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处理糖尿病肾病大鼠后,凋亡相关因子的表达趋势。方法 ZDF模型鼠(fa/fa)随机分为糖尿病组和西格列汀处理组,以ZDF对照鼠(fa/~+)为对照组。葡萄糖氧化酶试剂盒测定血清非空腹血糖水平, ELISA小鼠尿微量白蛋白检测试剂盒检测尿蛋白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液生化指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肾组织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NFR1)、 Fas、胱天蛋白酶3(caspase-3)的mRNA水平, Western blot法检测DPP-4、高血糖素样肽1(GLP-1)、 TNFR1、 caspase-3和caspase-8蛋白水平。结果糖尿病组大鼠血糖、尿微量白蛋白、血尿素氮、血清肌酐水平增加,西格列汀处理后,相关指标水平显著降低;糖尿病组大鼠TNFR1、 caspase-3 mRNA水平增加,西格列汀处理组后降低;糖尿病组大鼠DPP-4、 TNFR1、 caspase-3、 caspase-8蛋白水平增加、 GLP-1蛋白水平降低,西格列汀处理后相应蛋白含量出现相反变化。结论西格列汀抑制糖尿病肾病大鼠的炎症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对链脲佐霉素(STZ)所致大鼠阿尔茨海默病(AD)样痴呆行为和海马区Aβ斑块沉积的改善效应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STZ模型组和西格列汀治疗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均经侧脑室注射3μl的STZ溶液(3 mg/kg),对照组则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侧脑室注射结束后开始灌胃给药,治疗组给予西格列汀(20 mg/kg,用1 ml生理盐水稀释);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给药3周后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实验期间持续给予药物治疗。水迷宫实验结束后处死动物,分别用刚果红染色检测大鼠海马脑区Aβ斑块的分布以及ELISA检测海马组织中胰岛素(INS)、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葡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含量。结果:与STZ模型组相比,西格列汀治疗组大鼠在Morris水迷宫实验中的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 0. 05),平均穿台次数以及目标象限游泳距离/游泳总距离比值显著增加(P 0. 05);在组织切片染色和ELISA实验中,治疗组大鼠海马Aβ斑块密度降低(P 0. 05),INS、GLP-1和GIP水平明显升高。结论: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可有效拮抗STZ所致大鼠空间学习记忆的损伤和Aβ斑块沉积,这可能与西格列汀上调海马组织中INS、GLP-1和GI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信号通路参与高糖诱导大鼠嗜铬细胞瘤细胞系(PC12)细胞衰老的机制。方法:培养PC12细胞用作神经细胞模型,采用β-半乳糖苷酶染色评价PC12细胞衰老情况;免疫印迹检测SIRT1、GLP-1R表达。结果:葡萄糖能剂量依赖性诱导PC12细胞衰老,并抑制SIRT1和GLP-1的表达,且均在葡萄糖(30 mmol/L,48 h)时效果最明显。SIRT1激动剂白藜芦醇(10μmol/L)能抑制高糖促进PC12细胞衰老的作用,而SIRT1的特异性抑制剂splitomicin(10μmol/L)能阻断白藜芦醇的作用。GLP-1R的激动剂GLP-1(10 nmol/L)能逆转高糖对SIRT1表达的抑制作用并缓解PC12细胞的衰老,而GLP-1R特异性拮抗剂exendin(9-39)则阻断了GLP-1的作用。结论:GLP-1R/SIRT1信号通路参与了高糖诱导的神经细胞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去乙酰化酶1(SIRT1)在人参皂苷Rg1体内正向调控造血干/祖细胞(HSC/HPC)衰老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磁性分选法分离纯化雄性供体小鼠Sca-1~+HSC/HPC连续移植3代构建HSC/HPC衰老体内模型。~(60)Coγ射线致死剂量辐射雌性受体鼠后分4组,照射对照组、衰老模型组、Rg1治疗衰老组和Rg1预防衰老组。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造血祖细胞混合集落(CFU-Mix)培养和细胞周期分析检测Rg1体内调控Sca-1~+HSC/HPC衰老的作用。荧光定量PCR及免疫印迹检测衰老调控分子SIRT1、核因子-κB(NF-κB)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连续移植后受体鼠Sca-1~+HSC/HPC出现细胞衰老特征,随移植代数的增加,Sca-1~+HSC/HPC G_0/G_1期细胞比例及SA-β-Gal染色阳性率增高,CFU-Mix数量下降。与同代衰老模型组相比,Rg1治疗衰老组及Rg1预防衰老组受体鼠Sca-1~+HSC/HPC G_0/G_1期细胞比例、SA-β-Gal染色阳性率下降,CFU-Mix数量升高;SIRT6 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下调;Rg1预防衰老组各指标变化均较Rg1治疗衰老组明显。结论:Rg1可能通过调控SIRT1/NF-κB信号轴发挥其在连续移植过程中抗Sca-1~+HSC/HPC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b1延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复制性衰老的作用,并探讨SIRT1/e NOS/NO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原代HUVECs复制性衰老模型,根据细胞形态的变化、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阳性率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表达水平评估HUVECs衰老情况;采用real-time PCR方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沉默SIRT1前后衰老细胞中e NOS和PAI-1的mRNA和蛋白表达,并检测细胞上清NO的含量。