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黄铁矿是重要的战略工业资源,工业上主要利用黄铁矿中的S和Fe。但是伴生的稀有毒害元素Tl、Cd、Pb、Cu等重金属随着矿床开采和工业利用过程大量进入环境,给环境造成巨大的威胁。本文结合化学形态分级提取技术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分析了广东云浮黄铁矿中稀有毒害元素Tl、Cd、Pb、Cu、Ni和Cr的地球化学形态。结果表明,稀有元素的化学形态与元素含量无关,并与黄铁矿产  相似文献   

2.
含钴黄铁矿特征及其工业意义的研究梁有彬黄铁矿中的杂质元素与矿床类型及成矿温度有关;不同成因的黄铁矿含有不同的特征元素;黄铁矿中的Co含量与杂质元素可作为不同成因矿床的参数,具一定成因意义;黄铁矿中的钴除类质同象外,还成钴的硫化物,呈显微或超显微细粒包裹体;含钴的黄铁矿具重要的综合利用价值。(《矿物岩石》,1984,3,63—69)  相似文献   

3.
某铜矿矿石中钴主要赋存于黄铁矿中,含钴量一般均达到工业要求.早期晶出的黄铁矿中有辉钴矿共生,品位更高,含钴黄铁矿在矿体中分布除构成铜钴矿石外,并可形成具有工业价值的钴(含钴黄铁矿)矿石.由于矿石中含钴黄铁矿的确定和进一步明确了铜钴矿物的分布特征,从而确定了该矿床中钴的工业意义.  相似文献   

4.
杨殿范  韩丽 《吉林地质》1992,11(4):18-27
香炉碗子金矿床产于韧性剪切带内,具有多期成矿的特点。矿床成因属浅成低温热液—蚀变岩型金矿床。黄铁矿形成于两个成矿阶段。早期黄铁矿含金量较少,其晶体形态主要为{hko}、{hko}+{100}。晚期黄铁矿以富含金为特征,主要为它形晶,呈细脉浸染状产出。黄铁矿的热电性特征可作为金矿的找矿标志。利用成矿阶段形成的黄铁矿所求出的产矿系数可以圈定矿体。其产矿系数<4010×10~(-2)者为工业矿体。  相似文献   

5.
<正>铁硫化物,包括黄铁矿、白铁矿、磁黄铁矿等是自然界分布最广的硫化物。特别是黄铁矿,几乎在所有的还原环境中出现,大量聚集形成硫铁矿矿床,也是各种硫化物矿床中的主要硫化物之  相似文献   

6.
金属硫化物包括黄铁矿(FeS2)、白铁矿、磁黄铁矿(Fe1-xS)、胶黄铁矿(Fe3S4)等在多金属矿床中大量存在,能够反映矿床的成矿过程及矿体存在的物理化学条件等信息,对分析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床地球化学环境有重要的意义。前人对  相似文献   

7.
磁黄铁矿异种鉴定及其标型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磁黄铁矿除了可以作为硫矿石的主要矿石矿物之外,其中所含的镍、钴和铜往往可以达到综合利用的工业指标而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近几年来磁黄铁矿矿物学研究资料表明,磁黄铁矿在自然界产出有两个异种:六方磁黄铁矿和单斜磁黄铁矿(以前常笼统地认为磁黄铁矿属于六方晶系)。两者在形成条件,可综合利用之金属元素的含量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因此,在生产实践中鉴别磁黄铁矿的异种类型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现将收集到的六方磁黄铁矿和单斜磁黄铁矿的鉴别特征资料以及磁黄铁矿中具有标型意义  相似文献   

