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6株放线菌定殖能力测定及对苹果灰霉病控制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小芳  宗兆锋 《西北农业学报》2009,18(5):116-118,136
通过菌药结合试验,测定了6株生防菌株在套袋苹果和叶片表面定殖能力以及它们对苹果表面真菌的控制能力,并分别测定了其发酵液、菌悬液及发酵滤液对采后苹果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菌株15-3在套袋苹果以及苹果叶片上具有很强的定殖能力,对苹果表面的真菌也有较好的抑制效果;菌株SC1能够有效地抑制套袋苹果表面以及苹果叶片表面真菌的生长繁殖;6株生防放线菌发酵液对苹果灰葡萄孢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菌株SC1、A3、SE2和15-3的发酵液对苹果灰葡萄孢的控制作用均超过80%,菌株15-3的菌悬液也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2.
测定了采用“诱捕分离”法获得SC1,SC11,A3,A4和SE25株放线菌的皿内抑菌活性,对受抑菌丝进行了显微观察,在此基础上,研究了5株放线菌对9种靶标真菌的持续抑菌作用。结果表明,放线菌A3菌株对灰葡萄孢菌和立枯丝核菌、菌株A4对梨状毛霉菌和立枯丝核菌以及菌株SE2对灰葡萄孢菌、梨状毛霉菌和立枯丝核菌均表现出显著的抑菌活性,抑菌率均大于80%;经放线菌处理后,靶标真菌的基内菌丝不同程度地发生了畸变,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畸变程度升高;5株放线菌对供试的靶标真菌均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持续抑菌作用,同一放线菌的持续抑菌作用谱不同,同一靶标真菌被持续抑制的放线菌种类和数量也不同,菌株SC1,A3和A4表现的持续抑菌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3.
凤县几种野生植物内生放线菌的分离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选择性培养基从采自凤县的12种野生植物中分离获得15种放线菌.非寄主作物定殖试验表明分离所获放线菌不仅能够定殖在不同植物体内,而且能定殖在植物的不同部位,具有内生性;皿内拮抗试验结果表明,15株内生放线菌中有2株对5种供试靶标真菌(梨状毛霉菌、西瓜枯萎菌、番茄灰霉菌、粉红聚端孢、苹果炭疽菌)有明显拮抗活性,其中Am3对灰葡萄孢菌抑制率达89.0%.Am5对西瓜枯萎病菌抑制率达81.0%;2株内生放线菌的发酵液对供试靶标真菌也有明显抑制作用,菌体残渣提取物的拮抗活性明显高于发酵滤液提取物.温室番茄、黄瓜防病促生实验结果显示菌株Am3、Am5有较好的防病促生作用,其中经Am3处理过的番茄植株干重比对照植株干重增加120%,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效达68.9%.  相似文献   

4.
采用诱捕分离法从土壤中分离到28株放线菌,以大丽轮枝孢(Verticillium dahliae)和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作为靶标菌,通过皿内拮抗试验从中筛选出效果明显的SW6,SW9,SW16,SW20 4株生防菌株,其发酵原液对靶标菌的抑制效果明显高于发酵滤液和菌丝初提液。其中,菌株SW20的发酵液对2种靶标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抗药性测定结果表明,4株生防菌株对链霉素最为敏感,对供试杀菌剂抗性较强。  相似文献   

5.
采用菌饼对峙法测定4种放线菌对7种病原真菌的离体颉颃作用。结果发现,SC1,SC11和SE2菌株对所有靶标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菌株SC11对各供试靶标菌均有良好稳定的抑制作用,接种后5 d测量靶标菌菌落半径均小于4 mm,菌丝日生长速率低于0.75 mm/d。菌株SE2对粉红聚端孢、立枯丝核菌、番茄叶霉菌的抑制作用比其它3种放线菌要好,抑制率高达100%。在所有测定的靶标菌中,番茄灰霉菌、粉红聚端孢菌、西瓜枯萎菌、立枯丝核菌是较易于被放线菌抑制的靶标菌。显微观察发现受,SC1,SC11,SE2抑制后,靶标菌菌丝出现不同程度的畸形。  相似文献   

