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油罐车卸槽时易产生气阻,气蚀和吸入能力不足等现象,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指出只要吸入装置设计合理,选用合适的泵或适当的输油工艺参数,就可以避免在油罐车卸油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王美娜 《油气储运》1994,13(2):34-37
铁路轻油罐车的卸油管路系统,在夏天作业时常发生气阻气蚀现象,根据这一事实,调查了我国诸多油库,从大量的生产数据中发现,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际生产状况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进而分析了恶劣工况下促使气阻的气蚀提前形成的各种原因,如烃类汽化特征、溶解气和夹带气泡、气泡窝存、罐内液体温度不均匀、管路漏失等加以考虑,并对过去的计算理论作了补充。为了增加管路系统的剩余压力,确保卸油安全,还提出了向罐车内输入压缩空气,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用立式油罐加水垫浮动底和油面全密封软覆盖代替内浮顶油罐,以罐车潜油气动泵代替轻油卸油泵站和鹤管的设想。这样可以彻底消除轻油罐的蒸发损耗,彻底解决因吸油系统的漏气、气阻、气蚀等故障影响卸油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火车卸槽时的气阻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茂庆 《油气储运》2001,20(12):51-53
由于设计与结构原因,火车卸槽时易产生气阻。分析了气阻产生的原因,给出了减轻气阻以及避免气阻的方法。提出只要选用合适的泵和适当的输油工艺参数就可以避免气阻。  相似文献   

5.
油料储运过程中的气阻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油料的铁路储运过程中,高温季节及火车卸油后期(液位较低时)容易产生气阻,气阻将对装卸作业产生严重的影响,并将增加油品的损耗。分析了气阻产生的原因,指出气阻主要受饱和蒸气压、流速和鹤管安装高度的影响。为避免气阻,最有效的方法是对鹤管的安装高度给予一定的限制。给出了一定温度和流速时无气阻条件下的鹤管允许极限安装高度值,以及无气阻条件下的工艺参数范围,具有实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6.
真空辅助轻油卸车工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离心泵接卸铁路轻油槽车出现管路气阻和泵抽空的原因,介绍了通过采用真空辅助轻油卸车工艺控制集气罐内真空度、调节卸油管路最高点和离心泵入口两处绝对压力、消除管路气阻和泵抽空的过程。对真空辅助轻油卸车工艺与压卸车工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前者安全性高、能耗低、操作方便,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鹤管气阻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朝晖  朱焕勤  于佰俭 《油气储运》2005,24(4):49-51,54,i005
油罐车在高温季节和高原地区接卸汽油时经常产生鹤管气阻现象,导致罐车下部的油料不能下卸.针对这一问题,分析了鹤管气阻产生的机理,提出了鹤管气阻的几种校核方法.根据分析与研究结果,提出了提高当地大气压力、减小液体的气化压力、降低鹤管油料的流速和鹤管阻力损失等消除鹤管气阻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拖拉机、汽车等机动车在作业中,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各种气阻,使发动机自动熄火,飞车,制动失灵,蓄电池胀裂等。引起气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蓄电池气阻蓄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电解液产生化学反应而放出氢气、氧气及水蒸气等,使蓄电池内的压力升高,如不能及时排除就可能形成气阻,会引起蓄电池壳体胀裂。防止的方法是要经常检查蓄电池加液盖上的通  相似文献   

9.
气阻就是气体混入液体后,使液体流动受到阻碍,从而使柴油机发生故障。为了防止气阻的影响,柴油机、农用车、拖拉机盛有油料或液体的箱体和容器的盖子(塞子)上都设有通气孔,以平衡箱体容腔内外气压。如果这些通气装置堵塞,加上机器过热及环境温度的影响,就会出现气阻故障。  相似文献   

10.
拖拉机、农用车等机动车在行驶和作业过程中,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出现侧滑和各种气阻。如果出现气阻就会使发动机自动熄火,造成飞车,制动失灵,蓄电池胀裂,甚至造成车翻人亡的事故。根据笔者从事农机技术推广工作30多年的经验,初步认为若发生侧滑或气阻,可采用如下措施加以预防。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油库使用的铁路卸油方式是卸油泵房、集油管和卸车鹤管等的组合。由于受工艺条件限制,泵房距卸油栈桥较远,且多组鹤管共接一根集油管,将油导入输转油泵。如果系统中某一点漏气或油温过高,就会在高点处形成气阻。这种工艺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气阻"故障的实质,就是气体混入液体以后,对其流动性产生障碍作用,影响其正常流动,从而使机器产生故障。产生"气阻"的原因有多种,常见的有:  相似文献   

13.
<正>1.注意燃油系统气阻。温度越高,燃油(特别是汽油)蒸发越快,越容易在油路中形成气阻,柴油机由于油路不严密而漏气也可能造成气阻。因此,应使油路畅通并消除漏油现象。一旦油路产生气阻,应立即停车降温,并扳动手油泵从排气孔排出燃油滤清器和油路中的空气,使油路充满燃油。2.注意使用中的蓄电池缺水。夏季气温高,蓄电池电解液中的水分蒸发快,液面下降快,甚至出现极板露出液面,造成蓄电池极板硫化而损坏。因  相似文献   

14.
了解国内铁路卸油的实际情况可以发现,在气温较高的时候卸油极易产生气阻现象,阻碍卸油工作的进行。针对这一问题,研究气阻产生机理,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高原地区汽油机车易产生气阻的原因,指出自然环境,油品品质,车辆供油系统结构和人为因素是导致气阻产生的主要因素,提出采用改变汽油滤清器的安装方式,调整汽车特性参数,增强油路和排气系统的隔热与散热能力,优化输油管路设计,换用晶体电动泵,选用高馏分汽油或采用高分子材料涂覆输油管路等方法,对防治高原地区汽油机车的气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正>1.降温防爆胎。夏季气温高,轮胎橡胶易老化,严重时会出现爆胎现象。因此,行车中要随时检查轮胎气压,发现轮胎过热、气压过高时,应将车停在阴凉处降温,禁用冷水冲泼,否则易导致途中爆胎。2.降温防气阻。夏季气温高,发动机因转速高、散热困难,易出现行驶气阻,使发动机有时稍停熄几分钟就难以启动。一旦发生气阻,驾驶员应立即停车降温,排除故障。3.随时观察水温表,防缺水。高温天气行车,要  相似文献   

17.
当空气进入发动机燃烧供给系内部后,就会阻碍燃油的正常流动,形成所谓"气阻",从而影响发动机正常工作,致使油路供油不足甚至中断供油。为此,有必要搞清气阻产生的原因及其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具体工程的气蚀分析入手,利用能量方程导出了本文的底孔初生气穴数的计算公式,对于分离型气穴其初生气穴数K_(?)=1十∑ζ,对于旋涡型气穴K(?)=1.5+∑ζ;指出了设置顶压坡、增设折流器、改善闸门底缘等工程措施对减免气蚀的作用,并介绍了利用掺气减免气蚀措施的试验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9.
在田间采用筒测法和田测法进行积水入渗土壤气阻变化规律及其机理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积水入渗过程中土壤内空气有一定压力,这一压力对入渗水流产生阻力作用,同时会减小入渗速度。文中列出了气阻减小入渗指数和系数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行油库中的轻油接卸系统已不能满足油库储运管理发展对系统工艺的要求,需要对其进行技术改进。 夏季接卸油时,由于气温高或气压低等原因接卸油泵房易出现气阻现象。现采用潜油泵和管道泵替代接卸油泵房,变固定式多栈桥为移动式单鹤位工作台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