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上尿路结石腔内手术后对留置双J管的患者进行观察,分析留置导管期间发生并发症的原因以及护理对策。方法:对留置双J管的32例患者随诊观察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双J管留置时间为4~6周,随访期间发生膀胱刺激症有3例,发生血尿2例,发生双J管膀胱端尿酸小结石附着1例,通过对患者有针对性的宣教,患者均能良好耐受。结论:术后留置双J管,可以有效引流,缩短恢复时间,膀胱刺激征与血尿是最常见的并发症,通过术前宣教,术后合理活动、适当配合药物治疗,可以减少或缓解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留置双J管患者并发症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留置双J管发生并发症的1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揭示并发症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护理对策。结果:留置双J管术后的并发症有血尿、腰痛、膀胱刺激征、双J管移位或脱落、尿盐沉积、尿路感染等。结论:术后有效护理干预,可避免或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提早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的必要性。方法将122例成功进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的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62例,术后未留置双J管;对照组60例,术后留置双J管。观察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结石大小、一次手术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输尿管下段结石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后不留置双J管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膀胱刺激征及泌尿系感染明显减少,并可避免再次膀胱镜下拔管。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n受体阻滞剂坦络新对减轻上尿路结石患者微创手术后留置双J管后的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将2010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216例上尿路结石微创手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处理外,口服盐酸坦络新片0.2mg,1次/d。观察两组患者腰腹部疼痛、血尿、膀胱刺激症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的腰腹部疼痛发生率为12.9%,而对照组为29.6%,血尿发生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1.2%和31.5%,膀胱刺激症状的发生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5.9%和48.1%,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受体阻滞剂盐酸坦络新能减轻泌尿外科上尿路结石患者微创手术后留置双J管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缩短双J管留置时间对尿路结石术后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确诊治疗的尿路结石患者96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长留组和短留组,每组4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尿路结石手术治疗并留置双J管,其中长留组双J管留置时间为4周,短留组双J管留置时间为2周,拔除双J管后随访3个月,应用日常生活质量量表(ADL)评估患者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情况、拔管前及拔管后1、2、3个月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短留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长留组,护理满意率、拔管后1、2、3个月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长留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缩短尿路结石术后患者双J管留置时间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且可确保手术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上尿路结石手术中留置双J管出现并发症的成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304例上尿路结石手术留置双J管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4例患者中出现尿路刺激症状36例;活动后肉眼血尿42例;拔除导尿管后发热2例;双J管表面结晶结石18侧.结论:上尿路结石手术中留置双J管出现的并发症通过积极治疗可避免或减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双J管在上尿路结石开放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 36 6例上尿路结石开放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甲组 2 34例放置输尿管或肾盂造瘘管 ,乙组 132例放置双J管 ,对两组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甲组住院时间及术后尿漏、伤口感染等并发症明显高于乙组 (P <0 0 1)。结论 上尿路结石开放性手术术后置双J管能明显缩短住院时间 ,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 ,使用双J管可以引起血尿、腰部酸痛、膀胱刺激等并发症 ,但拔管后症状很快消失。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经皮肾碎石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后患者输尿管双J管留置时间长短及拔管方法进行探讨。方法 84例行PCNL治疗的上尿路结石患者完全随机分为3组:长期留置组(n=28),术后留置输尿管双J管4~6周,经尿道膀胱镜下拔管;短期留置组(n=28),术后留置输尿管双J管8~12 d,经尿道膀胱镜下拔管;短期留置改良组(n=28),术后留置输尿管双J管8~12 d,经肾穿刺通道用改良方法拔管。