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新课标对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要注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互动式教学法对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积极的影响,通过互动式教学可以使学生的参与性提高,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校体育个性化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新生  田兰波 《天中学刊》2007,22(5):105-106
学校体育要注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终身体育能力,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体育课堂个性教学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要营造"张弛有度"的课堂组织气氛.  相似文献   

3.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学校与教师也越来越关注体育教学,注重对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创新体育教学的方法,改变以往课堂上单一枯燥的教学形式,这不仅是课程改革对体育教学的基本要求,更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必要手段。主要阐述了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可以采用的几种教学方法,希望可以增强体育课堂的教学活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课堂调控技能是教师应具备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本领,教师必须掌握和不断提高这项教学艺术.在新课程改革下,科学合理的课堂调控能高效地传递教学信息、整合知识体系,不但可以有效地落实教学计划,达到教学目标,而且能大大地增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愿望,使课堂教学形成良性循环,实现师生双赢,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教师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处理好信息量和时间的关系:课上提问与回答要面向全体学生,处理好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从而使学生快乐学习,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5.
体育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要追求高效的体育课堂教学.体育教师的教学目的是要通过体育课堂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使学生得到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除了注重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外,还强调要加强对小学生的素质教育。小学体育课程的开设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成长提供了优良的平台和环境条件,所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采用多样化教学模式是促进学生综合全面发展和学校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良好的体育课堂可以带给学生极大的益处,促进教学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快乐教学法主张将轻松、灵活的教学流程融入课堂,在带给学生快乐的同时,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素质教育改革对体育与健康课程进行了大幅调整,体育教学既要组织学生学习各类运动技巧,参与各个体育项目的练习,又要传授其正确的健康理念,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将快乐教学法用于高中体育课堂中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总体教学目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体育教学中应用情感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更好地实现体育课程教学效果有着积极意义。在应用过程中,要在教学目标制定中准确设定情感目标,在课堂之外教师要注重自身的情感培养,在课堂之上教师要注重以情施教,同时还要积极营造和谐的体育教学氛围。  相似文献   

9.
兴趣是一种积极地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在教学中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兴趣入手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完成课堂学习任务,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一、转变传统体育教学观念传统的体育教学目标注重强调传授知识、技能,在教学中也过分注重教材所要求的教学目标,而忽视了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娱乐性。在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中也过分强调统一性、标准性,而忽视了不同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和身心健康。例如,跳远本是要培养和发展学生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以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农村中学体育课堂中的落实情况不客乐观.体育教师要深入解读课程标准,从教师观念革新、教学目标设定、校本课程开发、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着力改变课堂现状,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  相似文献   

11.
论素质教育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作为造就人才的高等学校教育,不仅需要科学文化知识,道德品质,而且需要健康的本魄。因此,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必须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进行终身体育教育,深化高校体育改革,推动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改革,应遵循世界潮流,更新思想,转变观念,确立“终身化、民主化、个性化”的大学生体育观,与健康教育、生活教育相结合,与未来社会接轨,建立起学校、社会、家庭体育相联系的新体制,这是新时期社会发展对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在新形势下全面展示体育育人功能的关键所在,因此,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程的项目选择就要充分考虑学科的需要、学生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形成多科形式交叉组合的课程结构群;课程设置也应该突破现有的平面结构,拓展成为多层次,立体化的课程体系,这就要求大学体育教师思想必须适应新形势,要更新自己的观念,致力于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发挥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且要注重体育教育的文化性、娱乐性和健身性,培养学生自我学习体育文化知识的兴趣与能力;此外,还应进行专项性或有深度的学习,教师还应该适当提升学生的理论高度,引导学生学会对体育比赛和运动美学更高层次的欣赏,加强理论知识的教学与灌输。  相似文献   

13.
课程改革当以学生发展为本 ,以主动性探索实践为主 ,使学习变成一种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己寻找、证实和确认的过程。课程改革中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在 :建立与自主性探索学习方式相适应的课程微观结构 ;新课程要体现师生间的交际性 ;重视课程编制中学生的参与性  相似文献   

14.
紧跟全国教学改革前进的步伐,高校体育课改也在稳步地向前推进。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被适时的提出,并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得以推广,发展至今其整体架构已基本成型,但仍需在发展的体育教学中不断的进行完善。运用文献资料法、演绎归纳法、统计分析法等,并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国内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将其分为两个时期、一个阶段,并概括了其四维一体的架构模型,同时以体育生态的角度、结合大数据理念,对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发展前景提出展望,为体育教学的长足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高校体育课程评价是推动体育教学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提升高校在校生身体素质的有效措施。文章围绕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紧密联系教学实际,探索了如何创新高校体育的课程评价体系并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课程的改革与评价考试体系的完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保证课程改革的成功,评价考试体系的改革必须同步进行。应辩证地看待传统的考试方法,批判地继承传统考试的优点,要充分利用课程改革的有利时机,对传统的中小学评价考试观进行改革,还要引进相应的现代评价考试理论和方法,树立以激励学生发展,发展学生专长的评价考试观,使用先进的评价考试技术方法,建立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评价考试体系,从而更好地促进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阐述我国体育课程目标的概念,包括体育课程的总目标、学习方面目标、水平目标、体育教学目标。论述体育课程目标与体育教学目标的关系;体育课程目标的纵向层次;现阶段我国的体育教学目标与研究现状,分析了体育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发展趋势,概述新课改下体育教学目标制订的依据、原则、要求、步骤与方法。体育教学目标的制订是新课改的热门研究课题,也是体育教学设计实践应用中的热门话题,此研究为我国体育教学一线的教师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视角下的高考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考改革的关键是切实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基本点并贯穿高考命题的始终.高考命题应以各学科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必须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本质要求.试卷内容在关注"双基"的同时,更注重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合理设置试题的难度;在考试形式上宜采用以统一考试为主体、多元考试相结合的多样化选拔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的不平衡性,增强学生在高考科目和试题上自主选择的空间;在评价和录取标准上,应采用多元评价、综合评定的方式.  相似文献   

19.
FANG Jin-ming 《海外英语》2014,(11):15-16,40
The regression of instruction to life raises as a developmental tendency of course reform among the world. Emphasis on the connection between instruction and students' live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aspect of curriculum reform. The student learner's rol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potentials in their lives also have been emphasized; all these conceptions provide broad spac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life-orientation of instruction. Situational teaching emphasizes that students should be regarded as the nucleus of the class. Through acquiring knowledge by themselves, they can bear the knowledge in their mind and improve their communicating ability. The teaching activity should always obey the rule of students centered and teacher aided and make sure that the teaching atmosphere can be kept in an authentic situation. And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that will be talked about is how to apply situational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English Class.  相似文献   

20.
课程评价改革的当代知识论基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课程评价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中的关键环节。当代知识论是课程评价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基于知识的多维价值性、个体境域性、动态建构性,课程评价改革需致力于:建立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倡导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求知过程,以激励学生探究知识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