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金勇 《煤炭技术》2003,22(1):25-27
针对朱仙庄矿 84 15工作面切眼特殊的地质条件 ,介绍了高强锚杆 (索 )支护技术成功应用于特厚极软煤层的经验 ,并对巷道支护成本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某矿5#煤层围岩层岩性较软,可塑性较强,遇水有膨胀现象,该煤层已掘进的巷道均见有底鼓现象,极易造成巷道变形。结合该矿巷道变形破坏的实际情况以及巷道矿压监测数据,分析了巷道变形破坏特征,认为棚式金属支架支护作为一种被动支护形式,难以发挥围岩的支撑作用,且支护成本较大,软岩巷道的支护原则应为避开回采工作造成的应力集中带或构造应力集中带,充分利用围岩的自稳性,提高巷道帮部的支护强度。在此基础上,结合FLAC数值模拟分析方法,设计了以锚网索支护为核心的支护方案,巷道优先采用全长锚固锚杆,支护范围宜相应增大,选取长度大的锚杆、锚索对巷道围岩进行联合支护。研究表明:该煤层软岩巷道锚杆、锚索联合支护的最优参数为巷道顶板采用高强度小孔径全锚索支护形式,锚索直径为17.8 mm,锚索预紧力不宜小于135 k N;巷道帮部采用自旋式全长锚固支护形式,以改善锚杆的整体受力状况,锚杆长度应相应增加,锚杆直径为22 mm,长度为3 500 mm,锚杆(索)间排距为800 mm;巷道顶帮均采用高强钢带或槽钢和金属网护表,确保巷道浅层围岩稳定。  相似文献   

3.
《煤矿安全》2016,(2):151-154
结合某矿近距离煤层下部煤层回采巷道支护的工程实例,采用FLAC3D软件模拟分析了下部煤层合理的巷道位置,针对近距离煤层下部煤层回采巷道顶板岩层受上下煤层的采动影响后完整性差的特点,设计采用高强高预应力锚杆、金属网及W钢带或钢带托盘、短笼型锚索、槽钢梁的锚网索梁联合支护方案进行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该支护方案可有效地控制垂直裂隙的发展,使顶板岩层形成最佳组合梁状态,取得了良好的巷道稳定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4.
大倾角软顶软煤回采巷道支护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解决大倾角软顶软煤回采巷道的变形与失稳问题,以李子垭矿南二井3102工作面回采巷道支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松软破碎顶板软煤层易冒落加剧了巷道支护难度,原钻爆法破岩和支护施工工艺不合理,由此依据煤层地质条件和巷道变形破坏特点,确定"锚杆锚索+大托盘+金属网+W型钢带+喷浆"联合支护和"管棚+注浆"超前支护方案,并采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对支护方案有效性进行计算,分析显示巷道位移为22~140mm、垂向应力125~198MPa,巷道围岩应力集中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5.
袁胜军  李二鹏  郑阳  龚爽  王金光  李世俊 《中国矿业》2015,24(2):106-109,113
针对某矿辅助运输大巷变形严重、返修量大的支护难题,对巷道顶板复合结构变形机制进行了力学分析,揭示出巷道顶部锚固层厚度、顶板软弱夹层与锚固区相对位置及锚杆(索)预应力是影响此类巷道稳定的重要因素;运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不同支护参数的控制效果进行了研究,结合现场生产地质条件综合确定了"高强高预应力锚杆(索)+金属网+W型钢带+喷射混凝土"联合支护方案。现场实践表明,巷道顶底板移近量以及两帮移近量明显减少,围岩变形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6.
“三软”煤层回采巷道支护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煤软、顶板软且受上覆煤层采动破坏和影响的煤层中,选择合理的支护方式和参数,对保证工作面安全生产、减少巷道维护成本十分重要,本文对临涣煤矿9“‘三软”煤层三种支护方式,即工字钢梯形棚、锚杆钢带支护、梯形棚一锚杆钢带联合支护方式,不同护巷条件下的支护效果进行FLAC数值模拟分析,提出了适合该矿9#煤层工作面回采巷道条件的巷道支护方式,现场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煤矿安全》2013,(10):93-96
平定裕泰矿15#煤层直接顶泥岩具有软碎厚特征,利用传统的支护方法已经不能很好的控制巷道的变形。通过分析15101回风巷产生大变形的机理,针对软碎厚泥岩顶板巷道大变形、易破碎特征,提出了锚索+波纹钢带+金属网全锚联合支护方案。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传统的支护方法和联合支护方法的支护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采用联合支护措施较传统锚杆支护可起到更佳的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朱仙庄煤矿 841 5轻放工作面回采巷道特殊的地质条件 ,介绍了高强锚杆支护系统成功应用于特厚松软煤层条件的经验 ,并对该类巷道的变形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根据复合顶板极软煤层巷道的特点,运用注浆及锚杆支护控制巷道围岩稳定、加强顶板支护强度、充分利用围岩自身承载能力的支护原理,分析锚杆支护与注浆加固组成的联合支护技术。  相似文献   

