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上中下通用痛风汤对尿酸钠诱导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GA)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 取60只大鼠,随机分成6组,即对照组,模型组,吲哚美辛组,上中下通用痛风汤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5组采用尿酸钠晶体溶液踝关节注射建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以上中下通用痛风汤与吲哚美辛对比治疗,观察大鼠步态,测定关节肿胀度,ELISA方法检测血清IL-1、IL-6、TNF-α水平.结果 上中下通用痛风汤高、中、低剂量在致炎后各时间点均能不同程度的抑制尿酸钠所致大鼠踝关节疼痛,减轻肿胀程度,降低步态评分,降低炎性因子IL-1、IL-6、TNF-α含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上中下通用痛风汤对尿酸钠所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症有较好的抗炎镇痛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炎症因子IL-1、IL-6、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八味痛风康微丸的抗痛风作用。方法:采用尿酸盐结晶(MSU)致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及次黄嘌呤所致的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观察八味痛风康微丸的抗痛风作用,并通过热板法、醋酸扭体法和甲醛法观察该药的镇痛作用;利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模型、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模型,观察该药的抗炎作用。结果:八味痛风康微丸16.4g/kg以上剂量可明显抑制尿酸盐结晶(MSU)诱导的大鼠足跖肿胀,降低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并能降低次黄嘌呤所致高尿酸血症小鼠的血尿酸水平;能提高小鼠的痛阈值,减少醋酸所致小鼠的扭体次数,并能够降低甲醛致小鼠镇痛实验中足中PGE2含量;八味痛风康微丸也可抑制醋酸所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抑制角叉菜胶大鼠足趾肿胀和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结论:八味痛风康微丸具有抗痛风、镇痛、抗炎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炎症因子IL-1β、、TNF-α和PGE2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民间验方痛风饮1付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抗炎镇痛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对痛风模型大鼠应用痛风饮观察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患肢压力及步态积分;踝周径变化值;检测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清IL-1β、IL-6水平;以及右踝关节组织HE染色。结果痛风饮能明显减轻实验性大鼠踝关节肿胀程度,以及患肢站立及行走时压力积分,能降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IL-1β、IL-6水平,具有改善致炎关节滑膜细胞增生和减轻炎细胞浸润的作用。结论痛风饮具有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4.
痛风丸治疗痛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痛风丸对痛风性关节炎、高尿酸血症的影响及镇痛作用。方法:用尿酸钠致大鼠踝关节肿胀、酵母膏致小鼠高尿酸血症及小鼠冰醋酸所致的扭体反应,观察其抗痛风的作用。结果:痛风丸可明显减轻痛风模型大鼠的关节肿胀程度、降低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的血尿酸、减少扭体次数。结论:痛风丸对痛风的急性发作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痛风宁颗粒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抗炎机制. 方法 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设立正常组、模型组、痛风宁颗粒组及秋水仙碱组,以尿酸钠混悬液关节腔注射建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动物模型,运用病理学、放射免疫及RT-PCR等技术方法,观测大鼠膝关节液中性粒细胞数、TNF-α、IL-1β含量及关节滑膜组织TLR-2、4及MyD88 mRNA的表达情况. 结果 痛风宁颗粒能显著降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关节液中中性粒细胞数、TNF-α、IL-1β含量及滑膜组织TLR-2、4及MyD88 mRNA的表达. 结论 痛风宁颗粒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抗炎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LR-2、4及MyD88基因的表达,阻止TLRs/MyD88信号通路的激活,减少TNF-α、IL-1β的生成,进而减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痛风性关节炎和高尿酸血症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和白细胞介素-6(IL-6)等炎性细胞因子的血清水平。方法:分别测定41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痛风组)、52例高尿酸血症患者(高尿酸组)和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3组人群TNF-α、IL-1和IL-6等细胞因子血清水平。结果:TNF-α、IL-1和IL-6痛风组明显高于高尿酸组、对照组(P<0.05)。TNF-α、IL-1高尿酸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IL-6高尿酸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炎性细胞因子在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发病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而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患者炎性细胞因子还未达到导致炎症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痛风舒宁片对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药理作用。方法:采用微晶型尿酸钠(MSU)诱导大鼠痛风性关节炎模型,观察该药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肿胀度的作用,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进行大鼠关节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痛风舒宁片3.0g/kg剂量能减轻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肿胀度;痛风舒宁片3.0g/kg剂量能减少血清IL-β的分泌;痛风舒宁片0.75g、1.50g、3.00g/kg剂量能改善关节滑膜组织的病理改变。