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化工简讯     
日本三菱重工以节能、省资源和稳定运转为目的开发了ASC-1000计算机控制排烟脱硫体系。经有关发电站实际运用4个月的结果证明,完全能够达到所予想的目的。最近,该系统应用于大力发电站排烟脱硫装置中,即便操作负荷变动很大也能维持所规定的脱硫水平,并且节能效果显著。排烟脱硫装置是锅炉排出的烟气首先经过电除尘,再进入冷却塔冷却除尘,然后送入吸收塔脱硫。在吸收塔里,含石灰的吸收液  相似文献   

2.
环保     
▲中国人民解放军6412厂研制成功国内最大的污水净化气浮设备,小时处理量776吨污水。 ▲山东潍坊亚星化工集团总公司建成简易的石灰石膏法排烟脱硫装置,用电石灰溶液小时处理烟气10万标准立方米,脱硫率大于70%。烟气含二氧化硫  相似文献   

3.
《小氮肥》2015,(11)
<正>贵州赤天化桐梓化工有限公司锅炉烟气脱硫采用液氨吸收烟气中的SO2、然后生产硫酸铵的氨法脱硫工艺。按照三炉一塔设计,锅炉为煤粉炉(2用1备),设计单台锅炉蒸发量在220 t/h,排烟温度控制在130~160℃,进入脱硫塔的烟气量约为500 000 m3/h,入塔气中SO2质量浓度为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新型锅炉排烟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氟塑料低温省煤器某热电厂的应用。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套设备使锅炉排烟温度从135℃降低到100℃以下,加热60 t/h除盐水,温度升高约85℃。年节约标煤约3 542 t。利用除盐水吸收锅炉排烟余热,在不影响锅炉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可以显著提高全厂热效率、降低电厂煤耗;同时可降低70%的脱硫吸收塔喷淋水,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5.
介绍硫酸铵法烟气脱硫技术应用于新疆某厂2×450 t/h燃煤锅炉烟气脱硫处理装置上的实例。施工完成后,SO2排放量由7 853.86 t/a降为785.39 t/a;烟尘由524.29 t/a降为262.15 t/a。  相似文献   

6.
《大氮肥》2016,(1)
正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化工分公司锅炉烟气脱硫脱硝工程于2015年12月6日开工建设。该工程总投资2.1亿元,拟建设化工分公司热电厂3×250 t/h和4×480 t/h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脱硫脱硝减排装置,主要建设一期、二期供热中心脱硫改造和新建脱硝设施。脱硫工程是在原有循环硫化床炉内喷钙  相似文献   

7.
刘乐利 《化肥设计》2012,50(6):22-24
兖矿鲁南化肥厂新建1×260t/h循环流化床锅炉和老系统2×130t/h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烟气脱硫采用新型氨水洗涤法脱硫工艺。介绍了该工艺的脱硫机理、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简述了该工艺的技术特点和应用优势。结果表明,新型氨水洗涤法脱硫工艺与氮肥厂现有装置具有较好的适配性,脱硫净化后烟气中SO2浓度可减少为50mg/m^3,粉尘浓度小于30mg/m^3。  相似文献   

8.
阳煤丰喜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临猗分公司现有3套锅炉烟气氨法脱硫装置,其中,新建成的280 t/h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的是复合氨法脱硫工艺(脱硫塔塔外氧化、塔内浓缩结晶,塔顶设有湿式电除尘器)。阐述复合氨法脱硫装置中氧化槽的重要作用及脱硫浆液p H的控制,湿式电除尘器产生的背景、构成情况及安装中的注意事项。经历了数月的运行调试后,在锅炉负荷约75%、烟气量300 000m3/h、进脱硫塔SO_2含量2 500 mg/m~3的情况下,日产硫铵(一级品)在25~40 t,排放尾气中粉尘含量0.02 mg/m~3、SO_2含量0.92 mg/m~3、NOX含量8.36 mg/m~3,锅炉烟气氨法脱硫装置完全实现了超低排放。  相似文献   

9.
程建光  谭伟  于超 《小氮肥》2013,(11):16-17
山东兖矿国泰化工有限公司有3台循环流化床锅炉,1#锅炉(130 t/h)和3#锅炉(260 t/h)配套布袋除尘器,2#锅炉(130 t/h)配套静电除尘器。3台锅炉原设计的脱硫方式为炉内喷钙,根据GB 13233—2011《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自2014年7月1日起执行排放烟气中SO2质量浓度<200 mg/m3,炉内喷钙脱硫无法长期满足SO2新排放标准要求,故将锅炉脱硫改造为炉外烟气氨法脱硫。氨法脱硫系统采用三炉一塔设计,脱硫塔分为氧化段、浓缩段、吸收段,塔顶为直排烟囱。引风机来的烟气进入脱硫塔,用液氨(或氨水)作为  相似文献   

10.
正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化工分公司锅炉烟气脱硫脱硝工程于2015年12月6日开工建设。该工程总投资2.1亿元,拟建设化工分公司热电厂3×250t/h和4×480t/h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脱硫脱硝减排装置,主要建设一期、二期供热中心脱硫改造和新建脱硝设施。脱硫工程是在原有循环硫化床炉内喷钙脱硫工程的基础上,新增烟气循环硫化床半干法脱硫除尘一体化系统,利用化工分公司电石乙炔装置产生的电石渣作为脱硫剂。脱硝工程采  相似文献   

