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介绍了目前大直径现浇混凝土薄壁筒桩水平受力研究的进展情况,讨论了水平受力机制、设计思路及计算分析方法.通过计算分析表明,在单桩水平承载力的确定方法中,水平静载试验最能反应实际情况;影响筒桩单桩水平承载力的因素包括桩的截面刚度、材料强度、桩侧土质条件、桩的入土深度、桩顶约束情况等;筒桩具有很大的抗压抗弯能力,可以承受强大的水平推力,并可节省大量材料.  相似文献   

2.
现浇薄壁筒桩水平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桩水平承载力的确定方法有水平静载试验和计算分析两类,水平静载试验最能反应实际情况,计算分析方法有:极限地基反力法、弹性地基反力法、弹性理论法、P—Y曲线法等。影响简桩单桩水平承载力的因素包括桩的截面刚度、材料强度、桩侧土质条件、桩的人土深度、桩顶约束情况等。简桩具有很大的抗压抗弯能力,可以承受强大的水平推力,并可节省大量材料。  相似文献   

3.
对筒桩适用的地层岩性,筒桩竖向力和水平向承载力计算,简桩的有效长度,高频振动下土壤性质变化对承载力的影响,海洋工程中筒桩质量检测,提出筒桩深入研究和发展应用需解决的若干问题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王继成  柳爱 《山西建筑》2007,33(26):131-132
指出在单桩水平承载力研究中,通常忽略承台的作用,但在实际应用中承台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文中用ABAQUS模拟桩的水平受力情况,发现承台对提高桩水平承载力的贡献很大。  相似文献   

5.
结合上海地区某工程中的单桩水平静载荷试验,并采用实测桩身弯矩的数据,研究预应力管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状。根据试验实测数据,对试验确定水平承载力的取值、地基土的水平抗力比例系数等进行分析,并将实测结果与目前规范中采用的m法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从中得到一些结论为今后上海地区单桩水平承载力的设计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单桩水平承载作用下的工程性能是桩基工程的主要课题之一.该文回顾了单桩水平承载力特性的研究历史及现状,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理论方法,探讨了水平受荷桩试验研究进展,分析了当前对水平荷载下桩基受力特性,并对单桩桩基受水平荷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国内外试验与研究表明,合理选取方法及参数对桩基的水平承载力进行分析计算,能够有效保障桩基工程水平承载安全性的基础上降低工程成本.  相似文献   

7.
基桩的水平承载力受桩侧土性质、桩身强度、桩顶约束等因素影响。在进行单桩水平承载力试验时,降低上述因素对单桩水平承载力的影响,准确选取单桩极限受力工况,对桩基水平承载力的验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基桩静载试验,分析基桩在不同性质桩侧土、不同桩顶约束及不同受力方向等条件下的水平承载力试验值,对水平承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8.
高桩码头桩基在倾斜泥面中的水平承载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有的高桩码头设计方法在进行桩基水平承载力计算时通常是基于普通天然地基的水平泥面假设,而对泥面倾斜情况下,桩基的水平承载力计算至今没有一套成熟的计算方法可循。为揭示高桩码头排架在斜坡面上的工作机理,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系统研究了单桩在斜坡面上的水平承载特性。通过对室内模型试验结果分析,提出了基于泥面水平时桩基水平受力性能来确定不同泥面坡度下桩的水平承载性能的修正计算公式,包括桩身最大弯矩、桩身最大弯矩点位置、桩顶位移、泥面位移以及考虑泥面坡度和桩深度的土弹簧刚度修正公式,为处于倾斜泥面的高桩码头桩基设计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戴清峰 《中外建筑》2010,(3):112-113
本文通过分析弯剪作用下的建筑桩基的水平承载力计算的规范方法及支护结构中的挡土桩的计算方法和对弯剪作用下建筑桩基的受力状态的定性分析,给出了该种工况下的单桩计算的建议模型供同仁参考指正。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种新型装配式薄壁筒桩基础,通过分析其受力性状,总结出单桩承载力的计算方法;阐述了新型装配式薄壁筒桩基础的施工流程及桩体、桩顶的连接工艺,指出该基础具有缩短工期、节省造价和环保效益良好等优点,在输电线路工程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王文晋  王成荟 《山西建筑》2011,37(29):75-76
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钢筋混凝土管桩模型,对成层土中桩身处承受水平荷载的基桩受力性状进行了计算机数值模拟,通过对桩身位移和应力变化曲线的分析,得出了水平荷载下桩身位移和应力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2.
钟冬波  柳建国  刘波 《工业建筑》2001,31(12):10-12,23
通过现场大直径全套管跟进钻孔灌注桩的水平静载试验 ,对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桩顶变形特性、桩身主筋应力变化过程及桩身弯矩分布趋势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并提出了有关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lass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是由玻璃纤维和基体材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高性能材料,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和抗疲劳的优点。GFRP复合桩是利用GFRP筋代替钢筋,并且在桩身包裹GFRP布的一种新型桩基形式。为了研究在桩身表面粘贴不同角度的GFRP单向布对GFRP复合桩水平承载性能的影响。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在桩身表面分别按照30°、45°和60°包裹GFRP单向布,对单桩的水平承载力和抗弯刚度的影响。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模型,对不同包裹角度GFRP复合桩的水平承载力进行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包裹角度的增加,单桩的水平承载力和抗弯刚度随之增加,桩身的弯矩则减小少。在桩顶承受2 000 N的水平荷载作用时,GFRP布按60°包裹的GFRP复合桩的水平位移比按30°包裹减小了21.8%,桩身截面的最大弯矩减小了16.7%。增大GFRP单向布在桩身的包裹角度,可以提高GFRP复合桩的水平承载力。  相似文献   