8.
载金黄铁矿显微构造变形与金富集关系可以从显微-超显微尺度揭示金成矿作用和地质过程,探讨金的再活化或再聚集作用。在胶东焦家金矿带成矿期识别出4种类型的黄铁矿,文章应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和电子探针(EMPA)等技术方法,探讨黄铁矿显微构造特征、超微观结构与金的富集关系。结果显示:载金黄铁矿均不发育环带,其中w(Fe)为45.70%~46.85%,w(S)为52.57%~53.37%;显微构造变形既有脆性变形又有塑性变形;黄铁矿晶体优选方位(CPO)主要表现为平行于晶轴极密和复杂极密;黄铁矿晶格间距为0.58 nm,主要发育刃位错。焦家金矿带在金成矿作用过程中,可见金集合体经历了从复杂的纳米尺度到宏观尺度矿物载体富集的过程,包括成矿流体中金络合物、金-铋-硫族化合物富集等化学结构变化过程和纳米金、载金黄铁矿纳米颗粒、岩矿石显微-超显微构造微环境变化过程。因此,不同类型载金黄铁矿CPO受到化学结构变化和显微-超显微变形微环境变化的联合制约,间接反映出载金黄铁矿中金的富集与黄铁矿内部变形、表面形貌和结构缺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泥堡金矿床位于贵州西南部(黔西南)峨眉山玄武岩区外缘的凝灰岩分布区内,为黔西南地区重要的卡林型金矿床之一。黄铁矿作为泥堡金矿床的主要载金矿物,具有6种标型特征,包括生物碎屑黄铁矿、球丛状黄铁矿、球状环带黄铁矿、半自形-自形集合体状黄铁矿、他形黄铁矿以及半自形-自形黄铁矿。黄铁矿成因类型与全岩含金性对比研究表明,金可能主要与沉积成岩成因的黄铁矿有关。金红石、锐钛矿以及黄铁矿的矿物组合关系表明,泥堡金矿床的物质来源可能与峨眉山玄武岩有关。  相似文献   

10.
利用从大宝山尾矿库酸性矿山废水培养得到的氧化亚铁硫杆菌(A.f.菌)和废矿石中的黄铁矿进行不同pH值条件下加菌和不加菌氧化实验。通过测定实验过程溶液的阳离子、硫酸根离子含量和pH值,并通过实验固体产物的XRD分析和反应前后黄铁矿表面的扫描电镜(SEM)对比分析,探讨了大宝山酸性矿山废水中的A.f.菌在不同pH值条件下对黄铁矿的氧化作用。认为:大宝山黄铁矿氧化过程中除了产生Fe离子之外,还产生了Cd、As等毒性离子,黄铁矿在pH值为2.00的环境下比pH值为3.00的环境下更容易被氧化;A.f.菌对黄铁矿的氧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实验条件的30d内使黄铁矿的表观氧化速率提高2~3倍;黄铁矿的生物氧化作用应该包括非接触的间接氧化作用和接触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任涛 《地质与勘探》2013,49(2):217-223
水银洞金矿是滇黔桂"金三角"已知最富的、特大型卡林型金矿床,矿体赋存于二叠统龙潭组的大孔隙度生物碎屑灰岩中。镜下观察发现水银洞金矿含有五种不同类型的黄铁矿:草莓状黄铁矿、细粒黄铁矿、粗粒黄铁矿、生物状黄铁矿和长条状黄铁矿。草莓状黄铁矿为沉积成因,与金矿化关系不大;细粒黄铁矿、生物状黄铁矿和条带状黄铁矿为热液型黄铁矿;而粗粒黄铁矿由沉积型和热液型黄铁矿共同组成,内核为沉积型黄铁矿(Py1),被外带的热液型黄铁矿包裹(Py2),成环带构造。电子探针波谱分析发现,该矿床中Au主要赋存于热液黄铁矿(含砷黄铁矿)中。本研究从新的视角分析了黄铁矿的形成和含金硫化物分解的相互制约,吸附作用、电化学作用可能是卡林型金矿床中金沉淀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2.
在不同成因类型和工业类型的金矿床以及其他金属矿床中产出的黄铁矿,由于地质条件和物理化学条件的不同,其含金性有巨大差异;这些黄铁矿标型性的研究可以帮助确定金矿床成因,指导找矿勘查工作。本文黄铁矿的研究工作是笔者所在科研集体对浙江火山岩区金矿床成矿模式总体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该区的金矿床试作以下分类(表1)。  相似文献   

