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甘德安 《城市环境》2002,16(5):9-10
“数字城市”是综合运用计算机数字化手段(遥测,网络,GIS,多媒体及虚拟仿真等)对城市基础设施与生活发展的重大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数字采集和处理,具有城市地理,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复杂系统的数字化、网络化,优化决策的强大功能,用于重大决策的效果预演和对未来发展的预测,文章就“数字武汉”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
节约型社会与生态城市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从城市建设,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出发,分析了城市发展的过程及其出现的一些问题,分析了节约型社会建设与生态城市建设的关系,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生态城市的指导思想和建设路线。  相似文献   

3.
2018年12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提出我国建设"无废城市"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工作重点和相关措施。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意义重大,是深化城市废物管理改革的重大举措,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升生态文明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讨论了我国"无废城市"的内涵与面临的挑战,在介绍国内外废物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建设"无废城市"的技术路径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的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大,加快城市污水治理工程项目建设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城市污水处理项目属于城市基础设施,在具有极大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同时,却基本没有经济效益。而污水处理项目的建设、运营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实践证明BOT融资可以解决这一难题。通过对污水处理项目BOT融赍的风险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控制保障措施,为项目公司投资城市污水处理厂BOT项目提供决策依据。井为解决当前城市污水处理融资建设的难题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李永民 《陕西环境》2003,10(5):44-45
建设“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居和谐的生态城市”和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是市委、市政府在新的历史阶段提出的宏伟目标,是围绕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进我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举措。无论是“生态城市”还是“环保模范城市”,都渗透了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即“绿色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绿色城市是当代世界城市发展的主流,它不仅仅着眼城市的生态环境等外在的视觉形象,更注重城市的绿色文明、绿色经济、绿色生态等丰富内涵,体现人…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水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突出。建设"城市水库"、打造"浙中水乡"是加强浙江省金华市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开发、综合利用水资源,打造水资源战略优势,为赶超发展提供持续生态资源保障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建设"城市水库"、  相似文献   

7.
气候变化与低碳城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大挑战,避免灾难性的气候变化,人们对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的关注与行动也日趋强烈.低碳城市建设已成为节能减排的关键环节,已成为世界各地城市发展建设共同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卞有生 《环境保护》2007,(8B):11-14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北京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它对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理念、思路到任务、目标均有了很大变化。创新型城市必须树立生态环境优先发展的理念。环境保护应积极参与城市经济发展决策,为城市的生态安全建立完整、高效的生态支撑体系。[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国内信息     
上海市建委确定了11项重大攻关项目 1995年10月30日,上海市建委召开了上海市第二届建设科学技术大会。 会议总结了“八五”期间上海建设系统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上海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发展的成就和经验;确定了“九五”期间建设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目标。并结合建设部确定的一批重大项目,从上海的实际情况出发,决定了需要集中力量进行科技攻关的11项关系未来发展的重大项目。其内容为,上海市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水源保护、新水源地和给水技术研究;综合交通规划和治理研究;城市煤气化和新气源研究;住宅建设和示范小区试点研究;城市抗震和防灾研究;软土地基基础设计和处理技术研究;预应力钢筋砼技术和大跨度空间结构的研  相似文献   

10.
浦东新区城市生态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庄炜 《上海环境科学》2000,19(6):251-252,256
以浦东新区为个案,提出了城市开发建设较为突出的城市平衡发展、河流治理、景观规划等方面的城市生态问题,并阐述了解决方法和对策。掌握并运用生态学原理,对于城市建设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1 UrbanizationandtransitionofurbanenvironmentalproblemsItiswellknownthatChinaisnowexperiencingrapidurbanizationandindustriali?..  相似文献   

12.
The development of eco-industrial parks (EIPs) is an emerging concept that is being spread worldwide as a new industrial model that can reconcile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sustainability: social,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In Rio de Janeiro, Brazil, EIPs were launched through formal legislation as a means to foste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o ameliorate the distress caused by unplanned urban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present and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of EIPs in Rio de Janeiro, focusing on two of the initiatives launched. We argue that Rio de Janeiro has the potential for developing a sustainable industrial system through EIP implementation, but the continuity of EIPs will only be successful if there is convergence of interests among the actors involved.  相似文献   

13.
文章阐述了上海要建成国际大都市,需处理好大都市圈,市辖范围的城郊及市中心地区三个层面的城市空间环境问题。对大都市圈,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范围内,突破踞行政管辖范围的限制,形成基础设施和区域环境保护网络。对市辖范围内的城郊,一是要充分认识杭州湾滨江海城市带,将是21世纪继浦东开发后,最具活力的新的经济增长及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地区,要有所预见并引导与规范其发展;二是要对郊工业的发展严格执行有利于环  相似文献   

