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与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育成的晚粳型糯稻不育系甬糯2号A,于2004年通过浙江省科技厅技术鉴定,为滇·型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感光性强,抽穗期稳定,为早熟晚糯;花粉败育属染败型,败育株率100%,败育度99.99%,不育株率100%,不育度99.98%;开颖角度大,花期集中,可恢性及配合力好;根系发达,株型紧凑,抗倒性强.介绍了高产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08S024为不育源,以自交系08S058为待转育品系,采用饱和回交法连续回交6代获得胞质不育系13A61。该不育系植株长势和雌蕊正常,雄蕊败育,育性稳定,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为100%。对不育系13A61及其保持系08S058的花药结构进行观察。结果显示:不育系13A61的败育始于四分体时期,主要败育特点为绒毡层细胞异常膨大或原位爆发性降解。四分体能够释放单核小孢子,但无法进一步发育而最终败育。不育系的选育将为不育资源的利用提供技术支持,该不育系的育成及其细胞学的研究结果也为进一步揭示其败育机制提供材料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村科技》2005,(4):13-13
中国农科院水稻所主持完成的研究项目“杂交稻野败型三系不育系‘中1A’”和“早花时矮秆晚粳不育系‘春江12A’选育及利用”通过了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不育系“中1A”株型紧凑,剑叶挺直,育性稳定,不育株率100%,花粉败育率100%,其中典败率达98.11%,套袋自交结实率为0.  相似文献   

4.
以携Pigm基因的粳稻材料MP3为抗稻瘟病基因供体,通过回交转育,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快速改良晚粳稻不育系浙04A的稻瘟病抗性,育成了BT型抗稻瘟病晚粳稻不育系浙07A及其保持系浙07B,2012年9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浙育鉴2012006)。该不育系不育株率100%,花粉败育率9999%,不育花粉以染败为主,其中染败率8373%。经人工接种鉴定,为高抗稻瘟病。所配组合与原不育系浙04A相比较,分蘖数多、穗型大、粒重高,表现产量优势明显、稻瘟病抗性增强等特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北方最新转育的BT型不育系松粘5022A和T176A,在开花期通过人工气候室不同温度处理,研究了温度对北方杂交粳稻BT型不育系花粉败育特点和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7℃低温处理条件下,2个不育系的花粉败育类型与对照(26℃)基本相同,但是在35℃高温处理条件下,2个不育系都表现出染败率大幅度降低,圆败和典败率增加。2个不育系经17℃低温处理后套袋自交结实率与对照非常接近;2个不育系在35℃高温处理时,自交结实率显著降低,花粉败育更彻底。柱头活力不受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水稻三系不育系玉丰A的特征特性与高产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丰A是玉林市农业科学院育成的感温型水稻三系不育系,其花粉败育彻底,不育株率和花粉不育度均达到100%,育性稳定,柱头外露率高,可恢复性好,配合力强。文章详细介绍了玉丰A的特征特性及高产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7.
浙农3A是籼型优质三系不育系,该不育系具有柱头外露率高,异交结实率好,不育株率100%,自交结实率低,花粉败育彻底,不育花粉以典败为主;米质优,对稻瘟病、白叶枯病抗性中等,配合力较好等特性。该不育系于2010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不育系审定。本文对浙农3A配组特性以及繁种和制种技术开展了多年探索,总结出了一套适合于浙农3A高效杂交稻种子生产技术体系,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改良晚粳稻不育系浙04A(B)的稻瘟病抗性,以携稻瘟病广谱抗性基因Pigm的MP3为抗瘟基因供体,通过连续多代回交核置换并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方法,育成了抗稻瘟病、早花时的BT型晚粳稻不育系浙08A(B),2015年9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浙育审2015007)。浙08A育性稳定,群体不育株率100%,花粉败育率99.993%,不育花粉以染败为主,染败率88.427%。经人工接种和病圃自然诱发鉴定,浙08A稻瘟病抗性较浙04A有明显改善。浙08A具有花时较早且开花集中,与籼粳型恢复系花时相遇良好、制种异交率高等优点。利用浙08A配制的杂交组合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及良好的稻瘟病抗性。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茶野型粳稻雄性不育系鄂粳A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恢保关系。鄂粳A不育性稳定,不育株率100%,不育度99.8%,花粉败育以典败为主,占98%以上,柱头外露率48.2%,异交结实率30%~50%,在武汉5月上旬至6月中旬播种,播始历期为78~90 d,属感温性粳稻类型,配合力较好,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10.
在4个陆地棉核雄性不育系花期的一个时段.对其育性稳定性与败育程度进行连续性调查.结果表明,核不育系A1、A2和A3育性稳定性以及败育程度表现比较一致,A4的育性稳定性较差,且败育不彻底.对不育花量相对变化进行分析,发现4个核不育系不育花量连续或稳定上升时,完全不育花率常常表现为连续的下降;不育花量连续降低时,败育程度保持或上升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适宜浙江地区种植的粽子专用优质糯稻品种材料,以环太湖地区收集的27份糯稻种质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其田间产量、米质和加工成粽子的食味品质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粽子的受喜爱程度与粽子的气味、软硬适宜度、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绍糯9714的综合得分最高;根据5个主成分得分进行聚类,可将27份糯稻种质资源划分为5类,其中适合做粽子的糯米主要集中在第1类(浙糯优1号、浙糯106、绍糯9714、嘉禾糯1号,具有较好的品相、感官和加工品质,综合评分高)、第2类(皖垦糯1116、太湖糯、澄糯218、镇糯19、苏御糯、糯示02、糯示03、糯示05、香糯833,该类群具有较好的风味品质,但产量和品质较差,综合评分中等)和第3类(皖垦糯1号、糯示01、糯示04、糯示06、糯示07、糯示08、皖垦糯3号、武育糯4819,该类群具有较好的感官品质,综合评分中等),结合直链淀粉含量低于2%、粽子紧实度大于0.9的生产要求,最终筛选出适合浙江省种植的粽子专用糯稻品种材料有绍糯9714、浙糯106、糯示01、皖垦糯3号、浙糯优1号、嘉禾糯1号。  相似文献   