6.
6株野生植物内生放线菌防病促生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寻找具有内生习性的植病生防放线菌,从采自秦岭的14种野生植物中分离得到29株内生放线菌,对其进行了皿内拮抗试验、发酵液抑菌试验和温室防病促生试验。结果发现,有6株菌表现出显著的抑菌活性,其中菌株SF1对粉红聚端孢、SF4对苹果炭疽菌、SF20对灰葡萄孢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菌株SG2的代谢产物具有很高的抑菌活性,其发酵滤液对茄链格孢的抑菌圈直径达到35 mm;菌株SG2对温室番茄早疫病的防治效果达到89.72%,菌株SF4对黄瓜白粉病的温室防效达到89.61%,菌株SF20对番茄和黄瓜具有明显的促生作用。可见,从野生植物中分离具有内生习性和抑菌作用的放线菌,直接用于生物防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以苹果病原真菌尖孢镰刀菌、层出镰刀菌、串珠镰刀菌、腐皮镰刀菌、立枯丝核菌为靶标菌,采用皿内对峙培养法,对265株刺五加内生放线菌进行抗菌活性筛选。结果表明:供试的265株内生放线菌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至少具有1种抗菌活性的菌株占菌株总数的51.0%。对层出镰刀菌和串珠镰刀菌具有抑制活性的菌株较多,分别占检测总菌株的38.9%和48.7%。对尖孢镰刀菌、腐皮镰刀菌、立枯丝核菌有抑制作用的菌株数量接近,分别占检测菌株总数的23.4%、31.7%、28.7%。对强活性菌株的PKSⅠ、PKSⅡ、NRPS、Helo、CYP功能基因筛选结果提示,菌株大多具有至少1种功能基因。10株强活性菌株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这些菌株都属于链霉菌属菌株。  相似文献   

8.
辣椒疫病病原真菌拮抗菌的筛选及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防治辣椒疫病,采用皿内竞争、拮抗菌发酵液以及紫外线照射菌株代谢产物等方法,对筛选出的4株拮抗菌与16种辣椒疫病病原真菌进行拮抗作用试验以及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16种靶标病原真菌在与4株供试拮抗菌平皿对峙培养后,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其中,LCF-35、LCF-BY1和LCF-BY2同时受到4株拮抗菌较强的抑制作用,平均抑制率分别为52.2%、46.1%和27.3%;供试拮抗菌对靶标病原真菌具有选择抑制作用和不同的抑制能力,其中,BCHK抑制LCF-35生长效果较好,BCHK和KMCG-4抑制LCF-BY1生长效果明显;4株拮抗菌的代谢产物活性成分在紫外照射下不稳定,失去抑制作用,因此,这4株拮抗菌适用于活菌生防制剂生产。  相似文献   

9.
从草莓健康植株中分离得到9株内生细菌,与灰葡萄孢菌和腐皮镰刀菌进行对峙试验,选出对这2种病原真菌有明显拮抗作用的2种菌株BS-CM511-2和BA-CM11-1。通过形态及16S rRNA序列鉴定可知,菌株BS-CM511-2为枯草芽孢杆(Bacillus subtilis),菌株BA-CM11-1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myloliquefaciens)。BA-CM11-1和BS-CM511-2这2株内生拮抗菌能够显著抑制灰葡萄孢菌和腐皮镰刀菌的生长,抑菌半径分别为36.0、27.0、30.3、24.3 mm。这2株拮抗内生菌无菌发酵液稀释10倍下对灰葡萄孢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分别达到81.75%和88.80%,稀释5倍下对腐皮镰刀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分别达到60.80%和69.20%,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稀释10倍对灰葡萄孢菌的抑制效果较好,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稀释5倍对腐皮镰刀菌抑制效果较好,这2株内生菌可作为生防资源应用于草莓病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
采用常规方法研究了喀什地区土壤中的放线菌区系和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性.结果表明喀什地区土壤中含有7个属的放线菌,以链霉菌属为主,占供试土壤中放线菌数量的96.9 %;从各种土壤类型所分离的放线菌数量上看,耕作土>林地土>草甸土>沼泽土>盐渍土>风沙土;供试土样中的链霉菌可分为11个类群,其中优势类群为白孢类群,占链霉菌总数的23.2 %.对其分离得到放线菌406株,以14种植物病原真菌为靶标菌进行平板拮抗试验,得到42株拮抗活性菌株,占供试放线菌总数的10.3 %,发酵复筛试验结果表明有16株(RI>80 %)供试菌株对14种靶标菌表现出了较好的生防效果,占供试菌株的1.2 %;其中对苹果轮纹病菌、番茄早疫病菌、油菜菌核病菌和小麦纹枯病菌的生防菌(RI>80 %)最多.  相似文献   