13.
新疆齐求Ⅰ金矿床黄铁矿找矿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所研究的黄铁矿形成于两个成矿阶段。早期成矿阶段形成的黄铁矿不含金,其晶体形态主要为{210};晚期成矿阶段所结晶的黄铁矿以富含金为特征,主要形态为{100}、{100}+{210}、{320}等。黄铁矿化学成分中Co/Ni>>1,As/Sb>60以及显微硬度低于1000kg/mm~2,,也是矿区含金黄铁矿的显著标志之一。利用成矿阶段形成的黄铁矿所求出的产矿系数,可以很好地圈定矿体。其产矿系数大于60%者,为工业矿体。  相似文献   

14.
西南三江地区镇沅金矿载金黄铁矿稀土与微量元素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赵岩  黄钰涵  梁坤  张岐能 《岩石学报》2015,31(11):3297-3308
镇沅金矿(也称老王寨金矿)是西南三江地区哀牢山金矿带超大型金矿床之一。前人研究表明黄铁矿的稀土与微量元素含量可以反映成矿流体与成矿物质来源的特征,本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技术对镇沅金矿主要载金矿物黄铁矿进行研究。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及室内显微镜下观察,将镇沅金矿载金黄铁矿分为四个阶段:Ⅰ阶段脉状黄铁矿;Ⅱ阶段团块状黄铁矿;Ⅲ阶段与辉锑矿等硫化物共生浸染状黄铁矿;Ⅳ阶段破碎状黄铁矿。矿区内多种地层均有矿化现象,矿石类型包括变砂岩型、炭质板岩型、蚀变大理岩型、蛇绿岩套型、蚀变花岗岩型、煌斑岩型等。ICP-MS测定结果显示Ⅰ阶段黄铁矿富集高场强元素Th、U、Ta、Nb、Zr、Hf,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其后三阶段黄铁矿该特征则不明显。黄铁矿总体稀土元素含量较低,∑REE含量为4.72×10-6~48.96×10-6,平均为24.93×10-6。稀土配分曲线显示黄铁矿总体呈较平缓的右倾型轻稀土元素富集配分模式;存在负δEu异常,基本无δCe异常。各阶段黄铁矿稀土配分模式存在微弱差异,Ⅰ阶段黄铁矿总体REE含量较高,部分具有LREE/HREE比值较低的特征,与超基性岩REE配分模式相近;Ⅱ阶段黄铁矿REE含量明显偏低,LREE/HREE比值较高;Ⅲ阶段黄铁矿∑REE含量较低,但较Ⅱ阶段要高;Ⅳ阶段黄铁矿∑REE含量低,有与Ⅱ阶段黄铁矿REE相近特征。黄铁矿中Au与As伴生现象明显。Co/Ni值反映黄铁矿具有沉积与热液黄铁矿成因特征,另外黄铁矿的稀土微量元素特征还反映出成矿流体为含F-的还原性流体。研究认为镇沅金矿至少存在两期金成矿作用,早期载金黄铁矿呈脉状产出,并可能与印支期古特提斯洋闭合中含超基性岩的增生楔形成有关;晚期载金黄铁矿与辉锑矿、黄铜矿等硫化物共生,与新生代区域范围内红河剪切带活动及扬子板块的俯冲导致的广泛变质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5.
木里梭罗沟金矿主要载金矿物为黄铁矿和毒砂,黄铁矿主要呈它形和五角十二面体产出,一些黄铁矿具含砷黄铁矿"边"。黄铁矿晶形不同,含金量也不同。电子探针和激光离子探针分析结果统计显示,黄铁矿亏硫或接近理论值,属变质热液成因;黄铁矿中的Co含量低、ω(Co)/ω(Ni)<1、ω(Au)/ω(Ag)>0.5,它形成于中温环境;黄铁矿ω(Fe)/ω(S+As)均值为0.845,形成环境为中深部。矿床成因属基性火山岩构造蚀变岩型,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变质热液。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岩-煤蚀变过程中矿物变化特征,通过工业分析、LTA-XRD等技术手段测试了淮北卧龙湖煤矿8煤层岩浆侵入体、岩-煤蚀变带及蚀变煤中灰分、挥发分、水分、各形态硫及矿物质含量。结果表明,岩浆侵入导致煤中灰分升高,黄铁矿硫增加,有机硫减少;研究区煤中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8.3%)、黄铁矿(0.1%)、伊利石(60.9%)、高岭石(20.2%)、方解石(3.6%)、菱铁矿(0.2%)和铁白云石(6.9%);石英、铁白云石及黄铁矿含量由侵入体→蚀变煤→未蚀变煤逐渐降低;蚀变煤中黄铁矿、石英及碳酸盐矿物主要来源于岩浆热液。岩浆热液对煤层的蚀变,导致煤质及煤中矿物种类、含量及赋存状态发生了显著变化,部分矿物在热液作用下蚀变形成新矿物。  相似文献   

