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2 毫秒
1.
戚鹏  陈金和 《医药导报》2008,27(10):1178-1179
目的 观察灯心止血胶囊的功效, 为临床应用提供药效学依据. 方法 采用小鼠断尾法测出血时间, 玻片法测凝血时间; 血小板聚集采用血小板聚集仪测定; 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酶原(FIB)采用ACL-3000全自动血凝仪测定. 结果 灯心止血胶囊中剂量、高剂量组能明显缩短正常小鼠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 其中高剂量组能使正常大鼠血小板聚集明显增加, 对PT、APTT、FIB无明显影响. 结论 灯心止血胶囊具有明显止血效应, 大剂量可促进血小板聚集.  相似文献   

2.
消瘀止血片治疗凝血障碍性出血性疾病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消瘀止血片治疗凝血障碍性出血性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用消瘀止血片高剂量、中剂量、低剂量给大鼠连续灌胃5d,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NS)。分别观察该药对正常大鼠的血小板数量、血小板功能及凝血系列的影响,以及对华法林致凝血功能障碍大鼠凝血系列的影响。结果本药各剂量组均可缩短正常大鼠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P<0.01);高、中剂量可缩短正常大鼠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P<0.05);对华法林致凝血功能障碍大鼠,本药高、中剂量组可缩短TT、PT、APTT(与模型组相比,P<0.05或P<0.01)。消瘀止血片对动物的血小板数量无显著影响,但各剂量组均可促进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消瘀止血片可缩短大鼠PT、TT和APTT,增强血小板聚集,有促进止血、凝血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施必止吸收性氧化纤维素胶囊的止血作用机制.方法:以小鼠为受试动物,测定出、凝血时间;以大鼠为受试动物,测定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以家兔为受试动物,测定血浆复钙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结果:施必止能明显缩短小鼠的出、凝血时间和大鼠的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能明显缩短家兔的血浆复钙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结论:施必止可能通过激活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系统,发挥较好的止血功能.  相似文献   

4.
聚乙二醇化降纤酶对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化降纤酶对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以二磷酸腺苷(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用Labor aggregometer-153型双道血小板聚集仪测定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观察聚乙二醇化降纤酶对大鼠体内血小板聚集的影响;同时通过对Beagle犬各个时间点凝血指标: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的观察,研究聚乙二醇化降纤酶对beagle犬凝血功能的影响。结果聚乙二醇化降纤酶低、中、高剂量组均能明显抑制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作用;降低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延长beagle犬TT、PT、APTT时间,等剂量的聚乙二醇化降纤酶药效达峰和维持时间均较阳性药降纤酶的长。结论聚乙二醇化降纤酶具有较强的对抗血小板聚集和凝血作用。  相似文献   

5.
莲心碱对血小板聚集、凝血功能和血栓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莲心碱对大鼠体内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功能的影响,同时评价其抗血栓作用。方法以二磷酸腺苷(ADP)诱导血小板聚集,采用比浊法观察莲心碱对大鼠体内血小板1、5min聚集率和最大聚集率的影响;通过毛细管法和减尾法分别研究莲心碱对小鼠凝血时间和尾出血时间的影响,同时评价莲心碱对大鼠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时间(TT)的影响;采用Chandler法及动静脉旁路模型研究莲心碱对大鼠体外血栓和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的影响。结果莲心碱5mg·L-1和10mg·L-1均能明显抑制ADP诱导的大鼠体内血小板1、5min聚集率和最大聚集率;明显延长大鼠PT、APTT和TT;明显延长小鼠凝血时间及尾出血时间;不同程度抑制大鼠体外血栓和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减轻血栓湿重和干重。结论莲心碱可明显对抗血栓形成,并具有对抗血小板聚集和凝血作用。  相似文献   

