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微创治疗脊柱结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穿刺介入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3月~2010年1月,在全身应用抗结核药物及支具外固定的基础上,通过CT引导对所收治的31例脊柱结核患者,经皮穿刺置管灌注引流和持续局部抗结核药物冲洗病灶。结果:所有病例均未发生手术并发症,经过20~72d的置管持续灌注引流及局部灌注抗结核药物治疗,随访5~28个月,定期X线与CT检查显示,全部患者的病灶均愈合,病变无复发。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化疗技术,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脊柱结核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治疗乳腺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乳腺脓肿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8例,观察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取传统治疗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创伤口的愈合时间,观察两组患者瘢痕长度以及疼痛VAS评分,统计两组患者继续哺乳的比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继续哺乳的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和瘢痕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治疗乳腺脓肿,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和瘢痕长度,减轻痛苦,值得在临床过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孔令艳 《中国医药科学》2015,(3):176-177,195
目的探讨CT定位下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CT定位下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对照组则通过超声定位后行盲探穿刺引流,比较两组确诊率、误诊率及漏诊率,并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确诊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漏诊率及误诊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体温正常时间、脓液引流时间及脓肿消失时间均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 CT定位下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能有效提高诊断效率和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4.
小切口引流+局部灌注化疗治疗小儿脊柱结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切口引流 局部灌注化疗小儿脊柱结核的疗效。方法12例脊柱结核患儿单侧脓肿9例,双侧脓肿3例。2例有神经功能障碍,Frankel分级D级2例。所有患儿术前皆行2~4周全身化疗。手术行局部小切口脓肿位置引流 局部置管灌注化疗。术后继续全身化疗9个月~12个月。结果全组病例手术顺利,局部化疗时间为4~10周,随访时间16个月~4年所有患儿痛疼和脓肿消失,恢复正常的生活。结论小切口引流 局部灌注化疗治疗小儿脊柱结核手术创伤小、时间短、脓肿清除干净,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吴钺  李玉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2):1788-1790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肝穿置管引流术治疗肝脓肿的疗效.方法:对临床、检验和影像确诊的18例肝脓肿患者均行CT引导经皮穿刺肝脓肿置管并给予冲洗,同时给予静脉抗炎治疗.结果:18例患者均1次穿刺引流成功,放置引流管并冲洗,平均引流置管时间为18.4天.治愈率100%,无明显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微创、安全、有效,是治疗肝脓肿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在肝脓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本院采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的肝脓肿患者36例作为观察组,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本院进行肝脓肿部位手术切开置管引流的3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全部治愈,总有效率达100.0%,无任何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时间(7.84±2.10)d。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7.8%,治疗中2例患者切口感染,5例患者腔内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22.2%,平均住院时间(18.99±6.10)d;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与手术切开置管引流相比,操作精准简单、创伤小、安全、副作用少、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超声引导穿刺置管引流与传统手术引流治疗乳腺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乳腺脓肿手术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引流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超声引导穿刺置管引流组和传统手术引流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超声引导穿刺置管引流组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手术引流组;患者满意度高于传统手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乳腺脓肿患者实施超声引导穿刺置管引流,具有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更容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8.
高书明  李民  陈汉文  李书奎 《河北医药》2013,35(8):1178-1179
目的讨论CT引导下持续引流及局部化疗治疗活动期脊柱结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活动期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累及胸椎11例,胸腰段15例,腰椎21例,骶椎3例。术前有明显神经功能损害者12例。Frankel分级B级2例,C级6例,D级4例。所有患者均在CT引导下给予持续引流及局部化疗治疗,分别记录术后1个月、3个月患者ESR、CRP及脊柱矢状面Cobb角,并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18~36个月随访,冲洗引流结束后,拔出引流管,均无窦道、感染现象出现,均一期愈合,1个月、3个月时,ESR、CRP均较术前明显降低,而脊柱矢状面Cobb角无明显改变,患者人均住院费用明显减少,约为传统手术治疗的1/4。结论 CT引导下持续引流及局部化疗治疗脊柱结核操作简便、创伤及痛苦较小、费用低廉、疗效明确等优点,得到较为广泛认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与置管引流介入治疗肝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确诊的肝脓肿患者60例,将患者分为置管引流组和穿刺抽吸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置管引流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相比穿刺抽吸组显著提高(P<0.05)。置管引流组患者住院时间、临床见效时间与穿刺抽吸组患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脓肿缩小时间、脓腔消失时间相比穿刺抽吸组患者明显缩短(P>0.05)。结论置管引流相比穿刺抽吸疗效更为显著,脓肿消失更快,而住院时间与见效时间并无显著差异,因此置管引流是临床治疗中不应缺少的手术步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颠簸疗法联合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单发性腹膜后脓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1998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入院的各种原因导致的腹膜后脓肿而行置管引流的患者13例临床诊治资料,13例患者均采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治疗,观察组7例在此基础上采用颠簸疗法,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患者无引流管阻塞发生,对照组有引流管阻塞5例,占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397,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死亡1例,占14.3%,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死亡4例,占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027,P<0.05);观察组引流时间、穿刺引流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36,3.297,P均<0.05);对照组患者平均治愈时间为(63±17)d,观察组患者平均治愈时间为(37±15)d,两组患者脓肿治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65,P<0.05);8例患者均经过临床、超声及CT随访未发现残存感染灶或复发。