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药世文 《山西水利》2007,23(1):51-52
随着水文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电子设备的大量应用,仅靠避雷针防雷已远远不能满足电子、通讯、微电子设备的防雷实际需求。为确保水文测报设备正常工作,其雷电防护也应由单纯避雷防直击雷,向综合防雷工程转变。  相似文献   

2.
目前,已被人们广泛采用的避雷针、避雷网、和避雷器等消极迎雷的方法统称为传统避雷。传统避雷一旦遭受雷击,雷电流强度高达数十至数百千安,雷电压高达数万至数千万伏,在瞬间可产生高达20000℃的温度和100个大气压的物理现象。所以传统避雷防护范围小(地面防护角度为45°),而且雷击仍不可能完全避免。  相似文献   

3.
李天虹 《给水排水》2001,27(1):82-83
1 雷电对仪表设备的破坏雷电是一种极为壮观的自然现象,而对于自来水厂、输水泵站的电子设备如水位计、户外流量计、水质分析仪表、电话系统、闭路电视监视系统、计算机监控系统等容易造成事故,所以如何减弱与防范雷电危害应引起供水企业的足够重视。一般来讲,按照目前的防雷理论,雷击从形式上可分为直接雷击与感应雷击两种。直接雷击是指雷电直接击在物体上,产生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力破坏的雷击现象。对于直接雷击的防护到目前为止,主要采用给建筑物设置避雷装置(如避雷针、避雷带等)以及在强电系统安装高低压避雷器装置等办法,此方面应…  相似文献   

4.
针对一起发生在五强溪水电厂行政生活区,损坏办公楼电脑网卡及工业电视前端摄像头等器件的雷击事件,组织力量对雷击现场进行了勘测,列举了建筑物直击雷防护、引下接地系统、弱电线路及设备感应雷防护及屏蔽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采取接闪、接地、分流、屏蔽及等电位等针对性的措施,对行政生活区建筑及内部设施进行了防护,该工程于2005年12月竣工至今防雷实施部分未发生雷击损坏建筑和设备事故,取得了良好的防雷效果。  相似文献   

5.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 ,计算机等微电子设备大量进入建筑物 ,这些设备的集成度越来越高 ,极易受电磁场干扰 ,对闪电电磁脉冲的耐受能力很低。据国内外试验 ,磁感应强度超过 0 0 3高斯就会导致计算机数据混乱或丢失 ,强度超过 2 4高斯 ,就会给设备造成永久性损坏。目前 ,新建筑物大多安装了防雷装置 ,雷电直击建筑物的事故少了 ,但感应雷事故多了。安装了防雷装置并不能解决防雷装置接闪或由外来线路传来的雷电感应对建筑物内微电子设备的干扰和破坏。建筑物内的闪电电磁脉冲干扰一般包括下列三种情况 :(1)空中雷电波的电磁辐射 ;(2 )…  相似文献   

6.
220kV阳江站经过三期技改工程,避雷针增加至19根,部分避雷针位置改变,电站内防雷保护图没有更新,需要重新绘制防雷保护图。在现场考察、测量和自编程序计算的基础上重新绘制阳江站的防雷保护图,完善了变电站的图纸和资料;发现主控楼不能防护直击雷,提出在其楼顶装设避雷带的建议,为更好的进行变电站运行管理提供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7.
郦息明 《江苏水利》2003,(10):19-20
雷击的频频产生成为人类的一大公害,如果保护措施不当,这些雷害轻则使电子设备失灵,重则使电子设备永久性损坏,严重时还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因此,我们除做好建筑物本身的直击雷防护外,还要加强雷电电磁兼容性的防护,有针对性地对电子信息系统实施全面的防雷保护措施,以最大限度地避免雷击事故的发生。1 传统常规防雷方法与不足 常规保护措施主要是在建筑物顶部装设避雷针(网、带),利用避雷  相似文献   

8.
聂学岭 《治淮》2003,(11):21-22
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由于雷电发生时时间极短(微秒级),能量大,对通信设施和设备的危害极大。淮河流域属于多雷地区,据统计资料,平均年雷暴日为40~50d,平均年雷暴时为150~200h。此地区的雷电种类主要有直击雷、球雷、感应雷和雷电侵入波4种。直击雷是雷电与地面、树木、铁塔或其它建筑物直接放电形成的,这种雷击的能量很大,雷击后一般会留下烧焦、坑洞、突出部分被削掉等痕迹。球雷是一种紫色或灰紫色的滚动雷,它能沿地面滚动或在空中飘动,能从门窗、烟囟等孔洞缝隙窜入室内,遇到人体或物体容易发生爆炸。感应雷是指感应过压。雷电在电线或…  相似文献   

9.
《红水河》2017,(6)
笔者采用滚球法对500 k V来宾变电站进行全面的防直击雷校核计算。根据被保护电气设备的雷电冲击耐压水平确定滚球半径,基于空间几何原理,对变电站各电压等级直击雷保护范围进行计算。基于雷电流大小与发生概率之间的关系,结合当地的气象条件,对可能遭受直击雷破坏的区域进行分析计算得到破坏性雷击的发生概率,以此评估变电站直击雷防护水平。最后结合来宾变电站现有的防雷保护措施,提出针对性的改造建议,从而有效加强全站的直击雷防护水平。  相似文献   

10.
黄余文 《人民长江》2014,45(4):41-43
结合云南省文山州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中心站周围的环境因素、雷电活动规律等,系统分析了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引雷途径,本着安全、经济、实用的原则,在遵循国家有关防雷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筑物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设计方案。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外部防雷设计侧重考虑避雷针(带、网)、引下线、接地网等方面,内部防雷设计则主要考虑电磁屏蔽、等电位连接、避雷器(SPD)3部分。并且,参考IEC国际电工委员会的有关防雷技术标准,提出了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设备防雷地、工作交流地(N线)、静电地、屏蔽地、绝缘地等共用一个接地体的方案,既保证了防雷设备的安全性,又节约了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