17.
金坑金多金属矿位于华夏地块北部,武夷山成矿带西北部。含矿地层主要为林田组和西溪组,断裂和矿体走向以NNE或NE向为主,矿(化)点及地球化学元素异常浓集中心均位于断裂带上。断裂破碎带上发育黄铁矿化和硅化的地段或闪长玢岩脉的外接触带,均是Au元素富集地段,是重要的找矿标志。矿区黄铁矿主要成矿有三期:①早期,黄铁矿常与石英脉呈宽窄不一或碎裂状充填于裂隙中;②主成矿期,黄铁矿和其他多金属矿物共生或黄铁矿以自形—半自形单独产出;③晚期,黄铁矿与碳酸盐共生,呈细脉状和斑点状充填于裂隙中。通过黄铁矿电子探针分析表明,黄铁矿形成主要与岩浆热液有关。金成色显示,矿床具有浅成低温特点。矿体主要呈脉状、透镜状贮存于构造破碎带中。初步认为金坑金矿床应属于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其工业类型为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8.
四川江油杨家院黄铁矿矿床,位于江油县雁门乡境内,是产于川北仰天窝向斜中黄铁矿成矿带内若干黄铁矿床或矿点中的、矿石矿物成分简单、矿床类型独特的、具很高工业价值的层控型黄铁矿矿床。该矿床现由地方有关单位开采。作者通过现场考察和室内对矿石光片的系统鉴定和研究对比,首次在矿石中发现了不少罕见的黄铁矿的生物组构。如黄铁矿的显微莓群结构、黄铁矿的细球菌类结构、黄铁矿的红藻结构、黄铁矿的叠层石构造  相似文献   

19.
在浙江椒江口潮间带采集了3个未扰动沉积物柱状样,并采用分级提取方法获得了沉积物各痕量金属的活性态和黄铁矿态分量,同时采用冷扩散法测试了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结果表明:研究区痕量金属黄铁矿矿化程度(DOP)较低,痕量金属存在较大的活性,容易参与水生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但各元素的痕量金属黄铁矿矿化度(DTMP)存在较大差别,即元素As和Hg的DTMP值最大,Cu、Zn、Cd、Cr和Ni中等,Pb和Mn最小。控制黄铁矿矿化程度的因素包括沉积物是否存在大量的有机碳(OrgC)、AVS以及是否存在隔氧的还原系统。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灵寿县西石门金矿黄铁矿热电性标型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省灵寿县西石门石英脉型金矿位于华北地台太行隆起区之南东部的阜平矿集区,与该区石湖大型金矿受不同断裂控制。黄铁矿是矿床的主要载金矿物,以4个世代产出于黄铁矿-石英阶段(I)、石英-黄铁矿阶段(II)、多金属硫化物阶段(III)和石英-碳酸盐阶段(IV)等4个成矿阶段,其中,石英-碳酸盐阶段的黄铁矿十分稀少。本矿段黄铁矿单晶热电系数变化范围为-328~341μV/℃,从早期到晚期,4个世代的黄铁矿热电系数离散性先增大再减小,石英黄铁矿阶段(II)离散性最大。从黄铁矿-石英阶段(I)至石英-碳酸盐阶段(IV),黄铁矿热电导型的变化规律是P>N(III)→P>>N (IV); P型黄铁矿热电系数均值αP和出现率P%由浅部到深部,总体为逐渐降低,局部呈波状起伏,与矿石金品位呈正相关关系.黄铁矿的热电系数温标计算和投图表明,该矿床的成矿温度集中在168~330℃,为中低温矿床。热电系数在50—200μV/℃之间的黄铁矿是富金矿段的标志。综合分析认为,该矿床290m以下仍有良好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