6.
徐元翠  李玉山 《中国药师》2010,13(11):1599-1600
目的:研究红黑二丸提取物对凝血系统的作用,了解其促凝血效应。方法:取小鼠和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红黑二丸组,红黑二丸组灌胃给于红黑二丸提取物1ml/100gbw,对照组灌胃给于等体积生理盐水,qd,连续给药7d后,分别测定小鼠出血时间(BT)、血凝血时间(CT)、大鼠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FIT)和凝血酶原时间(PT)、全血浆凝块溶解时间及血小板数(PLT)。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红黑二丸提取物能明显缩短BT,降低CT、APTT和PT。同时,红黑二丸提取物能使全血浆凝块溶解时间延长、血小板数增高。结论:红黑二丸具有明显的促凝血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白及非多糖部分的止血作用,初步了解其止血机制。方法白及95%乙醇提取物上D101大孔树脂,经水洗脱后,用80%乙醇洗脱得到不含多糖的80%乙醇组分(BS-80EE);以小鼠全身肝素化的出血时间(BT)和凝血时间(CT)为指标考察BS-80EE的止血作用;以二磷酸腺苷(ADP)为诱导剂,采用比浊法观察BS-80EE对大鼠体内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通过考察BS-80EE对大鼠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含量(FIB),以及血小板膜糖蛋白P-选择素(P-S)、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D-二聚体(D-D)的影响,分别从血小板和凝血纤溶系统角度了解BS-80EE的止血机制。结果BS-80EE可剂量依赖性地缩短全身肝素化小鼠的CT和BT(P<0.01或P<0.05);明显促进ADP诱导的大鼠体内血小板聚集作用(P<0.01);明显缩短大鼠的TT值(P<0.01或P<0.05);高剂量组可明显增加FIB含量(P<0.05);中、高剂量组可明显增加P-S、TAT、PAI-1的含量,减少D-D的生成(P<0.01)。BS-80EE虽有缩短大鼠APTT和PT的趋势,但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白及非多糖组分(BS-80EE)具有良好的止血功效,可通过促进血小板聚集和凝血而发挥止血作用。  相似文献   