3组患者于拔管后和出院后分别填写问卷调查,手术后1个月复查肾功能和利尿肾图。结果患者出院后肉眼血尿、腰胀、膀胱刺激征、泌尿系感染、发热、双J管移位、尿液反流等并发症发生率,长期留置组分别与短期留置改良组、短期留置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短期留置组与短期留置改良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患者拔管后尿道疼痛、肉眼血尿、尿道损伤、膀胱刺激征、泌尿系感染、发热等并发症发生率,短期留置改良组分别与长期留置组、短期留置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长期留置组与短期留置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1个月复查肾功能、利尿肾图,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肾碎石取石术后8~12 d,有针对性采用改良方法拔管,可有效缩短双J管的留置时间,避免因带管出院及置管时间过长引起的并发症,减少患者的费用和痛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经皮肾碎石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后患者输尿管双J管留置时间长短及拔管方法进行探讨.方法 84例行PCNL治疗的上尿路结石患者完全随机分为3组:长期留置组(n=28),术后留置输尿管双J管4~6周,经尿道膀胱镜下拔管;短期留置组(n=28),术后留置输尿管双J管8~12d.经尿道膀胱镜下拔管;短期留置改良组(n=28),术后留置输尿管双J管8~12d,经肾穿刺通道用改良方法拔管.3组患者于拔管后和出院后分别填写问卷调查,手术后1个月复查肾功能和利尿肾图.结果 患者出院后肉眼血尿、腰胀、膀胱刺激征、泌尿系感染、发热、双J管移位、尿液反流等并发症发生率,长期留置组分别与短期留置改良组、短期留置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短期留置组与短期留置改良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患者拔管后尿道疼痛、肉眼血尿、尿道损伤、膀胱刺激征、泌尿系感染、发热等并发症发生率,短期留置改良组分别与长期留置组、短期留置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长期留置组与短期留置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1个月复查肾功能、利尿肾图,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肾碎石取石术后8~12 d,有针对性采用改良方法拔管,可有效缩短双J管的留置时间,避免因带管出院及置管时间过长引起的并发症,减少患者的费用和痛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夏朝晖 《医学综述》2014,(24):4566-4567
目的研究分析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留置双J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1月至2013年2月于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进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并在术后留置双J管的患者153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可能导致留置双J管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53例患者留置双J管后发生并发症106例,发生率为69.3%。多危险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反复血尿的危险因素为双J管长度≥26 cm、留置时间≥4周和每日饮水量≤1200 m L;膀胱刺激征的危险因素为双J管长度≥26 cm、每日饮水量≤1200 m L和未有药物干预;双J管异位的危险因素为留置时间≥4周;腰痛的危险因素为双J管长度≥26 cm。结论双J管长度选择不当是最大的危险因素,而双J管留置时间过久、患者饮水不足、未有药物干预也是并发症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腔内碎石手术中是否需要常规留置双J管。方法随机选择上尿路结石经皮肾输尿管镜腔内碎石手术病例120例,分为使用双J管组60例(对照组)和未使用双J管组60例(试验组),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输尿管狭窄3例,试验组输尿管狭窄5例,两组狭窄的发生率分别为5%和8.3%,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相反,膀胱刺激症、血尿、尿路感染、尿盐结垢等其它并发症的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在微创经皮肾腔内碎石手术中,不必常规留置双J管,而视术中具体情况选择性留置双J管引流,可以减少手术费用和一些与留置双J管相关的并发症,但不增加引起输尿管狭窄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留置双J管治疗妊娠期上尿路结石合并肾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9月—2012年1月妊娠期上尿路结石合并肾绞痛予以尿道表面麻醉、留置双J管的患者21例,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21例患者留置双J管时间1.5个月~5个月,平均3.25个月,患者在留置双J管后肾绞痛症状均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且无明显的产科并发症。其中2例双J管自动滑出,重新置管1次。3例有较强的膀胱刺激症状,调整双J管后症状减轻或消失。5例尿路感染患者,抗感染治疗后好转。3例患侧腰区轻度不适。5例出现间歇性肉眼血尿。足月均顺利分娩后婴儿健康,分娩后8例发现结石自行排出,7例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6例行输尿管镜激光碎石术治疗。结论留置双J管对于保守治疗不能缓解的妊娠上尿路结石合并肾绞痛有一定的疗效,可以认为是一种比较好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逆行输尿管软镜取石术治疗单纯输尿管上段结石术后无管化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优势。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2月湘南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46例采用逆行输尿管软镜取石术治疗单纯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分为两组,A组23例术后不留置双J管,B组23例留置双J管,比较两组血尿发生率、腰腹部疼痛、膀胱刺激征、结石残留情况。结果两组血尿发生率、腰腹部疼痛、膀胱刺激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d均无结石残留。