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文化互动是校企合作纵深发展的本质体现。通过对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条件与基础的分析,提出将企业核心价值观融入德育工作、将专业建设作为融合主渠道、加强科研先导与理论支撑等措施作为两者对接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企业获利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企合作是当前高职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但是目前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参与合作的动力不足。要提高校企合作中企业的参与度,需分析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诉求,平衡社会、学校、企业和学生四方的利益,把多赢性作为校企合作的价值追求,积极探索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获利模式,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3.
校企合作育人是当代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主流,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途径.协同创新理论的提出与平台的构建,为高职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提供了理论平台、实践场景,同时也推动了高职校企紧密合作,深化了校企合作内涵,创新了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是提高民办高校顾客价值的最佳选择。文章将顾客价值理论引入民办高校管理中,阐述了民办高校顾客价值的内涵,分析了其影响因素,阐明了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对于提高民办高校顾客价值的作用,从提高民办高校的企业顾客价值和学生顾客价值的角度,提出了加强校企合作、提高顾客价值的策略,即把握校企合作的关键点,提高企业顾客价值,做好校企合作的五个结合,提高学生顾客价值,增强企业和学生作为民办高校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提升民办高校顾客价值。  相似文献   

5.
论旅游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施校企合作是旅游院校与旅游企业实现双赢的最佳选择.校企双方应高度重视,成立旅游专业指导与合作委员会,探索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方式,建立相应的配套制度,保证校企合作的正常运作,为旅游企业培养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6.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校企合作企业参与热情不足已成为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应从扩大校企合作外延、确保校企合作"双赢"、完善校企合作政策机制和提升校企合作质量等方面入手,切实提高企业对校企合作的参与热情,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各高职院校紧紧依托行业和企业办学,积极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产学研道路的背景下,依据高职院校会计类专业的教学特点,从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办学特色等方面入手,通过对高职会计专业在校企合作中的外部保障、内部共同需求以及合作机制的分析,提出了校企深度合作模式下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一些具体措施,以实现会计专业校企合作中的共赢。  相似文献   

8.
校企合作的长效运行机制是高职院校和企业能够长久合作的保障,目前国内大多数高职院校在与企业合作中缺乏有效的长效运行机制.文章从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必要性、包装设计专业校企合作模式以及校企合作互益双赢的驱动机制的构建3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和论证.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高职校企合作的内容、模式、企业状况以及合作需要、合作空间、合作层次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依托经济技术开发区可以推动学校和企业双方加深对校企合作的认识,推动合作双方建立相关法律法规与保障政策,推动校企合作良好环境的营造;以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从地方政府支持、企业参与以及合作内容的拓展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校企合作中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的工作差异,同时,研究了安冶学院冶金专业群校企合作的现状,探讨了校企深度合作路径的构建。结果表明:校企合作应基于价值互补的理念开展,高职院校需围绕企业做好具体工作,自下而上地体现高职教育的价值创新;专业教师是校企合作中的关键因素,校企合作可有效提升师资能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教学过程“产教一体”的不断发展,高职教育不断进步,推动了企业的高效发展,实现了高校与企业的双向共赢。然而,高职院校与企业在合作中也存在着一定的现实问题,文章着重从合作企业、高职院校、政策法规三方面探讨了目前校企合作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基于开放发展理念,提出了推动校企合作的新对策。  相似文献   

12.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近10年来,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围绕如何在校企合作中使学生、学校和企业三方受益,积极探索和实践多种有效的校企合作形式,以实现校企合作、共育人才、共同发展的共赢目标。1.在省教育厅支持下,学校与知名模具制造企业重庆平伟集团合作,共建模具技术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暨成电机专-平伟科技模具工程技术中心。企业前期投  相似文献   

13.
以重庆交通大学为例,针对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从高校专业实习、学生毕业设计、校企产学研合作、技术成果转化、企业人才培养等方面,探索校企合作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从企业的需求出发,研究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主要动力。认为只有国家致力于营造更优的合作环境,校企双方建立"共建、共管、共享"才能真正调动起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联合企业深化产教融合、积极推进校企合作,需要分析现阶段的校企合作问题,以问题为突破口,在教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建设与评估体系等方面,实施校企合作推进策略。以“1+X”证书制度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研究对象,旨在提升校企合作质量,促进院校与企业协同发展,实现“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双丰收,促进产教融合深化,以此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 2001年5月,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隆重举行了第二届“餐饮教育与企业发展论坛”,国内许多著名餐饮企业应邀参加。与会者对我校提出的“校企合作”新思路进行了热烈讨论,一致认为“校企合作”是必要的、可能的。 一、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国内外交流,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合作。主要有以下理由:  相似文献   

17.
广东Q职院与广州R公司共建校企合作平台,实现学校与企业紧密协同、教学与市场深度融合,为企业精准培养急缺人才,输送优秀专业技术骨干.校企携手,确定人才培养方向;校企协作,实现人才培养精准定位;校企合作,创建"仿真"+"全真"式实践教学环节,取得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引入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开展思政教育,受到社会和企业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18.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途径。学校校企合作的价值取向要定位于人才培养的高质量。校企合作的成功路径是实现互利双赢。因此,要在专业设置上体现与企业的契合性,在保证机制上体现与企业的互信性,在操作上体现与企业的互动性。  相似文献   

19.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的校企合作模式呈现出多样化,校企合作的组织形式和合作行为涉及到学生的权利与义务,学生是合作的主体一方,立法明确之前,实务对合作企业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可参照劳动关系处理。以校企合作协议书建立合作关系是较为典型的校企合作模式,但执行具体的合作事项应另行细化约定。  相似文献   

20.
在产教深度融合背景下,提出了校企协同"双主体多平台"的概念,针对江阴学院"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的多种渠道进行分析和探讨,所述案例均来自本地区企业行业,研究结果符合本地区校企合作的实际情况。提供了本地区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案例,为高职校企合作理论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