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叶军南  王爱东 《航海》1998,(6):38-38
众所周知,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航母的国家之一,曾装备各型航母近30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根据美日安保条约,作为战败国的日本是被禁止拥有航母的。但建造航母是日本海上自卫队的长期愿望,其建造计划可追溯到50年代,但由于航母属于一种公认的战略性进攻武器,要建造这种武器可能遭到国内外舆论的谴责,因而一直未能如愿。然而发展航母不象发展核武器冒的风险大,所以日本一直没有打消念头,装备航母的呼声在日本军界也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2.
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水面舰艇发展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仅有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状态一直不佳,而新一代航母的建造更是遥遥无期。不过,俄罗斯海军和舰船设计部门并没有放弃航母的研究,在2013年的圣彼得堡海军防务展上,俄罗斯展示了新一代航空母舰的模型,集中体现了一个时期以来俄罗斯海军和舰船设计部门在航母方面的研究成果。该模型以双舰岛为主要特点,配备由T一50改进而来的舰载机。如果能够得以建造,该型航母将成为俄罗斯海军海上作战编队的骨干和核心。  相似文献   

3.
80年代中期,苏联开始建造“里加”级常规动力航母,而随后NEVSKOYE舰艇设计局设计的“1143.7”核动力航母工程获得通过,并计划于1998年开工建造,于是相关的配套工程不得不快马加鞭地进行。舰载机是航母最重要的武器,有关航载机的研制工作,70年代初就已开始。最初苏联海军想用改进的米格-23和苏-24组成航母攻击组合,但到了80年代中期,由于第三代战机米格-29和苏-27改进成舰载机的工程相对于前者更为顺利,海军自然放弃了米格-23和苏-24舰载型工程。  相似文献   

4.
航空母舰被认为是现代军事装备中的集大成者。建设一支能够保护中国海外利益和海疆安全的海上力量,已经成为中国国防建设非常迫切的战略任务。可以说,一个航母战斗编队,就是一个兼具海陆空三军职能的流动海上基地。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大国都把建造航母作为自己国防发展的重大战略。但对中国海军来说,国产航母需要建造多少艘?到底是先建造常规动力航母还是直接开工核动力航母呢?  相似文献   

5.
2009年3月23日,中国国防部长梁光烈会晤日本防卫大臣浜田靖一,当这位中国高层军事领导人委婉地表达出中国将建造自己的航空母舰时,世界为之哗然。但殊不知,当今世界其它大国都在进行着本国下一代航母的建造计划,其中尤以美英法三国最引世人注目。众所周知,除了美国在大张旗鼓地进行着下一代"福特"级航母的开发建造外,英国和法国也推出了适合本国国情的下一代航母开发与建造计划。英国的下一代航母被命名为"伊丽莎白女王"级,计划建造两艘;而法国为了确保"戴高乐"号航母休整时法国海军仍有航母可用,打算建造第二艘"夏尔·戴高乐"级航母"里舍利厄"号。一时间,看世界,航母建造热流涌动,各海军强国"亮剑式"计划纷至沓来。  相似文献   

6.
航空母舰是目前世界上最具威力的作战舰艇。由于其技术复杂、研制和使用费用高昂,所以到目前也只有少数国家拥有,而且其中的大部分是30000吨以下的轻型航空母舰。在拥有航母的国家中,只有美国具备研制性能最为强大的重型航母的经济及技术实力,而像英国等传统海军强国二战后已逐步放弃了大甲板航母,而将轻型航母作为发展的重点,其它中小国家在发展航母的问题上更是放弃了重型及中型航母的研制。而比较强调独立自主的俄罗斯和法国则既没有研制技术较为简单、作战能力较弱的轻型航母,  相似文献   

7.
《船电技术》2010,(1):63-63
据StrategyPage2009年9月4日报道日本正计划建造更大的航母,长248米,满载排水量25000吨。二战后,日本宪法禁止海军拥有航母,然而,日本已经建造了两艘“直升机驱逐舰”,和航母非常相似。这样看来,拥有一艘“直升机巡洋舰”也不会引起宪法太大的反对。  相似文献   

8.
照川 《航海》2005,(5):21-21
据俄《红星报》报道,俄罗斯将设计建造新型航母,首艘将在2010年开工建造。该航母有较高的战斗力;装备有高精尖的攻击性的导弹和反潜武器、防御兵器。以及各种高效的航母辅助系统。据称,于2010年开工建造的航母是核动力,排水量6.5万吨.长350米、宽70米、配置有50架战斗机。  相似文献   

9.
美国对21世纪航海的选择存在多种可行性方案,在诸多的设计理念中,重点介绍类似“中途岛”号的新中型航母、载有短距起飞垂直降落飞机的小型航母,以及更为激进的方案,包括发展无人驾驶飞机和对地导弹。但最终美国国防咨询委员会批准建造新一代大甲板航母的计划,即代号为CVNX的航母。  相似文献   

