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是当前诊断及治疗冠心病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国外报道仍然有2%~7%的患者由于冠状动脉突然闭塞引起急性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及其它并发症,需行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由于急诊CABG对外科技术、组织协调等工作要求极高,国内只有为数不多的医院能够开展。笔者2002年4月为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成功的施行急诊4支CABG,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冠状动脉硬化心脏病(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美国每年约50万人死于该疾病,在我国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患者的数量呈逐年增加趋势。冠状动脉搭桥术是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能明显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率。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是治疗部分冠心病患者的唯一有效的方法,其比例约占常规CABG数量的4.5%,但我国开展常规CABG并达到一定规模的单位甚少,E—CABG报道甚少我院2002—2005年12月,共完成44例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现将手术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8例体外循环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澍 《中国医药导报》2009,6(5):152-153
目的:探讨实施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合理的体外循环管理.方法:对我院2001年3月~2008年4月完成急诊冠状动脉旁路术8例合理使用体外循环管理.结果:体外循环平均时间为(105±25)min,5例患者自动复跳,3例患者经10 WS除颤后复跳.结论:正确合理的抢救措施是提高急诊CABG成功的关键.术前应充分镇痛,并充分应用正性肌力药物及扩血管药物调整心脏前后负荷,急性心肌梗死者放置IABP.急诊CABG患者的麻醉应强调麻醉期间减少心肌氧耗与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控制血压和心率,并避免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4.
[背景]探讨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的手术指征及外科处理要点,提高手术成功率.[病理报告]18例急诊CABG病人中术前急性心肌梗死者为8例,不能控制的不稳定型心绞痛者为7例,冠状动脉造影术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时发生右冠状动脉撕裂、急性心包压塞及心室纤颤者各为1例;术前放置主动脉气囊反搏泵13例.17例在体外循环下行急诊CABG,体外循环时间为(78.5±25.2)min,阻断时间为(65.3±23.6)min,每例搭桥(3.4±1.1)支;1例患者实施小切口行不停跳搭桥术.采用左乳内动脉桥者为14例,右乳内动脉桥者为1例,桡动脉桥者为6例.1例术中死亡,1例术后死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16例随访2~25月未见明显的心绞痛及心肌缺血表现.[讨论]急诊CABG是挽救不能控制的急性心肌缺血的有效方法之一,及时正确的抢救方法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对急诊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施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自2000年1月至2001年12月我们共施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235例,其中拟诊急性心肌梗死73例,不稳定心绞g9162例。结果:73例拟诊急性心肌梗死病例中有46例施行了梗死相关血管的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和支架治疗;16例左主干和/或三支血管病变患者施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5例患者围不适宜行直接四PTCA或CABG接受了冠状动脉内容栓治疗33例田冠状动脉弥漫性狭窄不适宜行四PTCA/CABG而行药物强化治疗;1例冠状动脉造影示冠状动脉正常;1例造影术中死亡;1例冠状动脉梗死相关血管直径狭窄为50%前向血流TIMIⅢ级未行介入治疗。162例拟诊不稳定心绞痛病例中,有108例行PTCA 支架治疗;25例行CABG,12例冠状动脉造影示冠状动脉正常,有17例因弥漫性冠状动脉病变不适宜行四PTCA/CABG治疗而选用药物强化治疗。结论:对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施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是必要的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管理。方法18例患者在ECC下行急诊CABG。其中急症手术14例,紧急手术4例。全组均在全麻ECC下行急诊CABG。用膜式氧合器,非搏动灌注,流量2.2~2.6L/(min.m2)。灌注压力维持在60~80mmHg。根据急诊病例特点及术前检验结果预充白蛋白、5%碳酸氢钠等。采用浅低温ECC技术,6例应用超滤或改良超滤。结果ECC时间(116.5±28.0)min。主动脉阻断时间(68.2±19.6)min。辅助时间(43.6±17.2)min。平均搭桥3.5支。1例主动脉插管处出血死亡。其余病例无神经系统并发症及其他重要器官并发症,康复出院。结论正确合理的抢救措施是提高急诊CABG成功的关键之一;温血心肌保护液加温血桥灌注有利于术中心肌保护;应用浅低温和改良超滤技术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前,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无保护左冠状动脉主干狭窄孰优孰劣?对两种策略的比较研究有限,而对CABG和药物洗脱支架的比较更是未见报道。本研究纳入2002年1月至2005年6月期间接受CABG的无保护左冠状动脉主干狭窄患者154例、接受PCI的患者157例。PCI治疗患者中有94例接受了左冠状动脉主干置入药物洗脱支架。经过中位期为430d的随访发现,CA BG组的死亡率、急性心肌梗死率和靶病变血运重建率分别为12.3%、4.5%和2.6%,PCI组分别为13.4%、8.3%和25.5%(死亡及心肌梗死:P值无显著性;靶病变血运重建:P=0.0001…  相似文献   

8.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全组共收集(2007年6月~2009年6月)43例患者,男性30例,女性13例,年龄65~79岁,平均73岁,均为机型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三支病变,均接受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其中术前出现心源性休克9例,放置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后急诊行CABG术;CABG术中心脏复跳后撤体外循环困难行IABP辅助循环13例,CABG术后出现心脏泵衰竭行IABP辅助21例,均在术后6小时内放置.本组12例合并左主干病变(均狭窄≥70%)急诊行CABG术;7例出现室颤行电击除颤,心肺复苏,CABG术前、术中、术后各2例;本组均采用体外循环下手术,体外循环阻断时间为55~139分钟,平均80.15分钟.其中5例自动复跳,其余38例均需电击(20瓦秒)1~8次,平均3.1次.人工血管桥为2~4支,平均3.33支.二次开胸探查止血5例.  相似文献   

9.
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的治疗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的治疗对策.方法 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64例,男56例,女8例.心绞痛37例(OMI者18例),AMI 23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1例,心衰3例.结果 心绞痛以恶化劳力型最多,AMI相关血管大多为非其他血管.AMI病人6例行急诊直接PTCA,4例溶栓再通,23例全部存活.共完成CABG 43例:AMI组10例,心绞痛组32例,心衰1例,1例冠状动脉左主干95%狭窄择期PTCA,1例冠状动脉左主干90%狭窄并三支病变者手术前猝死,1例术后并发脑梗死死亡.随访8个月~4年,手术者无1例死亡及梗死,2.8年后再发心绞痛4.2%;冠状动脉左主干PTCA者情况良好;药物治疗的20例中,长期随访11例,1例再梗死死亡,2例严重心绞痛发作,另7例不同程度心绞痛存在;无症状型心肌缺血1例随访3年仍无症状出现.结论 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急性血管闭塞宜急诊直接PTCA,除了CABG是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者有效的治疗手段外,择期PTCA也是可供选择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现状,分析其相关性,探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方法: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生存质量对40例CABG术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1) CABG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处中等水平(77.50%);(2)CABG术后患者社会支持总分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