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黄长江 《法治研究》2009,(11):78-81
学界对律师社会责任的理解和表述,不能从理论上给律师社会责任一个正确的定位.从而给广大律师实践社会责任一个理论上的指导。因此.有必要从基础理论上对律师的社会责任问题给予一个再审视。以衡平委托人与委托人之外的社会公共利益冲突为视角.借用“在确保股东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也实现企业非股东利益相关者福利最大化”这一“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为向导。提出律师社会责任应当是一种“建立在以‘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为基础.以衡平委托人与委托人之外的社会公共利益冲突为延伸和有机组成”的责任的观点。意图从理论上给律师社会责任寻找一个正确定位,并求教于对律师社会责任有关注和研究的同仁。  相似文献   

2.
修改后的《律师法》明确了律师的职业使命,即:律师应当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从而更强调了律师的社会属性、法律属性和公益属性,丰富了律师作为法律人的内涵,提升了律师的社会境界,强化了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3.
韦忠语 《河北法学》2001,19(6):79-82
对律师执业赔偿责任性质的认识,会直接影响到《律师法》的贯彻执行.也影响到当事人权利的救济。根据《律师法》的规定和民商法的基本原理,律师执业赔偿符合侵权责任的法律特征.因而其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民事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4.
职业伦理的非道德性,落实到法律人的职业实践中,即在具体的伦理行为规范中.要求法官只需对法律条文负责、律师只需对委托人忠诚,而对待正义以及公众利益方面,不需要承担任何道德义务;通过遵从职业伦理的具体规定,法官对于两造当事人、律师对于委托人通过法律手段实现道德上邪恶目的的做法漠然置之,  相似文献   

5.
“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意味着律师是一名经济人.他的服务通常是有偿的商业行为。与此同时,律师也被赋予了“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使命。这就是说,律师也是负有社会责任的法律人。  相似文献   

6.
一、律师与公证人业务范围冲突的原因与弊端 (一)律师与公证人业务范围冲突的原因 律师与公证人之间业务范围发生重合是一种正常的现象,这种业务上的重叠是不可避免的。第一,律师、公证人在职业特性上具有共同之处。首先两者都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作为出发点:其次,律师与公证人的职业活动是与法律直接相关的.都是以法律应用为核心内容的。第二.关于律师与公证人业务范围的立法具有抽象性、开放性的特征。以我国法律对律师业务范围的规定为例,我国《律师法》虽然没有关于“律师见证业务”的直接规定,  相似文献   

7.
律师是一种凭借其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社会职业,而当事人接近并利用司法机关往往要支付一定的报酬来购买律师所提供的这种“智力成果”。然而,在社会实践中,我国律师与其当事人之间因律师收费问题产生了诸多纠纷。究其原因乃是我国律师收费制度本身存在着  相似文献   

8.
谢佑平 《中国司法》2008,3(1):52-55
律师职业,是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职业,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律师在协助社会主体认识法律权利、正确行使法律权利和救治被侵害的法律权利,促进社会法律秩序的建构中,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当我们用法哲学的眼光来审视与律师职业相关的若干社会条件时,我们不难发现,无论过去或现在,社会条件不同,律师职业的外在样式和内在机制表现便存在差异。因此,研究律师职业与不同社会条件的关系,揭示其内在规律,对于推动我国社会环境的改造,促进我国律师职业的改革和完善,使其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2010年,北京律协率全国行业之先发布《北京律师社会责任报告》,不仅在行业内引发对律师履行社会责任的关注,也增加了社会各界对律师群体的认识,有助于律师良好社会形象的提升。在拉丁文中,律师履行社会责任的字面含意是"为了公共利益",这也是国际社会对律师职业的通行认识。北京律协在首先发布《北京律师  相似文献   

10.
曹婧 《中国律师》2011,(3):34-35
初识刘子华,是在去年3月的一次行业发展论坛上,当时他对律师职业内涵精辟的概述给了我极深的印象:“律师.要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既追求自身的竞争力,又追求广泛的社会利益。”这个自嘲皮肤黑黑的律师,虽然从事的是一个忙碌、严谨的职业,却很懂得品味生活、享受快乐,在他身上没有丝毫的条条框框,谈吐之间流露出的哲人睿智和乐观心态深深地感染了我。  相似文献   

