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化纤汤辅助口服西药糖皮质激素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8例,在口服糖皮质激素泼尼松的基础上加服中药化纤汤治疗;对照组28例,口服糖皮质激素泼尼松治疗。疗程为3月。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肺总量(TLC)、一氧化碳弥散功能(DLco)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4.6%,对照组81.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咳嗽、气短喘息症状以及肺部velcro啰音的改善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TLC、DLco改善更加明显(P〈0.05)。结论:中药化纤汤能显著改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指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平纤宁肺颗粒剂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肺间质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1例给予平纤宁肺颗粒剂;对照组21例给予泼尼松口服;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胸部HRCT、肺功能等检测结果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较对照组症状明显减轻(P0.05),肺功能有明显改善(P0.05),胸部HRCT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平纤宁肺颗粒剂可以改善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临床症状,使患者肺功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活血通络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以及肺功能指标的改善情况,分析其作用机制和应用前景。方法:选取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强的松0. 5~0.6 mg/(kg·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活血通络汤。结果:治疗组中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86.7%,经组间比较显示治疗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无论临床症状和体征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临床研究发现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ESR、 CRP、 IgG水平及对照组患者IgA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患者ESR、 CRP、 IgG水平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肺功能指标在治疗后明显上升(P<0.05);治疗组患者各项肺功能上升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肺间质纤维化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谢宇杰 《中医杂志》2011,52(14):1213-1216
目的观察补肺通络丸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早期类风湿关节炎肺间质病变(RA-IL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在甲氨蝶呤基础上口服补肺通络丸,对照组继续单用甲氨蝶呤,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及高分辨率CT(HRCT)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肺总量(TLC)、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其HRCT评分较治疗前减小(P<0.05),两组治疗后的TLC、DLCO、HRCT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补肺通络丸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早期RA-ILD能明显改善肺功能,缩小肺间质病变面积,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活血化瘀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纤维化对患者肺功能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强的松0.5~0.6 mg/(kg·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活血化瘀汤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ESR、CRP、免疫球蛋白水平及肺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较治疗前均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幅度均比对照组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ESR、CRP、Ig G水平及观察组患者Ig A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ESR、CRP、Ig G水平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各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肺功能指标均明显上升(P0.05);观察组患者各肺功能上升幅度均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活血化瘀汤联合西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纤维化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免疫指标紊乱和肺功能低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芪丹颗粒剂治疗肺间质纤维化105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芪丹颗粒剂对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5例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作为治疗组,给予芪丹颗粒剂,对照组60例,给予强的松0.5mg/kg,两组疗程均为3~6个月,每1~3个月随诊1次.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体征、肺部高分辨率CT(HRCT)及肺功能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症状、体征改善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肺HRCT和肺功能改善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芪丹颗粒剂可以不同程度地改善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症状和体征,使患者肺功能停止恶化,且用药期间未见任何副作用,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补肾通络汤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55例IP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8例,对照组27例。观察组服用补肾通络汤,每日2次;对照组维持西医常规治疗,口服乙酰半胱胺酸0.6g,每日三次,餐前服用;疗程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肺功能、六分钟步行试验及圣乔治量表问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呼吸困难较治疗前改善(P0.05),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干咳积分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6分钟步行距离较治疗前增加(P0.05),长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圣·乔治问卷症状评分低于治疗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增高,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的差值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肺功能比较:两组VC、DLCO比较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补肾通络汤对IPF患者呼吸困难、干咳等方面有一定疗效,能够改善IPF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六分钟步行距离和生活质量,但对肺功能无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温阳化瘀法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64例作为研究资料,随机分为2组各32例,对照组为乙酰半胱氨酸治疗,观察组则增加温阳化瘀法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肺功能改善情况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8. 13%(25/32)比较,观察组96. 88%(31/32)明显更高,疗效更好,P 0. 05;治疗前2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且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针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实施温阳化瘀法治疗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促使患者不良症状得以改善,提高生存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9.
《中药药理与临床》2020,(3):219-223
目的:探讨自拟止咳化痰汤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入住的112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自拟止咳化痰汤+常规糖皮质激素治疗(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糖皮质激素治疗(5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糖皮质激素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对2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肺高辨率CT、血气分析指标、肺纤维化指标和治疗效果进行检测和评估,并对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和常规性检测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肺高辨率CT情况、血气分析指标、肺纤维化指标和中医证候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在肺通气功能(FEV1、FVC和PEF)、HRCT情况(网格影、斑片影)、血气分析指标[Pa(O)_2、Pa(CO)_2、SaO_2、HCO_3和pH]、血清肺纤维化指标(Ⅳ-C、Ⅲ-C和HA)和中医证候评分(气喘、汗出乏力、口干口渴)均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基础上,联合自拟止咳化痰汤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可作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疾病的优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化痰通络、益气养阴中药颗粒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20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安慰剂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化痰通络益气养阴中药颗粒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指数、mMRC分级、肺功能、血气分析变化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各症状分值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各症状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胸憋、喘息、气短、咳嗽、咳痰、乏力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mMRC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肺功能FVC%、FEV_1/FVC、DLCO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均0.05),但2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后p(O_2)均明显升高(P均0.05),p(CO_2)均明显下降(P0.05),但2组治疗后p(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p(CO_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通络、益气养阴法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可降低患者p(CO_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