结果:累积细胞群体倍增水平(CPDL)为16的HUVECs可作为复制性衰老模型; 80μmol/L人参皂苷Rb1处理后衰老细胞内SIRT1和eNOS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增加,NO含量增加(P 0. 05),而PAI-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 0. 05);沉默SIRT1后,衰老细胞内e NOS的mRNA及蛋白表达减少,PAI-1的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NO含量减少(P 0. 05);与SIRT1沉默组比较,在沉默SIRT1基础上加用人参皂苷Rb1后,e NOS和PAI-1表达水平及NO的含量未见明显变化。结论:人参皂苷Rb1可通过调控SIRT1/e NOS/NO通路延缓HUVECs复制性衰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丝胶对Ⅱ型糖尿病大鼠海马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轴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丝胶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2%链脲佐菌素3d连续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后,丝胶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分别给予丝胶和二甲双胍灌胃治疗35 d.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GH和IGF-1水平,免疫印迹和RT-PCR法分别检测大鼠海马GH、生长激素受体(GHR)和IGF-1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比较,糖尿病模型大鼠血清GH水平、海马GH的表达明显升高,血清IGF-1水平、海马GHR和IGF-1的表达明显降低;与糖尿病模型组大鼠比较,丝胶治疗组大鼠血清GH水平、海马GH的表达明显降低,血清IGF-1水平、海马GHR和IGF-1的表达明显升高.结论:丝胶可通过调节糖尿病海马GH/IGF-1轴的异常变化减轻海马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糖肾方对糖尿病(DM)肝损伤的作用及其对肝组织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DM模型组及糖肾方低、中、高剂量组,另设正常对照组。糖肾方给药12周后检测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含量;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胰岛素(FINS)的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ELISA技术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IL-1)含量;羟胺法和TBA法分别测定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Western blot技术测定SIRT1和PGC-1α蛋白的表达;HE染色和Masson染色法检测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M模型组血清FBG、TG、ALT、AST、FINS、HOMA-IR、TNF-α和IL-1均明显升高(P0.01);肝组织MDA含量升高,SOD活性及SIRT1和PGC-1α蛋白表达降低(P0.01);病理结果显示肝细胞呈明显脂肪变,局灶性坏死伴炎细胞浸润,门管区和小叶间可见胶原纤维增生。与DM模型组比较,糖肾方各治疗组FBG、TG、FINS、HOMA-IR、ALT和AST均明显降低(P0.05);肝脏组织损伤、炎症和纤维化程度明显改善;肝组织MDA水平降低,SOD活性及SIRT1和PGC-1α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糖肾方可能通过促进SIRT1和PGC-1α蛋白表达来改善胰岛素抵抗和氧化应激,从而减轻糖尿病肝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SIRT6在人参皂苷Rg1延缓造血干/祖细胞(HSC/HPC)衰老中的作用。方法三丁基过氧化氢(t-BHP)诱导Sca-1+HSC/HPC衰老,构建HSC/HPC衰老体外模型,Sca-1+HSC/HPC连续移植3代,构建HSC/HPC衰老体内模型。给予体内外衰老模型Rg1预防和治疗衰老。造血祖细胞混合集落(CFU-Mix)培养,细胞周期分析和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分析Rg1体内外调控Sca-1+HSC/HPC衰老的作用。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衰老调控因子SIRT6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与体内外衰老模型组相比,Rg1治疗及预防衰老处理后Sca-1+HSC/HPC G0/G1期细胞比例、SA-β-Gal染色阳性率下降(P0.05),CFU-Mix数量升高(P0.05);SIRT6 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P0.05);Rg1预防衰老组各指标变化均较Rg1治疗衰老组明显。结论Rg1在体内外均可通过调控SIRT6发挥其延缓Sca-1+HSC/HPC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艾塞那肽(exendin-4)对肥胖小鼠脂肪组织的作用及机制。方法:8周龄C57BL/6J小鼠高脂喂养12周后随机分为艾塞那肽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另设正常饮食组。取附睾旁脂肪检测sirtuin 1(SIRT1)、脂肪甘油三酯脂酶(ATG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脂联素mRNA的表达。