8.
豨莶草胶囊对大鼠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兰镇  李伟 《黑龙江医药》2010,23(2):191-192
目的:研究豨莶草胶囊对大鼠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急性血瘀大鼠模型,测定豨莶草胶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测定大鼠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观察豨莶草胶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结果:豨莶草胶囊高剂量可降低急性血瘀大鼠模型的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对大鼠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IT),凝血酶原时间(胛)有明显延长作用。结论:豨莶草胶囊有改善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凝血象的检测,探讨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及血小板数量,聚集性在肾病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本文采用美国全自动血凝分析仪贝克曼ACL-ELIIT进行测定,检测临床86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几项常用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进行测定;用迈瑞五分类全自动血球仪测定血常规,观察血小板数量和血小板直方图,同时进行血液涂片检查,观察血小板的聚集情况,并对各项结果与正常人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肾病综合征患者各项指标有显著变化。显示PT,APTT时间缩短,FIB含量升高,血小板减低,聚集增强。结论结果表明,肾病综合征发病过程中常伴有高凝状态存在,是导致肾内或肾外血栓栓塞并发症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内一些医院仍把传统的出血时间(BT)、凝血时间(CT)测定作为判断患是否存在止血功能缺陷的指标。我们对600例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BT、CT同时进行测定,并对4项指标的检测结果进行临床方法学评价,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1,6-二磷酸果糖(FDP)对脓毒症大鼠凝血功能、血小板聚集率以及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盲肠结扎穿孔术建立Wistar大鼠的脓毒症模型,大鼠共分为4组:对照组,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和FDP组。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处理,假手术组行开关腹手术,脓毒症组建立脓毒症模型,FDP组在建立脓毒症模型的基础上股静脉给予1,6-二磷酸果糖(FDG),比较4组大鼠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时间(TT),D-二聚体(D-D)、抗凝血酶Ⅲ(ATⅢ)、血小板聚集率以及血糖水平。结果:脓毒症组的PT、APTT、TT、D-D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4组大鼠FIB无显著性差异。FDP组的PT、APTT、TT、D-D明显低于脓毒症组,PT、APTT、TT稍高于对照组,FIB、D-D和ATⅢ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脓毒症组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FDP组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低于脓毒症组,但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第1,3,7天时脓毒症组和FDP组血糖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FDP组第1,3,7天时血糖水平明显低于脓毒症组。结论:FDP能改善脓毒症大鼠的凝血功能,控制应激性的血糖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ysmex-CA—50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乳腺良性疾病47例(对照组)和62例(试验组)乳腺癌患者豹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同时计数血小板(PLT)。结果:乳腺癌组胛、APTT较正常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PLT计数较正常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Fib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T、APTT较正常组缩短,PLT计数较正常组增高,提示乳腺癌患者存在凝血功能紊乱,有利于乳腺癌的发展和转移。因此,凝血功能指标监测对乳腺癌患者治疗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木瓜蛋白酶体外对凝血功能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不同剂量木瓜蛋白酶分别与贫血小板血浆(PPP)和富血小板血浆(PRP)作用,分为生理盐水组、10U/L组和20U/L组,分别以血凝仪测定PPP和PRP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以血气分析仪和血凝仪分别测定PPP的Ca2+浓度和凝血因子V、VII、VIII、IX、X和XI活性(FV:C、FVII:C、FVIII:C、FIX:C、FX:C和FXI:C);将新鲜全血与前述3种浓度木瓜蛋白酶作用,采用硅化管法测定全血凝血时间(CT)。同时测定0、20、40、60和80U/L木瓜蛋白酶PPP的PT和APTT值。结果:10 U/L和20U/L木瓜蛋白酶组PPP和PRP的PT和APTT值、全血CT值分别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和10U/L木瓜酶组(P〈0.01),FV:C和FVIII:C水平分别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和10U/L木瓜酶组(P〈0.05);三组PPP与PRP之间PT和APTT值、各组间Ca2+浓度以及其余凝血因子活性差异均无显统计学意义(P〉0.05)。PPP的PT和APTT值均与木瓜蛋白酶剂量呈显著正相关(r=0.995和0.991,P〈0.01)。结论:木瓜蛋白酶可通过抑制凝血因子V和VIII活性,从而对凝血功能有剂量依赖性的抑制作用,具有抗凝的功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凝血功能及血细胞体积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使用仪器法对34例糖尿病有微血管病变患者、33例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患者和86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浆凝血酶元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元进行检测,并测定3组人群的红细胞平均体积及血小板平均体积。结果:糖尿病有微血管病变组血浆凝血酶元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均低于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FIB明显增高(P〈0.01);其红细胞平均体积及血小板平均体积均较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高(P〈0.05)。结论:常规检测凝血功能及红细胞平均体积、血小板平均体积,对糖尿病有微血管病变患者的病情预测和早期诊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就血小板及凝血功能联合检测对妊高征的临床意义进行详细分析与探讨。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6月~2018年8月期间于某院接受治疗的81例妊高症患者以及健康孕妇81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健康孕妇组为对照组,妊高症患者为观察组,分别就两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值、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值、凝血酶时间(TT)值、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值以及血小板(PLT)水平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研究显示,在对观察组患者以及对照组孕妇相关水平进行详细分析后发现,观察组患者无论是PT、APTT,还是TT、FIB以及PLT与对照组孕妇相比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5),检验值存在确切统计意义。结论:通过对本次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后发现,在妊高症患者临床诊断中,通过血小板及凝血功能联合检测,能够有效观测患者病情,对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及产后出血的防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肺炎患者60例,根据抗感染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采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和观察组(采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各3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及血小板计数(PLT)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T和APTT均明显升高(P<0.01),且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TT和PLT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肺炎,可延长PT和APTT,对凝血功能有显著影响,临床使用时需警惕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7.
陈慧春  徐元宏 《中国基层医药》2010,18(21):1649-1650
目的 探讨病毒性肝炎患者血小板及凝血功能指标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31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为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重度肝炎组和肝炎后肝硬化组.另外选择正常体检的健康人80例作为对照组.联合检测其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型血小板比率(P-LCR)、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FTT)、纤维蛋白原浓度(Fbg).结果 慢性肝炎组、重度肝炎组和肝炎后肝硬化组的PLT、MPV和Fbg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PDW、P-LCR、PT、TT、APTT)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血小板及凝血功能指标的联合检测有助于观察病毒性肝炎的病程进展程度,对于临床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陈慧春  徐元宏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2):1649-1650
目的 探讨病毒性肝炎患者血小板及凝血功能指标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31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为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重度肝炎组和肝炎后肝硬化组.另外选择正常体检的健康人80例作为对照组.联合检测其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型血小板比率(P-LCR)、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FTT)、纤维蛋白原浓度(Fbg).结果 慢性肝炎组、重度肝炎组和肝炎后肝硬化组的PLT、MPV和Fbg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PDW、P-LCR、PT、TT、APTT)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血小板及凝血功能指标的联合检测有助于观察病毒性肝炎的病程进展程度,对于临床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重症肺炎患儿血小板数目及凝血功能的改变和临床意义。方法比较92例重症肺炎患儿与70例非重症肺炎患儿血小板数目(PLT)以及凝血功能组合包括凝血酶原时间(胛)、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检测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重症组与非重症组比较,P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APTT、Tr和DDI升高,FIB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重症肺炎患儿易出现凝血功能障碍,检测肺炎患儿凝血功能可尽早判定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