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儿童鼾症及与体格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鼾症是常见疾病,我院统计占耳鼻咽喉科门诊儿童患者的27.39%,对218例鼾症儿童进行全身发育情况调查,结果:(1)体重低于标准占39.9%,对照组10%。(2)身高低于标准占45.4%,对照组8.67%。(3)腺样体面容占38.5%。(4)牙齿发育不良占23.39%。对照组2%,(5)智力减退占15.4%,对照组2%,(6)听力减退占12.39%,对照组占1.33%。(7)消化不良占25.2  相似文献   

2.
采用复方甲苯咪唑2片,顿服,治疗蛔虫感染者262例,对其排虫情况进行了初步观察,服药后排虫者217例,总排虫率为82.82%。其排虫率郊区(93.62%),显著高于市区(55.41%),小学生(95.22%),显著高于中学生(33.96%);首次排虫时间为1~5d,其中第1,2,3d排虫者,分别占总排虫例数的45.62%,41.48%,6.45%。  相似文献   

3.
西替利嗪与阿司咪唑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比较西替利嗪与阿司咪唑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将常年变应性鼻炎病人74例(男性34例,女性40例,年龄35±s10a)随机分为西替利嗪治疗组43例和阿司咪唑对照组31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口服西替利嗪和阿司咪唑各10mg/d×10d,并辅以0.5%可的松和1%麻黄碱滴鼻,每日2~3次。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与81%(P>0.05)。1h内治疗组起效40例,对照组3例(P<0.01)。治疗组嗜睡1例,对照组6例(P<0.05)。结论:西替利嗪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与阿司咪唑比较具有起效快、不良反应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及治疗长治医学院附属医院(046000)方金龙,赵冬梅晋城市医科所范静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以下简称新生儿高胆)为新生儿常见危重症之一,重者可致胆红素脑病甚至死亡。我科近十年来共收治新生儿高胆70例,采用以输注血浆为主的非换血综合疗法,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男53例,女17例。男:女23:1。发病日龄:新生儿早期(生后7天以内)31例,新生儿晚期(生后7~28天)39例。原发病:新生儿早期患儿中感染16例占51.6%,血肿6例占19.3%,溶血症7例(其中ABO血型不合5例,Rh因子不合2例)占22.6%,自然出血症2例占6.5%。新生儿晚期病例中,感染32例占82.2%,肝炎综合征5例占12.8%,血肿2例占5.0%。二、血清胆红素水平:0.702~0.878μmol/L37例,~1.17μmol/L23例,~1.463μmol/L6例,~1.755μmul/Ll例。超过1.170μmol/L者10例。直接胆红素升高16例,间接胆红素升高52例,双相升高2例。三、治疗:因条件所限,本组病例皆未行换血治疗而采用综合疗法:①一般治疗:抗感染、清除血肿、  相似文献   

5.
早产儿173例病因探讨山西省儿童医院(030013)杨爱云,黄顺翠,王雪敏我院自1984年~1986年共收治新生儿3386例,其中早产儿173例,占5.1%。而早产儿死亡率至今仍高达20%左右[2]。成为降低围产期死亡率主要环节之一。本文结合临床探讨早产儿发病因素及常见病诊疗,为今后早产儿防治提供参考。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104例,女69例;早期早产儿68例(孕26~30周),中期早产儿(30~34周)69例,晚期早产儿(34~37周)96例;体重1500克13例,2500克153例(占88%),≥2500克7例。二、发病因素及主要合并症:①发病因素:胎膜早破43例(24.9%),第二胎以上(20.2%),孕母流感13例(8.9%),外伤12例(7.5%),双胎11例(6.4%),妊高症11例(6.4%),产前出血4例(2.3%),贫血4例(2.3%),孕母心脏病2例(1.2%),精神紧张2例(1.2%),不明原因等36例(20.3%)。②主要合并症:肺炎89例(51.4%),硬肿症78例(45%),产时窒息36例(20.8%),败血症29例(16.9%),高胆18例(10.4%),颅内出血12例(6.  相似文献   

6.
台湾医院药学简介(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医院药学简介(下)吴永佩(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药事管理研究部北京100061)5医院药剂部药品的采购管理5.1医院药品品种医学中心,一般为800种左右,批准进一种新药,要去掉一种同类旧药。5.2药品收入一般占医院总收入的25%。其中门诊药费收入约...  相似文献   

