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0 毫秒
1.
目的:为减少门诊药房发药差错率和差错隐患提供参考。方法:调查某医院门诊药房2007年度外包装相似的药品,通过药房工作人员了解实际处方调配工作中因药品外包装相似造成的差错隐患。结果:共发现7对外包装相似的药品,相似内容包括图案、颜色、盒子大小等,因其包装相似造成的调配差错隐患共39次。结论:必须重视外包装相似的药品,并采取防范措施以消除因药品外包装相似而造成的处方调配差错隐患。  相似文献   

2.
《临床医药实践》2014,(11):879-880
目的:分析门诊药房处方调配差错原因,并采取防范措施,从而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和在药房工作多年经验,并查看2010年—2013年处方调配差错登记记录,加以总结整理。结果:处方调配差错有医生、工作环境和药房人员几方面的责任。结论:加强医生和药房人员工作责任心,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并改善工作环境,从而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3.
罗灿  刘冰花 《中国医药科学》2012,(11):140-141,156
目的为了保护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安全用药,儿科门诊药房应该在医院的网络环境下最大限度的降低或杜绝处方的调配差错率。方法文章介绍了网络环境下调配差错的分析方法、造成几种常见的调配差错的原因以及可有效预防出现这些处方调配差错的方法。结果网络环境下儿科门诊药房处方调配差错通常发生在药品名称、规格、剂量、数量、用法用量、药品张冠李戴、禁忌证和药品配伍等方面,医院可通过建立完善的门诊药房工作制度、升级信息系统和加强工作人员的业务学习来预防药房处方调配差错的发生。结论在网络环境使医院药房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的同时,处方调配差错的出现完全可以避免。  相似文献   

4.
目的:降低门诊药房处方调配差错率,保障患者安全用药。方法:分析造成门诊药房调配差错的原因,采用品管圈方法拟定对策,评估对策实施的效果。结果:针对药品调配差错多为数量发错和品种发错的原因,制订并实施了电子处方单上增设剂型警示标签和定位码,对工作区域内药架整理进行岗位划分,制作培训手册、对轮转人员等进行岗前培训,重新设计统一药品标识等对策。活动后,调剂差错率由每周0.82%降为0.17%,圈员在学习能力、工作积极性等方面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有效减少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使门诊药房日常的药品调配工作更加准确、快捷和高效,降低了调配差错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针对我院门诊药房发药时出现的差错,提高门诊药房处方调配准确率,包括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强化管理,加强药师的业务能力,端正工作态度,抓好关键环节,避免差错发生。方法:查看我院电子处方、药品及患者的病历,对其进行分析。结果:建立各种完善的规程,来避免差错的发生。结论:提高门诊药房处方调配质量是医院药学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6.
《中国药房》2017,(19):2670-2673
目的:为大型综合门诊药房自动化配药系统工作模式的建立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介绍我院门诊药房自动化配药系统的建立与优化的实践情况,比较优化前后相关调配指标的变化,探讨提高自动化配药系统工作效率的主要措施。结果:通过设置机内存放药品品种、药品占用轨道数及拆零药品因子数并定期调整,设计系统自动分配处方至"即配"和"预配"调配窗口的调配操作模式,建立操作规范及采取管理细化等措施,我院门诊药房建立了处方调配量可达12 000张/d以上的自动化配药系统,并优化了相应的工作模式。与优化前比较,优化后在工作人员总数不变的情况下,自动化配药系统中主机、辅机和智能柜品种数均增加,"即配"窗口数增加,"预配"窗口数减少;在高峰时段处方总数增加的情况下,自动化调配处方占比升高(由41.18%升至48.32%),患者平均候药时间缩短(由5.63 min缩短至5.18 min),向机器内补药差错数和调配内差率(由0.48%降至0.44%)均降低(P<0.05)。结论:我院建立的自动化配药系统及模式可以满足大型综合门诊药房处方调配工作需求;不断优化自动化配药系统可提高其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减少门诊药房、中心药房发药差错隐患提供参考.方法 调查我院门诊药房2009年外包装相似的药品,通过药房工作人员了解实际处方调配工作中因药品外包装相似造成的差错隐患.结果 共发现12对外包装相似的药品,相似内容包括图案、颜色、盒子大小等,因其包装相似造成的调配差错隐患共25次.结论 必须重视外包装相似的药品,并采取防范措施以消除因药品外包装相似而造成的处方调配差错隐患.  相似文献   

