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在地下采矿中,最重要的工序之一是从矿房中放出矿石并将其装入运输设备。用于形成矿块底部放矿结构及放矿的劳动量占此采矿法全部劳动量的20~40%。只有采用新的放矿方法和机械化设备,才有可能顺利解决从矿块中强化出矿的问题。当前,其方法之一是振动放矿。克里沃罗格矿区北部矿群搞振动放矿方  相似文献   

2.
现今,国民经济对金属的需求在不断增大,因此,合理利用矿产资源的问题愈益重要,必须寻求新的地下开采工艺,以降低矿石贫化与损失。所提出的厚矿体地下开采新方案是:矿块强制崩落,在回采矿块上部切割顶柱和在下降的“浮动”顶柱下部放矿。由于在矿块  相似文献   

3.
厚矿体开采经验的分析表明,完善回采矿块出矿的主要方向之一,是推广振动放矿技术。矿石运输技术进步的基础是加大矿车载重量到8m~3和电机车的粘着重量从100kN加大到140kN。但是推广新式装运设备并不会使矿石运输工艺发生根本变化,也不能保证显著提高装运设备的技术经济指标。作为厚矿体地下开采技术进步的重要方向之一,是推行强制放矿工艺,但必须指  相似文献   

4.
许艳秋  黄毅 《矿冶》2017,26(2):23-25
所研究矿体为缓倾斜不稳固厚矿体,采用柔性假顶有底柱分段崩落法对P42~P46线矿体进行回采,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安全性差、矿石回收率低、贫化率高等问题。但要求多分段平行放矿,放矿管理难度大,且放矿高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后,柔性假顶将破裂,会有部分红泥层混入矿石;需要采用切顶铺设钢筋柔性假顶,工艺复杂,采切工程量大,周期长,采矿成本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工业试验。试验了分段空场法、崩落联合采矿方法在该矿体回采中的采场结构、矿块布置、回采工艺等参数。试验结果表明,该采矿方法能有效地解决放矿管理难度大、采矿成本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叙述了矿床地质和采矿技术特性,以及发展先进的采矿工艺所必须满足的要求。近几年来的研究工作导致试验一种方法,其主要内容包括:开采硬矿石主要是用巷道中深孔崩矿采矿法,部分是用留矿法、自然崩落法以及崩落矿石和爆破矿石的联合放矿,包括自然崩落矿石,经由中央放矿系统放出。连同选矿厂的改造,对矿体进行无损失开采,年产量可达100万 t 原矿,采矿效率为20t/人·班。  相似文献   

6.
某矿原采矿方法为胶结充填采矿法,数年的采矿生产在矿石层上部形成了厚数十米的胶结充填体。现拟改为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进行回采,其废石覆盖层将主要由自然冒落的胶结充填体组成。本文结合崩落覆岩下放矿研究的需要,对构成废石覆盖层的胶结充填体在放矿过程中的破碎性能及块度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胶结充填体自然冒落不会产生大量的粉状物;放矿过程的二次破碎作用并不会使胶结充填体大量成粉;由于崩落矿石的块度接近甚至小于冒落胶结充填体的块度组成,放矿过程中冒落胶结充填体提前渗入崩落矿石并造成严重贫化的问题不会很突出。此次研究对矿石的回收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回答了冒落胶结充填体在放矿过程中是否会造成严重贫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崩落矿石块度对放矿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志根  吴爱祥 《矿业快报》2006,25(10):10-12
从散体力学的角度,分析了矿石块度大小、粗颗粒矿石含量对抗剪强度的影响。通过室内模拟试验,深入研究了放矿过程中崩落矿石块度对放矿规律及放出体大小的影响,得出了矿石块度组成是影响放出体形状和大小的重要因素的结论,对现场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深部铜矿现阶段使用分段崩落法采矿工艺由于覆盖层厚度不足,甚至局部地段没有覆盖层,出现了严重的矿石的贫化、损失现象,影响了崩落采矿工艺的正常使用。在反思矿山露天转地下初期覆盖层的形成方案的基础上,对矿山东、西采区现有覆盖层厚度、块度进行了调查,分析得出覆盖层损失或不足的原因主要为放矿过程中的消耗、采矿悬顶阻塞下降通道、矿体形态变化大等。通过计算得出:矿山最小覆盖层厚度为23.5m,覆盖层的最小块度应为800mm。提出了在矿山东部采区采用上盘硐室倾斜扇形深孔挤压爆破补充覆盖层方案和西部采区采用在正常开采时崩落表外矿补充覆盖层方案;在覆盖层补充完成后,总结出端部留矿方案和矿石隔离层方案两项能够进一步完善矿山现有的崩落法采矿工艺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张友葩 《中国矿业》1997,6(5):87-89
1引言众所周知,采用重力放矿的采矿工艺要大幅度提高放矿的生产能力,改善工作环境及减轻劳动强度是相当困难的。镜铁山矿多年来的生产实践证明:采用振动放矿,则是实现连续放矿及提高放矿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振动放矿与重力放矿相比,振动放矿条件有明显改善,重力放矿是利用松散矿石的重力,以克服矿石内部和淄井周壁的摩擦力,而使矿石流出的被动放矿,而振动放矿属于主动(强制)放矿。在振动放矿机的强烈振动下,沿振动台板不断向前移动,从而实现了连续放矿,扩大了矿石的流动范围,增加了放矿口有效高度,减少了放矿口堵塞次数,…  相似文献   