7.
146例ITP临床分析和治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46例ITP临床分析和治疗方法的探讨山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030001)权守则,牛艳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占所有出血性疾病的70%[1]。我院1976~1989年共收治146例,现将其主要临床症状和治疗方法总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146例,男67例,女79例,男:女=0.85:1。年龄10岁以下58例占46.5%,ll~20岁34例占23.2%,儿童和青年共占69.7%,30岁以上28例占18.5%。年龄最小的10个月,最大的65岁。职业:婴幼儿和儿童37例,学生27例共占48.82%,工人18例占12.33%,农民18例占12.33%,干部8例占5.44%,其它2例占1.3%。发病后10天之内就诊者37例,30天之内就诊者29例,两者多为急性发病;两个月就诊者11例,半年就诊者14例,1年就诊者14倒,2年以上就诊者28例。春秋两季发病104例,占71.2%,发病前有上感或肺炎、扁桃体炎等感染者87例,占50.9%。二、临床表现:见附表。三、骨髓像:共做141例,5例病人及家属拒绝骨穿,计增生活跃70例占48.15%,明显活跃67例占47.5%,增生低  相似文献   

8.
自1986~1994年收集直肠癌211例。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直肠癌41例。其中误诊36例,男25例,女11例。年龄最大86岁,最小60岁。误诊时间最长3年,最短40天,平均8.1个月。误诊病因:①疾病引起的误诊:内、外痔、混合痔、肛裂者占45%(15/36),肠炎、细菌性痢疾者占25.7%(10/36).②医源性误诊占86.4%(其中误诊为痔疮、肛裂者占45.5%。③忽视直肠指诊达90%。④检查技术因素造成误诊8.3%(3/36)。⑤病人自己造成误诊者13.6%(9/36)。误诊皆为病理证实,其中高分化腺癌和乳头状腺癌占71.2%(27/36),中分化腺癌占9.1%(3/36),粘液腺癌占7.6%(2/36),低分化癌和鳞状细胞癌占4.5%。  相似文献   

9.
复方甲苯咪唑片的RP—HPLC含量测定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复方甲苯咪唑片的RP-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RP-C8(220mm*2.1mm)5μm不锈钢柱,以甲醇-0.5%醋酸铵作流动相,PH=5.00,检测波长220nm。结果甲苯咪唑和盐酸左旋唑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21%和99.71%,RSD〈1.2%。  相似文献   

10.
硝基咪唑N-烷基化的固液相转移催化法LiuZZ等[SynCommun,1993:23.2611]2-甲基-4(5)-硝基咪唑与卤烷在K2CO3/TBAB/CH3CN固液相转移催化下生成1-烷基-2-甲基-4-硝基咪唑,10例收率84~96%。该反应收...  相似文献   