14.
城市群作为区域发展战略核心和经济建设的引擎,是城市间相互协同,发挥聚集效应一体化城市群体。城市代谢系统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物质、能量、货币和人类劳动力综合协调的自组织系统。城市代谢系统失调被认为是导致城市人口负荷过载、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和资源过渡消耗等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主要原因,因而通过社会—经济—生态等多维度指标构建对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评价尤为重要。本文以闽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能值分析方法结合城市代谢理论,从不同维度系统分析闽三角城市群能值代谢状况及可持续发展水平,并对不同城市群间和城市群内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1)2010—2017年闽三角城市群总能值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且不可更新资源能值比重增幅较大,表明经济发展以资源消耗为主,对城市群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人口增长、土地空间限制和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一定矛盾。(2)从不同城市群之间对比来看,闽三角城市群与环太湖城市群在资源利用率和经济产出方面略有差距,但在能值货币比率和环境承载力等指标方面表现较好,反映出闽三角城市群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较为协调,生态文明建设取得较好效果。(3)从城市群内部结构对比来看,厦门、泉州、漳州三个城市均处于健康发展状态,且厦门、漳州可持续发展能力远高于泉州。厦门因产业结构优势对外部资源依赖性最小,总体经济发展效率稳步提升,较好实现了经济发展与城市社会福祉提高之间协调发展。泉州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经济产出效率提升较快但发展效率偏低,其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压力。漳州产业结构较为平衡,区位优势和自然生态环境为其城市发展提供了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过程往往具有阶段性,不同用地规模、等级或区域的城市用地扩张,具有不同的阶段性,它们与连续性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有显著的差别。论文以广东省2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对象1995—2010年生态位值的变化情况,将21个城市分为4个等级,结合4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对不同等级城市用地扩张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城市扩张和经济发展关系的方法应该基于完全市场化的基本假设,而且需要应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综合诊断。生态位的方法能够恰当地区分城市扩张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级别,不同生态位的城市用地扩张和经济发展具有不同的关联机制。大部分高生态城市用地扩张和经济发展符合库兹涅茨曲线关系,并能用Logistic蒂模型拟合,两者之间长期均衡关系也较显著,高生态位城市以弱脱钩状态为主。高生态位城市占有较大的空间和较多的资源,市场化水平也较高,城市扩张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大部分低生态位城市不满足库兹涅茨曲线关系,少数城市能用Logistic蒂模型拟合,两者之间长期均衡关系也不显著,低生态位城市以强脱钩状态为主。低生态位城市所占有的空间和资源都比较少,市场化水平也较低,尽管城市扩张与经济发展也有一定的关系,但表现不明显。就目前而言,大部分城市规模已接近城市扩张的上限,高生态位城市应利用管理和技术等手段,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集约化水平,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低生态位城市应逐渐改变城乡土地二元结构,调整内部产业结构,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是当代各国面临的重大问题和挑战,生态工业是协调这一问题和挑战的重要战略,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一.根据绍兴市以印染工业为主导、多种行业共同发展的产业结构,结合循环经济的理论和工业生态规划的原理和技术方法,来探讨绍兴市城市工业生态规划的转型模式,提出绍兴市工业结构调整的对策、生态工业网络体系的技术设计的策略以及生态工业园的产品链设计方案.绍兴市工业生态规划的转型是实现城市生态工业系统的有效可行的途径,是生态工业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城市化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的城市化曾经历长时间缓慢发展阶段,近10多年来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中国城市化的地域差异,导致城市化引起的环境问题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分析了中国城市环境问题的主要方面及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探讨了小城镇环境经济持续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综合决策中需纳入环境保护因素,分析了环境保护参与城市发展决策的部门,并给出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8.
程嘉梵  陈明星 《自然资源学报》2022,37(11):3019-3032
随着中国城镇化步入中后期发展阶段,以及空间规划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城市更新是存量时代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议题。但目前还存在着城市更新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定位不清晰等问题,如何更好地推动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衔接和融入城市更新,作为解决城市病、进行城市空间治理的有效手段亟待探索。简要梳理城市更新研究进展,以英国伦敦的大型城市更新规划—机遇区规划作为典型案例,分析机遇区规划的概念内涵、演变过程及不同类型,重点解析以金融和创新产业为重点的商业发展型、以维护和延续历史风貌为重点的文化旅游型、以棕地修复和发展绿色产业为重点的工业发展型等三种具有代表性典型机遇区规划项目。在此基础上,提出英国伦敦机遇区更新规划对中国国土空间规划的启示:在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明确城市更新的定位及编制要求与标准;以城市更新为抓手,促进城市存量空间人居环境质量与社会公平和谐;对不同类型城市以及城市不同类型地块,均需因地制宜地构建差异化的城市更新策略;借鉴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尊重城市区域的自然资源本底和地理属性特征;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挖掘打造地方性、有特色的城市精神。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哈尔滨市松北区城市自然湿地为研究对象.研究由于哈尔滨市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的数量和经济的发展速度不断提升,城市自然湿地的生态环境及其生态功能遭到的严重的破坏。文章对湿地生态环境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定量化地分析人类对城市自然湿地的影响程度,探讨城市自然湿地可持续保护利用的理论和技术方法,以达到城市自然湿地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根据环境承载力的现状及其分布,为昆明市的城市可持续发展合理利用环境承载力,制订差别化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政策,提出了昆明市环境承载力空间管治分区及管治策略,为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