结论:痛风舒宁片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具有显著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痛风通络方对尿酸钠诱导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取60只大鼠,随机分成6组,对照组、模型组、吲哚美辛组、痛风通络方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5组采用尿酸钠晶体溶液踝关节注射建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以痛风通络方与吲哚美辛对比治疗,观察大鼠步态,测定关节肿胀度,检测大鼠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变化,ELISA方法检测血清IL-1、IL-6、TNF水平。结果:痛风通络方高、中、低剂量在致炎后各时间点均能不同程度的抑制尿酸钠所致大鼠踝关节肿胀程度,降低白细胞含量,降低炎性因子IL-1、IL-6、TNF含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用痛风方对尿酸钠所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症有较好的抗炎镇痛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炎症因子IL-1、IL-6、TNF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痛风颗粒抗痛风有效部位群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静  徐玲玲  徐熠 《中草药》2013,44(5):590-594
目的 研究痛风颗粒不同提取部位(群)的抗炎、降尿酸作用及对肾脏的影响,筛选痛风颗粒抗痛风的有效部位(群).方法 大鼠足跖注射微晶型尿酸钠制备踝关节肿胀、足跖肿胀模型,腺嘌呤十盐酸乙胺丁醇制备大鼠高尿酸血症模型.通过检测大鼠足肿胀率、血尿酸(UA)值、肌酐(Cr)、血尿素氮(BUN)水平和肾脏系数,筛选痛风颗粒不同提取部位中的有效部位(群).结果 痛风颗粒A部位(主要由黄酮、生物碱、有机酸组成)显示出显著的抗炎、降尿酸和一定的肾脏保护作用:显著抑制尿酸钠致大鼠的足跖肿胀及踝关节肿胀(P<0.01);显著降低高尿酸血症大鼠的血UA、Cr及BUN水平(P<0.01);但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肾脏系数无显著改变.结论 在各提取部位中,A部位降尿酸、抗炎作用最强,与痛风颗粒全方作用强度相当.  相似文献   

10.
藏方猫乳儿散的抗痛风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藏方猫乳儿散的抗痛风作用.方法:采用尿酸钠结晶植入法观察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作用;腹腔注射尿酸酶抑制剂和次黄嘌呤法观察对高尿酸血症的作用.结果:猫乳儿散对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的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的血尿酸水平及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藏方猫乳儿散具有抗痛风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清热排毒胶囊对尿酸钠(MSU)诱导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踝关节浸出液中IL-1β、IL-8和TNF-α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部分作用机理。方法:选用健康SPF级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成清热排毒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组(戴芬组)、模型组、空白组。各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7天,于第5天灌胃给药1h后予尿酸钠晶体局部关节腔注射形成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测量大鼠踝关节关节肿胀度,应用ELISA法测定踝关节浸出液中IL-1β、IL-8和TNF-α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关节肿胀明显,踝关节浸出液中IL-1β、IL-8和TNF-α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清热排毒胶囊中剂量组和戴芬组大鼠关节肿胀度降低明显,IL-1β、IL-8和TNF-α的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P〈0.05);清热排毒胶囊中剂量组中IL-1β、TNF—α表达水平低于戴芬组(P〉0.05)。结论:清热排毒胶囊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发挥抗炎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滑膜组织中IL-1β、IL-8和TNF-α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秦皮总香豆素对实验性痛风性关节炎及尿酸代谢的影响。方法用微晶型尿酸钠诱导大鼠足跖肿胀和家兔急性关节炎模型,观察灌胃给予秦皮总香豆素对足跖肿胀程度、关节液及滑膜组织的影响。用正常小鼠以及腹腔注射黄嘌呤造成的高血尿酸模型小鼠,观察灌胃给予秦皮总香豆素对血尿酸代谢的影响。结果微晶型尿酸钠(MSU)混悬液局部注射诱发大鼠急性足爪肿胀1~8 h,秦皮总香豆素40,80,160,320 mg·kg-1剂量组的肿胀率与对照组肿胀率经统计学处理具有差异显著性。秦皮总香豆素20,40,80,160 mg·kg-1剂量组可以显著抑制微晶型尿酸钠混悬液局部注射诱发急性关节肿胀和减少关节腔积液量,关节囊组织病理学观察可见,模型组滑膜组织表层可见明显充血水肿,滑膜细胞可见变性、甚至坏死,伴有淋巴细胞、中性白细胞浸润,秦皮总香豆素所试剂量范围可以显著减轻上述病理改变。秦皮总香豆素对正常小鼠血尿酸以及高尿酸小鼠血尿酸均有显著降低作用。结论秦皮总香豆素对微晶型尿酸钠混悬液局部注射诱发的大鼠足爪肿胀以及家兔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均有对抗作用,降低正常小鼠血尿酸以及高尿酸小鼠血尿酸。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红藤虎杖复方免煎剂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小鼠细胞因子的表达,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KM雌雄性小鼠各36只,称重后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和中药高、中、低剂量组,正常饲养1周后,连续灌胃5 d,第6天在小鼠踝关节注射尿酸钠诱导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测定足趾容积、HE染色观察滑膜组织病理形态,以及ELISA法检测IL-1β、TGF-β1、TNF-α、IL-1、IL-8、IL-1Ra在踝关节滑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右足趾容积明显增加;IL-1、IL-1β、IL-8、TNF-α水平均显著增高(P<0.01);IL-1Ra、TGF-β1较空白组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组、中药高、中剂量组右足趾容积明显降低;IL-1、IL-1β、IL-8、TNF-α水平均显著性降低(P<0.01);TGF-β1、IL-1Ra水平均显著性增高(P<0.01)。与阳性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IL-1显著降低((P<0.01);中药高、中剂量组IL-1β、TNF-α较阳性组降低(P<0.05);中药高、中剂量组IL-8、IL-1Ra、TGF-β1与阳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HE染色观察显示高剂量组滑膜组织炎症浸润改善明显。结论红藤虎杖复方免煎剂能治疗小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其作用机制可能与MSU诱导的促炎细胞因子及抗炎细胞因子的产生有关,且高剂量效佳。  相似文献   

14.