结论逆行输尿管软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术后无管化可减轻患者术后痛苦,不影响结石排出。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双J管结壳的形成,探究结壳与留置时间及原发病的关系,为双J管的留置时间通提供参考。方法:前瞻性选取40例在输尿管内放置双J管的泌尿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结石组和非结石组,每组各20例。结石组患者术前有尿路结石,非结石组患者术前无尿路结石。各组双J管留置时间均为75天。术后第15、30、45、60天,通过膀胱镜检、腹部平片检查(除外已发现双J管结壳者)或肉眼检查双J管(第75天),记录双J管结壳的形成。结果:至术后第75天,结石组有5例退出,非结石组有4例退出。术后第15天,结石组和非结石组双J管结壳率分别为6.67%和6.25%;术后第30天,结石组和非结石组双J管结壳率分别为20.00%和12.05%;术后第45天,结石组和非结石组双J管结壳率分别为26.67%和18.75%;术后第60天,结石组和非结石组双J管结壳率分别为47.67%和31.25%;术后第75天,结石组和非结石组双J管结壳率分别为60.00%和43.75%。术后第30天以后,结石组双J管结壳率比非结石组显著升高。结石组和非结石组双J管的结壳率与其留置时间呈正相关。结论:双J管的结壳率与其留置时间呈正相关。对于术前有尿路结石的患者,置管第30天以后其双J管结壳率明显高于术前无尿路结石的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上尿路开放性手术中应用双J管内引流的方法和疗效。方法456例上尿路开放性手术患者术中经肾孟、输尿管切口和新成形输尿管口置入双J管作内引流,留置时间平均25d。以同期118例非双J管引流手术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双J管组短于对照组,切口感染发生率双J管组低于对照组(P〈0.01)。双J管组肉眼血尿128例(28.1%),膀胱刺激症状76例(16.7%),腰酸胀63例(13.8%),双J管尿盐结垢82例(18%)。结论上尿路开放性手术应用双J管内引流,方法简单实用,住院时间短,有利于改善肾功能,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如操作不当也有一定的并发症。双J管留置时间3—4周,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6.
留置双J管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上尿路手术留置双J管后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及其预防和处理方法。方法 对458例上尿路手术留置双J管所发生并发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讨论双J管应用中如何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绝大多数上尿路手术留置双J管作内引流及支架的效果良好。置管后主要并发症为血尿、膀胱刺激症状、管周及管腔结石生成、膀胱输尿管反流、双J管移位、尿路感染等。结论 治疗上尿路疾病的首选引流方式是留置双J管,双J管置入后常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一般较轻微,正确的置管能有效减少甚至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合理处理并发症能降低其不良后果,避免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银花泌炎灵片预防经膀胱镜双J管拔除术后尿路感染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68例膀胱镜下双J管取管患者在术前3天开始至术后7天口服银花泌炎灵片.观察比较取管前和取管后1周症状和尿液检验结果,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取管前和取管后1周膀胱刺激征、腰痛,尿WBC和RBC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肾功能检查正常,无不良反应.结论 银花泌炎灵片预防经膀胱镜双J管拔除术后尿路感染安全有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双J管置入术治疗上尿路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2年9月间收治的38例上尿路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双J管置入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38例上尿路狭窄患者双J管置入术均一次置入成功,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2例患者出现血尿,1例患者出现膀胱刺激征,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9%。术后3~6个月复查B超提示患者腰部胀痛、尿路感染等临床症状消失或有所缓解,无复发病例。结论:采用双J管置入术治疗上尿路狭窄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操作较为简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总结留置双J管并发症的诊断与处理方法.方法:通过对近1年来88例临床病例的总结,得出留置双J管并发症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出现膀胱刺激症状22例,腰痛15例,血尿11例,双J管移位3例,拔出困难2例,发热2例.结论:全面认识留置双J管的作用和意义,规范用药和注意事项,以免出现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两种手术方法(完全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术和标准经皮肾镜碎石术)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探讨完全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上尿路结石行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60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无管化组20例,标准组4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如出血、感染、尿外渗、膀胱刺激症状等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把握适应证的基础上,经皮肾镜碎石术后既不留置肾造瘘管也不留置双J管是安全的,能有效减少患者痛苦。完全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术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