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120例中青年脑梗死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改变。结果120例病人中,痊愈39例,明显好转45例,恢复较差33例,死亡3例.结论高血压病和早发性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中青年脑梗死的三要原因,临床上以颈内动脉系统腔隙性梗死常见,其临床预后并非均为起性过程,积极控制高血压病及健康的饮食习惯是降低中青年脑梗死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中青年脑梗死16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中青年脑梗死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早发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162例中青年脑梗死的临床资料。结果 早发性动脉粥样硬化92例,高血压48例,风湿性心脏病18例,动脉炎9例,糖尿病6例,烟雾病2例,妊高征产后2例,头颈部外伤2例,肥胖63例,嗜烟60例,嗜酒62例,原因未明者38例,占23.5%。死亡8例,病死率4.9%。结论 老年人脑梗死的病因主要为动脉粥样硬化,而中青年脑梗死的病因更为复杂和多样化,由单一因素引起者47例,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者77例,早发性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脑动脉炎是本组中青年脑梗死的最常见原因,早发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烟酒嗜好,肥胖等,脑源性死亡是中青年脑梗死致死的根本原因。早期积极控制其危险因素可望降低其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正>前庭阵发症是周围性眩晕的常见病因之一,主要表现为短暂性眩晕发作,发病机制可能为血管神经之间的压迫,目前临床采用抗癫痫药物治疗该病,常用药物为卡马西平,奥卡西平治疗前庭阵发症尚无报道,本研究就奥卡西平和卡马西平治疗前庭阵发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诊断标准按照2008年Hufner等在Brandt诊断标准基础上提出的新的诊断标准:至少有5次眩晕发作,每  相似文献   

14.
颈性眩晕——神经科医师的旧识新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眩晕是一种临床症状,它不仅涉及神经内科,而且更多地涉及到神经耳科。眩晕最常见的病因是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与颈椎疾病有关的眩晕,我们称之为颈性眩晕。在这里,我们对颈性眩晕的定义、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5.
颈部鞭索伤致头痛、眩晕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痛和/或眩晕是临床常见病症。本课题通过临床研究旨在明确预部鞭索伤与中青年头痛和/或眩晕的发病关系并探讨了误诊原因;研究经济、便捷的诊断筛选手段;探索和分析有效治疗方法及可能发病机理。1临床资料本文对1995年1月至1997年12月间就诊的中青年头痛和/或眩晕患者共352例进行了临床诊治及研究。明确由颈部鞭索伤所致者168例。其中男97例,女71例,年龄18~45岁(>45岁者除外)。以头痛为主诉者113例,伴眩晕者32例;以眩晕为主诉者55例,伴头痛者27例。其中3例表现为枕─三叉综合征。来诊即问出有颈部鞭索伤史者59例(病史均<2…  相似文献   

16.
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硬化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中青年人缺血性脑卒中颈部动脉硬化病因及危险因素.方法 对120例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血脂、血糖、颈部血管彩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高血压、血脂紊乱、血糖异常、吸烟、男性等是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颈部动脉硬化常见病因(P<0.05),脑卒中后血脂达标检出率极低.结论 高血压、血脂紊乱、血糖异常、吸烟和男性等因素是中青年人缺血性脑卒中颈部动脉硬化主要病因,脑卒中后血脂达标任务艰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44例18~45岁的青年脑梗塞患者病因。23例(52.3%)患者病因明确,以动脉粥样硬化和心源性因素为主要病因。虽然口服避孕药,饮洒及偏头痛是发生脑梗塞的相对常见的危险因素,但它们常不是青年人脑梗塞的单独发病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眩晕症的临床特点、诊断,分析误诊原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2009-03—2013-03收治的72例眩晕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眩晕症病因:心源性26例(急性心肌死梗13例,Q-T间期延长综合征4例,重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阵发性室速3例,尖端扭转型室速3例),颈性眩晕28例,急性脑梗死18例。经相应治疗痊愈71例,死亡1例(1.4%)。结论眩晕症的正确诊断借助于详尽的病史、系统体检,必要的医技检查(心电图、血清心肌酶测定、头颅CT、颈椎X线片或CT、MR),提高认识、做好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急性小脑共济失调症1例报告乔春茹,石炳华患者,男,18岁。6个月前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眩晕、呕吐,言语不清,走路不稳。在当地医院用激素及神经营养药物治疗1月后,上述症状减轻。入院查体:暴发性语言,颅神经未见异常。四肢肌张力低,肌力正常,双侧指鼻及跟膝胫...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青年脑梗死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120例中青年脑梗死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改变。结果120例病人中,痊愈39例,明显好转45例,恢复较差33例,死亡3例。结论高血压病和早发性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中青年脑梗死的主要原因,临床上以颈内动脉系统腔隙性梗死常见,其临床预后并非均为良性过程,积极控制高血压病及健康的饮食习惯是降低中青年脑梗死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