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外科基础     
高容量血液滤过对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严重多发伤致MODS分期诊断与临床意义;一种创伤失血性休克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犬模型的建立;创伤院前急救的若干进展(综述);失血性休克复苏治疗进展与评价;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在创伤性休克中的应用;战(创、烧)伤休克早期口服液体复苏研究进展(综述);失血性休克复苏及监测指标研究进展(综述);战伤休克的液体复苏进展(综述);手术创伤后Toll样受体4/髓样分化蛋白-2的表达;应用生物反应器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血管平滑肌层;精氨酸对大鼠肝脏分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调控作用及意义;自身储血回输对肿瘤手术患者的疗效观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凝血功能的研究;严重创伤患者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血清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创伤性休克对大鼠肠淋巴液和血液中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创伤弧菌脓毒症研究进展(综述);儿茶酚胺类药物对内毒素休克兔心肌的影响;骨髓和静脉来源的间质细胞作为种子细胞的研究;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同种异体皮下移植研究。[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实验研究神经安定镇痛、普鲁卡因静脉复合麻醉对失血性休克犬体循环和冠脉循环血流动力学及心肌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神经安定镇痛、普鲁卡因静脉复合麻醉抑制失血性休克状态下的心血管功能,降低心肌血流量,使得心肌氧供需失衡,心肌缺血缺氧。  相似文献   

3.
实验研究神经安定镇痛、普鲁卡因静脉复合麻醉对失血性休克犬体循环和冠脉循环血流动力学及心肌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神经安定镇痛、普鲁卡因静脉复合麻醉抑制失血性休克状态下的心血管功能,降低心肌血流量,使得心肌氧供需失衡,心肌缺血缺氧。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观察分析了高渗盐水对低氧条件下失血性休克家兔肾功能及超微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高渗盐液输入后能明显增加尿量,降低BUN和Cr水平,降低钠排泄分数和肾衰指数,从而明显改善低氧条件下失血性休克时的肾功能;此外,高渗盐液输入后还能明显降低低氧失血性休克后肾组织损伤的程度,提示高渗盐液能保护休克肾。与单纯高渗盐水相比较,高盐高胶液加654-2后其保护休克肾的作用更加明显,因此是更理想的低氧休克复  相似文献   

5.
肠粘膜的供氧有复杂的机制,危重疾病时肠粘膜氧耗增加;肠缺血对危重病人有严重的危害并影响其愈合.在不同类型休克中,肠血管床剧烈收缩,致使血流量显著减少;其它类型休克,如代偿性失血性休克中,肠血流阻力仅中度增加;还有一些类型休克,如感染和失代偿性失血性休克时,肠血流阻力可能正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丙酮酸腹腔透析液对大鼠失血性休克静脉液体复苏后腹腔脏器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n=10)。大鼠按全身血容量的45%经股动脉放血制作失血性休克模型。单纯静脉复苏组(VR组)于休克1h后回输失血及2倍失血量的乳酸钠林格液行静脉复苏,其余3组在上述静脉复苏基础上,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DPR组)、乳酸钠透析液(L组)、丙酮酸钠透析液(P组)20ml行腹腔复苏,时间30min。分别于休克前(O时)及休克后60(静脉复苏前)、180(腹腔复苏后1h)、360rain(腹腔复苏后4h)用PICCO心肺容量监测仪监测大鼠平均动脉压(MAP);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定休克后180min和360min肝、肾和小肠黏膜血流量;生化法测定休克前及休克后180、360min血丙氨酸转氨酶(ALT)、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和肌酐(cr)水平;干/湿比重法测定休克后180、360min肝、肾、肠各组织含水率。结果:失血性休克后各组MAP骤降至(35±5)mmHg;休克后60min时,各组大鼠MAP无明显差异(P〉0.05)。腹腔复苏后,与VR组比较,L和P组均能显著提高失血性休克大鼠MAP(P〈0.05),降低血ALT、Cr和DAO水平,减轻肝、肾、肠组织含水率,提高腹腔脏器血流量(P〈0.05或P〈0.01),在失血后360min时,P组的上述变化较其余复苏组更为显著。结论:丙酮酸腹腔透析液对大鼠失血性休克静脉液体复苏后腹腔脏器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异丙酚对失血性休克肾功能代谢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建立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选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休克组、灌注组、异丙酚干预组,每组8只。检测血尿素氮、肌酐含量;比色法NSL酸脱氢酶活性、血浆和肾组织乳酸含量。结果血尿素氮、肌酐含量、乳酸脱氢酶活性、血浆和肾组织乳酸含量,休克组、灌注组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异丙酚干预组各项测定指标的活性、含量均显著降低,与休克组与灌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和异丙酚干预组比较,以上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血性休克可引起肾组织明显功能代谢障碍,异丙酚干预后各项测定指标的活性、含量均发生了变化,提示异丙酚对失血性休克肾功能与代谢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腹部大血管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时德 《临床外科杂志》2003,11(4):209-210
腹部大血管损伤主要指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损伤 ,其次为髂动静脉、肠系膜动静脉、肾、肝、脾动静脉和门静脉损伤等。这类血管损伤的伤员伤情严重 ,且常合并腹内脏器损伤或全身多发伤 ,伴有重度失血性休克 ,使腹部大血管损伤的诊断复杂化 ,死亡率高。腹主动脉和 /或下腔静脉损伤 ,常在送至医院之前已因失血性休克死亡。即使是及时送达医院 ,也呈严重的失血性休克 ,极少数伤员经抢救能幸存下来。髂动静脉损伤 ,肠系膜动静脉损伤 ,肾、肝、脾动静脉损伤等 ,短期内出现失血性休克 ,如能及时抢救 ,伤员存活机会较多。腹部大血管或较大血管多处于体…  相似文献   

