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肯定教育”是在肯定学生的情况下,找出他的“期望值”,同时发掘他的“闪光点”,与“期望值”适当结合,趁势而入,让学生感受到肯定的信号。只有在他不排斥你的时候,才能更好地接受你的教诲。  相似文献   

2.
李培恩 《经理人》2011,(3):108-109
某企业副总经常在一些问题上与老总意见不合,久而久之双方产生了隔阂,老总认为,该副总是故意不配合他的工作,凡事总是和他“顶牛”,于是不再信任这位副总,并在工作上把他“闲置”了起来。而另一位副总几乎是唯老总的想法是瞻,很少在一些问题上提出过与老总不同的意见,是典型的“紧跟派”,被员工私下里称为老总的“代言人”或“传声简”,自然也深得老总的“信任”。  相似文献   

3.
吴英 《领导广角》2001,(8):22-23
“县委书记”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他是一个地方最大的官;一方面他在行政级别中是个“小官”。如何处理这“一大一小”的关系,是县委书记的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4.
《经理人》2007,(10):97-97
他被同行称为“最轻松”的总裁,却拥有着最忠实的员工,他是成功的保健行业“十佳企业家”,他拥有令人羡慕的幸福生活,他是“亚洲最佳雇主”、“中国最佳雇主”南方李锦记的掌舵人,他作风独特、成就斐然,他就是南方李锦记有限公司董事长兼行政总裁、李锦记集团执行董事李惠森。  相似文献   

5.
顾雏军,“顾氏制冷剂”的缔造者。他用几亿资金吞并了市值几十亿的企业,上演了“四两拨千斤”的并购神话。有人说他是中国第一代“资本运作高手”,有人称他为中国的“资本教父”。但是在法律风险面前,他自己把自己打到了。  相似文献   

6.
“皇帝心理”是什么?恐怕做过皇帝的人最有发言权。手头就有这样一个资料:我国末代皇帝溥仪“文革”期间曾对在一块接受“劳动改造”的著名演员新凤霞说:“人在当权的时候容易独断专行”。并现身说法.称自己这个末代皇帝“也有过这种唯我独尊的独裁心理”。他举例说,当年在宫里,曾有一个小太监姓黄。叫黄立金。“听了这个名字,我当时心里就反感。好像他姓黄本就不该,他还叫立金。黄和金都应是皇家专用的”。于是,溥仪就“随便”给他改了个名.叫“黑小三”。但又不许他说姓,只能叫“小三”。溥仪笑称:“现在想想,也真太可笑了。”  相似文献   

7.
帕米尔天泉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键在经营上最让人羡慕的是他对资源开发利用独具慧眼。他开发的特立尼达沥青和冰川矿泉水被人们称之为“黑金”与“白金”,他铸下“双金”的胆略,令人钦敬。  相似文献   

8.
雁过留声     
杨少衡  佚名 《决策》2011,(10):92-94
市长陈竞明有一句名言,叫做“有权不用过期作废”。 陈竞明在他尚未作废之际,利用职权在他那块地盘上千了一件事情,在当地人称“前山”的山上,修一座石塔,将周边山坡开辟为公园。他修这座石塔的目的是“挂鞭炮”,并打算拿它收藏举报信。  相似文献   

9.
梁利峥 《经理人》2012,(4):96-100
从创业开始,冯军就被外界视为“另类”,连他自己也一直强调是在“看不起”和骂声中成长起来的。从“冯五块”到“假面影帝”,冯军一直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他也似乎很享受聚光灯下的感觉,用他自我调侃的话说,“没钱做广告,就当是牺牲自己为爱国者这个品牌做广告了。”  相似文献   

10.
林彪与朱德的“积怨” 1959年8月18日至9月12日.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在京西宾馆召开。9月11日,林彪在会上向坐在主席台上的朱德放出冷箭:“我今天要给一位在座的老同志提点意见,他是谁?这个人,一般人是看不出来的,他给人的印象是忠厚老实,平易近人,而且德高望重。”说着,他一拍桌子,提高声调:“但这是假的,他的骨子里是反党,反毛主席的,和彭德怀是一路货。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朱德!”会场哗然了。  相似文献   