11.
甲亢性心脏病39例临床分析山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030001)赵宝珍,陈文敏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为多系统表现,有时可以心脏异常为突出或唯一临床表现,掩盖了甲亢的其它症状,因而往往贻误诊断。现将我院收治的39例甲亢性心脏病(甲亢心病)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1980年3月~1991年10月经临床确诊并住院的甲亢患者223例,其中甲亢心病39例(男13,女26),占同期住院甲亢患者的17.5%;年龄19~71岁,平均46.7岁;40岁以上者29例,占74.4%;病程4个月~20年。二、首诊症状:26例有心悸、怕热、多汗、急躁、食欲亢进、消瘦、大便频数等症状;24例有胸憋、气短、下肢浮肿;3例发作性双下肢麻痹;3例心电图表现为房室传导阻滞,临床有晕厥发作;2例以消化道症状为主,有厌食、呕吐等症状。三、心电图表现:窦性心动过速19例(48.7%);阵发性房颤10例(25.6%);持续性房颤13例(33%);频发房早8例(20.5%);短阵房速3例(7.7%),房扑3例(7.7%);频发室早12例(30.8%);8例伴有2种以上心律失常;心肌梗塞(心内膜下、下后壁)2例(5.l%);低电压2例(5.1%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65例脑出血误诊情况进行总结,发现误诊为脑梗塞45例(占69.2%),TIA4例(6.2%),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4例(6.2%),蛛网膜下腔出血12例(18.5%),本文对其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3.
比较氯雷他定与阿司咪唑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晓 《新药与临床》1996,15(3):183-184
观察氯雷他定与阿司咪唑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疗效的对比。方法:将患有常年应变性鼻炎218例(男性97例,女性121例,年龄37±s22a),随机分为氯雷他定组106例与阿司咪唑组112例,2组的性别,平均年龄及病情具可比性,氯雷他定组与阿司咪唑组分别口服氯雷他定与阿司咪唑10mg/d×12d,于d1,d13及停药后d7复诊。结果:氯雷他定组及阿司咪唑组有效率分别为91.5%及78.6%,Ridit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氯雷他定与阿司咪唑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疗效的对比。方法:将患有常年变应性鼻炎218例(男性97例,女性121例,年龄37±s22a),随机分为氯雷他定组166例与阿司咪唑组112例,2组的性别、平均年龄及病情具可比性。氯雷他定组与阿司咪唑组分别口服氯雷他定与阿司咪唑10mg/d±12d,于d1,d13及停药后d7复诊。结果:氯雷他定组及阿司咪唑组有效率分别为91.5%及78.6%,Ridit分析P<0.05。结论:对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氯雷他定比阿司咪唑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他莫昔芬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的效果。方法:用周期性给药法,即月经后d2,给他莫昔芬10mg,po,bid,至下次月经来潮时停药,为一个疗程,每个疗程停药3 ̄5d,全部病例均经2个以上疗程的治疗。结果:显效101例(84.1%),有效14例(11.7%),无效5例(4.2%),总有效率95.8%,随访32例,复发3例(9%),治疗中仅6例(5%)出现月经紊乱,经量增多或减少,停药后自愈。结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84 例新生儿惊厥的病因及相关因素。方法:从惊厥首发日龄、发作类型辅助检查、围产高危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其主要病因依次为:新生儿颅内出血20 例(23.8 %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8 例(21.4 % ) ,低钙血症14 例(16.6 % ) ,肺炎12 例(14.2 % ) ,低血糖症、化脑、败血症、捂被综合征各为4 例,各占4.8 % ,脱水热、溶血症各2 例,各占2.4 % 。惊厥首发日龄:≤3 d 52 例(61.9 % ),~7 d 8 例(9.6 % ) ,> 7 d 24 例(28.5% ) 。惊厥发作类型:轻微型59 例(70.2 % ),强直型5 例(6.0% ) ,多发性阵挛型4 例(4.8 % ) ,限局性阵挛型7 例(8.3% ) 。有异常分娩史者24 例,有窒息史者42 例。结论:做好围产期保健,提高接生技术,减少高危因素,积极有效的窒息复苏,母乳喂养,是减少惊厥发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环孢素治疗掌跖脓疱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小剂量[1.25~5mg/(kg·d)]环孢素(cyclosporine)治疗掌跖脓疱病(palmoplantarpustulosis,PPP)的效果。方法:40例患PPP病人,年龄43±s13a(17~70a),随机分为环孢素组和安慰剂组各20例。第1阶段口服环孢素2.5mg/(kg·d)或安慰剂,bid,共4wk。第2阶段进行开放研究,40例病人在12wk内口服环孢素1.25,2.5,3.75,或5mg/(kg·d)。第3阶段为停药后随访8wk以上。结果:经第2阶段1.25mg/(kg·d)治疗,治愈率18%(2/11),有效率36%(4/11),复发率45%(5/11)。经2.5mg/(kg·d)治疗,治愈率67%(14/21),有效率19%(4/21),复发率14%(3/21)。3.75和5mg/(kg·d)的治愈率分别为67%(4/6)和100%(2/2)。结论:环孢素治疗PPP有效,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8.
(取代)2-巯基苯并咪唑用过碳酸钠水溶液作氧化剂,制备(取代)苯并咪唑-2-磺酸,3例收率65%~92%。如继与在POCl3中的PCl5反应,即得高收率的(取代)2-氯苯并咪唑,3例收率80%~84%。苯并咪唑-2-磺酸和2-氯苯并咪唑的大量制备@丁健  相似文献   

19.
氨曲南治疗呼吸道绿脓杆菌感染5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君刻单(氨曲南)对呼吸道绿脓杆菌感染的疗效。方法:呼吸道绿脓杆菌感染52例(男33例,女19例,年龄61.2±4.5岁),以氨曲南4~8g·d-1,静脉推注,疗程12.5±2.5d。结果:临床有效率94.2%(49/52),细菌清除率75%(39/52)。结论:氨曲南治疗呼吸道绿脓杆菌感染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替硝唑防治细菌性阴道病孕妇的早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替硝唑能否降低细菌性阴道病病人早产的危险性。方法:患有细菌性阴道病的孕妇(孕20~28wk)50例,分为2组。替硝唑治疗组20例,年龄24±s3a,d1顿服替硝唑2g,以后1g,qd,共7d;安慰剂对照组30例,年龄24±3a,按治疗组方法服同样形状和数量的安慰剂。结果:治疗组早产3例,占15%;对照组早产13例,占43%,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胎膜早破2例,占10%,对照组12例,占40%。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有5例出现轻度不良反应。结论:替硝唑能明显地降低细菌性阴道病病人的早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