9.
各种外伤导致的失血性休克,除了及时止血(如外科手术)外,还要强调液体复苏的重要性。以维持机体有效的循环血容量,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恢复和保存重要脏器的功能。本文就不同液体复苏对失血性休克所致的肠道炎症反应及细菌移位的影响作一综述。1失血性休克所致的肠道炎症反应和细菌移位的可能机制1.1失血性休克所致的肠黏膜缺血缺氧机制在失血性休克的早期,由于血流再分布,使肠道内的血液灌注量明显减少,肠道组织细胞可能遭受缺血/缺氧损伤,如果持续时间长,缺血程度严重,可导致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肠黏膜细胞的线粒体功能首先受损,细胞…  相似文献   

10.
静脉普鲁卡因对失血性休克犬血流动力学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普鲁卡因复合麻醉在正常血容量下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已有报道。但在失血性休克情况下,应用静脉普鲁卡因复合全麻是否适合尚无统一看法。本实验是探讨在失血性休克情况下,静脉普鲁卡因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便为临床麻醉提供参考。材料和方法 (一)杂种犬7只,雌雄兼有,体重13~20kg。先以戊巴比妥钠25~30mg/kg静脉麻醉,气管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高渗晶-胶混合液、等渗晶体溶液和全血对失血性休克犬的血流动力学和全身氧供状态的影响。方法 18只犬麻醉后气管内插管,自主呼吸,经股动脉放血至平均动脉压6.7 kpa,维持1 h。然后分别以乳酸林格氏液(LR)、全血(WB)和7.5%氯化钠 10%羟乙基淀粉混合液(HHS)进行抗休克治疗,比较其效果。结果HHS使休克犬血流动力学参数和全身氧供恢复至休克前水平所需液体量和时间显著少于LR和WB,且作用维持时间长(P<0.05)。结论 失血性休克早期应用小容量HHS可改善血流动力学和全身氧供状态。  相似文献   