11.
2003年11月13日,被称为“河北第一秘”的河北省国税局原局长李真以贪污、受贿罪被执行死刑。临刑前,记者问他“最悔什么”,他的回答是“贪欲”:记者问他“最恨什么”,他的回答还是“贪欲”。李真临死才明白,是贪权、贪财、贪色毁了他。他说:“世上哪一个人没有良知?哪一个人不知是非?别人的是非自己看得清清楚楚,到了自己的身上就糊涂颠倒起来,这是什么缘故?就是‘贪’迷住了眼。‘贪’根深了,心被‘贪’占满了,跟中就没有了法律,也就没有天理。”  相似文献   

12.
徐祥临 《决策》2003,(5):47-48
在研究三农问题的众多学者中,徐祥临可能是树“敌”最多的学者之一,他不断挥舞手中的剑.劈向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有一点“仗剑独行侠”的味道。在2001年出版的《三农论剑》一书中,他以“独特的思维”提出了农民增收的第四条渠道:最近,当本刊编辑到北京拜访他时,他又提出“给农村以资金,给城市以市场”来丰富“农民增收第四条渠道”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金山寺     
尤凤伟  瑾轩 《决策》2014,(10):92-94
一 宋宝琦在睡梦中被短信的振铃惊醒,他把手机举到老婆面前让她念。这是常态,一来他不用找眼镜,另外,也是最具实质意义的:他“现阶段”外面“清爽”.乐于顺水推舟自证清白。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领导者》2006,(2):32-32
是一个怎样的人,依靠领导班子,带领检察干警积极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腱观,真抓实干,锐意创新,用心工作,各项检察工作在高起点卜取得新的业绩,实现了新的跨越?他就是“德州市双十佳公仆”、临邑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石青。他多次被省、市检察院授予“先进个人”称号,最近,他又被评为“德州市十佳人民好公仆”“临邑县十佳公仆”。他所领导的检察院先后被省检察院授予“拿省先进检察院”“全省优秀基层检察院”等荣誉称号,连续19年被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许在2004年召开的全省基层检察院建设工作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他的先进事迹多次在中央、省级新闻媒体予以报道,该院先后18名干警和9个集体受到市级表彰奖励。  相似文献   

15.
《决策导刊》2005,(3):i004-i005
“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盖楼。”这句话写在老蒋办公室的墙上。他说:“一个共产党人.就是要用行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他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奏出一曲曲动听的乐章,他对待自己的建筑作品,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在首都能有这样的成就他心满意足。自进京以来,他带领公司参与的项目相继获得过全国建筑最高奖“鲁班奖”,北京市结构“长城杯”奖等荣誉,企业先后被北京市建委、  相似文献   

16.
发挥     
《管理科学文摘》2014,(17):140-140
一位著名企业家在做报告。当听众咨询他最成功的做法时,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只是并没有画圆满,留下一个缺口。他反问道:“这是什么?”“零”、“圈”、“未完成的事业”、“成功”,台下的听众七嘴八舌地答道。他对这些回答未置可否:“其实,这只是一个未画完整的句号。你们问我为什么会取得辉煌的业绩,道理很简单:我不会把事情做得很圆满,就像画个句号,一定要留个缺口,让我的下属去填满它。”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领导者》2007,(6):30-31
他是“南城现象”的创造者,他曾是受人尊敬的乡镇党委书记,而今他是夏津教育工作者的领头人。人们敬佩他出众的领导才能,更敬佩他勤奋踏实的工作作风和刚正不阿的人格魅力。他就是“德州人民好公仆”、现任夏津县教育局局长耿洪洲。  相似文献   

18.
1986年,已而立之年的李万虎在改革大潮的激荡下.萌生出了“不安份”的念头,他当时是四川安岳县水电局的一名合同制技术员,因工作出色,局里决定把他转为正式国家干部,为此,亲朋好友、家属都替他高兴,出乎预料的是,万虎本人对来之不易的“铁饭碗”却作出了令亲人吃惊的抉择:辞职下海。单位领导劝其不要因一时冲动而被海水吞没;亲朋好友说他“太傻”,  相似文献   

19.
真假曹操     
曹操在历史上的形象不算太好,客气的说法是“奸雄”,不客气的就是“奸臣”,甚至“奸贼”。但鲁迅先生说他是英雄。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相似文献   

20.
在历次震撼海内外的“审计风暴”中,喝彩声、叹息声、责问声从四面八方向他汹涌而来时,61岁的李金华平静而又坦然,因为他不过是在履行职责,真正实践做好“国家财产‘看门狗’”的诺言。他说:“十多年了,每天早上坚持一个人走路,有很多人劝过我要注意安全,我不担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