Exendin-4或联合SIRT1激动剂/抑制剂处理3T3-L1脂肪细胞24 h;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诱导成脂肪细胞后exendin-4干预24 h;检测SIRT1、ATGL和激素敏感性脂酶(HSL)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艾塞那肽组小鼠附睾旁脂肪量、空腹血糖及血甘油三酯水平降低(均P0.05),体重减轻,血TNF-α水平降低。艾塞那肽干预后,肥胖小鼠脂肪组织SIRT1、ATGL和脂联素mRNA表达明显上调,TNF-α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5)。Exendin-4剂量依赖性促进3T3-L1脂肪细胞SIRT1、ATGL和HSL脂解相关蛋白的表达。联合SIRT1激动剂后,脂滴数量减少,上述脂解相关蛋白的表达上调。联合SIRT1抑制剂后上述作用减弱。敲除SIRT1后MEF脂肪细胞内脂滴增大,数量增多,exendin-4促进脂解的作用消失。结论:艾塞那肽通过激活SIRT1促进肥胖小鼠脂肪组织脂解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二甲双胍(MET)减轻脑卒中大鼠神经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n=15)、模型(model)组(n=30)、MET(100 mg·kg?1·d?1)组(n=30)、MET(100 mg·kg?1·d?1)+agomir-NC(40 nmol/d)组(n=30)和MET(100 mg·kg?1·d?1)+agomir(40 nmol/d miR-29c agomir)组(n=30)。采用改良Pulsinelli四血管阻断法制备全脑缺血脑卒中模型,sham组大鼠只分离血管,不夹闭总动脉。造模前1周,给予MET组、MET+agomir-NC组和MET+agomir组大鼠腹腔注射相应药物,而sham组和model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以上各组均每天1次,每次0.2 mL,连续7 d。分别于术后24、48和72 h检测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形态学变化并计数存活神经元,RT-qPCR检测海马组织miR-29c、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SIRT1和PGC-1α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在相同时点,与model组比较,MET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降低,神经元存活率显著增加(P<0.05);与MET+agomir-NC组比较,MET+agomir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升高,神经元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随着时间的延长,除sham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升高趋势,神经元存活率呈降低趋势。术后72 h,与sham组比较,model组大鼠海马miR-29c表达水平显著升高,SIRT1和PGC-1α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model组比较,MET组大鼠海马miR-29c表达水平显著降低,SIRT1和PGC-1α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MET+agomir-NC组比较,MET+agomir组大鼠海马miR-29c表达水平显著升高,SIRT1和PGC-1α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MET能够缓解脑卒中大鼠神经损伤,这可能与其下调miR-29c、促进SIRT1/PGC-1α通路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西格列汀(sitagliptin,SLT)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焦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抑制糖尿病心肌病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给予(3、10和30 mg/kg)和sirtuin(SIRT)家族抑制剂尼克酰胺(nicotinamide,NAM;500 mg/kg)灌胃4周。检测空腹血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中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细胞SIRT3表达下调,而NLRP3表达上调(P0.05),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发生焦亡的细胞明显增多。灌胃SLT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焦亡的发生,并上调SIRT3的表达,下调NLRP3蛋白表达(P0.05);SIRT3非特异性抑制剂NAM(500 mg/kg)能逆转SLT的心脏保护作用,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单独给予NAM(500 mg/kg)对正常大鼠心肌细胞SIRT3表达无明显作用,但NLRP3表达上调(P0.05),心肌组织发生焦亡的细胞增多。结论:SLT能抑制糖尿病诱导的心肌细胞焦亡,其作用机制可能涉及SIRT3/NLRP3信号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慢性应激诱导脂肪二肽基肽酶-4(DPP-4)表达及对脂肪炎症和糖代谢的影响。 方法 雄性SPF级小鼠20只随机分慢性应激(Stress)组和正常对照(Control)组。Stress组小鼠每天在自制式束缚器中限制活动2 h,实验持续14 d。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巨噬细胞表面标志物(CD11b)在脂肪中的表达,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脂肪组织中DPP-4、细胞因子(Adiponectin、MCP-1、IL-6、TNF-α)及糖代谢(IRS-1、GLUT-4)等指标的mRNA的相对表达量;ELISA法检测DPP-4酶活性及GLP-1浓度。 