12.
杂种犬14只,复制严重失血性休克的动物模型,观察试验对象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指标: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平均肺动脉压(MPAP)、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综合判断失血性休克的严重程度,对矿区工伤、其它意外伤害或大手术致失血性休克病人严重程度的判断及救治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围手术期不同容量的复苏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是临床急诊中常见的危重症之一.对失血性休克的早期治疗主要是控制出血和快速恢复有效循环血量,在积极手术止血的基础上快速大量补液是治疗失血性休克的基础.但在围手术期休克治疗中,早期液体复苏的最佳容量为多少,或当机体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达到一种什么水平时早期容量复苏才为满意.笔者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及根据病人术中各项监测就此作一探讨,并观察其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4.
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的病变,从粘膜开始,迅速累及肠壁全层,甚至肠系膜。肠壁可发生充血、出血、血栓形成、坏死、溃疡、穿孔等。腹腔常有渗液、纤维粘连等。尸检还可发现肝、肾、肺等器官的病变,为细菌毒素或加以低血流所造成。本病的病理改变,即下述并发症的背景。一、休克是本病最危重的并发症,死亡率相当高。虽则本病常有肠出血,但失血性休克少见。而休克的主要原因是感染中毒。据研究,本病的主要病原  相似文献   

15.
以犬为实验对象研究不同液体输注对失血性休克时的血流动力学,氧转运及血管外肺水的影响。方法:选择成年健康犬15只,静脉麻醉后通过动脉放血至平均动脉压4.67kPa制作失血性休克模型,继分别以乳酸钠林格氏液,全血及多聚明胶等三种液体输注复苏,以PAWP值恢复至2.0kPa为输全液终点,观察血流动力学,氧转运和血管外肺水等各指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观察分析了高渗盐水对低氧条件下失血性休克家兔肾功能及超微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高渗盐液输入后能明显增加尿量,降低BUN和Cr水平,降低钠排泄分数(FENa)和肾衰指数(RFI),从而明显改善低氧条件下失血性休克时的肾功能;此外,高渗盐液输入后还能明显降低低氧失血性休克后肾组织损伤的程度,提示高渗盐液能保护休克肾,与单纯高渗盐水相比较,高盐高胶液加654-2后其保护休克肾的作用更加明显,因此是更理想的低氧休克复苏液。实验同时表明高渗盐液输入不引起血清钾浓度增高等并发症,说明高渗盐液的应用是安全的。以上结果为高渗盐液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犬为实验对象研究不同液体输注对失血性休克时的血流动力学、氧转运及血管外肺水的影响。方法:选择成年健康犬15只,静脉麻醉后通过动脉放血至平均动脉压4.67kPa制作失血性休克模型,继分别以乳酸钠林格氏液、全血及多聚明胶等三种液体输注复苏,以PAWP值恢复至2.0kPa为输血输液终点,观察血流动力学、氧转运和血管外肺水等各指标的变化。结果:乳酸钠林格氏液组的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虽然于复苏即刻恢复至对照水平,但复苏后30分钟CI、SVI即降至低于对照水平,而全血组和多聚明胶组于复苏即刻及复苏后30分钟均可明显恢复血流动力学各指标,并且多聚明胶组在CI、SVI、SVRI等各指标较其它两组为好。结论:在失血性休克输液治疗过程中,胶体液较晶体液更为有效,且对血管外肺水影响较小。多聚明胶能更有效地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全血能明显增加氧转运。  相似文献   

18.
高张盐水休克复苏过程的免疫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张盐水(HTS)用于严重创伤性和失血性休克病人的紧急复苏,有助于迅速恢复血容量和改善血流动力学,同时具有减轻休克引发的炎症反应和免疫抑制。综述HTS复苏过程对炎症和免疫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高张盐水(HTS)用于严重创伤性和失血性休克病人的紧急复苏,有助于迅速恢复血容量和改善血流动力学,同时具有减轻休克引发的炎症反应和免疫抑制。综述HTS复苏过程对炎症和免疫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失血性休克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用14只犬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随失血量的增加,犬中心静脉压(CVP)、肺毛细血管嵌压(PCWP)、平均动脉压(MAP)、平均肺动脉压(MPAP)、每搏量(SV)、心排血量(CO))均逐渐降低,周围血管阻力(SVR)、肺血管阻力(PVR)则逐渐升高。SV、CO对失血后反应最为敏感,且能反映失血性休克的严重程度。提示临床在大型手术,估计术中失血较多或需对失血性休克情况作出判断时,全面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