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1 毫秒
1.
应用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一期修复拇指掌背侧皮肤缺损13例,10例全部成活,3例远端部分坏死。皮瓣切取最大面积5cm×4cm。本皮瓣含有第一掌背动脉及指背静脉和由桡神经浅支发出的两条指背神经。修复后拇指外形饱满,感觉存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桡神经浅支掌背部的解剖结构,为临床掌背部筋膜皮瓣、掌指骨骨折的微创治疗及外科神经修复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选用福尔马林固定上肢标本42例,应用解剖剥离法,解剖出桡神经浅支及其各分支,观测了桡神经浅支分为内、外侧支的分支点(A点)与桡骨茎突(O点)的距离(AO)和角度(∠A),并测量了其各分支点之间的长度及相应分支点的角度。外侧支分为拇指尺背侧皮神经和第一掌背皮神经处记为B点;桡神经内侧支分为第二、三掌背皮神经处记为C点,第二、三掌背皮神经的夹角记为∠C;第二、三掌背皮神经分为指背皮神经处分别记为D点和E点。结果:42例标本中,38例标本桡神经浅支在桡骨茎突远侧约(3.8±0.6)cm分为内、外侧支,外侧支前行约(1.2±0.3)cm分为拇指尺背侧皮神经和第一掌背皮神经,桡神经内侧支前行(1.1±0.2)cm分为第二、三掌背皮神经,分布于手背部。结论:临床工作中要充分的掌握皮神经的走行数据和体表投影,从而减少损伤和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们采用带桡神经浅支及第一掌背动静脉血管蒂的示指桡背侧岛状皮瓣急诊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10例,皮瓣全部存活,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指腹软组织缺损重建感觉功能寻找新的可靠供区。方法 解削11只成人冰冻尸体手,于桡动脉灌注红色乳胶,观察大鱼际皮肤动脉、静脉、神经来源、分支及吻合类型。其中5只手于桡动脉掌浅支分叉处选择性动脉墨汁灌注,测量皮肤染色范围。结果 桡动脉掌浅支分出点平均直径为1.38cm,皮瓣可切取面积平均为3.9cm×3cm,掌浅支于大鱼际肌深筋膜下潜行,固定发出诸多分支到鱼际筋膜及皮肤并相互吻合呈网状。静脉回流有三种途径,神经支配以桡神经浅支和前臂外侧皮神经为主。结论 可设计以桡动脉掌浅支及桡神经浅支或前臂外侧皮神经为蒂的大鱼际游离或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腹软组织缺损,重建指腹感觉功能。  相似文献   

5.
自2001年,我科用带桡神经浅支及第一掌背动静脉血管蒂的示指桡背侧岛状皮瓣,急诊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12例,皮瓣全部存活,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对30只成人尸体手的显微解剖,发现中指背侧岛状皮瓣的营养血管为第2掌背动脉(SDMA),它是一条起自桡动脉腕背支的动脉,属于线型血管;每条动脉均有两条伴行静脉。皮瓣切取范围远端可达中指基节背侧中远1/3交界处,指两侧可达侧中线。该皮瓣的神经为桡神经浅支。  相似文献   

7.
在30侧新鲜成人上肢灌注标本上,解剖观察手背,示、中指背筋膜血管神经蒂“Y”型皮瓣的血供来源、分布和吻合支。结果表明:该皮瓣为筋膜血管网,轴向血管的血供皮瓣。血供来源于示指桡侧背动脉,第一掌背动脉,第二掌背动脉,拇指背动脉,桡动脉的直接筋膜皮支和掌深弓的穿支等。皮瓣的切取不受第一掌背动脉,第二掌背动脉类型的影响,手术操作简单,经临床应用一期再造拇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拇指外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伴骨骼、关节、肌腱外露 ,植皮无法成活 ,需行皮瓣修复以保全拇指功能。食指背侧岛状皮瓣是以桡动脉腕背支发出的第一掌背动脉供血 ,以其伴行静脉及掌背静脉回流 ,并含有桡神经浅支的带血管神经蒂的岛状皮瓣。自1994年 7月~ 1999年 6月 ,我科应用该皮瓣转位修复拇指掌侧、背侧或残端皮肤缺损 2 6例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2 6例 ,男 17例 ,女 9例 ,年龄 18~ 56岁 ,平均 34岁。致伤原因 :电刨伤 11例 ,冲压伤 8例 ,电锯伤 5例 ,切割伤 2例。其中拇指掌侧缺损 9例 ,指背缺损 13例 ,末节残端缺…  相似文献   