穿山龙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效部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丽  刘树民 《中医药学刊》2010,(8):1724-1726
目的:确定穿山龙治疗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部位。方法:应用微晶尿酸钠诱导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和氧嗪酸钾诱导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依据抗炎、镇痛、降尿酸等药效学指标的筛选,确立穿山龙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部位。结果:30%乙醇洗脱液可显著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的血尿酸水平、明显改善大鼠关节滑膜组织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减少扭体次数。结论:穿山龙水提取物的30%醇洗脱部分为其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15.
单玮  阙华发 《世界中医药》2013,8(2):189-193
目的:从NF-κB信号传导通路角度探讨三妙丸类方及引经药川牛膝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炎症反应的作用及机制。方法:70只大鼠随机取10只作为正常组,其余60只大鼠制备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二妙丸组、三妙丸低剂量组、三妙丸高剂量组、川牛膝低剂量组、川牛膝高剂量组。观察各组大鼠踝关节周径的变化;药物干预3天后,取大鼠滑膜组织,运用ELISA法、Westernblot法测定细胞因子水平及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对滑膜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其病理学变化。结果:各药物干预组大鼠滑膜组织NF-κBP65、TNF-α、IL-6、IL-8、滑膜组织病理学积分低于模型组(P〈0.01,P〈0.05)。结论:三妙丸类方及川牛膝通过下调NF-κBP65蛋白表达,抑制TNF-α、IL-6、IL-8的水平,减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踝关节的炎症反应,以三妙丸高剂量组疗效尤为显著;三妙丸抗炎作用优于二妙丸,机制在于引经药川牛膝对二妙丸的药效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痹宁胶囊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滑膜组织的抗炎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60只,雌雄各半,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药物干预7d。于造模前、造模后、治疗结束处死前测定大鼠右侧足踝关节容积及血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并在处死后将右侧踝关节滑膜组织做常规HE染色,光镜下观察病理滑膜组织并评分。结果:痹宁胶囊有利于大鼠受损的滑膜组织炎症修复,优于西药组,以中药高剂量组为佳。结论:痹宁胶囊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滑膜组织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7.
南晓强  杨浩峰  雷鹏 《陕西中医》2022,(12):1659-1663
目的:观察息痛散对尿酸钠诱导的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富含半胱氨酸蛋白61(Cyr61)及相关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尿酸钠混悬液注入大鼠踝关节腔,建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息痛散组、息痛散联合shRNA组、秋水仙碱组,并灌胃治疗7 d。观察各组大鼠足趾肿胀度,采用ELISA法检测尿酸钠诱导的急性痛风关节炎大鼠血清Cyr61、IL-1β、TNF-α、IL-6水平; 采用RT-PCR、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踝关节滑膜组织中Cyr61、IL-1β、TNF-α、IL-6的表达。结果:灌胃治疗后,息痛散组、秋水仙碱组大鼠踝关节肿胀度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息痛散联合shRNA组与模型组大鼠踝关节肿胀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息痛散组大鼠炎症因子水平经灌胃治疗后降低。灌胃治疗后,息痛散组、秋水仙碱组大鼠血清Cyr61、IL-1β、IL-6、TNF-α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息痛散联合shRNA组与模型组血清Cyr61、IL-1β、TNF-α、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息痛散通过抑制Cyr61表达减轻急性痛风性大鼠模型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确不同波形电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探讨电针对实验性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关节局部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Coderre等经典造模方法建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随机分成5组: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疏波组、电针密波组、电针疏密波组.各组分成1天、3天、5天共3个时间点,选取“足三里”、“三阴交”穴进行电针治疗.以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病变关节滑膜组织中HSP70的表达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电针疏密波组能使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滑膜内HSP-70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或P<0.01),从而抑止滑膜组织炎症发生.结论:电针不同波形均能有效上调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足踝关节滑膜内HSP70蛋白表达,从而减轻踝关节局部炎症反应,减轻关节损伤,且以电针疏密波为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