10.
2012年9月25日,中国改建的第一艘航母“辽宁”号正式交付海军,标志着中国在航母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但是,西方的军事媒体却认为,对于极度缺乏航母经验的中国海军来说,这并不能说明什么,因为航母是一个极为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仅仅拥有了航母半台只是拥有了进入世界航母俱乐部的“门票”,要想使其成为一座具备实战能力的海上作战平台,还需要拥有性能先进的舰载战斗机,而战斗机研制的技术难度和复杂性并不亚于航母平台本身。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的航母情结 从中国的航母计划提出开始,外界就对这项神秘的计划充满了兴趣,各种各样的观点和小道消息从来没有消失过,诸如中国装备航母将对东亚地区的稳定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可能引发中美关系(后者是太平洋地区当之无愧的海上霸主)严重倒退之类的观点早已甚嚣尘上多年。最近,“中国的航母计划”又再次成为了国际观察家们的议论中心。  相似文献   

12.
★大家好:我是“大虾”,今天我们的“大虾”信箱正式开通了。大家如果有什么问题、什么建议、什么意见、什么要求……等等,都可以跟我联系。您可以给我写信:河南省郑州市健康路168号华林广场B-19-C, 邮编:450053;也可以给我发电邮:jzwq713@yahoo.com.cn我将全心全意地为大家服务。当然,来信不能写“大虾”收,要写《舰载武器》收这就是正在进行军事研究的我——“大虾”1、二战中德国有没有航母?二战中,盟军的确对德国可能拥有航母表示过忧虑,但在整个二战过程中,德国海军并没有一艘航空母舰。德国确曾计划建造两艘航空母舰,一艘名为“齐柏…  相似文献   

13.
杜朝平 《航海》2001,(2):28-31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为在海洋上占据一席之地,我周边国家均大力加强海军建设,竞相发展本国的航空母舰。印度制定了野心勃勃的航母发展战略,计划在2010前建立三支航母战斗群;日本航母建造方案浮出水面,提出在2015年前建成2艘航空母舰;韩国也计划在2012年前建成1至2艘轻型航母。俄罗斯和泰国都已经拥有1艘航母,美国继续在西太平洋地区部署重型航空母舰。21世纪,将有多艘航母巡弋在周边海洋上。  相似文献   

14.
今年7月12日出版的《东京新闻》披露,日本海上自卫队正式决定,在2004年度防卫经费预算中申请1200亿日元,建造一艘类似轻型航空母舰的直升机护卫舰。该舰建成后将成为日本海上自卫队最大的作战舰艇,成为护卫舰队的指挥舰。尽管日本官方称其为“直升机护卫舰”,但《东京新闻》报道指出,新型护卫舰就是航母型舰艇。由此,日本的航母梦再一次引起世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如今,我国的航母建造计划已经渐渐浮出水面。如果中国海军未来装备航母,那么航母舰队的组成和作战使用越定成为海军统帅机关最为关注的问题。根据以往世界各国航母编队组成及战术使用上的经验以及现行规定,结合我国海军的现实状况,笔者试对未来我国航母编队的组成及其战术使用等情况加以设想与分析。[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非常规航母的类型、特点及其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分析了其在设计、建造和作战使用方面与常规航母的差别。  相似文献   

17.
安飞 《中国船检》2003,(10):36-39
航空母舰堪称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一个完整的航母编队,更是集防空、反舰、反潜以及对岸攻击为一体的庞大战斗群,是当今海战中最强大的军事力量。自其诞生之日起,世界各国以拥有航母为荣,中国人的航母情结更是由来已久。随着“瓦良格”号、“明斯克”号航母的购入及成功改造,“民用航母”在中国大地应运而生,它以独特的方式婉转地满足了中国人的航母梦。  相似文献   

18.
“辽宁”号航母搭载歼-15N役之后,中国海军新航母的发展就成了热点。在俄罗斯海军失去苏联时代造船体系、短时间内无法恢复航母建造的现在,中国成了除美国之外最有可能独立建造和使用中型以上航母的国家。“辽宁”号航母采用了建造时应用的跃升甲板,歼-也与苏-33有直接的技术联系,这就使其在很多方面与美式弹射起飞航母存在不同。很多文童和资料都细致对比和分析过现有俄式跃升起飞与美式弹射起飞的优劣,本文不准备重复这些对比和说明,仅对这两种起飞方式的特点和问题进行探讨,以便对融合这两种起飞方式的方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本文原载于美国华盛顿特区的非赢利性机构詹姆斯基金会刊物《中国简报》2005年第16期。作者马丁·安德鲁刚刚结束了在澳大利亚国防军28年的戎马生涯,现正攻读中国人民解放军专业博士学位。本刊编发此文并不代表赞同作者观点或证实其引用材料,仅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前苏联在建造1143.7型核动力航空母舰之时,还同时研制了与其配套的安-71舰载预警机。然而,随着核航母工程的终止,安-71预警机也被迫放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