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用αβ谱仪系统同时测量αβ谱、实现Rn/Th子体补偿、确定超铀α核素气溶胶体积活度及人工放射性气溶胶总β体积活度的技术途径。利用RaA、RaC′a峰的二段时间计数可确定空气中RaA、RaB、RaC的气溶胶体积活度,相应的,也能给出RaB、RaC对总β计数的贡献。根据一般环境条件下的平衡比,用ThC′的。计数修正Th子体对αβ测量的影响。 ̄[239]pu或/和 ̄[241]Am人工核素的α计数,可通过两段时间分别扣除RaA、RaC′拖尾的方法确定;β计数分别扣除Rn/Th子体β贡献即可确定。在本文规定的测量条件下,对室内天然Rn子体水平在15Bq/m ̄3以下,超铀α核素气溶胶体积活度的测量下限可达到0.1Bq/m ̄3;即使在75Bq/m ̄3环境下,人工核素总β的测量下限也可达lBq/m ̄3以下。  相似文献   

2.
α—β放射性气溶胶快速监测仪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了1种能即时并同时测量气溶胶样品中α和β放射笥活度的放射性气溶胶监测仪。仪器在采样后20min内给出结果,采样时间为20min。活度测量,计算和结果打印由单板机控制的数据处理器完成。在所建议的采样条件,仪表工作条件及在常规的Rn、Th子体天然本底条件下,仪器对长寿命核素形成的α与β气溶胶能同时给出测量结果,其探测下限值  相似文献   

3.
α-β放射性气溶胶快速监测仪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1种能即时并同时测量气溶胶样品中α与β放射性活度的放射性气溶胶监测仪。仪器在采样后20min内给出结果。采样时间为20min。活度测量、计算和结果打印由单板机控制的数据处理器完成。在所建议的采样条件、仪表工作条件及在常规的Rn、Th子体天然本底条件下,仪器对长寿命核素形成的α与β气溶胶能同时给出测量结果,其探测下限值较低,适于常规监测使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法,检验环境土壤样品总β测量中探测效率校正因子的适用性。对同一批土壤样品用γ能谱法测量其^238U、^232Th、^226Ra和^40K的放射性核素含量,计算出样品中的总β含量(C(β)算);再用核物理实验方法直接测出样品中的总β含量(C(β)测),探测效率校正因子K=C(β)测/C(β)算。实验结果表明,本实验得出的效率校正因子K值与文献「1」用标准样品得出的完全一致,均为0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一种对可吸入α,β放射性气溶胶个人采样器所采集的微尘样品进行多样品,α、β计数测量,并根据要样测量和采样时间直接计算出空气中的α,β活度浓度的测量装置,仪器一次可同时测量6个α样品和6个β样品,计数显示,浓度计算,结果显示与数据打印等功能由计算机及相应控制程序完成。  相似文献   

6.
总α和总β放射性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各种常见核素α、β放射性在BH-1216低本底α、β测量仪上的计数效率与其射线能量之间的关系,以241Am和40K分别作为总α和总β的标准物质,计算了常见核素的总α和总β放射性计数效率E相对于标准物质计数效率Esd的等效因子ρ(ρ=E/Esd),用于比较已知核素活度浓度样品的总放射性估算值与测量值间的一致性。研究还发现,放射性活度与计数率的比值,即活度-计数率比K,与待测放射源的质量厚度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用活度-计数率比代替计数效率作"效率校正",计算方便、精度较高。基于上述研究建立了适用于食品和环境样品中总α和总β放射性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7.
衰变法是根据人工放射性气溶胶的半衰期远比天然氡、钍子体半衰期长而提出的方法、在取样后24h,空气样品中的氡、钍子体已衰减到原来的1%,取样72h后,样品上的氡、钍子体放射性几乎全部衰变完。因此可直接用低本底α、β测量装置测得的放射性活度推算出人工放射性气溶胶的浓度。文章主要研究了衰变法测量放射性气溶胶中总α放射性活度的本底测量、源效率、仪器效率、判断限(L_C)、探测限(L_D)、滤膜的过滤效率和自吸收因子、不确定度评定等内容。  相似文献   

8.
参加环境放射性样品核素活度锗γ谱比对测量的总结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远大  朱树中 《辐射防护》1994,14(5):358-365
本文介绍了我们参加的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组织的“环境放射性样品的锗γ谱测量比对”工作的总结。用HpGer谱仪,分别用效率曲线法和相对比较法测量了两个比对样品2^#和4^#中所要求测量的7个核素:^238U,^226Ra,^232Th,^40K,^60C和^137Cs的活度。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1992年黄河水系山西段的放射性水平监测结果,运用放射化学分析方法,在枯、丰水期对水体中的U,Th,^226Ra,^40K,^210Pb,^90Sr,^137Cs,^3H含量及总α总β放射性进行了测量,并分析了沉积物及鱼样的放射性水平及分布,同有关标准比较,表明未对山西段黄河水系造成明显污染。  相似文献   

