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朱丽君 《现代康复》1998,2(10):1125-1125
预防接种,不仅是预防医学.也是预防性康复医学的主要措施之一。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此病主要侵犯儿童及青少年。为保护广大儿童的身体健康.防治流行性腮腺炎的暴发流行.结合我市的疫情情况.市卫生局决定1996年6月中下旬对我市中小学生突击进行一次性接种腮腺炎疫苗活动。在开展腮腺炎疫苗接种过程中出现一例过敏性紫癜,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家庭护士》2006,(3S):18-19
冬春季节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流行性腮腺炎就是其中的一种。专家提醒: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它的传染性很强,病毒主要通过唾液、飞沫直接传播,经常在托儿所和幼儿园里引起暴发流行,家长们一定要提高警惕。[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疾病监测》2010,(1):17-17
流行性腮腺炎(Epidemic parotitis简称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腮腺炎我国中医称痄腮,早在公元前640年,医书上就有关于本病的记载。1934年Johnson和Goodpasture用去除细菌的感染材料接种猴子,证明可引起腮腺炎。1946年Bevefidge从腮腺炎患者采取标本接种鸡胚卵黄囊,成功地分离到腮腺炎病毒。  相似文献   

4.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由腮腺病毒引起的、主要经呼吸道传播的全球性流行的传染病,呈散发或流行,多见于冬春季节和人群集聚处,如:幼儿园、学校、集体宿舍、军营等。潜伏期14-25d,平均18d,多无前驱期症状,起病急,发热,腮腺肿大,多为双侧,呈非化脓性炎症,腮腺管口红肿。若症状不典型可以做血清和尿淀粉酶及病毒分离确诊。腮腺炎病毒属自腺性疾病,大多预后良好,极少引起死亡,但合并心肌炎、重症脑膜炎者预后欠佳。由于腮腺炎症状轻,病死率低,常对首发病例重视不够,缺乏积极防治措施,致使造成流行。  相似文献   

5.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儿童,呈散发或流行,在儿童集体机构中可形成爆发流行,其特点是非化脓性腺体肿大、疼痛并伴有发烧。不典型病例及成人病例容易误诊。本次研究旨在分析流行性腮腺炎及临床误诊病例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探讨高频超声对流行性腮腺炎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预防接种,不仅是预防医学,也是预防性康复医学的主要措施之一〔1,2〕。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此病主要侵犯儿童及青少年。为保护广大儿童的身体健康,防治流行性腮腺炎的暴发流行,结合我市的疫情情况,市卫生局决定1996年6月中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南平市腮腺炎监测情况,探讨防治措施.方法 对我市2005年上报的腮腺炎常规疫情和暴发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2005年南平市共报告1570例腮腺炎病例,发病率51.574/10万.延平、松溪两区(县)存在腮腺炎高发.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分布在4~7月.职业分布主要集中在学生.病例主要为儿童,男多于女.2005年我市上报5起腮腺炎暴发疫情,均发生在学校.结论 应加强医疗单位督导,尤其是低报告率的县,提高主动监测的敏感度.上报病例时应完整、准确地填写发病相关信息,提高上报资料质量,从而进一步提高被动监测的敏感度.发生腮腺炎流行时,应及时上报并尽早切实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防止疫情继续蔓延.  相似文献   

8.
<正>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Mumps Virus,MuV)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经空气飞沫传播,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高发,人类是该病毒的惟一宿主,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传染性仅次于麻疹和水痘,是一种在全球流行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以腮腺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伴发热为主要症状。2004-2006年我国的腮腺炎爆发占公共卫生事件的20%左右[1,2]。目前对腮腺炎病毒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引起病毒性脑炎的病毒种类繁多,全世界大约有100余种,较常见的有单纯疱疹病毒、乙型脑炎病毒、肠道病毒、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等。病毒性脑炎在临床上常见,有的散发,有的有不同程度的流行性。病毒分离阳性是诊断病毒性脑炎的金标准,但病毒分离要求实验室条件苛刻、费时,不利于  相似文献   

10.
田国忠  王斌 《疾病监测》2002,17(10):380-381
20 0 1年 1 2月 1 3日至 2 0 0 2年 2月 1 9日 ,肥城矿务局 1 0所小学同时发生流感、水痘、腮腺炎三种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以机关小学的疫情最为严重 ,现将这所小学的疫情调查结果总结如下。材料和方法1 概述 :肥城矿务局全矿区共有 1 0所小学 ,自 1 984年起 ,全矿区对儿童按基  相似文献   

