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含氟聚合物中氟元素的引入方式,包括含氟单体聚合、含氟聚合物共混、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核壳聚合、与环氧基团反应、含氟丙烯酸酯接枝共聚以及采用含氟表面活性剂等方式。不同方式制得的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具有不同的使用特性,应用前景广阔。同时,含氟聚合物的环境影响也日益受到关注,在制备与使用工艺上必须减少其对环境的任何可能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周燕 《中华纸业》2010,(6):93-93
有机氟改性丙烯酸酯乳液是含氟单体和丙烯酸酯类单体通过乳液共聚制得。由于氟原子核对电子及成键电子云的束缚作用较强,C-F键的可极化性低,含有C—F键的聚合物分子间作用力较低,因而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乳胶膜不但保持了丙烯酸酯乳胶膜原来的特性,  相似文献   

3.
水性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防水防油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小瑞  辛华 《上海造纸》2005,36(3):49-52,61
含氟化合物具有优异的防水防油性能,水性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聚合速度快、对环境污染小,乳状液产品可直接应用与生产中、制备和使用成本相对低,因而得到了迅速发展.该文介绍了水性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制备方法,水性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作为纸张防水防油剂的作用机理和应用,并总结了有关纸张防水防油性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4.
含氟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的合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用巯基乙醇作为链转移剂 ,将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与丙烯酸酯共聚成端羟基大分子单体 ,再合成到水性聚氨酯上获得含氟聚氨酯分散体。讨论了引发剂、单体浓度及组成对端羟基含氟丙烯酸酯类共聚反应的影响 ,并用表面红外证实了氟在聚合物膜表面的富集而赋予材料的拒水特征。  相似文献   

5.
通过添加有机硅双丙烯酸酯交联剂,制备具有一定交联程度的含氟丙烯酸酯共聚乳液,并应用于织物的拒水拒油整理.研究了有机硅交联剂用量对乳液粒径、稳定性以及整理织物水接触角、拒水、拒油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有机硅交联剂用量为1%时,含氟聚丙烯酸酯乳液稳定,平均粒径为138.33 nm;整理棉织物拒水等级达2~3级,拒油等级达2级,水接触角为134.3°;适量有机硅交联剂的加入有助于整理织物拒水拒油性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与疏水疏油作用相应的结构特点和改性机理,分析了含氟丙烯酸酯的合成技术及应用现状。研究结果表明:乳液聚合法是目前该类材料的主要合成方法,在使用较低含量氟单体的情况下达到聚合物较好的表面性能,制备性能优异、价格低廉、符合环保要求的水性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并扩大其应用市场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含氟化合物具有优异的防水防油性能,水性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聚合速度快、对环境污染小,乳状液产品可直接应用与生产中,制备和使用成本低,因而得到了迅速发展。本文介绍了水性舍氟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制备方法,水性舍氟丙烯酸酯共聚物作为纸张防水防油剂的作用机理和应用。并总结了有关纸张防水防油性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8.
以全氟烷基乙基丙烯酸酯(FEA)、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为共聚单体,异丙醇为溶剂,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AIBA)为水溶性引发剂,采用半连续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含氟丙烯酸酯无皂乳液。系统研究了该含氟乳液作为表面施胶剂对纸张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通过接触角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m(St)∶m(BA)∶m(FEA)∶m(DAC)=3∶3∶2∶1.2,乳液含氟量达到20%时,纸张的防水防油性较佳,抗张强度提高22.3%,耐折度提高38.2%。  相似文献   

9.
通过化学合成方法研制成功多元共聚丙烯酸酯固体浆料HL-410,并对其浆料、浆液、浆膜及浆纱性能进行了综合测试。结果表明,多元共聚丙烯酸酯固体浆料HL-410浆纱性能好、使用方便,有利于提高浆纱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0.
本工作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为乳化剂,采用细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和全氟烷基丙烯酸酯(FA)三元共聚物。分别从聚合物的结晶性、玻璃化温度和共混乳液聚合三个方面讨论了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细乳液结构与乳胶膜表面性能的关系。通过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TGA)、X-射线结晶衍射仪(XRD)等技术测定含氟聚合物乳胶膜的结构和热性能;通过接触角法测定乳胶膜的表面性能。结果显示:聚合物的结晶性可增强乳胶膜的表面性能;在相同的成膜温度下,随着聚合物玻璃化温度的升高,聚合物乳胶膜的憎水憎油性能逐渐降低;采用乳液共混的方法对含氟丙烯酸酯进行改性,在总含氟单体配比相同的条件下,共混乳胶膜具有优异的表面性能。  相似文献   