11.
张持 《贵州化工》2007,32(1):33-37
大型贮罐的设计与一般压力容器有较大区别,力求归纳一下这方面的经验并结合工程实例,供广大设计和工程部门的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12.
王雪纯 《氯碱工业》2007,(12):45-45
1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企业的信息化就是用计算机管理运作企业。企业信息化不是模拟现有的管理方式,而是结合现有的管理模式并进行变革。企业在实施信息化时应做好业务流程、管理模式等变革的准备,以及做好将来人员岗位设置和调整的准备,使企业在管理模式、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和绩效考核等方面有明显的改进和创新。目前,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信息化建设悄然地改变着国内广大中小企业的生存和运营模式,中小企业推进信息化,可以为企业节约大量成本,使企业员工提高工作效率以及规范企业的多层次全方位管理…  相似文献   

13.
纳米氧化锌的制备和表面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七水硫酸锌和碳酸氢钠为主要原料,采用室温固相法结合微波热分解法制备了纳米氧化锌。为改善氧化锌微粒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采用硬脂酸对氧化锌表面进行改性,探讨了硬脂酸改性纳米氧化锌粉体的工艺条件、表面改性机理及其对粉体颗粒亲油性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对改性后纳米氧化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硬脂酸和纳米氧化锌之间以共价键结合,改性后纳米氧化锌能更好地分散在有机溶剂里。纳米氧化锌表面改性的最佳工艺条件:硬脂酸质量分数为10%,改性温度为60℃,改性时间为40 m in。  相似文献   

14.
采用化学沉淀法合成纳米羟基磷灰石粉体,考察了反应物浓度及配比、体系pH、分散剂用量、反应温度及时间等因素对产品平均粒度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摸索工艺参数范围,选择主要参数进行正交实验,得到较适宜的工艺条件.用粒度检测仪、透射电镜、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等对粉体的粒度和结晶度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得的羟基磷灰石粉体能达到纳米级,粒度分布均匀,且纯度较高,结晶度较好.  相似文献   

15.
采用传统的鼓泡碳化法,用50℃热水快速消化石灰,精制石灰乳冷却到20℃以下碳化,制备纳米碳酸钙。研究了碳化过程中粘度和pH的变化,以及陈化和添加晶形控制剂对纳米碳酸钙晶形的影响。通过陈化一二次碳化法制备了晶形比较完整的纳米碳酸钙,从而降低了纳米碳酸钙的吸油量。通过添加不同的晶形控制剂,可以制备立方体形、立方柱形、棒状和菱形纳米碳酸钙。  相似文献   

16.
纳米氧化镁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由碳酸铵和氯化镁制备纳米氧化镁的方法。以碳酸铵和氯化镁为主要原料,加入有机表面活性剂,经过反应、过滤、水洗、醇洗、干燥和灼烧制得纳米氧化镁。经表观密度、比表面积、孔容积、粒径及透射电镜的测定,粒子大小均在纳米范围。试验结果证明,试验工艺路线及测定方法均适合纳米氧化镁制备。主要原料碳酸铵和氯化镁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对纳米氧化镁的工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纳米二氧化锆在复合镀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纳米二氧化锆粉末在制备复合镀层上的应用及纳米粉改善镀层性能机理,包括制备、高温抗氧化和耐蚀性、高硬度耐磨性以及具有电化学活性等功能的复合镀层的最新进展,并对纳米颗粒在改善镀层耐蚀性和增强镀层硬度等方面的机理作了介绍。最后指出,中国是锆资源大国,纳米二氧化锆粉末的制备工艺研究已经非常成熟,但其在复合领域的应用开发还局限于实验室阶段,相信不久的将来纳米二氧化锆在复合镀层中的应用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纳米氧化铈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氧化铈是新兴的催化材料,在化学工业和环境污染控制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对近年来国内外制备纳米氧化铈材料的不同方法进行了阐述和比较。其中溶胶-凝胶法和沉淀法工艺已经较为成熟,而其他方法,如共沸精馏法、冰冻脱水法、水解法、气相法、微乳液法、表面修饰法、液-液两相法、熔融法、固相反应法等,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对纳米氧化铈的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纳米氧化铈的催化性能大大优于传统的非纳米氧化铈粉体。  相似文献   

19.
在Ca(OH)2的碳化反应过程中加入阴离子、阳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采用pH、电导率在线跟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手段考察了表面活性剂对碳化反应的影响和对碳酸钙结晶过程的影响。实验发现:①无表面活性剂存在下在碳化反应开始后约4min~7min时,反应液呈凝胶态,体系黏度发牛突变,而在表面性剂存在下,这一凝胶化现象被消除,体系的黏度仅小幅升高;②表面活性剂的存在可加速碳化反应的进行,有效地缩短反应时间;③表面活性剂的存在可影响碳酸钙的结晶行为,在适宜的表面活性剂存在下,碳酸钙的晶形发生改变,可得到直径20nm左右、长数十到数百纳米的链球形碳酸钙晶体。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纳米粉体二氧化铈的主要制备方法,其中包括水热晶化法、溶胶-凝胶法、微乳液和均匀沉淀耦合法、均匀沉淀和炭吸附耦合法、模板剂共沉淀法、室温(湿)固相化学反应法、一步熔融盐分解法等。通过对各方法的实验条件、制备工艺、产品性状等探讨研究,分析评述了各方法的应用及其工业化前景,旨在为高附加值稀土材料的研制开发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