8.
《抗感染药学》2017,(6):1165-1167
目的:分析PDCA循环管理法在降低住院药房处方调配差错率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抽取2015年1—6月间(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前)以及2016年1—6月间(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后)差错处方,统计和分析医院住院药房药品处方调配差错情况,并比较实施管理法前后的药品处方调配差错率以及患者和工作人员对药房药品处方调配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前药品调配差错率为0.973%;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后药品调配差错率为0.552%;管理前后药品调配差错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患者和工作人员对药房药品处方调配的满意度均高于管理前(P<0.05)。结论:将PDCA循环管理法应用于住院药房药品处方调配差错管理中,产生了较理想的效果,减少了药品处方调配差错的发生,提高了住院药房的管理质量,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PDCA循环法从调配中发现问题,通过质量持续改进,减少用药错误、提高用药安全,使门诊药房的安全质量、服务质量持续提高.方法:按照PDCA循环的计划、实施、检查、总结程序,根据门诊中西药处方调剂流程设计门诊药房差错检查表,统计本院2014年3-5月门诊药房普通处方错误差错情况,分析差错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措施,不断提高门诊工作质量.结果:经过相关对策与措施的实施,调配差错明显减少.实施改善措施前差错率为1.76‰,实施措施后差错率为0.83‰,差错率降低了52.84%,达到预期目标.结论:差错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工作人员的主观疏忽,其次是药品因素和环境因素.通过PDCA循环法制定的对策、方案的实施有效地减少了调配差错,确保病人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防止调配处方差错的措施张绪伍,吴健(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230011)门诊药房是医院的一个窗口,是医院药学工作的重要部门。它的首要任务是为着病人医疗需要及时准确地调配处方,供应质量合格的药品。门诊药房工作是一项科学技术性强的工作,它要求工作人员具...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门诊药房药品调剂内差,提高药事服务质量,提升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以及参与管理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在门诊药房开展"品管圈"活动,以圈员自愿参与的方式,运用多种统计学方法,按照"品管圈"的十大步骤进行计划、实施、确认和处置。结果:"品管圈"活动开展以来,门诊药房调剂内差由原来的每周28.4件下降至每周13.0件,下降54.23%;圈员能力评分由平均1~3分上升到4~5分。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显著降低门诊药房调剂内差,提高药事服务质量,保证儿童用药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姚荧  陈燕飞 《中国药房》2011,(37):3511-3512
目的:降低门诊药房调配差错例数,提高患者对门诊药房的满意度。方法:在我院门诊药房按照品管圈活动的10个步骤实施各项活动;评价该活动的有形成果与无形成果,并通过问卷调查比较活动前、后患者满意度。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门诊药房调配差错例数下降了56.3%;圈员品管手法、和谐度、解决问题能力、积极性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患者对门诊药房的各项满意度均有提高,对药师的药学服务表示认可。结论:推行品管圈活动可降低门诊药房调配差错例数,促进患者用药安全性与有效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基层医院门诊药房管理水平。方法:结合门诊药房复核岗位的特点,分别从人员配备、工作流程、软件支持和窗口形象等方面总结切合基层医院实际的发药复核岗位的管理要点。结果与结论:本套要点在对本院初次走上发药复核岗位的几批药学人员的实践培训中颇见成效,是加强发药窗口管理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4.
门诊西药房退药处方构成帕累托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门诊药房退药原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将退药原因归纳为9类,运用管理学上的帕累托图对本院门诊药房退药处方进行分析。结果:造成患者退药的前3项因素(ADR、不合理用药、医生笔误或收费错误)为主要因素,患者病情变化、医务人员因素为次要因素,其余为一般因素。结论:应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诸如开展临床药学服务、提高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业务学习、提高服务质量等措施,本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应制定出台相应的奖惩措施条款以降低退药率。  相似文献   

15.
门诊药房柜台式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闫素英  曾艳  王育琴 《中国药房》2005,16(8):585-587
目的:推行柜台式药房服务模式,提高药房服务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门诊药房建立柜台式服务模式的背景、准备、运行的全过程进行回顾、总结与分析。结果:通过柜台式服务,确立了药房的工作目标和原则;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岗位职责、操作规范、标准化服务用语、差错分享制度、纠纷处理预案;提高了药师的服务意识和技巧,强化了药师的责任。结论:柜台式服务模式的实施有利于优良药房服务体系的形成,便于药学服务,体现药师的专业价值,增进医院药学服务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提高高等职业药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提供参考。方法:我院根据医院药房和药品经营企业工作岗位的职责要求,开设了药学专业综合技能实训课程,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药学专业各学科的理论知识。结果:药学专业综合技能实训课程可以使学生了解药品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掌握合理用药、科学介绍药品、处方审核及调配的技能。结论:高等职业药学专业综合技能实训课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从业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培养医药行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实现了与就业岗位的"零对接"。  相似文献   

17.
朱淑芳  杨章群  陈向红 《中国药房》2007,18(34):2710-2711
目的:探索柜台式发药对提高医院药房工作质量和社会效益方面的促进作用。方法:介绍我院门诊药房应用柜台式发药模式并与传统小窗口式调剂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柜台式发药可提高医院门诊药房的工作效率,强化药师的药学服务意识。结论:柜台式发药模式适合在大、中型医院应用。  相似文献   

18.
我院门诊部药房现行管理模式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晔  黄婧 《中国药房》2008,19(31):2430-2432
目的:提高门诊药房管理水平。方法:介绍我院门诊部各药房现行管理模式,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结果与结论:现行的门诊部药房管理模式和药品管理"责任到人,每周小盘点,每月大盘点,不定期抽查"的措施有效可行,若能进一步加以优化,将提升药房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9.
郑晓娴  缪丽燕 《中国药房》2010,(29):2739-2741
目的:推进病区药房自动化建设,促进病区药房管理水平提高和药学服务质量提升。方法:分析我院病区药房加强自动化建设后,工作模式与管理模式的转变情况。结果与结论:引入药品智能定位存储器和分包机并结合信息电子传输技术,推进了病区药房自动化建设,从而优化与改进了病区药房药品调剂流程,完善了病区药房药品规范化管理,提高了片剂、注射剂调配工作效率和调配准确率,降低了调配差错和库存金额,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了人员数量,全面提升了病区药房的药学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0.
徐雨 《药品评价》2013,(18):19-21
目的:通过总结2012年某基层医院门诊药学服务工作,阐述基层药师在合理用药中的价值。方法:汇总分析2012年某院门诊药师发药时向患者进行用药教育的情况和药物咨询案例。结果:2012年药师讲课培训6次,提供药物咨询86例,发药时为患者提供用药教育126人次。结论:基层药师应积极提供药学服务,并在发药的同时向患者提供药学服务,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