9.
用43只成人手标本,对第1,2掌骨背侧皮瓣的动脉进行了观察。拇指背动脉于鼻烟壶部起自桡动脉,起始部外径平均0.79mm,动脉分布于第1掌骨背侧和部分鱼际区。第1掌骨背动脉来源于桡动脉,起始外径平均为1.02mm,分两支分布于拇指和食指相对缘、虎口区和第2掌骨背侧。利用拇指背动脉和第1掌背动脉形成类轴型皮瓣,适用于拇指、食指和虎口区等皮肤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30只成人尸体手的显微解剖,发现中指背侧也可形成岛状皮瓣,其营养血管为第二掌背动脉。该动脉在鼻烟窝基底尺侧起自桡动脉腕背支,走行在第二骨间背侧肌表面的筋膜层中,在掌骨底远侧及掌指关节水平均与掌侧血管有吻合。该动脉供血可达中指背基节中远1/3交界处,两侧可达侧中线。皮瓣的静脉回流由两条伴行静脉完成,皮瓣神经为走行在皮下脂肪中的桡神经浅支。临床应用3例,均获成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皮瓣在拇指再造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应用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皮瓣再造拇指11例。结果皮瓣全部成活,再造拇指外形好,且有良好的感觉、运动功能。结论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皮瓣操作简便,损伤小,效果好,为拇指再造提供了一种新的术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治疗拇指皮肤缺损及感觉障碍提供一种新的有效手术方法。方法 :在中指尺侧及 (或 )环指桡侧设计并切取皮瓣 ,支配皮瓣的神经分支入干后通过手术进行干支分离 ,与指动脉及周围脂肪结缔组织一起形成带血管神经的岛状皮瓣。结果 :13例指神经干支分离成功的皮瓣术后外观及感觉运动功能均令人满意。结论 :指神经干支分离岛状皮瓣是治疗拇指皮肤缺损及感觉障碍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及比较示指背侧神经血管蒂岛状瓣与带神经拇指尺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瓣修复拇指末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3年1月期间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和广东省电白县医院收治的114例拇指末端缺损的患者,根据患指的受伤情况分别采用两种手术方法修复,采用示指背侧蒂岛状瓣55例,采用带神经拇指尺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瓣59例,术后随访6个月~2年。结果2组患者术后屈伸功能、耐寒性、皮瓣的两点辨别觉、皮瓣感觉恢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示指背侧神经血管蒂岛状瓣和带神经拇指尺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瓣均是修复拇指末端缺损的良好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带神经双叶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掌侧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根据14例拇指掌侧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创面的大小,在中指尺侧、环指桡侧设计带神经双叶指动脉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患处,供区创面植皮修复。结果:14例皮瓣全部存活。随访1~38个月手指外形满意,感觉、功能良好。结论:应用中指尺侧环指桡侧带神经双叶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掌侧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创面,克服了常见皮瓣的缺点,且具有设计合理、切取转移方便、供受区邻近组织结构合理、修复后外形满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3 4例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拇指受区创面的形态、大小设计皮瓣切口,切取皮瓣并通过皮下隧道或切开皮肤形成明道,将皮瓣转移修复拇指创面。结果:皮瓣均I期全部成活,随访6~18个月,皮瓣外观好,有感觉,各指关节活动同健侧。结论:该术式修复拇指指腹缺损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一次闭合创面的优点,且疗程缩短,皮瓣血循环正常,外观良好,有感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拇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岛状皮瓣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09年4月至2011年6月,对收治的45例(45指)拇指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分别采用示指背侧顺行岛状皮瓣、拇指尺背侧逆行岛状皮瓣、虎口背侧逆行岛状皮瓣、大鱼际桡侧逆行岛状皮瓣和指动脉侧方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等5种岛状皮瓣修复。通过术后随访,比较各种皮瓣的治疗效果、治疗优缺点和最佳适应损伤类型。结果45例皮瓣全部成活,植皮区I期愈合。术后1例虎口背侧逆行岛状皮瓣和1例拇指尺背侧逆行岛状皮瓣远端皮缘部分坏死,经伤口换药后,均成活。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15.7±2.1)个月,末次随访时,皮瓣外观恢复满意,质地柔软,弹性好,未见明显色素沉着,拇指活动、对掌功能及皮肤感觉均恢复良好。结论拇指尺背侧逆行岛状皮瓣、虎口背侧逆行岛状皮瓣、大鱼际桡侧逆行岛状皮瓣和指动脉侧方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是修复拇指指端缺损的有效方法,临床治疗各有优点,临床可根据拇指皮肤缺损特点,选择最佳皮瓣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远端蒂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拇指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利用带拇指桡背侧或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端软组织缺损12例、拇指掌侧和背侧皮肤缺损6例。结果 18例皮瓣全部成活,经6个月~2年随访,皮瓣色泽及外形良好,拇指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远端蒂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具有操作简单、成活率高、外形恢复满意等优点,是修复拇指皮肤缺损的理想方法 。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吻合第二掌背动脉的食指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皮肤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 用吻合第二掌背动脉的带血管神经蒂的食指背岛状皮瓣修复7例7个拇指的皮肤缺损。结果 7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4~12个月,皮瓣质地、血供良好。拇指外形、感觉满意。结论 吻合第二掌背动脉的食指背岛状皮瓣是修复拇指较大面积皮肤缺损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用带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效果;方法对15例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后的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用鼻唇沟岛状瓣6例、胸锁乳突肌皮瓣3例、胸大肌皮瓣2例,腭瓣3例、额瓣1例:结果皮瓣全部使愈合,其中1例边臻部分坏死,1例表皮层坏死,成功率87.8%(13/15);结论带血管蒂岛状皮瓣、肌皮瓣是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的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