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培瑜  黄小琼  许立帅  孙静 《护理研究》2008,22(36):3344-3345
青光眼病人,特别是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常伴有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甚至掩盖眼痛及视力下降等眼科症状.使许多病人首诊于内科,尤其既往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史的病人,常由于就诊时血压高,而以高血压行内科治疗,延误了治疗时机[1].  相似文献   

2.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高血压及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急性发作期除出现视物不清、眼痛症状外 ,常合并剧烈头痛 ,甚至恶心、呕吐 ,许多患者首诊于内科 ,尤其是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者 ,常由于就诊时测血压很高而以高血压收入内科按病房治疗 ,结果血压不但难以控制 ,还使患者视力丧失治疗时机。本文就我院近 2 a收治的青光眼患者合并高血压及误诊情况作一回顾性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本组共 92例 ,男 2 8例 ,女 64例 ,年龄最小 47岁 ,最大 92岁 ,平均 67岁 ,其中有高血压病史者 1 0例 ,平时药物控制血压良好 ;无高血压病史者 82例 ,皆为急性发作期入院。其他青光眼患者 (除外…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发作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头痛、眼痛、恶心、呕吐、虹视等症状24h内缓解68例,48h内缓解16例,不缓解3例,急诊行前房穿刺术后缓解。[结论]加强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发作期的护理有利于眼压的控制和病情的缓解。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急性发作期的护理要点。方法2006年1月~2007年12月对31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急性发作期患者实施治疗护理。结果31例患者经治疗及护理,平均30min开始缓解症状,减轻了患者痛苦:3d后降至青光眼手术眼压值。结论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急性发作期,应做好患者急救用药护理、心理护理以及生活护理,对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致盲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飞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9):1571-1572
[目的]探讨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的误诊原因.[方法]对本院就诊的46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比较正确诊断组及误诊组收缩期血压、眼压及视力.[结果]22例首诊于眼科,无1例误诊.24例首诊于内科、急诊科,4例正确诊断, 9例诊断为高血压病3级,4例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2例诊断为脑溢血,4例诊断为偏头痛, 1例诊断为头痛查因.两组比较,误诊组患者收缩期血压及眼压高,视力差.[结论]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误诊与病情严重程度、是否伴有类似表现的他科疾病及他科医师青光眼知识相对缺乏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的护理。方法:对153例(239只眼)患者,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239只患眼,经急救护理,规范治疗后,眼压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出院时眼压9~30 mmHg,平均(13±9.15)mmHg。结论:有针对性地对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患者进行护理,并给予正确指导,能有效控制眼压,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睫状体脱离的超声生物显微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在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睫状体脱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患者入院及术前常规行UBM检查,诊断睫状体脱离,并对睫状体脱离的高度、范围及与眼压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应用UBM检查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1 556只眼,并发睫状体脱离者904只眼,脱离高度0.2~3.5 mm,脱离范围360度者868只眼,36只眼为象限性,与未脱离眼相比前房深度明显变浅.结论 UBM检查对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睫状体脱离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并可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57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均顺利手术,眼压均得到控制,治愈出院,术后视力0.4~0.8。[结论]加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病人的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是眼科急诊,若不及时救治,可导致视功能永久性损害,甚至失明[1]。其急救措施为尽快降低眼压挽救视功能,避免房角形成永久性关闭[2]。为了有效地降低眼压、减轻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急性发作期对视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10.
郑天红 《全科护理》2012,10(22):2068-2070
[目的]总结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32例(41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行小梁切除术及周边虹膜切除术,同时加强急性发作期护理、药物治疗及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结果]32例病人均手术成功,发生前房出血4眼,浅前房5眼,经处理后均好转,无护理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4个月~18个月,病人眼压明显下降。[结论]加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的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高眼压持续状态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药物无法控制眼压的52例(56眼)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均行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手术前后患者视力、眼压等变化,观察术后并发症,随访评估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本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房角均较术前增宽视野范围扩大;术后视力提高36眼,视力未改变18眼,视力下降2眼;术后眼压在正常范围50眼,6眼需局部降眼压治疗;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小梁切除术是治疗持续高眼压状态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吴梅坚 《全科护理》2012,10(12):1078-1079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的最佳护理方案.[方法]对68例(84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进行术前急救、术后护理及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等.[结果]68例病人经治疗平均 3 d眼压降至适于手术的值,23例滤过性手术病人眼压为 1.36 kPa~2.69 kPa.[结论]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加强急救、心理、滤过泡等护理明显有助于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与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提高复明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63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结果 63例患者经治疗,平均3.2 d症状缓解,眼压值降至适于手术.结论 加强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急救护理有助于迅速降低眼压、防止视神经进一步损害、减少病人痛苦,为手术治疗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与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提高复明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63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结果 63例患者经治疗,平均3.2 d症状缓解,眼压值降至适于手术.结论 加强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急救护理有助于迅速降低眼压、防止视神经进一步损害、减少病人痛苦,为手术治疗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青光眼是眼科主要的致盲性疾病,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是常见眼科急症,尽快缓解症状,控制眼压是临床治疗的基本原则。作者发现大多数患者接受系统治疗的时间常在发病3d后,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cute angle-closure glau-coma,AACG)就诊不及时意味着疗效差,如:症状不能控制、眼压居高不下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与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提高复明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63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结果 63例患者经治疗,平均3.2 d症状缓解,眼压值降至适于手术.结论 加强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急救护理有助于迅速降低眼压、防止视神经进一步损害、减少病人痛苦,为手术治疗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
李洁  黄蒂  周希彬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8):6820-6820
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误诊2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例1:女,75岁。因头痛、心悸、恶心、呕吐、症状进行性加重1d来医院就诊,既往有高血压病史。门诊测BP 190/100mm Hg,以高血压收入内科进行治疗。血压控制平稳后,右眼眼痛、视物不清伴头痛不能缓解,请眼科会诊查:右眼远视力指数/眼前,矫正视力无提高,眼压45mm Hg,结膜充血,角膜水肿,周边浅前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手术治疗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 我院2006年2月至2009年2月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27例采用小梁切除术+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并按照手术要求实施护理配合.结果 27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经过手术治疗与护理,术后视力和眼压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其中早期出现角膜水肿5例,浅前房3例,前房内絮状渗出物7例,眼压升高1例.经及时对症处理,使角膜透明,房水转清,前房及眼压正常.结论 对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除了要行合适的治疗措施外,还应根据患者情况实施手术护理配合,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护理干预疗法应用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患者眼压控制过程中,观察患者人院时及治疗24h后的眼压变化和不良反应,以评估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从而指导临床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20.
浅谈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围术期的护理要点及健康宣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晓晔 《全科护理》2008,6(35):3287-3287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以眼压急剧升高并伴有相应症状和眼前段组织改变为特征的眼病。原发性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致盲眼病,在我国致盲率为10%~20%,临床多见于50岁以上女性,男女之比为1:2,常两眼先后或同时发病,主要治疗措施是应用药物降低眼压后,及时选择适当手术以防再发。我院2003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71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病人,通过围术期的护理,注重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