10.
针对朱仙庄煤矿8415轻放工作面回采巷道特殊的地质条件,介绍了高强锚杆支护系统成功应用于特厚松软煤层条件的经验,并对该类巷道的变形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设计东翼采区10#煤回采巷道的支护方案为锚杆、锚索加金属网形式。针对设计的巷道支护方案,该巷道内共设置4个观测断面,监测锚索锚固力、锚杆锚固力、表面位移量和顶板离层。经过矿压观测数据的分析,说明该支护方案所选择的支护形式和支护参数都是合理的,巷道围岩得到了有效控制,满足工作面正常回采工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钱万学  侯挺  江宗瑜 《煤》2023,(2):42-45
为分析软岩巷道中锚杆和金属网协同承载作用规律,以韩城矿业象山矿井南一采区5号煤轨道下山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实测方法监测5号煤轨道下山锚杆和金属网承载状况。井下矿压监测结果表明,新型高强稳定型支护方案有效发挥了锚杆和金属网的协同承载作用,巷道围岩强度得到有效提高,为同类软岩巷道变形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王晨阳 《煤炭工程》2013,45(4):32-34
以李子垭南二井3102工作面回采巷道支护为研究对象,通过物理相似模拟实验,找到了松软顶板以及坡顶煤部位支护失效导致巷道变形破坏的主要原因,并从提高支护强度和整体支护结构体稳定性角度出发,提出"锚杆锚索+金属网+W型钢带+喷浆"联合支护方案,对围岩极松软破碎段巷道采用大托板加强支护。矿压观测结果表明:采用联合支护方案后,顶底板移近量最大104mm,坡顶煤部位移近量最大96mm,两帮移近量最大72mm,巷道顶角移近量最大81mm,有效地解决了大倾角煤层软岩煤巷的支护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煤软、顶板软且受上覆煤层采动破坏和影响的煤层中,选择合理的支护方式和参数,对保证工作面安全生产、减少巷道维护成本十分重要,本文对临涣煤矿9#"三软"煤层三种支护方式,即工字钢梯形棚、锚杆钢带支护、梯形棚-锚杆钢带联合支护方式,不同护巷条件下的支护效果进行FLAC数值模拟分析,提出了适合该矿9#煤层工作面回采巷道条件的巷道支护方式,现场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松软复合顶板巷道锚杆支护技术参数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薄玉山 《中国煤炭》2007,33(5):42-44
针对古交矿区2#煤层松软复合顶板的特殊地质条件,研究并确定了在屯兰矿2#煤层这种松软复合型顶板下进行锚杆支护的锚杆长度、锚杆间排距、单根锚杆承载力及顶板锚杆锚固力、锚固剂参数、钢托架网参数、锚索支护参数和锚杆锚索布置等各种技术参数,认为所选择的技术参数提高了巷道支护安全,有效控制了松软复合顶板巷道的变形,是解决复合型顶板巷道支护难题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解决"三软突出危险"煤层复合顶板巷道支护难题,解决由于煤层倾角大(30°~32°)造成的巷道上帮高4·2m的煤帮稳定支护问题,并通过现场的工业性试验,进行巷道矿压显现规律的观测研究,同时研究了高强度锚杆支护的科学施工与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针对煤层顶板巷道地质特点和锚杆锚固范围,将煤层顶板巷道分为复合型、薄顶、中厚顶和厚顶四类。提出"煤体-锚固"复合承载体概念并分析其受力,推导了支护及煤体参数与上覆均载的关系公式。设计了张集矿胶带顺槽煤层顶板的支护。  相似文献   

18.
开滦东欢坨矿业分公司8煤层顶板属于复合顶板,遇水膨胀、底鼓,影响回采速度。巷道顶板采用锚杆、锚索、锚索梁、金属网、U型钢带联合支护,两帮采用锚杆、金属网、钢筋梯子梁联合支护,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陈贵  杨浩 《煤矿开采》2003,8(4):55-58,61
通过现场观测,分析了朱仙庄矿高地应力特厚极软煤层轻放开采工作面支架支护阻力变化、巷道变形及顶煤顶板运移规律。认为该条件下所选轻放支架工作阻力合理,支承压力峰值点、顶煤顶板始动点与一般综放工作面相比,均前移,巷道变形严重。  相似文献   

20.
针对桃园煤矿72煤倾角大、煤层松散、顶板破碎难以支护的问题,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进行设计,采取等强预拉力锚杆、钢带、金属网联合支护方式对巷道进行支护的技术措施,达到了预想的支护效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