结果 Stress小鼠腹部白色脂肪组织(WAT)与Control组相比显著的退缩及其重量显著降低(P<0.001)。Stress组WAT出现大量的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反应和炎症性改变;Stress显著降低Adiponectin的表达,并显著增高MCP-1、IL-6、TNF-α的mRNA表达及其血液中的浓度(P<0.001);Stress组WAT组织中DPP-4 mRNA表达及其血液中的活性显著增高,而GLP-1血液中的浓度显著降低(P<0.001);Stress组WAT组织中IRS-1及GLUT-4的mRNA水平显著低于Control组(P<0.001)。 结论 慢性应激诱导脂肪DPP-4异常表达,进而引起脂肪炎症和糖代谢异常等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基因对小鼠椎体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分为两组:软骨SIRT1基因未敲除小鼠组(A组,n=7);软骨SIRT1基因特异性敲除小鼠组(B组,n=7)。利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及SIRT1免疫组化检测SIRT1基因的表达情况;通过对两组小鼠尾椎行Micro-CT扫描量化骨量体积百分比、骨小梁数量和骨小梁的厚度的改变;再采用HE染色、Masson染色评价椎体骨质结构的改变。结果 B组小鼠SIRT1 mRNA表达量为(2.61±1.11),明显低于A组(8.08±1.64)(P<0.01);B组SIRT1蛋白的免疫组化染色积分为(3.10±2.69),明显低于A组(5.07±2.99)(P<0.01)。Micro-CT结果显示,A组小鼠骨量体积百分比为(37.96±8.54)%,显著高于B组的(28.39±6.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小鼠骨小梁数目(5.76±0.63)显著高于B组(5.15±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小鼠的骨小梁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和Masson染色结果显示,A组椎体骨质较B组明显密集。结论 SIRT1基因敲除减少了小鼠椎体骨量体积百分比、骨小梁数量,因此SIRT1基因可能对小鼠椎体骨量调节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观察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SAHA)对糖尿病(DM)大鼠肾组织Twist、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及相关上皮-间充质转化和纤维化指标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SAHA对糖尿病肾病Twist表达变化的可能干预机制。方法:以链脲佐菌素复制DM大鼠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NC)组、DM组和SAHA组,每组12只。造模成功8周后,SAHA组用SAHA(25 mg·kg~(-1)·d~(-1))进行灌胃。治疗8周后处死大鼠,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形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肾组织中Twist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中Twist、HDAC1、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IV型胶原(Col-Ⅳ)蛋白的表达;real-time PCR检测肾组织中Twist的mRNA表达。结果:DM组的血糖、24 h尿蛋白量和肾脏指数均显著高于NC组;而SAHA组肾脏指数与DM组相比有明显降低(P0.05),24 h尿蛋白量虽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而血糖无明显改变。与NC组对比,DM组大鼠肾组织中HDAC1、α-SMA和Col-Ⅳ蛋白表达上调,E-cadherin蛋白表达下调,Twist的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P0.05);SAHA组大鼠肾组织中的Twist、HDAC1、α-SMA和Col-Ⅳ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DM组(P0.05),且Twist的mRNA的表达比DM组低,E-cadherin蛋白表达较DM组有所上升(P0.05)。相关性结果显示,在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Twist与HDAC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SAHA可下调DM大鼠肾组织中Twist的表达,减轻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纤维化病变,其机制可能与抑制HDAC1和Twist形成进而促进Ecadherin转录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姜黄素类似物L6H4对2型糖尿病大鼠膈肌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4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成5组:正常对照(NC)组、高脂(HF)组、高脂治疗(FT)组、糖尿病(DM)组和糖尿病治疗(DT)组。后4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DM组及DT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2型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FT组和DT组用L6H4灌胃治疗8周。