11.
含氟丙烯酸酯皮革防水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丙烯酸全氟辛基乙酯为主要单体,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了含氟丙烯酸酯皮革防水剂,采用红外光谱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聚合方法、氟单体含量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整理后皮革表面的防水防油性、耐洗性和柔软性,并进行了SEM分析。结果表明:用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整理后的皮革,具有良好的防水、防油和耐洗性,较好地保持了皮革的柔软性。  相似文献   

12.
丙烯酸酯—有机硅共聚乳液及防水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种子聚合方法对多组份丙烯酸酯和有机硅共聚乳液的丙烯酸酯单体和内交联剂进行了初步选择.对比测定了乳液的电解质稳定性和防水性能,并用透射电镜检测了乳胶粒子的大小和形态.  相似文献   

13.
在β-环糊精(β-CD)的作用下,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正丁酯(BA)为主要单体,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DFHMA)为含氟单体,采用预乳化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核-壳结构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通过FTIR、TEM、XPS、PSD、CA等手段分别对共聚乳液的结构与组成、粒径大小及粒度分布、乳胶膜对水的接触角进行了表征,并探讨了β-CD对单体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DFHMA有效参与了共聚反应,所得含氟乳液具有核壳结构,单分散性良好,微球粒径处于纳米级,且粒径随着β-CD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而粒度分布随β-CD用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单体转化率随着β-CD用量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另外,经含氟共聚乳液处理后的棉织物具有较好的疏水性能,接触角可达139°.  相似文献   

14.
采用分步细乳液聚合法,合成了含氟有机硅细乳液。通过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四甲基四乙烯环四硅氧烷(Dv4)的阳离子开环聚合,先合成带乙烯基的有机硅聚合物,再自由基接枝含氟丙烯酸酯侧链。使用FTIR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Dv4单体和含氟丙烯酸酯单体(DFMA)的含量对乳液粒子的结构和乳液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的自由基聚合法、共混法以及活性聚合法等制备方法;展望了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马伟  文志红 《皮革化工》2008,25(1):17-21
综述了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的自由基聚合法、共混法以及活性聚合法等制备方法;展望了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的自由基聚合法、共混法以及活性聚合法等制备方法;展望了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以丙烯酸十二氟庚酯(G04),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为主要单体,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复配乳化剂,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制备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探讨了n(BA)∶n(MMA)、引发剂的种类及用量、乳化剂种类及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性能的影响,并将自制的含氟丙烯酸酯聚合乳液对棉织物进行整理,结果表明:当n(BA)∶n(MMA)=3∶2,APS用量0.6%,乳化剂为m(SDBS)∶m(AEO-9)=3∶2,用量6%,温度为75℃,预乳液滴加时间为3.5h,后续反应时间为1 h时,所制备的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具有良好的防水透湿性能.  相似文献   

19.
以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十六烷基季铵盐、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共聚单体,采用阳/非离子乳化体系合成了阳离子型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CFPA-R。AFM观察表明,CFPA-R聚合物乳胶膜具有明显的微相分离。抗菌试验显示,CFPA-R具有较好的抗菌性能,对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性能相当,MIC为18~20 g/L,而对真菌类黑曲酶的抗菌性能较弱,MIC高于30 g/L。CFPA-R应用于织物整理,拒水性能明显提高;应用于皮革涂饰,涂层耐湿擦能力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20.
张静  夏正斌  涂伟萍 《中国皮革》2004,33(19):12-16
含氟复鞣剂可以赋予皮革良好的手感、优异的透气性、抗水抗油性、抗污性等性能。阐述了合成含氟复鞣剂用含氟单体和非氟共聚单体的选择及其合成工艺 ,介绍了含氟复鞣剂的研究进展 ,指出含氟复鞣剂今后将会向着高质量、多功能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