12.
利用单交、回交及三交三种组合方式研究普通小麦产量及品质性状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单株产量和籽粒蛋白质含量、干、湿面筋含量和S.D.S沉淀值在回交群体中的遗传变异与轮回亲本有关,在三交群体中的遗传变异与第三亲本有关。用高值系本回交和用品质比较好的亲本作第三亲本进行三交,后代可能分离出更多的品质好的个体,这对选择比较有利。  相似文献   

13.
优良玉米自交系的选育与应用以及杂优模式的利用是选育新品种的关键,以黑龙江省核心玉米自交系作母本,选用含有国外血缘、综合性状优异的自交系作父本,杂交育成了集高产、优质、综合性状优异、出籽率高、活秆成熟等于一体的玉米新品种——龙育4号。  相似文献   

14.
潍花7号是潍坊市农科院以“优质专用”为育种目标,以“79266”做母本,“花28”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植株综合性状好,抗逆性强,内、外观品质俱佳,O/L比值高达1.92,在山东省区试和生产试验中均比鲁花12号增产8%以上,高产示范单产达7200kg/hm2以上,2001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单交F2代、回交和三交F1代群体植株品质性状与亲本的相关性及杂种后代的分离与分布,结果表明:(1)在F2代,籽粒蛋白质、干、湿面筋含量和S.D.S沉淀值与高亲值、低亲值和中亲值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在回交F1代,上述籽粒品质性状与轮回亲本也呈正相关。在三交F1代.上述各品质性状与第三亲本的正相关系数比较大,说明欲在后代中出现较多的品质性状比较好的个体,亲本的品质应比较好,在三交组合中,尤其应注意第三亲本的选择;(2)在回交F1代群体,各品质性状的分布偏向于回交系本,在三交群体中则偏向于第三亲本。  相似文献   

16.
超甜玉米新品种蜜玉1号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谢庆春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9):9187-9187
[目的]探索超甜玉米蜜玉1号的选育与应用前景。[方法]蜜玉1号是以Mo17(sh2/sh2)为母本,金银束二环系(sh2/sh2)为父本连续6代的回交结合自交选育而成。通过品比、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研究了蜜玉1号的植株性状、籽粒性状和品质以及该品种的栽培技术和制种要点。[结果]蜜玉1号产量高,2004、2005年参加江苏省甜玉米区试,平均产量10 574和10 323 kg/hm2,分别比对照蜜玉8号增产6.44%和1.80%,2年平均产量10 449 kg/hm2,比对照增产4.12%。该品种早熟,抗大、小叶斑病和纹枯病,水溶性糖含量为16.92%,还原糖含量为6.98%,品质优,口感好,品质综合评价2级,最适采收期在授粉后的20~22 d,适宜江苏省各地种植。[结论]蜜玉1号高产优质,抗性好,含糖量高,适播期长,适宜种植区域广,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7.
糯玉米杂交种渝糯9号是重庆市农科院以3469为母本,以S181为父本选育而成的。该品种具有品质优、产量高、中早熟、适应性广等特点,于2004年通过重庆市审定。  相似文献   

18.
玉米杂交种武科1号是武威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自选玉米自交系457-1为母本、外引系郑22的优选系郑22优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3-2004年参加甘肃省玉米新品种中晚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10 919.4、11 464.5 kg/hm2,分别较对照品种中单2号增产5.2%、12.0%.该品种高产、稳产、优质、多抗、活秆成熟、茎叶繁茂,是粮饲兼用型玉米新杂交种.  相似文献   

19.
为了选育配合力高、恢复力强、品质优良和综合性状好的恢复系,采用复式杂交选育,以上海引进配合力好的双低常规材料作母本,与通过复式杂交选育的隐性核不育黄籽高油分双低恢复系8264R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研究。结果表明:选育出的隐性核不育双低恢复系配合力更好,品质与8264R相当。其平均芥酸含量为0.41%,平均硫甙含量为23.68μmol/g饼,平均含油量为41.3%。  相似文献   

20.
绿丰为HP14-3-1自交系作母本,SP118-6-6自交系作父本配制的辣椒一代杂种。该品种早熟、抗病、丰产,品质优、商品性好,其果实呈牛角形,色深绿,味微辣,平均单果重40g左右,一般产量45~52.5t/hm2。1994~1996年在安徽省青椒区域品比中,综合性状表现优秀,1997牟8月通过品种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