生化法检测空腹血糖及血脂水平;放射免疫法检测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ELISA法检测血清脂联素(APN)水平;光镜和电镜观察大鼠膈肌形态改变;酶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膈肌内脂质沉积及琥珀酸脱氢酶(SDH)和还原型辅酶Ⅰ四氮唑还原酶(NADH-TR)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和羟胺法分别检测膈肌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膈肌脂联素受体1(AdipoR1)蛋白的表达。结果:HF组和DM组大鼠的血糖、血脂、FINS和HOMA-IR较NC组均有升高(P0.01),L6H4治疗后均下降(P0.01);HF组与DM组大鼠血清APN水平较NC组下降,L6H4治疗后升高(P0.01)。HF组及DM组大鼠膈肌纤维萎缩,肌纤维内脂肪颗粒堆积,线粒体轻微肿胀;DM组大鼠膈肌纤维化,L6H4治疗后,大鼠膈肌的形态学损害减轻。HF组和DM组大鼠膈肌MDA含量及SDH和NADH-TR活性较NC组升高,L6H4治疗后下降(P0.05);HF组和DM组大鼠膈肌SOD活性和AdipoR1蛋白表达较NC组下降,L6H4治疗后升高(P0.05)。结论:姜黄素类似物L6H4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膈肌具有保护作用;膈肌AdipoR1蛋白表达增强、血清APN浓度增加及抗脂质过氧化可能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的能量限制(CR)下,大鼠脑组织中SIRT1和SIRT2的表达变化。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分成四组:正常对照组、75%CR组(喂养食物为正常对照组的75%),55%CR组(喂养食物为正常对照组的55%)和高脂组,喂养8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大鼠脑组织中SIRT1和SIRT2的表达与定位。RT-PCR及Western-blot检测各实验组中SIRT1、SIRT2的表达。结果在大鼠脑组织中发现SIRT1可于细胞浆和细胞核中表达,且主要于细胞核中表达;SIRT2主要在细胞核中表达。能量限制下,与对照组相比SIRT1表达升高;高脂食物条件下,SIRT1表达相对于对照组增高,但是比CR组减少。75%CR与55%CR相比,后者中的SIRT1的表达增加更多。与对照组相比,55%CR增加SIRT1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75%CR和HFa增加SIRT1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IRT2在CR和HFa下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 CR能增加SIRT1而不增加SIRT2的表达,重度CR比中等程度CR对SIRT1表达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SDF-1)及其特异性受体CXCR4生物轴对体外培养的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EPCs)生物学性能的影响.方法 以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由Dil-ac-LDL和FITC-UEA-1荧光双染鉴定后确认为EPCs.传代培养后,加入不同浓度SDF-1溶液,培养48 h,然后分别...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中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确诊为STEMI的患者共40例,根据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的剂量不同,随机分为20 mg组及40 mg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在不同时点(服药前及服药后第5、10、15、20、30、60、90、120天)对STEMI患者的循环EPCs进行识别及量化分析,检测EPCs表面标志物CXC趋化因子受体(CXCR)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的表达。结果:第5天40 mg组细胞增殖力及CXCR4、VEGF、bFGF的表达高于20 mg组(P0.05);第10~120天20 mg组细胞增殖力及CXCR4、VEGF、bFGF的表达高于40 mg组(P0.05)。SIRT1在第30天前2组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在第30天后出现明显变化,第60天达高峰,随后呈下降趋势,各时点均可见20 mg组大于40 mg组(P0.05)。结论:在STEMI急性期,40 mg阿托伐他汀提升机体修复功能优于20mg。然而,长期低浓度的他汀治疗在改善血管内膜功能和促进血管新生作用方面优于高剂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姜黄素类似物L6H4对2型糖尿病心肌病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NC)组、高脂(HF)组、高脂治疗(FT)组、糖尿病(DM)组和糖尿病治疗(DT)组。采用高脂饮食加链脲佐菌素诱导2型糖尿病模型,用L6H4治疗8周。生化法测血糖及血脂水平,ELISA法测血清脂联素(APN)水平,放射免疫法测大鼠血清胰岛素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Masson染色和电镜观察心肌形态改变,免疫组化测心肌脂联素受体1 (AdipoR1)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心肌内AdipoR1蛋白表达量。结果: HF组及DM组大鼠血糖、血脂、胰岛素、HOMA-IR及TGF-β1蛋白水平较NC组均有升高,L6H4治疗后均下降;HF组及DM组大鼠血清APN水平及心肌AdipoR1较NC组均有下降,L6H4治疗后均升高。DM组和HF组大鼠心肌纤维化,线粒体肿胀,嵴紊乱,部分消失,经L6H4干预后,大鼠心肌的形态学损害明显减轻。结论: L6H4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心肌具有保护作用;血清APN浓度增加,心肌AdipoR1蛋白表达增强,及APN抑制TGF-β1的表达可能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