11.
法官和律师是承担着各自社会责任的法律职业人。  相似文献   

12.
谢长华 《法治研究》2006,(12):22-23
一、律师职业特性 律师职业是在法的框架内为委托人提供维护权利不受侵害的服务,其特点带有一种博弈性,似乎与社会和谐、稳定不合,但实则内涵是相融的,因为,两者可以良性互动,前者对后者有促进功效,而后者对前者起保障作用。不过,现实中有时委托人委托事项具有合法性,可却与地方权力、官员利益存在矛盾,那律师应该如何为委托人服务才与社会和谐、稳定相一致?  相似文献   

13.
周院生 《中国法律》2004,(6):14-15,74-76
律师制度是中国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70年代末,律师制度作为中国民主与法制整体建构的一项重要内容得以恢复重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律师职业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社会具有广泛影响和备受关注的一种新兴职业.律师队伍已经成为法律职业中一支不可或缺、富有朝气、充满活力的力量.在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尊重和保障人权、  相似文献   

14.
在全国第七次律师代表大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同志对我国广大律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我国的律师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工作者,做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服务者,做当事人合法权益的维护者,做社会公平正义的保障者.做社会和谐稳定的促进者。周永康同志的指示,表达了党和国家对广大律师的殷切期望,全面而又精辟地概括了我国律师的本质属性和职业使命.为我国律师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顾村涵 《法制与社会》2011,(27):170-170,17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市场层次的不断提高,律师职业的商业化因素逐渐彰显,关于律师职业商业化的孰是孰非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实律师职业的商业化问题本身无可厚非,它毕竟植根于社会实践环境,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与制约;但另一方面,律师职业的商业化又必须保持在一定的限度之内,过度的商业化势必会阻碍律师社会责任的实现,在社会责任与商业化之间迫切需要寻求一个平衡点来调和两者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6.
从律师举报犯罪角度谈律师保密义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律师.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因为其执业活动的需要.会在与当事人的沟通中得知更多的秘密。对于当事人的隐私与商业秘密,我国《律师法》第38条已经将其纳入律师保密义务的范畴.法律规定对其进行保护。而针对其知悉未被司法机关得知的当事人的犯罪事实,律师是否应该举报.则引发了关于律师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平正义相冲突时该如何处理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
当我们对律师特别是辩护律师的职业价值进行讨论和思考时,可以发现,其核心精神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忠诚原则,强调的是律师“当事人利益至上”的义务,反映的是律师的诚实观念;二是正义原则,强调的是律师保障人权、维护社会正义的公益义务,表明的是律师的正义观念。忠诚与正义,是律师执业的基础,也体现了律师职业的正当、合理性。“恪守诚信,维护正义”,应当成为我国律师队伍建设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中国律师职业时代特征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律师职业发展到今天,面对社会发展新形势,呈现出诸多的时代特征。主要表现为社会角色定位日益多元化,承担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律师职业涉足领域逐渐扩大,职业功能日益多元化;律师行业特征突出,职业独立性日益显现;律师行业发展迅速,呈现出集团化与专业化趋势等。  相似文献   

19.
1月25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张军带队走访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与律师代表座谈,认真听取律师界对人民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张军强调,法官与律师同为法律人,要同使一股劲、同担一份责任、同守一条底线。共同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共同履行好法律职业共同体的职责使命。  相似文献   

20.
律师角色错位 对法律与正义的追求是律师赢得公信力的职业符号。但无法否认的是,在相当一些中国律师那里,对钱的崇拜超过了对法律与公正的景仰。2000年,中国报考律师的人数超过了20万。在调查为什么选择这一职业时,多数人都将“收入高”排在第一位。 一个需要长年的法律训练、且时常能替当事人挽回巨大损失的职业,得到高收入是公平合理的。但如果赚钱成为这个群体中为数不少的从业者的一种追求,甚而为了赚钱而无视法律、无视社会正义,律师职业本身便会失去社会的信任,甚至会毁掉律师业。 社会认同错位 律师通过自己对法律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