11.
采用杯碟法研究了放线菌菌株的抑菌活性。研究发现,4期菌株SY-5无论是活体还是发酵液对6种供试病原菌均表现出强烈的抑菌效果,发酵滤液稀释10倍后对玉米弯孢病菌的抑制率达81.8%。  相似文献   

12.
西藏色季拉山土壤拮抗放线菌的筛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稀释平板倾注法从西藏色季拉山22份土壤样品中共分离到各种放线菌菌株120株。以水稻稻瘟病菌、立枯丝核菌、棉花枯萎菌、烟草赤星病菌为指示菌,采用对峙培养法共获得对植物病原真菌抑菌圈直径>15 mm的菌株7株。将这7株放线菌菌株进行液体发酵试验,并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各个菌株发酵液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菌株2152无论是活体还是其发酵液对4种供试病原菌均表现强烈的抑菌效果,发酵滤液稀释10倍后对水稻稻瘟病菌的抑制率达78.6%。  相似文献   

13.
长白山地区不同海拔环境拮抗放线菌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稀释平板倾注法从吉林长白山地区不同海拔高度的不同环境中共分离到各种放线菌菌株104株.以24种农业常见植物致病真菌作为目标供试菌,采用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对104株放线菌进行抗菌活性筛选,优选抗菌活性较佳的12株.将最佳放线菌No.6菌株进行液体发酵,并测定其发酵液滤液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No.6放线菌菌株对香蕉灰纹菌、辣椒疫霉菌、黄瓜炭疽菌、番茄灰霉菌、黄瓜黑星菌、番茄叶霉菌、番茄炭疽菌、棉花黄萎菌、黄瓜枯萎菌、小麦赤霉菌、稻曲病菌、水稻恶苗病菌、小麦纹枯病菌、水稻稻瘟病菌、水稻纹枯菌、油菜菌核菌均具有优异的防治效果,发酵滤液稀释10倍后对黄瓜黑星菌、番茄炭疽菌、稻曲病菌、水稻稻瘟病菌、水稻纹枯菌的抑制率分别达90.0%、93.3%、92.0%、93.3%、92.0%.  相似文献   

14.
放线菌F24发酵液对灰霉菌拮抗作用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筛选出对灰霉病菌有拮抗作用的生防放线菌株,采用生长速率法和抑制孢子萌发法测定不同放线菌株发酵液对灰霉病菌的抑制率,研究了F24,F25,F26,F27 4种放线菌株对灰霉病病原菌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F24放线菌株在液体培养基C和E中的发酵液呈褐色,菌丝呈球状、生长量最大。采用E和C 2种培养基培养的F24放线菌发酵滤液对灰霉病菌丝的抑菌作用最强,3 mL剂量处理的抑菌率分别为79.8%和78.9%。孢子萌发试验结果表明:F24菌株对靶标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显著,培养基C和E稀释1倍发酵液的抑制率分别为82.76%,83.95%。  相似文献   

15.
4株放线菌的防病促生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分离的54株放线菌中筛选出具有很强抑菌活性的4株放线菌(05-5、05-11、05-25和06-6)进行发酵液活性试验,结果表明,菌株06-6的发酵液对4种靶标菌的抑菌活性较强,抑菌圈直径均大于20 mm.温室试验中4株放线菌对番茄灰霉病均有不同程度的防治效果,以菌株06-6表现最为明显,防效达到了81.2%.4株放线菌对番茄幼苗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与对照相比,菌株06-6使番茄幼苗的株高增幅达到68.3%.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绿菇(Russula virescens(Schaeff.)Fr.)对灰霉菌的拮抗作用。[方法]采用对峙培养测定法研究了绿菇菌丝体,发酵液及菌丝体提取液对灰霉菌的拮抗效果。[结果]绿菇对灰霉菌的拮抗作用主要表现为菌丝体重寄生和代谢产物生长抑制作用,对峙生长抑制率介于 46.9%~52.3%,重寄生现象明显。PDB培养基培养绿菇获得的发酵液生长抑制作用最强,对辣椒灰霉菌生长抑制率最高,为61.59%;发酵液热稳定性良好;绿菇菌丝提取液对供试灰霉菌无生长抑制作用。[结论]该研究为灰霉菌的分化和药敏感性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