14.
卢锡雷  卢成原  卢鸿凯 《建筑技术》2009,40(10):950-952
通过支盘桩水平承载性状试验证明了支盘桩比等直径桩具有更好的抗水平荷载能力,支盘的存在可以使桩身弯矩减小,是一种各向受荷效果均优于等直径桩的新桩型。  相似文献   

15.
吴平平 《山西建筑》2014,(16):62-63
针对PHC管桩水平承载特性研究的不足,以泗许高速亳州段工程为依托,对管桩水平载荷进行了试验,研究了PHC管桩的水平承载特性,得到了PHC管桩的水平承载力大小以及管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变形规律。  相似文献   

16.
盾构隧道开挖将引起土体卸荷,会对邻近既有桩基产生不利影响,为探究既有桩基在邻近盾构开挖下的水平向响应规律,针对已有研究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在邻近盾构开挖下能考虑桩基剪切效应的计算桩基水平向响应的简化算法。首先既有桩基被视为置于Pasternak双参数地基上的铁木辛柯梁,然后由两阶段法建立起考虑桩基剪切效应的桩基水平向变形控制微分方程,利用有限差分法解得附加荷载作用下的桩基水平向变形解析解。通过离心试验、监测数据的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并在给定的桩土参数下,把同时考虑桩基剪切和弯曲变形的解析解与只考虑桩基弯曲变形的退化解进行对比,发现较之于欧拉–伯努利梁法,盾构对桩基扰动程度的影响,扰动越大,剪切效应体现越明显,由铁木辛柯梁法计算的位移值与弯矩值更接近实测数据。  相似文献   

17.
水平荷载作用下群桩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研究国内外各种水平荷载下群桩计算方法,在Focht-Koch-Poulos综合法的基础上,不考虑群桩基础中后桩对前桩的弹性作用,并结合桩基规范,提出了能够考虑群桩效应和群桩中各桩荷载分担比的改进公式, 可供水平力作用下的桩基工程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8.
水平旋喷拱棚结构的承载特性与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现场载荷试验结果与有限元分析方法,深入研究水平旋喷拱棚结构的承载特性与机理。现场试验表明:拱棚结构的荷载-变形曲线可分为三段,即承载力自我调整阶段、稳定承载阶段以及裂缝产生并不断扩展直至破坏阶段;在破坏阶段拱棚结构并未出现突然坍塌,破坏是从旋喷桩体咬合处薄弱面的底部产生裂缝开始,并不断扩展最终贯通引起的。通过分别建立旋喷桩体咬合结构模型与光滑拱结构模型以模拟实际拱棚结构,计算结果表明旋喷桩体咬合结构模型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光滑拱结构模型的计算结果误差较大。在此基础上,利用有限元方法深入分析了水平旋喷拱棚结构的力学性能,计算结果表明:旋喷桩体的直径与咬合厚度对拱棚结构的承载力影响较大,拱棚结构的形状对承载力的影响相对较小;水平旋喷拱棚结构存在三种破坏模式,裂缝的产生主要受桩体材料抗拉强度的控制。将裂缝的产生与扩展作为水平旋喷拱棚结构破坏前的预警,可为实际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Soils and Foundations》2023,63(4):101327
The authors have been developing a new composite foundation composed of piles and soilbags. The founda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laying of soilbags between the pile heads and the footing on which a superstructure stands. The expected effect of the foundation is to cut off the fixed connection between the piles and the footing in order to reduce the bending moment of the piles and the response acceleration of the structure. In this study, in-situ horizontal cyclic loading tests were conducted on the proposed composite foundation with two piles to investigate the seismic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undation at real scale. It was found from the tests that the horizontal force reached its peak due to the uplift of the footing during horizontal loading, and that larger hysteresis damping was obtained than that of spread foundations due to the hysteresis effect in the shear deformation of the soilbags. As for the sectional force of the piles and the vertical stress inside the soilbags, it was found that the axial force and bending moment of the piles concentrated on the pile on the front side in the loading direction, and that the vertical stresses inside the soilbags concentrated just above the pile head on the front side in the loading direction. Although residual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and settlement occurred due to the cyclic load, little damage to the soilbags was observed.  相似文献   

20.
为了克服预应力管桩施工挤土带来的不利影响,研究开发了可以在施工过程中边取土边沉桩的新型中掘管桩,该桩在施工过程中具有机械化程度高、环境污染少等特点。为验证中掘桩在施工过程中的挤土效应,通过现场对比试验,先后量测锤击桩、中掘桩和钻孔灌注桩在沉桩过程中土体的水平位移及孔隙水压力变化情况,研究分析了软土地区单桩沉桩过程中沿水平方向及深度方向的挤土规律,对中掘管桩沉桩的挤土效应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锤击桩在沉桩过程中对桩周土体产生明显的挤土效应,且挤土效应在水平方向及深度方向都有明显的规律性及土层差异性。而新型中掘管桩在沉桩后,桩周土体仅有少量的水平位移,孔隙水压力无明显增长,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特别大的影响,具有良好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