结论腹膜后脓肿尽早诊断,积极抗炎和营养支持,"颠簸疗法"可以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肝脓肿传统的治疗方法是经外科手术切开引流。近年来,经皮肝穿刺引流术已成为治疗肝脓肿的首选方法。我院肝胆外科自2006年8月至2008年11月采用CT引导经皮肝穿刺猪尾巴导管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20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对2007年1月~2010年1月本院11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均进行CT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经CT复查,引流管位于脓腔内,经引流管引流出淡黄色脓液,对脓液黏稠的患者进行0.9%NaCl溶液冲洗。结果:11例患者均1次穿刺成功,每例患者均进行1年以上随访,除1例患者脓肿愈合时间超过2个月外,10例肝脓肿完全愈合,愈合时间为15~30d,平均22d.,全组患者均未出现腹腔内出血、胆漏等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治疗细菌性肝脓肿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8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在肝脓肿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分析88例在B超引导下采用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8例中85例临床症状消失,B超探查脓肿闭合;2例中转开腹;死亡1例。结论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费用少、并发症和病死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对2007年1月~2010年1月本院11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均进行CT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经CT复查,引流管位于脓腔内,经引流管引流出淡黄色脓液,对脓液黏稠的患者进行0.9%NaCl溶液冲洗.结果:11例患者均1次穿刺成功,每例患者均进行1年以上随访,除1例患者脓肿愈合时间超过2个月外,10例肝脓肿完全愈合,愈合时间为15~30 d,平均22 d.全组患者均未出现腹腔内出血、胆漏等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治疗细菌性肝脓肿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穿刺抽脓及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0例肝脓肿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抽脓、注药冲洗或置管引流治疗,并行细菌培养、抗感染治疗.结果 10例肝脓肿均成功进行了穿刺抽脓或置管引流治疗,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穿刺并发症,随访1~6个月,所有患者脓腔闭合,均未复发.结论 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肝脓肿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脓肿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冲洗治疗临床护理措施及体会。方法对42例肝脓肿患者进行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并做好围手术期护理,预防并发症。结果 42例患者手术顺利完成,肝脓肿患者治愈率为100%,未发生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抽吸冲洗治疗肝脓肿手术创伤小,方法简单,安全性高,疗效确切,综合细致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B型超声引导下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因化疗需行PICC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予传统置管方法置管,观察组予B型超声引导下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置管。观察并记录2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穿刺点出血情况和置管2周内静脉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一次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术后穿刺点出血率和2周内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型超声引导下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置管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李东风  胡成栋  王瑞  谢延平 《河北医药》2011,33(16):2443-2444
目的观察活动性脊柱结核病灶局部持续性注射抗结核药物的疗效。方法对我科8例成年人脊柱结核患者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在全身化疗基础上行局部持续化疗、术前局部持续化疗及术后局部持续化疗、局部脓肿引流并持续化疗等方案。局部持续化疗时间3周~3个月,平均42d,观察治疗效果。结果8例活动性脊柱结核患者结核中毒症状均明显缓解,血沉及C-反应蛋白明显好转。5例患者神经症状及体征不同程度缓解,其中神经症状消失3例,脊柱后凸病灶清除截骨矫形患者术前及术后持续局部并全身化疗2例,15个月后治愈。2例患者并腰大肌脓肿反复抽吸引流1周,持续局部化疗2个月并全身化疗后治愈。所有患者均无窦道形成及混合感染。定期复查肝功无异常。6例患者已恢复正常活动。结论全身化疗基础上,持续病灶局部化疗可彻底治愈部分活动期脊柱结核;对于不稳定的脊柱后凸结核患者,持续局部并全身化疗可明显缩短手术前准备时间,术后应用可有效防止结核复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依那西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A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德阳市人民医院2010年12月—2012年10月收治的AS患者15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观察组给予依那西普治疗,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甲氨蝶呤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AS疾病活动指数( BASDAI),AS功能指数( BASFI),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评价脊柱痛和夜间痛,晨僵时间、指地距以及血清MMP-3、红细胞沉降率( ESR)及C-反应蛋白( CRP)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 BASDAI、脊柱痛 VAS评分、晨僵时间、夜间痛 VAS评分、BASFI、指地距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BASDAI、脊柱痛VAS评分、夜间痛VAS评分、BASFI低于对照组,晨僵时间短于对照组,指地距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MMP-3、ESP和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MMP-3、ESP和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依那西普治疗AS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相关临床指标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腹腔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74例腹腔脓肿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7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置管引流术治疗,实验组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9%,高于对照组的7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42%,低于对照组的2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脓肿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效果优于传统开腹置管引流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