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卫生部颁布的《处方管理办法》(简称《办法》)于2007年5月1日起施行,并在此基础上于2010年3月起颁布执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简称《规范》),对处方审核及点评提出了较详尽的要求。为了解我院门诊用药情况及对《办法》的执行落实情况,现对我院2010年10月至12月门诊处方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自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下简称<办法>)于2007年5月1日正式实施至今,医院在规范门诊处方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同时在此期间遇到了一些迄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抽查了我院2008年上半年的处方近20000余张,按照<办法>对处方前记、正文、后记中规定的相关内容分别汇总,通过处方审核分析,结合工作实际发现门诊处方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3.
3月12日,卫生部宣布,《处方管理办法》已于2006年11月27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原《处方管理办法(试行)》(卫医发[20043269号)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规定》(卫医发[2005]436号)同时废止。[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实施处方点评制对处方质量规范的效果,以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3月至2011年9月的门诊处方,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中处方点评的相关要求,对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超常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2010年7月1日实施处方点评制后,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超常处方、抗菌药物使用都有了比较明显的降低.结论 处方点评制的实施对规范处方管理及合理用药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药物的使用情况,加强用药和处方的管理。方法抽取我院2009年每月5日、15日和25日门诊处方,共计12221张,按处方点评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12221张处方,抗菌药物的构成比为32.0%,抗菌药物使用中单用53.9%,二联46.1%,未见三联及三联以上的使用;注射剂占全部处方的21.9%;基本药物占全部药物品种的36.6%。结论重视处方点评,贯彻落实《处方管理办法》,促进医院合理用药和规范处方行为。  相似文献   

6.
孟祥君 《中国病案》2023,(3):24-26+29
目的 探讨某院特需门诊药房窗口药师发药时的实时处方审核及事后处方二次抽查点评工作,分析不合理处方原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2021年6月1日-2021年11月30日门诊药房窗口药师发药时,实时审核门诊处方6392张,将不合理处方以联络信的形式告知病区。同时责任药师每月25日随机抽取当月前2个整周的40张处方进行二次抽查点评。应用Excel2013对不合理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时审核处方6392张,不合理处方24张,不合理率为0.38%,处方不合理类型构成比较高有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不符(20.83%)、剂量及用法不正确(16.67%)、用法用量不明确(16.67%)、未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断(16.67%);二次抽查点评240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45张,不合理率为18.75%。结论 处方实时审核是改善和维持处方合理性的有效手段,处方二次抽查点评具有查缺补漏与提高处方合理性的作用。药师、医师及医院管理部门通力协作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降低不合理处方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7.
依据《处方管理办法》,针对处方管理中处方书写质量及合理用药问题,随机抽取我院门诊2009年7月1~7日处方2710张,对其书写质量和用药合理性进行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为进一步我院加强处方监管提供依据。1资料与方法1.1资料随机抽取我院门诊2009年7月1~7日处方2710张(不包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寻找基层医院用药(西药)存在的误区.方法 将本院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7986份门诊处方进行分析,找出用药有错的处方,并统计分析.结果 用药不当的处方共有279份,误方率为3.49%.结论 应加强基层医院用药的规范化教育,以提高医疗水平.  相似文献   

9.
王建明 《基层医学论坛》2012,(29):3908-3908
《处方管理办法》已于2006年11月27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为了了解执行《处方管理办法》以来我院门诊中成药处方书写质量,分析我院不合理处方情况,将我院2012年上半年门诊中药房每月抽查的不合格处方进行登记汇总,总结规律,并结合日常接方审方中不合理用药记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17092张处方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笔者对1998年门诊用药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按每月5日、15日、25日的间隔,抽查了1998年1月~12月36天的处方,计17092张。在处方书写、服用方法、重复用药、药物合用毒性增强、药物效应的拮抗、药物吸收的相互作用、药物代谢的相互作用、适应证与禁忌证方面的不合理配伍、?..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我院2006年2月1日至5月31日门诊及病房处方中不合理用药现象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2006年2月1日至5月31日门诊及病房处方,处方总数28780张,随机抽出处方10000张作为调查样本。1.2方法应用美康公司的药物相互作用审查系统对以上处方中提示可能存在的药物相互作  相似文献   

12.
解读卫生部发布的新《处方管理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11月27日卫生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的新<处方管理办法>,自2007年5月1日起执行,同时废止2004年8月下发的<处方管理办法(试行)>条例.新<处方管理办法>共分8章.  相似文献   

13.
国家卫生部于2007年2月14日颁布的<处方管理办法>2007年5月1日实施.<处方管理办法>的实施,为规范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提供了法律依据,也将有效地控制药品的使用环节,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4.
《处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从2007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办法》要求医师在处方上注明临床诊断。其实,在2004年9月1日起施行的《处方管理办法(试行)》中已经提出了,从2年多来的实践情况看,处方上临床诊断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让医药人员更好地执行《办法》中对处方上临床诊断的要求,现对门诊处方中临床诊断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希望相关人员重视临床诊断的书写,  相似文献   

15.
进一步完善电子处方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医疗机构的医疗模式也在发生快速变化,越来越多的医院实行了电子处方。电子处方表现形式有两种:无纸化和纸质化。2007年5月1日实行的《处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中无纸化的电子处方未被提及,所以本文着重阐述纸质化电子处方的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16.
中药汤剂是中药制剂中最古老 ,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剂型 ,故其汤剂处方是普遍而利用率高的制剂处方。虽然自 1 995年《中国药典》执行到现在的2 0 0 0年《中国药典》颁布 ,它在保证药品质量 ,人民用药安全有效方面起了非常重要的法规作用 ,大多数医药人员能遵照执行 ,但仍然有部分医生、药剂人员不规范开写与调配处方。本人通过对我院2 0 0 0年 6月 1日至 2 0 0 0年 1 2月 31日 1 899张中药汤剂处方的调查分析及本人在中药房工作中碰到的问题作以下浅析。1 调查内容1 .1 概念不清或互代  ( 1 )入药部位不清。《中国药典》[1] 将瓜蒌、瓜蒌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我院2008年1月1~15日门诊使用阿昔洛韦注射剂处方进行了分析,以了解我院阿昔洛韦注射剂使用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抽查处方逐一审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年1月1—15日我院门诊使用阿昔洛韦注射剂处方共824张,普遍为不对症使用。结论阿昔洛韦注射剂使用明显不合理,且比例过高,值得关注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审核静脉用药处方,纠正不合理处方,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对2010年2月1日-2010年5月1日审核静脉用药处方中遇到的不合理处方74张进行分析并给出正确处方。结果不合理静脉用药处方存在溶媒不合理、药物浓度较高、超剂量。结论药师通过审核静脉用药处方可及时发现并纠正不合理处方,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合理。  相似文献   

19.
《处方管理办法》已于2006年11月27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20.
抽查我院门诊2006年9月1日-12月31日处方,进行统计分析,以评价儿科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