10.
耿霞  卢慧斌 《辐射防护》2017,37(6):459-464
结合气溶胶总α、总β放射性监测工作的需要,就气溶胶样品的放置时间、灰化温度和灰化时间对核素损失的影响以及测量样品的厚度对探测效率的影响进行了优化实验,并用优化后的方法对山西省大同、临汾、太原三个地区2014—2015两年的气溶胶样品进行了监测分析。 结果表明:大同、临汾两个点位的总α、总β放射性活度浓度要低于太原两个点位,4个监测点位的总放射性水平均呈现一、四季度高于二、三季度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不同形态的KCl、U、Th和Ra标准源作甄别阈-计数效率曲线,以校正用KCl作标准源计算计数效率所引起的测量误差。实验结果表明,土壤样品总β测量的标准样品在选择矿粉样或加标准溶液样时,所得计数效率相同;用KCl作标准源刻度环境土壤样品的总β计数效率,其效率校正因子K值为0.77。  相似文献   

12.
在最高能量为47MeV/u的^12C离子和Mylar、天然铜或^93Nb相互作用中,用离线γ能谱法测量了^7Be的放射性活度,观察到的^7Be起源于入射^12C炮弹的碎裂和靶碎裂两种过程。估计^7Be的产额为1.1×10^7Bq/μA·h(单位中的μA是粒子μA),讨论了利用中能重离子反应生产^7Be以及其它放射性核素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曾庆卓  陈联光 《辐射防护》1993,13(5):372-375
本文报道广东省(本调查包括现海南省在内)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调查的方法和结果。基本与陆地γ辐射剂量率调查同位布点,全省共采集土壤样品153个,其中网格点土样144个。测量采用γ能谱法。调查结果表明,广东省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按面积加权均值别为:238U,71.2Bq.kg^-^1;226Ra,50.8Bq.kg^-^1,232Th,57.2Bq.kg^-^1,40K,414.5Bq.kg^  相似文献   

14.
刘建 《核动力工程》1993,14(5):413-418
以秦山核电厂运行前的本底调查中所获得的数据为基础,估算了秦山周围居民因土壤中的放射性物质所致居民剂量,秦山周围土壤中^226Ra,^232Th,^40K和Y137Cs的比活度分别为34.6,46.2,442,2.6Bq/kg。地表γ辐射产生的空气吸收剂量率的主要贡献来自于土壤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总的秦山地区地表γ辐射产生的空气吸收剂量为7.42×10^-8Gy/h,与全国平均值7.15×10^-8  相似文献   

15.
将采集的环境样品按样品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后,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炭化-灰化处理。准确称取灰化后的样品于测量盘中,用铺样器铺平样品,在低本底α,β测量仪上分别测量样品的总α、总β计数,通过计算求出样品中的总α、总β的比放射性活度。  相似文献   

16.
杜进 Koun.  NK 《同位素》1998,11(2):75-79
利用液体闪烁测量装置,采用切连科夫计数法测定^188Re放射性活度。确定了^188Re的从本底到10^6Bq活度范围的放射性活度刻度曲线,用于^188Re放射性活度的准确测量。并且对一些影响测量效率的因素,如样品体积、测量瓶类型、样品溶液的介质等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水溶液中,不加入波长转移剂,^186Re切连科夫计数效率达58%。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吕志文  郝国凡 《辐射防护》1993,13(6):449-452
本文报道吉林省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的调查方法和结果。基本与环境陆地γ辐射剂量率调查同位布点,全省共采集土壤样品478个。测量采用放化分析方法。调查结果表明,吉林省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按面积和点加权均值分别为:^2^3^8U,25.2和26.5Bq.kg^-^1;^2^2^6Ra,35.6和37.1Bq.kg^-^1;^2^2^3Th,47.9和49.5Bq.kg^-^1,40K,699.9  相似文献   

18.
刘鸿诗 《辐射防护通讯》2002,22(3):30-31,40
报道了杭州市1995-2000年大气气溶胶总α与总β计数比值的测定方法和结果。测定结果表明,杭州市大气气溶胶总β与总α计数比值是比较恒定的(1.96-3.15),其频率分布近似于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19.
空气中人工核素的最大容许浓度一般都很低,而天然氧、钍射气子体不仅浓度高且变化大(一年四季不同,昼夜间最大可差一个数量级),对人工核素污染的监测带来一定困难。在所采用的方法中,“氡、钍子体α、β放射性浓度比值法”是比较简便易行的。我们对设备和测量方法稍加改进,测量装置由两套减为一套,鉴别灵敏度也有一定的提高。 一、方法 α/β比值法,是建立在“空气中天然氡、钍子体放射性平衡比基本不变”的原理上,只要每次采样时流量、采样总量固定,采样结束后到开始测量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变,计数  相似文献   

20.
高放废液总β放射性活度测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方法采用塑料闪烁晶体β低本底测量装置直接测定了高放废液样品40 keV以上β射线的总β放射性活度。装置的β效率曲线采用与被测样品相同质量厚度、不同β能量的一系列标准源刻度。样品测量的β放射性对装置的总β效率是根据各个样品的放射性核素组成、各核素β射线能量对应于β效率曲线值以及各核素β放射性活度占样品总β放射性活度的比例加权平均计算求得。在测定样品各核素β放射性活度占总β放射性活度的比例时,方法对具有γ衰变的核素采用直接γ能谱法;对纯β衰变核~(90)Sr-~(90)Y,采用了半衰期近似法;对纯β衰变核~(147)Pm,采用了表观冷却时间近似替代法对高放废液样品测量的不确定度约为±15%。测量结果与化学分离各核素测得的结果在误差范围内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