11.
流行性腮腺炎也叫“痄腮”,俗称“大嘴巴”。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染,病毒由呼吸道侵人人体,引起腮腺或颌下腺肿胀,临床以发热、耳下腮部肿胀为主要特征,冬春二季为发病高峰,1岁以内发病较少,5—9岁发病最多,10—14岁发病下降。常在幼儿园、小学人群流行,患病可使患者获得终生免疫。现将此病的护理体会与预防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腮腺炎脑膜脑炎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腮腺炎脑膜脑炎发病情况及治疗效果。方法:对68例临床诊断为腮腺炎、脑膜脑炎患儿总结分析。结果:腮腺炎脑膜脑炎是流行性腮腺炎常见并发症,发病率高。该组68例患儿,5~9月份发病48例(占70.6%),发病年龄以7~12岁为主(占72.1%)。全部病例经抗病毒、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有颅内压增高者给予甘露醇、地塞米松治疗,住院病例均治愈出院。结论:腮腺炎脑膜脑炎在非流行季节及年长儿发病率高,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3.
流行性腮腺炎常见于儿童,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系非化脓性炎症[1],以腮腺肿大及疼痛为特征,各种唾液腺体及其他器官均可受累,而以睾丸损伤导致的男性不育尤为严重[2],本文对其病因及诊治情况综述如下。1病因和流行病学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原体为腮腺炎病毒,系RNA病毒,属副黏病毒类,具有很高的传染性,抵抗力很弱,加热至  相似文献   

14.
流行性腮腺炎为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发热、腮腺肿胀、疼痛为主要症状。病毒除侵犯腮腺外,亦侵犯其他腺体和脏器,常见的并发症有脑膜脑炎、睾丸炎、胰腺炎等,可累及耳蜗及听神经而致聋,或累及前庭而出现耳鸣、眩晕等症状。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神经性耳聋在临床上易被忽视,现就其发生原因及预防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此病毒大多存在于患者唾液、血液、尿及脑脊液中,对低温有相当强的抵抗力。本病好发于冬春两季,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一次得病后(包括隐性感染和无腮腺肿胀的病例)可有持久的免疫力。潜伏期8~37天,通常是18天。临床特征为起病急,表现为发热、厌食、头痛、呕吐,一侧或两  相似文献   

16.
自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 Coronavirus Disease, COVID-19)在湖北武汉及省内多个地区爆发流行,并迅速蔓延至国内甚至世界多个国家。此病毒传染力较强,常可引起周围人群聚集性发病,其潜伏期可以长达14天,部分患者可表现为无症状,亦或是以其他临床表现形式出现,可引起肠道、肝脏、肾脏、神经系统多个脏器的损害和相应症状;到目前为止以急性腮腺炎为首发表现的新冠肺炎病例国内外尚无相关报道,极易被临床忽视和误诊,现就该病例做如下报告,以期能为其他医疗机构在新冠肺炎诊治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流行性腮腺炎为腮腺炎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以腮腺肿胀带有疼痛感为其主要特征,多伴有发热和轻度全身不适。不同程度的脑膜脑炎为常见并发症,偶有睾丸炎及心肌炎等少见并发症。现将我院2002年-2003年以来治疗的30例流行性腮腺炎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人类常见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多发于 5 - 1 4岁的儿童。为了解流行性腮腺炎在人群中流行情况 ,为预防和控制流行性腮腺炎提供信息资料 ,对我县2 0 0 1年妙高、北界、云峰、大柘、新路湾 5个 (乡镇 )疾病监测点报告发病的 41 5例流行性腮腺炎病例 ,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 材料 :来源于遂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 0 0 1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年报表和医院有关病历等。2 方法 :诊断按法定传染病诊断标准进行 ,监测方法按浙江省疾病监测实施方案 ,对暴发疫情进行个案调查和处理…  相似文献   

19.
聂圣兵 《浙江临床医学》2012,(12):1548-1549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一侧或双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表面发热,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系统、多器官受累的疾病,病毒还可侵犯各种腺体组织或神经系统,  相似文献   

20.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快、易感人群广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多采用中医中药及对症治疗。近年来,我们以利巴韦林为主药治疗流行性腮腺炎80例,现报告如下。1!因床资料1.1一股资料SO例中男性43例,占54%,女性37例,占46%;年龄IO个月至11岁,多为散居儿童,均未做预防接种;发病季节多在冬春季,占85%。学龄前儿童发病率较高,因多居住在农村,故其流行多呈散发及局部小流行。1.2临床表现80例中均有发热及腮腺肿大,其中一侧腮腺肿大31例,占39%,两侧腮腺肿大(多相继发生)49例,占61%,累及领下腺者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