10.
放矿过程中岩石混入与输出矿石块矿率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就影响镜铁山矿输出矿石块矿率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放矿过程中岩石混人对采出矿石的粒度组成有直接的影响。在镜铁山矿条件下,减少放矿过程中的岩石混人,是提高镜铁山矿输出矿石块矿率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前桦树沟矿区无底柱崩落采矿过程中,按现在的崩落步距,矿石放出不充分,端部损失大;中深孔爆破炸药分布不均匀,爆破后矿石块矿率较低。通过采矿参数优化在不增加回采成本的情况下,可减少采场二次爆破,提高矿石块矿率,有利于采矿与选矿生产;同时,崩矿步距减小后,使其与出矿设备的铲装深度相匹配,减少超前贫化和端部损失,改善矿石的流动性,有利于提高矿石回采率。  相似文献   

12.
随着矿石产量的增加,使用柴油驱动的轮胎式采矿设备已成为当前地下采矿工艺发展的主要方向。苏联在发展无轨设备的同时,广泛使用了振动设备出矿和运矿。目前有50多个有色金属地下矿及许多地下铁矿使用了振动技术出矿,並出现了一些使用振动设备的出矿流水作业线。采场崩下的矿石经振动放矿机和振动给矿机放出,由振动输送机或皮带输送机运至溜矿井。有的矿山在溜井下面安装振动放矿机  相似文献   

13.
丰山铜矿自然崩落法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丰山铜矿南缘矿带11线以东矿体的开采技术条件复杂,属典型难采矿体。为回收这部分难采矿段的矿石。试验了自然崩落采矿法,试验中,采用中深孔爆破技术实施矿块拉底,将矿块分为3个分区。按分区实施拉底和控制放矿,采用X射线荧光分析技术进行出矿品位现场快速测定。试验取得了成功,获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14.
从现在到2000年苏联铁矿工业的特点是: —所需的矿石大部分是由现有的露天矿供应; —地质和采矿条件继续不断恶化。考虑到这个情况,基本工艺和技术政策的目标,是通过以下措施,保持矿山高效率生产: —采用的开拓方法,能使电气化铁路运输进入比较深的水平,用间断-连续开采工艺及时转入开采较深的水平。间断-连续工艺是以重型胶带运输机(用尾部驱动或增加驱动装置)和移动式破碎机为基础; —提高采矿和运输设备单机生产能力; —露天矿和坑内矿繁重而令人生厌的辅助工作全面实现机械化; —地下采矿方法包括矿石和岩石大量崩落法,主要使用振动手段或其他给矿机放矿,这些装置专门安装在矿块底板。  相似文献   

15.
放矿是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核心工序,影响放矿管理工作的现场因素主要有放出矿石的品位和块度,品位和块度的动态变化直接决定着开采的经济指标。目前国内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黄金矿山稀少,几乎未见黄金矿山相关放矿品位及块度研究工作。为优化祁雨沟金矿井下放矿工作,对放矿过程中金矿石品位和块度展开跟踪研究,根据该动态变化规律,制定合理的截止放矿管理制度。研究结果对于同类矿山放矿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生产品位的控制矿块崩落高度内矿量的估计、岩石力学和其他因素对于编制矿山计划是头等重要的。为了控制和监测品位,矿石大样是在放矿时直接从放矿点采取的。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可采单元的克里格估计数是指整个矿块崩落高度内矿石的估计吨位,而大矿样的数据则是指从这些放矿点放出的部分矿石的吨  相似文献   

17.
在无废开采与协同开采2种理念的指导下,区别于传统的嗣后充填,在空区空间尚未全部释放时,将空区部分空间先行作为转换空间,将充填工艺前移至出矿工艺环节同步进行实施,从而创新提出"同步充填"采矿技术理念。在同步充填理念的指引下,通过吸收充填采矿技术优势,对浅孔留矿法采矿工艺进行二次创新,提出了大量放矿同步充填无顶柱留矿采矿法。新采矿方法防止了围岩大量片落,控制了矿石贫化率和损失率,提高了矿石回收率,限制了地表沉陷;同时,新方法还为隔离层作用下放矿规律研究提供了契机,促进了放矿学理论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对于崩落矿石和围岩的采矿法,需要借助于预测矿块的各种放矿制度和结构参数下的放矿中矿石回收率和贫化率成选矿块的放矿制度和结构参数。将物理模拟放矿和随机模拟放矿结合起来,能更好地再现实际放矿。新提出的向一些高程削高峰的矿块放矿制度有时是经济上最优的,而且不要求以最多的次数去开关放矿点。优选矿块的放矿制度和结构参数时应根据该矿块的自然和社会条件进行模拟放矿和经济计算。  相似文献   

19.
采矿工艺,实质上就是在各系统的合理配合下,矿石从其自然原生位置到装车矿仓的运动过程。这些系统有:提升、运输、通风、排水、供水、供电、压气、采掘等等。从和采矿块度的关系看来,可以将这些系统划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没有什么直接关系的,如通风、压气、排水、  相似文献   

20.
大量崩矿采矿法在黑色和有色金属矿石开采中占有支配地位,其使用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控制崩落矿石放矿过程的能力。放矿过程的控制归根到底在于遵守按顺序均匀放出合理矿量的放矿制度,以便使崩落矿石下降到“临界”高度时,与上部废石的接触面仍能保持水平状态。执行计划放矿制度实际上是极其复杂的,特别是在广泛使用自溜放矿和电耙出矿的情况下尤为复杂,因为这种放矿制度要求,不论耙矿平巷内放矿漏斗如何布置(单面、对称或交错布置),当某个漏斗放矿量达到一定量时,这个漏斗就需要封斗。封斗是一个繁重的体力劳动工作,从漏斗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